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四三 政治游戏

七海扬明 章四三 政治游戏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四三 政治游戏

战由定国,政从明勋。

这是合众国与琼藩,甚至包括刘文秀在内盟军高层达成的政治协议,也是各方势力愿意支持李定国勤王,并且由其取代孙可望在朱明体系中地位的准则。

前半部分已经证明是正确的,李定国在勤王路上,无论是军事指挥还是招安抚慰都做的非常出色,他在西营体系内的威望和关系已经展露无遗,但盟军进入昆明城的那一刻起,除了军事行动,一切将听从李明勋在幕后指挥。

其目的有二,一者是顾全大局和各藩的利益,完成对各藩实力的均衡,避免晋藩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二便是避免西南政治动荡,派系失心。

前者是各藩的政治共识,后者则主要针对李明勋而言,李明勋本人相信定国的觉悟,但却不相信定国的能力,时人称呼西营之中,可望擅治政,定国能用兵。实际上,这话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可望不会用兵,定国不善治政。

在原本的历史中,李定国救驾永历完全就是逼上梁山式的的政治冒险,他已经没有其他出路了,只得救驾夺权,虽然在白文选暗中帮助下,李定国成功了,但却丢掉了广西全部,其顺利夺权更多的是天意,但在击败孙可望,掌握西南大局之后,李定国的缺点就暴露无遗,他对于朝局、派系的掌控能力根本无法与孙可望、郑成功这类同时代的野心家相提并论,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掌握了西营近二十万兵马的李定国在满清的大规模进攻中,一直没有进行有组织的抵抗,一直到磨盘山的绝命反扑才初有战果,其吞并秦藩带来的实力增强根本没有发挥任何一点作用,几乎顺势把秦藩和南明兵马交给了满清。

显然,这并不是李明勋希望看到的,定国没有政治才能,所以大事不能交由定国。

六月的天气,李明勋在堂中围着火炉吃西瓜。

云南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从广州方向来的补给,数量严重不足,李明勋的办公室里都缺乏蜡烛,无奈之下,只能点火为灯,六月天气,房内摆着火炉,实在是炽热难当,李定国匆忙走进来的时候,看到便是这一幕。

李定国把一沓子密信往李明勋面前一扔,说道:“义兄且看,咱们刚进昆明不过半月,这些子人已经耐不住性子了。”

李明勋没有打开那些密信,只是借着火光瞥了一眼表层的第一封密信,便是金维新的,这金维新是云南人,西营入滇的时候便是凭借才学被李定国赏识成为其谋士,只是没有功名在身,又非将佐,一直没有正式官职,但这在盟军体系中不算什么,金维新在两广会战之后便是去了台北政治学院进修,镀金了一年半,结业之后李定国按照琼藩那边的习惯,用永历的名义赐予其进士出身,直接授予了广东巡抚一职,摇身一变成了晋藩体系之内的第一文官。

李明勋见定国如此态度,便是知道这些信件定然是晋藩体系内的文官武将送来的,请晋王效仿秦藩孙可望,密谋一人之下的地位,独揽西南大权,李明勋随后捡起那些信件,直接扔到火炉里,把火焰撩的旺盛起来。

“你......你这是做什么?”李定国连忙去抓,烫伤了手也是捞不起一两封完整的。

李明勋擦了擦脸上的汗:“这些人密信于你,也是出于对你的忠心,而且人数如此多,总不能一竿子都打死,日后你我还要用,现在拆看了,心里总归是有芥蒂的,不看也罢。”

见定国无奈坐下,李明勋问:“朝会如何了?”

今日的朝会从早晨一直到深夜,目的就是定下几件大事,其一便是官衔名位,令所有人失望的是,无论是在勤王中有功的将领,还是表示向天子效忠的秦藩藩臣,都没有得到任何的加官进爵,李定国更是在朝会上明言,内战不加官,火并不进爵。

当然,这一政策是李明勋力主的,定国其实有意用爵位拉拢秦藩体系中的人,比如王尚礼、王自奇和贺九义等人,这些人手握兵权,用爵位拉拢是最便宜的做法,而且顶多是给个国公侯爵之类的,而李明勋反对的原因是,如果给这些人国公,那么将来就要给白文选之类王爵,国公尚且不算什么,给了王爵就是更加分裂,而在原本历史中,定国迎永历入昆明之后,大肆加官进爵,也是导致后来失败的原因之一。

当然,爵位是没有,但权柄还是有的,李定国便是以晋藩藩主的身份总揽朝政,节制中外军事,实际上代替了孙可望的位置,而在朝会上,明确宣布蜀王文秀开藩,准备北伐四川,而在内阁方面,因为吴贞毓死了,朱明朝廷现在还有资历的文官也只有林士章、曾樱和文安之三人了,曾樱已经隐退,在台北含饴弄孙,不管俗物了,林士章耄耋之年,不堪重负,而文安之却还在夔东那边督师,三人都无法出任内阁首辅,首辅一职索性空着,但琼藩、晋藩和蜀藩一道建议,让马吉翔入阁辅政,当然,这也是李明勋的意思。

马吉翔是一个十足的奸臣,但那是对朱明而言,或者说是对朱明的文官团体和皇权来说是奸臣,马吉翔并不缺乏才能,像这样一条‘外藩门前一条狗,让咬几口咬几口’的好狗可是不多见,孙可望用他,历史上李定国用他,如今李明勋也要用他看管皇帝,制约文官。

当然,为了顾全皇帝和朝廷的面子,还是弄了一个六部和一群大学士的,其中大部分人是马吉翔举荐的,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李明勋还授意李定国给予沐天波实权,这位黔国公是朱明建国初就世袭镇守云南的勋臣,也是永历皇帝现在唯一信任的人,最终授权其可以随时入大内奏事,还执掌了禁卫军。

不予升爵和蜀王开藩是制约晋藩的重要举措,前者限制了晋王威望提升和各派系对晋藩的依附,而后者则是为分云贵之兵马钱粮奠定了基础。

“蜀王开藩已经是事实,就是不知义兄准备给文秀多少兵马,多少藩地了。”李定国问道,这在朝会上没有定下来,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这得需要李明勋拍板,而事前未定是因为李明勋和李定国需要借助勤王一事考验刘文秀,目前来说,结果还是不错的,刘文秀一如既往的中正平和,没有太多的野心。

这也是刘文秀的一贯作风,在孙可望主政西南的时候,刘文秀和李定国二人主持了对满清的主要作战,刘文秀负责的是四川方向,一度收复除保宁之外的四川全部,只是没有取得两蹶名王那类值得大书特书的战绩,实际上,功劳仍然不可小觑,只是与李定国不同的是,刘文秀没有多少嫡系,他靠的是威望,每次出征都是孙可望调遣他哪支兵马,他就指挥哪支兵马,两广会战,刘文秀入广东参战,带去的也是收拢来的西营旧部,却也只有一万余,在广东数年,经历了精兵简政和整编军队,刘文秀麾下还有不到七千精锐,这算是蜀藩的嫡系了。

李明勋说道:“祁三升、狄三品、杨威等七部兵马交由其指挥吧。”

李明勋拿出拟定好的名单,递给了李定国,李定国看了一眼便是明白了,这些兵马都是朱明旧部,并非西营一派,原本也是驻防在滇川和黔川边境的,人数加起来四万是有的,当然,战力也就那样,也就和满清那些普通绿营差不多。

“我的意思是,先整编军队,再行北伐四川。”李明勋说道。

李定国对此没有意见,他越来越支持李明勋的精兵策略了,训练和编列一支精锐,远远超过那些杂七杂八的军队,晋藩执掌两广这几年,军队也不过五万,若是按照秦藩那做派,扩充十万、十五万也不在话下。

“那境内剩余兵马呢?”李定国又问道,所谓剩余兵马,就属于西营派系中的秦藩一脉,加起来约有两万余。

李明勋道:“让其带家属一道出滇入广州,加入晋藩再整编吧。”

这算是对晋藩的交代,晋藩勤王不能什么都得不到,吞并一些兵马是题中之意,而这些兵马对晋藩也算不上多大的实力增强,限制晋藩的根本不是兵马而是财政,两万兵马加上之前俘获的秦藩兵,四万是有的,但顶多能整编出一万人来,李定国也不怕这些人有什么异心,到了广州把良田美宅一分,大半士兵要成为百姓,兵没了,解除将权自然简单。

“那藩地呢?”李定国问。

李明勋道:“云南全省皆可为蜀藩所用,只是滇京乃天子所在,不宜由蜀藩接管,我的意思是,让马吉翔以户部尚书身份为蜀藩操持云南税收,蜀藩入川,光复之地,由其自行处置,如何?”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次勤王,晋藩出力最大,理论上,云南应为晋藩藩地才是,若是给了刘文秀,晋藩要彻底闹翻天,而且刘文秀麾下没有文官队伍,连拿出手的谋士都没有,让那些武将掌握地方,可是要出大乱子的,这一点晋藩便是前车之鉴,一开始晋藩入主广州、惠州等府,武将治理地方,弄出了许多问题,幸亏琼藩出人协助,晋藩也派遣进统战学堂学习,从去年开始,才是好了一些。

“若是如此,怕是又被文官趁机夺权。”李定国警惕说道,马吉翔一个人可治理不了整个云南,云南的行政队伍若是让其挑选,必定还是挑选一些传统士大夫来干的。

李明勋笑了:“非也非也,统战学堂之中,不少两广子弟学成尚未就业,可为云南所用呀,至于云南士绅,让其派遣子弟前往统战学堂学习便是了,将来收复地盘多的是,自然有他们的官当。”

李定国倒是想起当年西营入滇的时候,开科取士,弄了几十个进士,但没官当,只得许诺他们,光复湖广之后当官,如今却依然要这么办,而统战学堂却也不缺毕业的干吏,要知道,两广为二藩藩地,无论新入主的晋藩还是老牌的琼藩,任人唯亲都是通病,晋藩现在入学、结业和任用的都是藩下子弟,琼藩大体也差不多,而琼藩这十年来,崛起的工商业主子弟从统战学堂结业,却是无职可入,此番收复云南,倒是一次机会。

“只恐文官有所反弹。”李定国道。

文官反弹是必然的,但也要分开来看,地方士绅倒是不会反弹,至少盟军承认了他们的利益,并且给了他们继续掌权的可能,真正反弹的是朝中那些大臣,经过安龙一事,朝中的大臣已经没有多少了,但因为要组建朝廷框架,不得已又弄了一批来,当然,李明勋是支持的,特别是后期,马吉翔按照李明勋的吩咐,把朝廷官位打造的是尽善尽美,别说六部内阁,就连各省督抚都是分赏出去,就连河南巡抚、湖广总督这类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也把官位设置好了,这还不够,还把两京制度复活,又弄了一个南京六部出来,其目的就是为了提拔人才!

其实提拔人才是谎言,关键还是空地方权位,掌行政大权,云南省底下那些州府县的文官一律提拔,该入阁的入阁,该进六部的进六部,该当督抚的当督抚,地方上没了官,自然要调遣充任,而统战学堂毕业的年轻人便是执掌了地方,这种法子只有马吉翔这类奸贼的才能想出来,而且马吉翔是只给官不给权,更不给钱,国难当头,这些自称忠臣义士的文官士大夫就应该自己解决生计问题嘛,到了最后,弄的昆明城内乌烟瘴气,一砖头下去能砸死七八个二品大员,而昆明城外,山脚谷间开荒垦土的那些老翁,多半都是自力更生的督抚大员。

而每次朝会,便是看到大明一二品官员济济一堂,好像大明又回到了太祖、成祖时的盛世一般,可这些官员个个面如菜色,除了相互拌嘴,却也无事可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