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四 购粮

七海扬明 章四 购粮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四 购粮

接下来的几日,李明勋都是留在了船坊之中,一边监督四艘沙船的建造,一边考察如今大明的造船技术,几日下来,李明勋越发感觉大明的造船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泰西诸国,至少以目前的实力,完全无法制造出类似虎鲨号这类盖伦式大帆船。

实际上,东方的造船技术已经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限,至少在匠人的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而缺少的则是各类工具乃至机械的使用,要知道,荷兰人之所以成为海上马车夫,拥有欧洲三分之二的商船,就是大规模运用机械的缘故。

不仅如此,因为大明没有远航贸易和殖民的传统,所以制造的船舶都是尽可能以运载量大和便宜易造为主,虽然也有类似水密隔舱这类跨时代的技术,但从根本上来讲,大明的造船理念已经走上了弯路,所制造的船只不适合使用火器,而且坚固程度也达不到使用加农炮这类重型火炮的程度。

但是李明勋毫不怀疑,只要给他们详细的图纸和制造方法,他们完全有可能制造出超越泰西水准的战舰,

李明勋在江阴呆了五日,发现制约大明制造先进战舰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材料,在龙骨和桅杆上还可以妥协以达到技术标准,但是制造先进战舰所需要的肋材则是紧缺的,要知道,每一根肋材都是百年以上的硬木,而一艘二十四米长的船便需要三十六根肋材,那么长度常常达到五十米,甚至更长的战舰需要的更多。

“不管怎么样,先把人弄回去。”带着一些遗憾,李明勋返回了南京。

到了南京,在许长兴的引领下,李明勋来到了码头旁的货栈,两个巨大的仓房里堆积着属于他的货物,一千石铁、成堆的瓷器、松江布、一包包的茶叶,各色绸缎丝绵,商社的管事忙的不可开交,许长兴还派遣了几个心腹帮忙,才把这十万两白银的货物准备妥帖。

“老弟,要不要从沙船帮调些船来,帮你运回去?”没有当着外人,许长兴说话也亲切了许多,笑着问道。

李明勋微微摇头,许长兴虽然是沙船帮的掌柜,却也做不了大主,沙船帮有自己的买卖,大部分却是运其他商人的货物,一般来说,前往海外,从货物中抽水两成到三成是等闲之事,而且出于保密,李明勋还不想让人过早知道布袋港的存在。

“劳哥哥记挂,您放心便是,我已经定好了几艘沙船,过段时日也该到了,倒是劳烦哥哥替我招募些水手海狗,价钱好说。”李明勋说道。

“这简单,如今到了冬季,贸易减少,许多人都闲着呢。”许长兴笑道。

“怎么没有见到程先生?”李明勋问,若是没有那两万石粮食,台湾那边可是要闹饥荒了。

许长兴脸色微变,拉着李明勋走进了仓房一角,低声说道:“关于你要的两万石粮食,程先生倒是真的有门路了,只是有些麻烦。”

“是对方要价太高吗?”正是屯粮等春荒的时节,李明勋第一个担忧就是价格,虽说多贵他都得硬着头皮买下,但也不愿意花冤枉钱。

“那倒不是,一石糙米只需要一两八钱即可。”许长兴说道。

李明勋压抑住心中的冲动,如今秋粮耗费的差不多了,市面上糙米如今也超过了二两半,虽说大规模采购便宜一些,却也没想到这般便宜,要知道,到了明年春天,是可以四两出手的。

“那有什么问题?”李明勋不由的警惕起来。

许长兴道:“一是这粮食来路不正,二是对方有要求,若是要,就得把三万五千石全部买走,若是不允,便是一石不卖!”

李明勋眉头微皱,第二个要求倒是不为过,反正台湾尚未形成足够的粮食产量,多买一些也是无妨。李明勋问:“这粮食是什么来路?”

许长兴道:“是漕粮!”

李明勋一下明白了,这批粮食不只是漕粮,而且是官员贪污的赃粮,自从有京杭运河以来,运河上的漕运衙门就是一等一的肥缺,也就只有盐政能与之媲美,就拿大明来说,每年解运京城的漕粮多达四百万石,而损耗却是倍之,还有水脚银子等项目,加起来怕是耗费千万石,漕运官员和户部的主事们插手其中,侵吞库粮,即便是那些仓吏小官,也能淋尖踢斛弄到不少,每年数百万石粮食进了这些‘仓鼠’的口袋,他们也就成了粮商的大主顾,炒作粮食的始作俑者,当然这群人也是阻碍海运贸易的主力军。

但是李明勋依旧不太明白,这些官员仓吏干这营生已经久了,有些更是几代传下来的,不可能不知道春荒变卖大赚的道理,怎么这般大甩卖,活脱脱像后世商铺拆迁,挥泪甩卖大减价一般。

“这是前任漕运总督朱大典的粮食!”许长兴低声说道。

李明勋这才回过神来,许长兴细细解释起来,原来这朱大典在张献忠祸乱凤阳之后就总督漕运,兼任四府巡抚,虽说朱大典也没少立功,但坐在金银河上,管着漕运,自然捞了不少,后来因为平贼逾期,被贬官,接替他的正是史可法,史可法与朱大典不同,励精图治,整治漕务,接连弹劾罢免了三个督粮道,还清查朱大典的过往。

若是平时,朱大典还不在乎,反正自己背景深厚,有东林党撑腰,但如今朱大典忽然升官,坐镇凤阳,总督江北、河南和湖广军务,若此时查出什么来,落得一个‘不能持廉’的罪名,那就要被御史的奏折淹没了。

所以朱大典赶忙处置总督漕运期间的黑账,手中的漕粮也成了烫手的山药,若一个不慎被惹抓住把柄,那就是前功尽弃,而三万五千石粮食,几万两银子,他可不想白白扔掉,若是照着以前的法子出手,容易被人顺藤摸瓜,倒是李明勋的身份正和朱大典的要求,说白了,李明勋是海外华人,不好调查,而他一人买走,免除了许多渠道,更是妥帖。

“这么说,是他朱大典求着我买了?”李明勋没有被天上砸下来的馅饼砸晕,意识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老弟,你可万万别生了什么旁的心思,这是大明,是江浙之地,万万使不得呀。”许长兴拉着李明勋的手,焦急的提醒道。

随着与李明勋交往多了,许长兴对他越发了解,在许长兴的眼里,李明勋能有如此豪富,靠的不是精明世故,而是胆略,连东虏都敢抢一把,胆子忒也大了,他就担心李明勋为了压价,做出什么不妥当的事情,譬如在江南散播朱大典贪墨妄为的消息,逼着这厮早出货。

一旦朱大典真的着恼,李明勋手里那张沈犹龙的帖子可救不了他。

“老哥放心便是,明勋省的。”李明勋呵呵一笑,说道。

半月后,镇江。

李明勋到了酒楼下的时候,只见程璧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李明勋哈哈一笑:“程兄,这次多谢你为我谋划粮食的事儿,实在是感恩不尽呀。”

程璧深深的看了一眼,感慨说道:“我程璧自幼经商,大江南北两京十三省多是去过,自认见过不少绿林好汉,如今看来,也是井底之蛙,真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哎,能结识你李明勋这般豪杰,是我三生之幸,帮你些小忙算的什么呢?”

无怪程璧对李明勋感观大变,那日在涌金号上醉酒,醒来仆人送来一锦盒,说是李明勋的礼物,打开之后却见是一印信,上面确是刻着异国文字,像是蒙古文又有几分不同,他找来博学之人验看,才知那是清国甲喇章京海塔之印,这甲喇章京乃是正三品的武将,相当于大明参将职衔,更要紧的是,这海塔是个觉罗,是东虏老奴之远亲,若在大明更算是宗室勋戚了。

程璧本就是豪杰之属,不然也不会在未来江阴之战中散尽家财募勇抗虏,他知道,李明勋既然得此将印,那海塔此人也定然被讨取首级了,程璧左右打听,从涌金号水手那里得知,李明勋不仅杀一甲喇章京,还从奴儿干都司带回首级三百余,而其名下作坊里尚有上百东虏奴隶。

如此规模,就是在大明也是大胜,如何让程璧不心潮澎湃呢。

“哟,程掌柜的,怎么在这里聊起来了,倒是把咱仍在一边,着实让人心寒呀。”一个干瘦的男人从里间走了出来,瞥了李明勋一眼,不咸不淡的说道。

李明勋打量了眼前这个男人,四十余岁,一对三角眼甚为精明,戴着乌纱,手中两个手玩核桃上下翻飞,那核桃亮里透红,倒是比玛瑙还有鲜亮一些,无论穿衣打扮,还是谈吐举止,都是富贵福气的做派,但是听其说话,还有三分官腔,着实有些不伦不类。

“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进了里间的李明勋笑呵呵的问道。

那厮却是昂首一哼,冷淡待之,程璧呵呵一笑,说:“这是宋业宋大人,如今在仓里供职。”

宋业啧啧笑了:“咱们宋家可是打嘉靖爷的时候就在漕运衙门了。”

李明勋这才明白了过来,在大明,官是官,吏是吏,不能混为一谈,从宋代开始的‘官吏分离’在大明得到发展,特别是朱元璋的小农思想,本身对官员就极为仇视,所以大规模压缩官员队伍,让更多的行政事务由吏员和幕僚承担,而各衙门的吏员中,漕运衙门的仓吏是少有的肥缺。

这些家伙平日淋尖踢斛,以陈换新,还压榨挑夫、纤夫,是十足的蛀虫硕鼠,历代做下来,比一般的商人都是富有,而有些靠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和人脉网络,直接为高官大员服务,成为心腹爪牙,比七品县令还要威风,这宋业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哟,人人都说江南之地藏龙卧虎,想不到今日得见宋大人,真是一大喜事呀。”李明勋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宋业摆摆手:“莫要说那些没用的话,咱来这里是谈粮食的,李掌柜的,若非上面那位急着出手,你也捞不到这么低价的粮食,可是我等也是上上下下操持了的,这几日累的很呀。”

李明勋自然知道这厮是在索要好处,却也不慌,叹息一声说道:“哎呀,粮食的事儿如今有些变化啊。”

说完这话,李明勋小心的打量着宋业,他这般说正是试探宋业的急迫程度,看能不能压价下来,宋业似乎明白这一点,说:“是不是银子不凑手,倒也不忙,反正有程掌柜的,余款缓几个月也行。”

李明勋心道压价这事儿有门,若是这厮不忙着出手,以他的傲慢,早就摔门而去了,李明勋故作为难说:“着实是用不了那么些粮食,宋大人,价格便是按您的,我要一万石如何?”

宋业脸色微变,他可是想着全部塞给李明勋的,如今李明勋非但不全吃下,原先要的两万石也变成了一万石,饶是他城府深,此时也忍不住了,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弄的是酒浆乱溅,汤汁洒落:“李明勋,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可知道这是谁的粮食,莫非是在消遣我吗?”

李明勋却是不恼,说道:“宋大人息怒,倒也不是银子不凑手,实在是用不着那么多,原本要两万石,是因为在下乃是海外侨士,来一次大明,生怕是一锤子买卖,才尽可能多买些东西,可如今得蒙江南诸先生不弃,定下了来年贸易,自然要变更一下了,实际上,五六千石便是能让我等吃用到明年夏天,那时再运回去一些,岂不是更好?”

宋业听得这话,气的胡子翘了起来,但是他又不敢真的甩手离开,上面催的紧,若是再不出手,就要捂在手里了,宋业看向程璧,道:“程掌柜的,你可是我家大人老朋友了,这个时候该说出句话吧,毕竟您是中人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