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四六 登莱军管会

七海扬明 章四六 登莱军管会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四六 登莱军管会

高锋对此毫无办法,这比交给军事法庭的结果要好的多,至少不会有损陆军的荣誉,何昌明给高锋倒了一杯茶,说道:“让你的军法官和宪兵别总是眼睛盯着那些义从军和治安军,好像人家都是野路子、杂牌兵,打铁还需自身硬,许多事怨不得别人。”

见高锋仍旧不满,何昌明劝慰道:“老哥,你若真的有心,还是帮赵君肃那厮找找他儿子吧,这厮在监狱里也只有这一个心愿了。”

高锋对此无可奈何,他已经命人去寻找了,但是茫茫人海之中找一个人无疑是大海捞针,更不要提如今的胶东兵荒马乱,高锋很担心那个孩子已经遭遇了不测。

何昌明把手中的文件递给了高锋,说道:“你好不容易从前线回来一趟,这文件你看一看,军管会送来的,希望你能在元老院那边说一嘴。”

高锋接过一看,原来是军管会的《登莱地区发展规划》,一般来说,合众国会在绝对统治区建立行政长官区,在战区和临战区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一般情况下,军管会会设立委员长和执行主任两个要职,委员长都由战区司令兼任,比如高锋这位北洋战区司令就兼任军管会委员长,但这只是申明隶属关系和上下级,实际上,军管会由执行主任全盘负责日常事务,而登莱军管会的执行主任则是冯益辉。

冯益辉也是合众国的老资格了,香港开埠就是加入了当时的腾龙商社,虽然当时只有二十出头,却做事老成,一直辅佐阿海,先是担任溪心地的副行政长官,继而在阿海执掌台北行政区后,冯益辉主持了溪心地的工作,通过修筑堤坝,驯服河流,为溪心地提供了合众国第一个提供持续动力的水库,继而让溪心地发展为水力纺织为核心的行政区。

后冯益辉前往台北,继续担任阿海的副手,在阿海进入大本营工作后,冯益辉成为了台北行政长官区副行政长官,全盘负责民政、经济工作,可谓台北地区的实权人物,冯益辉年轻有为,履历无懈可击,因此在登莱军管会成立之初,便是内定为军管会的执行主任,正式成为了一把手。

登莱地区处于战区是不假,但如果从行政区的角度讲,其地位不亚于任何一个一级行政长官区。登莱军管会的实际控制区超过了两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合众国在台湾的实际控制区面积,而且实际控制区内,共有三州九县六大卫所,根据不完全统计,人口在一百七十万左右,这个人口实际上仅次于台北行政长官区,第二大‘行政区’。

高锋的眼睛浏览过那份规划书,摇摇头:“冯主任这完全是瞎胡闹,他以为我是元老之一,就听说服最高元首和其他元老同意吗,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他冯益辉难道不明白,登莱是战区吗?”

冯益辉会登莱地区规划了包括金矿采掘、修造船厂、商品粮出口、六种经济作物种植等七大核心产业,而发展这七大产业的初始资金有两个,一个是来自联合银行的贷款,另外一个则是国有公司的投资,这两大资金的投入必然会引发国内商人的投资热潮,而后者才是重点,但在高锋看来,这个计划完全就没有可操作性,根本原因就在于登莱地区属于北洋战区。

不可否认的是,北洋战区确实实际控制了胶莱运河以东的土地,但这种实际控制的基础是合众国与满清都无意发起大规模会战的基础上,如今来自南方的消息已经传来,南明政权在湖广和江西两大战场节节败退,虽说北方还有山西姜镶、陕北王永强和甘肃丁国柱等叛乱,但是很难保证满清不会抽调南方兵马投入到山东战场,如果满清把山东当做主战场来打,在这块畿辅之地投入二十万兵力并不困难,届时,合众国还能实际控制登莱地区吗?

别说元老院,就算高锋也不想看到一个难以接受的局面——合众国把海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登莱发展,而在清军大规模攻击的情况,被迫全盘放弃,独守青岛要塞区。

而高锋更担心一个更坏的局面,那就是国内大量投资登莱,以至于国内商人阶级逼迫合众国强守胶莱运河,保住他们的财产,如此情况下,要么北洋战区在完全不利的情况作战,要么就是让元老院与国内商人阶层对立。

何昌明没有想到高锋的反应如此之大,他可不想成为高锋的出气筒,只得派人把视察青岛港的军管会执行主任冯益辉给叫来,高锋见到冯益辉,便是开门见山的说道:“你这个规划书我是不会签字的,同样,元老会征询我的意见,我也会投反对票。”

冯益辉没想到高锋有如此坚定的态度,原本这个规划书就是冯益辉用来和高锋讨价还价的,因为按照北洋战区那简单粗暴的规划,登莱地区完全就是掠夺性经济,只允许在青岛要塞区这一绝对控制区发展各类产业,而在其余地区,无限制的掠夺人口、粮食和牲畜,随时做好登莱陷落的准备,对待登莱的态度堪比殖民者对待殖民地。

显然,这是冯益辉不能接受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要他这个军管会主任干什么,不如直接让北洋战区参谋部管了。

好在冯益辉也是老官僚了,脸上挂着笑容,给高锋倒了一杯茶,说道:“提督大人,您看您这话说的,您是军管会的委员长,这规划书只是请示报告,怎么直接到元老会表决的阶段了,不能够啊,您不同意的条款,可以修改嘛。”

高锋倒是好似被泼了冷水,他方才只是随意浏览了一遍,哪里细看这二十多页的规划书,许多地方只是看了一个题目或者开头便是作罢,冯益辉要与他商议条款,他倒是有些无所适从了。

“冯主任,我要提醒你的是,登莱地区是战区,也就是说,除了青岛要塞这一绝对控制区,北洋战区不保证其他任何地区的绝对安全,更为合理的表述是,联合银行和国有企业只会投资在绝对控制区,对其他地区说不,至于合众国或者任何愿意到此地投资的商人,北洋战区并不限制,倒是要求其签署谅解备忘录,北洋战区与合众国并不保证他们的资产的绝对安全。”高锋沉思片刻,用标准的官话回应冯益辉。

一听到绝对控制区这五个字,冯益辉的脸色便是难看起来,所谓的绝对控制区是在青岛要塞群掩护下的土地和胶州湾内外的七个小岛,总体加起来面积约有一百二十平方公里,这本是不小的面积,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片土地要安置包括二十二座军事建筑在内的要塞群、满足两万人屯驻的军营、青岛军民两用港口、军需物资仓储区、军械所、火药局、一座满足培育、饲养五千匹战马的马场、占地二十平方公里,可以进行步骑炮协同演练的演练场,青岛要塞不仅驻扎有三万左右的陆军、一万人规模的码头工人和国有企业员工,还有为此提供服务的约五万人规模的平民,而且还有准备一座容纳三万人规模的难民安置点,为难民的中转提供服务。

可以说,把这些设施建造完毕之后,绝对控制区已经很拥堵了,更何况,北洋战区、军管会、战时特别法庭和北洋分舰队的驻地都在这里,绝对控制区是要为十五万人服务的,而在这个设计中,没有专门为经济和贸易留出专门的区域。

冯益辉知道自己很难从绝对控制区内获得什么权限,可以说,无论登莱地区的经济属于北洋战区设定的掠夺型还是自己规划的发展型,有一点是绝对不能改变的,那就是登莱地区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首先满足为北洋战区服务。

在这一点上,冯益辉没有什么异议,因此他不会在绝对控制区争取什么,反而是诱导商人自行去争取,比如绝对控制区的军用被服厂,原计划占地六百亩,拥有工人一千二百人,但是随着商人大量介入,以低廉的价格向军队出售棉鞋、袜子、手套、保暖衣服、鞋带等非军标被服,军用被服厂已经被降低了标准,目前台北商团正在与北洋战区进行商业谈判,准备把北洋战区所有军用被服的生产单拿下,如果可以达成,那么军用被服厂区就会完全被划定为民用了。

事实上,军需物资的生产方面,国有企业是无法和民间资本竞争效率和成本的,因此许多无需保密或者非军事物资大量承包给民间工坊,这对北洋战区来说也是好事,至少成本是降低了。

类似的事情还在军粮、帐篷、饲料等方面发生,但绝对控制区仍然是北洋战区参谋部在控制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好吧,提督阁下,军管会不会主动去触碰绝对控制区,但绝对控制区之外内,广袤的胶东半岛上还有一百七十万的百姓,我们要对其不管不顾,让其处于无政府状态吗?”冯益辉问道。

“是成本,冯主任,成本!你要去管,就要做到一点,那就是得到的要比付出的多,冯主任,你能做到吗?如果不能,那我是不会支持你的,你应该清楚,北洋战区的财政来源是什么。”高锋敲打着桌子提醒道。

在合众国的很多行政区,都在进行着低烈度的战争,比如永宁、北大年和吕宋,一般来说,这些都是治安战,因此本地行政区的财政在负担战争经费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支持大本营的战略,无论是在人力还是资金方面,但北洋战区作为最主要的战区,这一点是完全做不到的,一百七十万人的胶东百姓,即便是无底线的压榨,也无法负担起哪怕北洋战区五分之一的军费,而想要收缴这些军费,还要维持一支官僚队伍和治安部队,很难说是赔还是赚。

北洋战区目前的战争经费来源是统帅部的战争预算,目前来说,从统帅部获得战争预算是非常简单的,战区提交报告,那边就会批复,但这是因为西征行动为合众国带去了上千万的缴获,但这种收入只有一次,日后的北洋战区完全处于投入状态,高锋很清楚元老院和统帅部的预算规则,北洋战区最好是细水长流,否则山东战场会被取消,只留下一个前线要塞区。

冯益辉迎上高锋的双眸,问道:“如果我们自负盈亏呢,阁下?”

“你......你没有在开玩笑吧。”高锋诧异问道。

“胶东百姓需要活路,北洋战区需要缓解财政压力,军管会的同僚需要政绩,而您呢,需要一个稳固的、不会分心的后方,我们可以自己负责,怎么样?”冯益辉说道。

“不会影响青岛要塞?”高锋问道。

“当然,您需要的人力和物资,我们都可以满足。”冯益辉说道。

高锋笑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呢?冯主任,我早就听阿海说过,你非常人,现在看来确实如此,既然你想要权柄,那我就给你权柄,除了要塞区和前线战场,其余我都不会去管,胶东这个舞台就全权交由你了。”

冯益辉笑了:“那我就向您汇报一下对登莱地区真正的规划了。”

见冯益辉又拿出一份规划书,高锋笑了:“我竟然真的上了你们的当。”

冯益辉只是笑,没有再去挑衅这位元老的尊严,而第二份规划书就务实的多,除了让高锋把治安军的数量提升到三千人,再无其他要求,显然,冯益辉得不到财政和技术支持,所以其初始资金的来源一是清算二是土地,前者是清算那些遗留下来的小鱼小虾,后者则是大力发展经济作物。

胶东的士绅官宦被横扫一空,可以说真正有购买力的人群已经没有了,如今的胶东只剩下了少数的自耕农和大量的佃农,与以往一样,合众国不会轻易的把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而是选择收为国有然后低价向佃农租种,军管会便是成为胶东最大的地主。

按照冯益辉的规划,军管会先是降低了税赋标准,按照合众国国内的税赋制定赋税标准,直接完成摊丁入亩,赋税加上佃租,也比明清两国的赋税低很多,在佃农的负担下降之后,冯益辉要求各地按照本地的土地类型种植一定数量的经济作物,以满足对外出口的要求,活跃市场经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