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二八 对澳支持

七海扬明 章二八 对澳支持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二八 对澳支持

李明勋命令厨师送上来了午餐,与马东来共同进餐,除了一些仪式性的庆祝晚会,能与李明勋一起同桌吃饭的人并不多,而在合众国不长的历史中,这些人无一不是成为了国家的中流砥柱,而马东来吃着饭,把拓殖澳洲的一些趣闻和要紧信息当成谈资说出来,他很清楚,在没有发现金矿的前提下,澳洲是否得到支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眼前这位执政官,毕竟其他元老可没有这份魄力。

“我们逆行塔斯曼探险航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抵达了澳洲,并且建立起了龙城,在设立了定居点,建好寨子和物资存储点后,我们便是开始探索周边,但遗憾的是,我们的人手不足,成功抵达龙城的只有一百九十二人和一百一十名土著和奴隶,在航行之中,许多人死于坏血病,也有人死于和海岛土著的争斗,我们最大的损失是在杀人湾,也就是您所说的新西兰,那里的毛利人是食人族,有六十七个弟兄死于毛利人的偷袭和伏击之中,其中包括那个蠢货佛雷斯,是他挑起了和毛利人的斗争。唯幸亏摩根船长经验丰富,我们成功抓获了一百四十名强壮的毛利人奴隶,还在未赶到新西兰之前,雇佣了四十多名南岛土著。”说起此事,马东来不不禁有些唏嘘。

“澳洲本地土著如何?”李明勋问道。

马东来难掩失望的神色,说道:“一言难尽,一开始我们发现他们并非食人族,非常欢喜,但随着了解的深入,我们发现土著实在是太落后了,摩根船长将之称呼为:两条腿的动物。按照您对土著的界定,澳洲土著是处于石器时代的游猎民族,他们不会种植农作物,也不会放养牲畜,平日的食物来源是狩猎和采集,最主要的食物是一种会跳跃的巨型老鼠,我们称之为袋鼠,当然,那也是我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他们的生产力及其落后,因此族群也不是很多,按照语言,我们发现了十几个不同的部落,但我想可能有上千个,土著的密度很低,我们猎杀一百只袋鼠也抓不到一个土著,捕奴的效率并不高。”

(澳洲大开发以前,有土著七十五万左右,五百个部落,而澳洲常年保持一亿只的袋鼠。)

李明勋问:“那你们的人力来源是什么?”

马东来道:“当然还是捕奴,只不过对象是新西兰的毛利人,阁下,毛利人虽然是食人族,但与新几内亚岛的食人族不同,那里的土著吃人是为了食物,而毛利人吃人更多的是传统、祭祀和战争,人类在毛利人的食谱上排名并不高,摩根船长在一年的时间内出击新西兰四次,带回了七百多个奴隶,毛利人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进入了氏族社会,唯一例外的是,他们凶狠好斗,非常难缠。”

“七百人,你靠什么养活这些人?”李明勋难以置信。

“主要是狩猎和捕鱼,袋鼠是主要的食物来源,我们也发展了养殖业,那里的草地非常肥美,非常适合牛羊生长,而且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完全可以散养,我们带去的绵羊、牛和猪都很适合生长,但最疯狂的还是兔子,它们从笼子里逃脱,等我返航的时候,龙城左近到处可以看到兔子了,猎犬成为了我们好伙伴,一个晚上,猎犬可以捕杀三四十只,因此返航的时候,鵟号探险船的货舱里除了煤炭便是兔皮,这是唯二有价值的东西。”马东来说道。

“煤炭?”

马东来笑了:“这完全是一个意外,我们在定居点挖掘蓄水池,没想到挖掘了七八尺就发现了煤炭,那里降水不多,煤炭成色却很不错,因此我们一点不缺燃料,所以砖窑和石灰窑建设的很快。”

“煤炭是不错,现在吕宋和台湾、海南都缺少这东西,可惜的是,太远了,煤炭价值太低。”李明勋抱胸说道。

马东来这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他忽然意识到,虽然李明勋会支持自己对澳洲的开拓,但这个过程也要承担来自国内的压力,而分担这个压力的方式则是让澳洲出产有竞争力的产品,加入到合众国的经济体系中。

“确实如此阁下,但澳洲绝对是一块宝地,在龙城建立之后,我带去的农民驱赶奴隶开垦了四百亩左右的土地,试种了所有常见的农作物,玉米、高粱、红薯、土豆、小麦........。其中高粱和红薯的产量尤为高,二者进行间作种植,每亩可得高粱一百一十斤,红薯三百五十斤,两年之后,农作物将会成为主要的口粮,而我们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的小麦,亩产达到了七十多斤,这已经超越了永宁行政长官区的数据.......。”马东来滔滔不绝的讲着。

李明勋无奈摇摇头,他很清楚,那七十多斤的产量属于精耕细作,大规模种植肯定没有这么高,事实上,目前永宁行政区已经开始用种植苜蓿、大豆多年的熟地种植小麦,亩产达到了一百二十多斤,这已经足够铺开种植了,而马东来说的那些并不能引起商人的兴趣,从澳洲运小麦到台湾,有什么利润呢?

“东来,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李明勋吃完了饭,敲了敲桌子,提醒道。

马东来的声音戛然而止,说道:“经济作物,第一个便是棉花!”

“我们在澳洲试种了棉花,发现那里的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没有霜冻期让棉花的产量很高,而且据我所知,国内目前依旧没有一个成熟的棉花产地!”马东来说道。

事实正是如此,目前合众国没有充足的棉制品来源,主要的来源是印度棉布、崇明走私和自产,印度棉布经过马六甲海峡,受到印度商人、英国人的盘剥和荷兰的高税率,崇明走私的棉制品数量有限,而且随着满清在长江打造重型桨帆船舰队,失去崇明棉花是时间问题,其次便是自产,合众国利用从葡萄牙和西班牙二者购买的巴西棉种进行培育,希望获得一种在吕宋、北大年可以推广种植的棉花,但这个过程很艰难,一直没有取得成功。

目前来说,国内的纺织业主要提供毛纺织、麻纤维纺织和丝织三种行业,丝织品是奢侈品,无法推广,而毛纺织和麻纺织以台湾为界分区,北面是毛纺织,南面是麻纺织,毕竟南洋炎热,无法穿呢绒制品的,而永宁苦寒,麻制品只能夏季使用,目前来说,能满足夏冬两季使用的纺织品唯有棉制品。

更重要的是,缺乏合理的棉花产地,制约着合众国发展,李明勋很清楚,工业革命起源于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业并不是偶然的,如果在棉纺织业没有突破,合众国终究是迈不出那一步。

“棉花和羊毛,这两样足够支撑起一片殖民地的发展了!”李明勋点点头,笑问道:“你急匆匆的赶到我的身边,一定是寻求支持的,说罢,你想要什么,奴隶?杨莽去年向我要一万个吕宋奴隶,可惜,他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他们,你呢,要多少?”李明勋问道。

马东来坚定的摇摇头:“阁下,澳洲确实需要人,但不缺奴隶,如果缺我们可以自己去抓捕,我们需要的人,农民、牧民和士兵,这才是我们急需的三种人,至于数量,当然是越多越好,可惜的是,这受限于船只!”

李明勋扔给马东来一份报告说道:“这个冬季,航运部可以派遣两艘笛型船和四艘亚哈特商船作为移民船,这是所有可以派遣的船只了,当然,如果你认为福船、广船这类船只也可以的话,我可以再调配一些。”

马东来选择摇头,澳洲航线他走了一个来回,深切知道这条航线的危险,中国式的帆船很难跨越半个地球远航,即便是经过了欧式舵和软帆改造的也是危险性极大,他很清楚,如果第一波移民就产生巨大的损失,这会极大降低国内对澳洲的支持。

“那我们需要的人呢?”马东来问道。

李明勋点了点地图,说道:“东来,我们会在山东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会获得很多流放犯,也会得到许多自由移民,你可以先挂职在移民局里,我可以保证,你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人,数量嘛,暂定一千人吧,对了,我可以批给你十万两白银作为经费,流放犯还好说,普通移民的话,还是要靠利诱的!”

说着,李明勋批下了一个条子递给了马东来,马东来看了一眼,这部分钱是从统帅部战争经费和安全局预算中出,显然,这部分钱仅仅需要元老院知晓就可以了,无需全面公开。

而纸和笔也放在了马东来面前,李明勋道:“一些不那么紧缺的物资你可以写下来,交给航运部,嗯,我可以给你八百载重吨的权限,明年夏天的时候,会有船只送达龙城港。”

“夏季?”马东来不解。

李明勋点点头:“我说过了,十二月左右,洲际贸易船队会前往欧洲,这支船队只有六艘自由贸易级是前往欧洲的,还会编列其他的船只,这些船只会经过马六甲、锡兰、果阿、波斯、东非,环绕印度洋进行贸易,而其中部分会按照塔斯曼航线航行,通过龙城、新西兰、金城、黎牙实比返回台湾,这是航运部的开发式贸易船队,目的是未来形成中欧洲际贸易航线、环印度洋贸易航线和环印度、澳洲贸易航线,东来,那个时候,龙城就不再是孤悬海外的港口了,处于贸易航线上的它才会拥有商业活力和新鲜力量,这是比国家支持还要伟大的力量。”

“资本的力量!”马东来想起李明勋说过的话。

李明勋笑了:“是的,资本的力量!”

马东来和李明勋相谈甚欢,对于将来的环印、澳航线,马东来非常的热心,他就此向李明勋提出了一个新的探险计划,即探索东澳大利亚,实际上,金城已经试探向南探索,成功发现了东澳大利亚暖流,而马东来则希望龙城与金城联合起来探索,把现有的塔斯曼航线截弯取直,如果再从东澳建立港口和定居点,那么无论是台湾直航龙城,还是环印、澳航线都是极为有利的。

四日之后,船队抵达了济州港,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穿着白衣,用白色布条束着头发的人在忙碌,马东来看了一眼,嘟囔道:“怎么家家跟死了人似的,打下这济州岛是杀了多少人啊,与其杀了,送澳洲去多好。”

“这是朝鲜人的民族服装,他们喜欢着素衣,你看不惯也就是了,可莫要乱说,如今国内有不少朝鲜人,民族团结嘛,表面文章还是要做足的。”李明勋拍了拍怨念丛生的马东来,率先走下了跳板。

济州港港内港外全部是干活的人,新修筑的木质码头上,奴隶正把船上各类物资卸下来,成袋的米粮、饲料,沉重的铁锭,奴隶的腰弯着,吃力的背负着这些沉重的物资,显然,在港口的滑轮吊杆和硬木轨道未投入使用之前,奴隶和货运马车是唯一的运载方式。

得到消息的李德灿骑马而来,他万万没有想到李明勋和军官们会先于军队赶到济州岛,因此未曾有什么准备,李明勋见到李德灿,赞许道:“德灿,占领济州岛这才几日,已经是有模有样的了嘛。”

李德灿笑了笑,手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连忙谦虚道:“早年跟着阁下在北地拓殖的多了,新开拓的地方该弄什么,都是现成的模式,卑职哪里敢居功。”

“呵呵,你倒是一如既往的谦虚,对了,先安排人把这三艘大帆船上的货物卸载下来,它们还要北上永宁,一刻也是耽搁不得。”李明勋交代了几句,也就与李德灿一起进了济州城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