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三八 江南失陷

七海扬明 章三八 江南失陷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三八 江南失陷

这些勋贵官绅全都被社团抄家,许多人为了逃命,装成难民,或者藏匿邋遢之地,但家中财货却是不保,许多人女眷也是被抓走,还有一小半没有赶到,已经被杀死在了城中,他们本想让满清主子为自己做主,出兵夺回自己的财产,却不曾想多铎如此凶戾,连表面功夫也不作,待自己如奴仆一般。

钱谦益虽然没有剃发,但夹杂其中也是结结实实吃了三五鞭子,瑟瑟发抖不敢动弹,他预想的以礼相待却是如此结局,或许这一刻,钱谦益后悔了,但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传令下去,水师拦着东番战船,凡是缴获,但归自己,决不能让东番水师出海!”多铎发泄完了,高声对身边诸将说道。

诸将皆是得令而去,他们也知道李明勋在南京抢了四日,心道当初李自成在北京抢了七千万,李明勋虽然没有那么多时间,抢个两三千万应该不难,自己若是劫夺其船只,那就是一夜暴富,个个皆是拼命。

长江,镇江段。

响尾蛇号的甲板已经是一片混乱,水手们用沾满了醋水的刷子清理着四磅炮的炮膛,把两枚实心弹一股脑的塞进去,然后瞄准侧面不过二十米处一艘满载士卒的漕粮船开火。

实心弹撞开漕船那单薄的船壳,撕碎里面的一切,在船身上炸出两个大洞,但清军水师也在反抗,佛郎机、鸟铳、弓箭不断袭来,社团的铳手在枪林弹雨之中装填子药,然后发出一轮轮的齐射,不断有人中弹倒下,鲜血浸染了甲板上的沙子。

“站起来,和敌人拼了,上刺刀!”

李明勋高声喊道,他一脚踹翻一个瑟瑟发抖的水手,抓起一根长矛刺入攀爬上来的清军咽喉,直接刺穿,他挑起那人的铁盔,大声喊道:“社团的勇士们,你我在南京城中收获甚多,这些奸贼蠢货却来抢夺我们的果实,保护那些该死之人的财产,全是十恶不赦之人,握紧你们的长矛,杀光他们!”

李明勋的怒吼之中,不断有炮声和枪声响起,射向两边的水师船只,一枚枚炮弹射过,清军那些拼凑起来的杂牌水师已经溃不成军,炮弹撕扯了他们的船只,一枚枚手榴弹抛投上去,火光与爆炸不断出现,绝望的士卒甩动着辫子扎进江水之中,企图寻找一条活路,但社团士卒已经接到命令,铳手瞄准落水之人,接连射击。

郑森站在船头,麾下的船队行驶过方才的战场,宽大的船体碾过漂浮的木板和尸骸,把还活着的贼人卷入水底,顺流而下。

这已经是离开南京之后的第四战了,船队接连被堵截,但是李明勋却是沉着应战,无论是快蟹的绝命突击还是通报船的大角度迂回,都发挥出了极强的战斗力,郑森终于见识了社团舰队的实力,勇猛的陆战队和水手,精湛娴熟的炮手,还有火炮齐射那毁天灭地的威力。

“这才是真正的水师,海上蛟龙啊,我郑家必须要有这样的水师,才能光复大明,纵横四海!”郑森忍不住感慨说道。

忽然有人大叫起来,郑森看向尖叫之人所指的方向,看到一朵朵火光绽放,一艘艘划桨船着着大火向着李明勋所在的通报船舰队扑去,郑森脸色大变:“是火攻船,升帆,准备战斗,一定要拦住它们!”

“公子爷,这船上都是咱们士卒好不容易得来的财货啊!”一个将军低声说道,在南京之时,郑森不让上岸抢掠,已经让水师官兵不满了,若是要把到手的财货再拿去冒险,这还如何是好。

郑森喝道:“你懂什么,我等身为大明臣子,难道在御虏一事尚不及东番有作为吗?纵然我水师铳炮舰船皆是不如,但这不能成为不战之理由,冲上去,挡住那些火攻船!”

郑森的命令很快得到执行,郑家船队纷纷升帆顺流冲击,把一艘艘火攻船撞沉,可是己方也有许多船只受损甚至被点燃,好在赵三刀率领快蟹船队赶到,快蟹们在火攻船之中纵横驰骋,靠近便是用回旋炮和火铳齐射,清洗火攻船上的桨手,打死大半,火攻船失去动力,转向也出了问题,不是停下就是乱跑,一时之间威胁大减。

“升帆,快速通过,决不能让执政官阁下身处险境!”响尾蛇号的船长大喊着,响尾蛇号升起全部的船帆,避免和敌船接触,快速向着下游而去。

李明勋看到赵三刀的蝮蛇号接过指挥权,拄刀坐在了椅子上,响尾蛇号从战场之中穿行而过,他可以听到伤者痛苦的哀嚎,火焰烧出的噼啪声音,铳炮轰鸣,火铳脆响,长江已经被血与火所弥漫,到处是死亡,到处是杀戮,李明勋站起身,说道:“真是一场激烈的水战啊,等下次再来长江,我可不会打的这么惨!”

到了下午,船队终于冲破了封锁,进入长江下游河段,这里还处于明国的控制之下,特混舰队浴火重生,用了三日功夫抵达了崇明,略微一清点,特混舰队损失通报船三艘,快蟹十五艘,阵亡、失踪人数达到了七百人,加上轻重伤员,损折超过一千四百人,近半失去了战斗力,好在运载移民和财货的船只远离战场,损失不大,大多到达了崇明岛。

舰队接连遭到堵截,又前进缓慢,转战十余日,到达崇明的时候,已经进入六月,崇明的形势也是不好,因为距离南京较近,岛上已经得到消息,因为刘良佐投降,芜湖大营被破,黄得功率领八位总兵血战殉国,弘光天子被俘虏,已经被押解到了南京。

在此之前,刘泽清部在江北战败,漕运总督田仰尊奉义阳王,从淮北撤到了崇明,崇明如今有近两万大明军队,主力是刘泽清余部和一些原本属于黄蜚的兵马,其中一支精锐却是李明勋的老熟人,小袁营的袁时中,此时他麾下还有千余精兵,而这群人都是被沈廷扬的沙船队帮助下撤离,除此之外,还有原本的崇明海贼顾忠部,下江兵备荆本初部,几人举起抗清大旗,控制了长江的出海口。

李明勋让赵三刀押送船队去了泗礁山,只留下全部的桨帆船和两艘通报船,陆战队和护卫队加起来六百多人扎营在了要塞城下,主持社团在江南的事务。

如今社团已经成了香饽饽,大量的明军顺着长江撤到舟山,或者运河、陆路撤到浙东,这些人马都需要粮饷,如今手中有粮食的只有社团,纷纷找上门来,社团也是来者不拒,有钱要钱,没钱要人,在泗礁山一带经营的风生水起。

崇明原本只有十几万人,后来联合银行开建大坝,垦殖农田,人数达到了二十万,但这个江中县城从来俱不是产粮区,土地种植的全部是棉花,涌入这么多人,哪里承受的起,不仅是崇明,江南之地全部乱作一团,溃兵无人供给,索性抢掠城镇,一时根本无人管制,整个江南变成混乱之地。

野心家和阴谋论者纷纷窜了出来,希望借着弘光被俘打出自己的文章,溃兵都在积蓄力量,然而抢掠导致江南百姓对明军越发痛恨,满清占领南京之后,周围城市几乎是传檄而定,江南士绅百姓反抗不多,这让许多溃兵失去了信心,纷纷投降,而亟需一杆抗清大旗的文官们却找不到一个可以登基或者监国的人,原因很简单,很多宗室都不敢在满清最强的时候站在风口浪尖上,一直到剃发令下达。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纸剃发令从北京传递到南京,立刻引发了整个江南的反抗浪潮,原本要返回北京的多铎被迫留下来了。

多尔衮原本只是想给顺从受降的大明百姓打上属于自己的烙印,但是剃发令对大明百姓的意义却超乎了他的想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若是剃发,如何为人?

而对于李明勋和诸多图谋光复的文官武将来说,剃发令改变了这场战争的意义,原本只是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更替,变成了文明决战,民族之争!

原本只是大明亡国,如今却是要灭国灭种亡天下了!

南京陷落之后,第一个抗清**出现,一股股溃兵从舟山、浙东、江西出发,与各地起义的百姓联合在一起,杀满清官吏,复大明城池,一路高歌猛进,大有收复南京之势,但是明军依旧改不了抢掠成性的毛病,清军的实力也因为大量降兵的出现而大增,抗清的热潮仅仅是昙花一现。

而更加不安分的是朱明藩王,得知剃发令之后,个个感觉有利可图,鲁王、潞王、唐王、义阳王、桂王、靖江王.......,一时之间,大明土地上出现了难以计数的监国和摄政,闰六月初九,鲁王监国浙东,第二天,唐王在福建称帝,改元隆武,让原本就不团结的抗清力量更加分散,扬州十日之后,继而嘉定三屠,江阴纵然抵抗八十一日,也难逃覆灭之厄运。

如今混乱危局,社团再无力量应对,即便是特混舰队也是损折大半,明国朝廷更是乱作一团,原本势弱更是力量分散,江南陷落已成定局。

隆武元年,七月一日,崇明。

帐篷之中文官武将聚拢了一大堆,除了李明勋,其余都是老朋友,黄蜚、林士章和袁时中都在其中,但是郑家诸将和沈廷扬等已经是离去了。

林士章道:“诸位将军,如今形势明朗了,唐王在福建称帝,鲁王在浙江监国,双方是互不相让,咱们夹在中间,着实难受啊。”

黄蜚叹息一声:“明勋,当日从芜湖撤到松江,听了你的话才没有跟着义军去太湖,如今看来,真是做对了,俗话说,旁观者清,唐鲁之争,你怎么看?”

李明勋笑了笑:“诸位有什么打算!”

黄蜚道:“便是死,也要御虏而死,誓与大明与华夏共存亡!”

“我也是这般想的,若非手中只有千把人,又要照顾家属,怕是早就上岸找那些汉奸鞑虏拼命去了。”袁时中不甘心的喝道。

林士章久久不语,叹息几次,才是说道:“国朝局势败坏到了这个地步,我已经心灰意冷,这次从苏州遁出,准备把家人亲族安置到台湾去,老夫愿意舍得这旧皮囊,就当是报效朱明天恩了吧。”

“老先生若是听我的,便莫要如此。”李明勋道。

“哦,你有何计较?”众人问道。

李明勋说:“方才诸位问我唐鲁之争看好谁,我却要说句肺腑之言,这二位我谁也不看好,一无精兵二无钱粮,又相互内斗,怕是希望不大。但福建毕竟完好无损,又有关山阻碍,怕是能多撑一段时日,如今看来,大明各地支持隆武天子的多些,我建议诸位投福建。”

“老夫也是这般想的,待收拾好这里的事情,烦请明勋派船送老夫去福建。”林士章微微点头。

李明勋连忙说:“几位,我只是说投福建,可没说去福建!”

“这又是何意?”三人皆是不解。

李明勋道:“其实很简单,福建守不住,三位去了也是不改变大局,如今林老爷子手下有民团千余,黄大人只有战船二十多艘,袁大人也不过千把人,能改变什么呢,不如选择一稳固之地,好好打理,认真经营,待实力强大,再行御虏。”

“何处?”

李明勋道:“琼州!”

三人自然知道琼州就是广东的海南,但听闻此地已然明白,李明勋认定福建守不住也守不久,才提议从长计议,而李明勋之所以这么建议,更多的是为了社团考虑,如今社团实力太多,根本无力阻挡满清南下,浙江、福建沦陷只是时间问题,现在他谋划着是守住两广,之前给沈犹龙一百万银子就是如此。

但大明朝廷的党争从来不断,他也不知道沈犹龙有没有这个本事,但无论如何,琼州是不能失去的,因为社团太过于依赖西洋航线了,如果此计不能成功,若两广大变,社团肯定是要自己出兵,控制琼州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