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四八 几多反复

七海扬明 章四八 几多反复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四八 几多反复

实际上,满清朝廷没有参与这场战争能力,目前抗清势力掌握了云贵和两广四省,从与满清在长达数千里的战线上犬牙交错,想要在如此战线上拥有优势兵力且达成进攻态势,没个三十万军队是不可能的,军队数量对于满清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关键还是资源。

通往云贵是狭窄的谷地,而前往两广则是横亘着高耸的南岭,都不是能大规模投入兵力的地形,而盟军在各个关口城市囤积粮草,加固城市,修筑小型要塞,打的就是层层阻击的主意,这意味着,满清要在这些工事上消耗大量的资源,只有充足的粮饷和军械囤积足够,才能保证一路不间断的推到广州,迁界禁海这项愚蠢的政策导致沿海遭变,让满清积蓄资源为之一顿,耽搁了至少一年的时间。

永历十一年三月,盟军在准备了一个冬季之后发动了对贵州省的进攻,永历皇帝特加晋王专征伐,踢尚方宝剑,便宜行事,挂招讨印,蜀王文秀作副找他,负责全权指挥之权,整个计划分为两条路线,李定国指挥从昆明出发作为主力,其麾下有蜀藩两万,琼藩一万五和晋藩一万,共计四万五千兵马,而李明勋指挥另一路辅助,因为在这场战争中,合众国一直扮演若有若无的角色,至少李明勋在滇京的公开露面只在安化公主在滇京的时刻,所以合众国一路为奇兵。

早在永历十一年一月,陆军第一师便从香港进入惠州,并且在惠州完成了换装,全军树明军旗帜,着晋藩服色,一路沿着西江而上,穿越广西腹地,抵达柳州境内,名曰晋藩换防桂林,备满清湖南之兵,实则以晋藩为掩护,进入庆远府,沿着河池、南丹进入贵州境内,直扑都匀境内,阶段贵州与湖南之间的联络,计划一举歼灭秦藩大部。

为了给合众**参与明军内斗提供一个合理的借口,统帅部已经做好了预案,西路大军的会在四月四号发起会战,而那个时候,陆军也将从广西攻入贵州,考虑到信息传递速度,四月一号开始,统帅部将会在大本营、香港,琼晋二藩在两广,蜀藩在云南同时宣布孙可望叛明降清,与满清暗中媾和,直接把孙可望打入汉奸之流,增强陆军参战的合法性。

大军开拔,难以掩护,在贵阳城中的孙可望很快得到消息,集结秦藩大军准备对抗,仓促之间,孙可望还没有来得及收拢各地方的屯守之兵,不过其早已把湖广和四川境内的精兵收回(除了准备战争,主要是担心这些兵马会投靠广西和云南的晋藩和蜀藩),最终只集结了十二万兵马应战,即便如此,兵力也是李定国的数倍。

孙可望手下虽然兵马不少,但良将不多,其麾下有两大名将,一者为早已投靠盟军的白文选,二则则是冯双礼,冯双礼本是四将军中艾能奇麾下将领,但是在当初扶立孙可望为西营盟主中立下大功,艾能奇死后,冯双礼继承了艾能奇的兵马,实力强劲,孙可望对冯双礼极为信任,命令其镇守贵阳城,警备满清湖广之兵,而以白文选为征逆招讨大将军。

三藩兵马提前动手着实超出了孙可望的预料,他是怎么也想不到,处于弱势的三藩会主动进攻,而在孙可望集结兵马期间,李定国和刘文秀率兵分道杀入贵州城中,李定国破普安州,刘文秀再战安龙府,双方将两地府库搬空,然后合兵围困永宁州,而此时白文选率领前锋抵达了永宁,在得知白文选为大将军之后,李定国感觉胜券在握,他没有让白文选立刻反正,而是继续演戏,白文选率领前锋守住永宁州城,并且在夜袭之中打破了李定国答应,定**不得已撤退,等到孙可望率领主力赶到的时候,白文选已经把定**追杀出了贵州境内,追到了曲靖。

而曲靖则是李定国为孙可望选择的埋骨之地,李定国的计划是调虎离山,让李明勋率领的陆军得以顺利攻入贵阳城,贵阳失守,秦藩兵便会大败,这也看得出定国用兵的沉稳,还有对白文选的不信任,决定云贵两省的大战,李定国不敢把胜算托付给一个人的忠诚之下,所以陆军从广西进攻,只有李定国和刘文秀二人知道,白文选也是不知。

历史总是充满了巧合,李定国的计划是调虎离山然后黑虎掏心,孙可望也是如此,既然三藩精兵已经到了云贵边境,那么滇京空虚,孙可望命令亲信将领张胜率领武大定、马宝精选铁骑七千,连夜走小路奇袭昆明,而在此之前,孙可望已经联络了几个朝中大臣和云南士绅作为内应。

孙可望自以为计划周全万无一失,但是他却不知道的是,武大定和马宝早就心向永历了,这二人原本就是南明体系内的旧将,非西营一系,原本孙可望在失去永历这张王牌之后,放弃称帝,他们还有些忠心,但孙可望准备征伐云南野心又是露出来,连给永历天子的枷锁都是做好了,这二人自然不愿意助纣为虐,因此马宝写了密信送往李定国营中,然后按照孙可望的计划,从小路前往了昆明。

定**与秦藩军在曲靖交水,分别距离十里扎下答应,孙可望十余万兵马列下大营三十六座,定**四万余,列下大营七座,秦藩军势甚为壮,定**中士卒心中疑惧,李定国不想仓促应战,因此固守营盘选择拖延,等待陆军的消息,孙可望也是如此,等待张胜突袭滇京的消息,而定国与白文选之间沟通出现问题,白文选不知陆军突袭贵阳一事,在秦藩营中已经联络了马惟兴、马进忠等南明系的将领,约定对阵之时反戈一击。

在找寻好盟友之后,白文选以视察前线为名,率领小股兵马直接骑马进了定国营中,此时才知合众国陆军已经在突袭贵阳的路上,但白文选依旧认为机不可失,其对李定国到:“晋王,此刻当速速出兵交战,我与诸明将有约,然约定之人甚多,迟则生变,若天机泄露,非但我一人性命不保,此战亦不可为。”

白文选见李定国犹豫不决,跪在地上发誓,并且直接改变计划,原本反戈一击是由定**主动进攻,双方交战之后,白文选再反正,见李定国不信自己,白文选直言,可由自己先倒戈一击,定国再整兵前进,以消弭定国所忧。

正此时,李定国接到马宝密信,虽然立刻派遣信使前往滇京报信,但也知道,若此时不出站,而滇京告破则满盘皆输,实际上,李定国还曾以为马宝的密信和白文选亲身来劝是孙可望的阴谋,联合起来一道诓骗,但孙可望派人前来约定交战日期定在五日之后,李定国不疑有他,决定出战。

第二日,李定国率军出战,双方兵锋交汇于交水三岔口,李定国着急取胜,前锋却是受挫,一时军心不稳,而白文选却是已经反正,其率领麾下精锐骑兵冲入马惟兴营中,汇同其兵马之后,大肆在秦藩营中冲杀,烧孙可望中军大营,斩断其大纛,惹的秦藩军阵后方大乱,李定国与刘文秀趁机猛攻,前后夹击秦藩,士兵齐呼:“迎晋王,迎晋王!”

山呼海啸之声响彻这片天地,秦藩兵马顿时土崩瓦解,孙可望只得逃亡,经过马进忠营地时候,马进忠也是倒戈一击,击溃了孙可望身边仅剩的亲信,只得在少许亲兵保护下,向东逃窜。

而张胜突袭滇京的军队一路上都是不顺,盖因有马宝作乱,马宝一路上迁延时日不说,还在路上大肆抢掠,惹的人尽皆知,快到昆明城下,马宝更是让人放了一把火,惊醒了昆明守军,告知了方位,刚刚走出山路,就是被蜀王刘文秀麾下大将李本高和沐天波伏击,而马宝也是反正,抓住了张胜,滇京有惊无险,只是前线定国并不知道,让刘文秀追击孙可望,而自己率军回援。

李定国与白文选在交水上演的反正大戏确实改变了陆军的进军计划,但是无伤大雅,因为即便李定国按照约定日期发起会战,陆军仍然会失期,原因在于通往贵州的山路实在是太难走了,陆军预料到交通不便,但是没想到这么不便,从广西到贵阳,一路都是土司的地盘,这群土司修筑的山城成为最大的障碍,而对付山城要塞的重炮却是因为山路难行落在后面,陆军只得派遣士兵掩护战斗工兵进行爆破,但连破两座山城,重炮连贵州都没有境内。

李明勋决心不再攻打山城,而是派遣二百到三百人列阵围困,土司兵马不少,但在合众国的燧发枪面前吃了大亏,撞了几次后,选择放弃,双方对峙,相安无事,但是在都匀府城一带遭遇了冯双礼的秦藩兵,冯双礼直接放弃大城,在通往贵阳城的要道上节节防守,典型的结硬寨,打呆仗,但就是这类四平八稳的风格让陆军难以突破,虽然陆军每战皆胜,但每次都只是击败少数军队,行军不过十余里又遇到秦藩兵。

冯双礼的算盘是,通过地形优势拖住陆军,等孙可望大胜之后回援再进行决战,可冯双礼等到的却是丧家之犬一般的孙可望,冯双礼眼瞧孙可望兵败如山倒,二十万大军已然丢了大半,出征之时十万貔貅,回来却只有十余骑,登时感觉大势已去,冯双礼最终决定反正,引陆军入贵阳。

虽然陆军的行动虎头蛇尾,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让李明勋颇为不满,但冯双礼反正他仍然要抓住机会,第一个命令就是让冯双礼控制贵阳城中所有高管将领,特别是汉奸孙可望,冯双礼原以为抓住孙可望易如反掌,因为孙可望还准备在贵阳城重整旗鼓呢,可刘文秀已经率领骑兵赶到,孙可望已经是风声鹤唳,带上妻儿亲随,出城便是逃亡,逃走之后许久,让冯双礼镇守贵阳的命令才是传达到冯双礼手中,这一下,孙可望没有抓到,刘文秀还因为不知道冯双礼反正,在贵阳城外大战了一场,幸亏陆军骑兵赶到,才制止了一场闹剧。

孙可望已经完全成了丧家之犬,从贵阳出发一路逃奔湖南境内,沿途城池十余座,竟无一人接纳,孙可望所至,各城城门白日关闭,呼之再三,多是不应,仅有一城扽下食水以飨,其实当时秦藩下属城池还不知道孙可望在交水惨败,毕竟孙可望一路逃奔,快马疾驰,未做多少停留,但城中将领见孙可望狼狈不堪,已然猜到了一些,而他们早听闻孙可望已为汉奸,原是不信的,但见孙可望一路东来,已然信了几分,而到了湖南前线,孙可望已经决意降清,又在武冈州境内遭遇明将截杀,再折损人马,而白文选和刘文秀追杀到了武冈,听闻孙可望刚刚逃离,恨恨不已。

“李定国辱孤至此地步,孤不惜此数茎头毛,行当投清师以报此不世之仇!”孙可望对身边幸存人员发誓,于是派遣亲信前往湖南请降。

满清湖广巡抚见孙可望投降,立刻派遣两路兵马接应,在宝庆境内与刘文秀大军接阵,惨败而归,但终究还是接到了孙可望进入了宝庆府中,同时把消息送往五省经略洪承畴手中,原本孙可望以为见到洪承畴,定会得到礼遇,受其协助复仇,却不曾想,洪承畴一见到孙可望,便是大骂:“你这逆贼,何其愚蠢,既有降清之意,为何不早早归降,便是早十日半月,也必不会至本官于这等难堪境地!”

孙可望强辩道:“我自行开诚,愿归附大清朝,献云贵巴蜀之地,岁纳贡赋,请大人转告大清皇帝陛下,派遣精兵,以复云贵,荡平叛逆,归版章于一统!”

洪承畴怒道:“做梦,做你的春秋大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