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十三 内政外交

七海扬明 章十三 内政外交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十三 内政外交

殿堂内都是准议员以上的高官,都具备与闻机密的资格,所以即便蒙达三人没有加入合众国,李明勋召开的北大年第一次议政会议也没有避讳他们,毕竟许多事情上也需要他们的支持。

李明勋对这些华人首领还是比较了解的,他们乐于看到一个属于中华民族的国家在南洋拓展空间和提升影响力,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商人向权贵的转换,但这些商人都有一个固定缺点,那就是希望通吃,比如蒙达,他知道成为议员会迅速获得权柄和财富,但却不想放弃在巴达维亚积攒两代人的家业。

“虽然委任状还没有颁发,但在北大年我们有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权力架构,那就是在座的诸位,现在需要让这块土地得到周边国家的承认,也就是外交问题。”李明勋用简单的开场白把会议拉入正题之中。

“首先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我认为这是最大的威胁。”李为经说道。

李明勋微微颔首,说道:“因为文希的睿智的策略,东印度公司目前正在和柔佛扯皮,与东印度公司的外交谈判会有大本营承担,而我可以向诸位保证,北大年行政长官区接管原北大年苏丹国的一切领地和资产,这是一个荷兰人必须承认的事实,为此合众国不排除开战的选项。”

一众议员和华人领袖纷纷点头,李明勋的话不多,但字字有千钧之重,如此强硬的态度,是与会者想要看到的,这无疑会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凝聚力。

李为经道:“如果东印度公司不是问题的话,那最大的外交难点在于暹罗,阁下,无论北大年与暹罗之间有多少的龌龊和仇怨,它是暹罗的藩属国这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

长久以来,北大年与暹罗的关系就好像土司与明朝的关系,降而复叛,叛而复降是常态,毕竟一个是天方教国家,一个是佛教国度,北大年一直是暹罗的麻烦,但麻烦也是内部争端,合众国直接占领了这个国家,肯定会引发与暹罗这个中南半岛强国的外交争端,处置不好,甚至会兵戎相见。

暹罗是合众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地区强国,新生的北大年行政区显然不愿意面对一个如此强大的敌人,而在贸易上,北大年还要仰仗暹罗。

“这一点必须要尽快解决,至少要在荷兰人介入之前,泰西人都是搅屎棍,如果让他们挑拨暹罗与合众国的关系,结果可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李为经又说道。

李明勋点点头,看向杨信和陈昭夸:“两位可为我们谋划?”

“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国与国外交,左不过威逼、利诱二策,南洋素来是强者为尊,执政官阁下,您的海军该动一动了。”杨信说道。

李明勋点了点地图,说道:“我会让西蒙斯前往这里!”

李为经看了看那地方,发现是湄公河的入海口,真腊国的地盘,与暹罗风马牛不相及,杨信却是拍手道:“恩,很好的计策,巴塞通王会注意到合众国海军的强大!毕竟震慑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害怕的人害怕。”

李为经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早在六年前,真腊王子安赞王篡位,为了得到军事支持,选择了皈依天方教,随后篡位成功的安赞王根本管不住天方教雇佣军,那群家伙不仅在国内烧杀抢掠,还顺带把荷兰人在真腊的商馆攻下,杀人越货,范迪门很快就发动了报复,派遣舰队封锁真腊的入海口,屡屡想要上岸惩戒,但都没有如愿,这几年,荷兰人常年在湄公河留有一支舰队,六艘左右的军舰。

而巴塞通王素来知道荷兰人的威名,如果合众国海军能震慑住荷兰人,那巴塞通王肯定不会轻举妄动,这总比直接把舰队摆在暹罗外海要温和的多。

“对于舰队,我素来有信心,但是我希望的是与暹罗王达成和解,用书面的形势让其承认我们北大年的合法占领,你们可有办法?”李明勋问道。

陈昭夸道:“那只能着眼于利了。”

李明勋早就听说过巴塞通贪婪之名,这个家伙为了钱,甚至独自垄断了对外贸易,杨信也说过,巴塞通王最喜欢的声音是金币落在他钱箱的声音,他只见过钱箱运进巴塞通的宫殿,却从未运出过,这家伙完全是属饕餮的,只吃不拉。

“收买一个国王,我还从未做过,你认为多少合适,亦或者,巴塞通有什么特殊癖好?”李明勋问道。

杨信与陈昭夸相互看看,继而笑了,杨信道:“阁下,您搞错了一点,巴塞通不是个商人,他是一个守财奴。”

“有什么区别吗?”何文希不解问道,在他的眼里,这是一种生物,都无法抗拒财富。

李明勋道:“区别很大,守财奴是一毛不拔的,他只愿意赚钱,而不愿意出钱,商人则不同,只要有足够的收益率,商人甚至连身家性命都愿意投入,当然,我并没有贬低的意思,我也是这样一个人,庆幸的是,就在这里我还拥有一个知音,对吗,李为经阁下?”

“能成为您的知音,是我的荣幸。”李为经知道李明勋在说他为了防守农集,而变卖家财的事情。

“所以呢?”何文希依旧不解。

杨信笑道:“对于一个守财奴来说,最痛苦并非不能把钱装进口袋,而是从口袋中掏钱。”

陈昭夸接口道:“所以,对付我们那位巴塞通国王最好的法子,不是给他送钱,而是要求他赔偿,为了保住钱袋,一个北大年算什么呢?”

何文希问道:“具体该如何操作呢?好像是我们占领了暹罗的藩属国,如何再向他要求赔偿呢?”

李明勋道:“合众国是正义之师,此次远征北大年,不是为了夺占土地,而是为了惩戒和邪恶的鞑靼人勾连的北大年女王,北大年是暹罗的藩属国,也就是说,在北大年与鞑靼人勾连这件事上,暹罗也是有责任的,我们完全可以怀疑,这件事巴塞通王也参与其中,如此,其就要负起责任来,做出相应的赔偿也是情理之中,当然,合众国与暹罗是友好的商业伙伴,那么,在赔偿一事上,我们可以妥协........。”

何文希明白了,说道:“如果他不愿意出钱,赔偿土地也是可以的,对吗?”

“是的,这就是以退为进!”李明勋笑道,对何文希,李明勋还是很有耐心的,在这次北大年之事上,他的表现完全超乎了预料,颇有外交天赋,但何文希有一点缺憾,就是过于正直,殊不知,在外交中,阴谋与勇气同样重要。

“可是,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巴塞通不同意,该怎么办?”李为经问道。

“退一步,租借北大年。”李明勋直接回应。

李为经又问:“如果还是不同意呢?”

李明勋道:“那就太不识趣了。对了,王族之中不是还有活着的人嘛,当初北大年立国是天方教商人支持,我们中国商人也可以支持一个王族,然后让北大年接受合众国的保护。”

杨信悄悄踢了踢李为经的脚,示意他不要表现的如此咄咄逼人,而在表面上则是圆场:“实际上,没有那么复杂,暹罗又不是无机可趁,其与缅甸人的战争持续了上百年了,实力也不如缅甸,我们完全可以向其示好,比如出售军火之类的。”

李明勋接口道:“必要的时候,可以达成针对缅甸的军事同盟。巴塞通如果不愿意,那么我们可以和缅甸结盟。”

李为经见李明勋如此强硬,重重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暹罗便不是问题了。”

北大年行政区面临的主要外交问题就是暹罗和东印度公司,当然,其周边还有其他的国家,特别是那些苏丹国,这些国家许多是荷兰人的盟友,或者国内荷兰人有特权利益,比如霹雳,这个拥有最大锡矿的小国,锡矿就被荷兰人控制。虽然这些小国家软弱可欺,但短期内,合众国无意改变本地的政治生态,在李明勋的计划里,北大年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发展,有了实力再行拓殖。

而外交定局必然给北大年带来安定,如此不稳定因素就在领地之内了。

“北大年本地的天方教贵族会因为针对华人的屠杀和迫害行为,受到流放和籍奴的待遇,包括农集投降的那匹武士,其余免罪贵族也要迁居他处,进行劳改,移民局的人会负责这些事。”李明勋说道。

李为经和那些议员脸色大变,李为经连忙说道:“阁下,阁下,此事还要商榷,那......那至少有三万人啊。”

这是接近北大年一半的人口,失去了这波人力,这些立下功勋的议员和富商别说拓展利益了,就连保持运转都是做不到了,李明勋道:“不要着急,我已经派遣通报船前往了吕宋,移民局会把原定流放吕宋的三万流放犯运到北大年来,此外,还有一万吕宋俘获的奴隶,这足以弥补北大年的损失了。北风季节还没有结束,三月之前,这批人会抵达的。”

如此,本地议员的脸色才好看了,他们知道,李明勋所说的流放犯多是来自江浙一带,无论是文化程度还是技术水准都肯定超过本地的马来土著,一比一的兑换,肯定是赚了的,更何况还有一万奴隶呢。

但议员们还是有些担忧,他们很清楚合众国的‘主体民族’战略,即合众国领地内,尽快要让汉民族成为主要种群,但这也造成了一个困局,那就是海外行政区的人力资源不足,当然,指的是奴隶,且不说国民、公民这类自由民,就连流放犯、劳改犯这类强制移民也拥有比奴隶还高的地位,自然不能像用奴隶那样使用了。

“说道奴隶,本地区的私人持有奴隶该如何解决呢?”李为经问出了一个在座议员都关心的问题。

合众国内,奴隶国有化,禁止任何私人,无论是国民还是元老持有奴隶,所有的奴隶是国有资产,奴隶只能从事生产工作,不得作为侍女、仆从(其实在城市之外很难避免),想要使用奴隶,就必须向国资委租赁,当然,租赁的方式多种多样,短租长租都可以。

一般来说,不同地区的价格不是同的,特别是移民大量涌入国内的情况下,国资委会通过租赁价格、赔偿费用(租赁期内,致伤致残致死都要赔偿)的调整,让一些行业的奴隶使用成本高于雇佣国民,以促进国民就业。

而在欠开发地区,比如吕宋和北大年,奴隶的使用成本会低于雇佣费用,这样可以加快种植园经济和工矿业的发展。

这种事在吕宋拓殖上早有成例,李为经不是不知道,只是通过李明勋嘴说出来,更容易实施,李明勋道:“由国资委以本地平价向奴隶持有人购买,五年之内,奴隶不会转租他人,但购买费用中的四分之三,由本地的土地和商铺、矿场冲抵,其余现金支付。”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北大年现在就是一个被揭开壳子的河蚌,城内的商铺、仓库都被收为国有,此时购买,价格低廉,再加上奴隶国有化,更是可以大赚一笔。

“土地呢?”另外一个议员问道。

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要知道,北大年与马来许多苏丹国一样,实行港脚制度,两条入海小河之间的土地都全权委托给华人,以此收税,但合众国不可能承认如此笼统宽泛的土地拥有权,如果是那样的话,北大年一半以上的土地都被眼前这些人瓜分了。

李明勋道:“已经开垦使用的土地,及周边三倍于此的土地视为各位私有,其余收归国有,至于矿场,金银矿收购为国有,其余自便。”

“我没有意见。”最大的地主李为经表示支持。

见其他人犹豫,李明勋说道:“诸位可以详细研究一下合众国的税收制度,合众国可没有包税制,对于私人持有的土地,无论是否利用,都会按照土地用途收税,荒地也是如此,你们希望拥有一批不能出产却要年年交税的土地吗?”

一群人低下头,这才是他们的死穴,他们占用土地是为了赚钱,可不是为了给合众国纳税,这样的税收制度下,他们不但不会要求更多的土地,还会尽快把手中没开垦的荒地出售,一面承担难以承受的土地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