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七七 进步之说

七海扬明 章七七 进步之说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七七 进步之说

福建,长乐。

哗啦!

精致的瓷器直接被摔在了地上,变成了一地碎片,书房外面两个仆役连忙跪在地上,一声不敢言语,赵志极坐在太师椅上,久久说不出话来。

赵志极是赵文廷的父亲,无论朱明还是满清,赵家在长乐也是小有文名,但也不过如此,耕读传家的赵家在长乐的士绅中连前五都排不上,以往因此受尽欺辱,可福建光复,合众国建统,赵志极却因为大明举人而未曾仕清成为了长乐士子中的楷模,而其子赵文廷在东南科考中异军突起,成为代表人物,更是让赵家在长乐威望倍增。

随着赵志极帮着合众国清算了大士绅,消灭了那些盘踞乡里的团练贼寇,又协助长乐县行政官清理田亩,统计户口,赵志极的声望越来越高,已然是长乐本地有名的开明士绅。

“你.......你当真在福州见到了文廷?”赵志极仍然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再次问道。

站在一旁的赵志义连连点头,赵志义是赵志极的堂弟,原本制艺方面就远不如赵志极,往日游手好闲,但是随着福建光复,赵志义闲来无事去福州,与一群台南来的商人做了买卖,如今士绅投身海贸、经营是主流,赵志极身为一家之长,倒是颇为支持,赵家还有许多不成器的子侄,也能打发了过去。

“大哥,我本是去福州税务衙门报税的,不曾想,见我的官员中就有文廷,当时还吓了我一大跳,我当时想,当初您让文廷去台北深造,我是听的真真儿的,如今他却在税务衙门当了见习官,我当时便问了,文廷没有多说,只是说近日便是回来的。”赵志义小心的说道

赵志极仰天大呼:“逆子啊,逆子啊!”

赵文廷可是赵家如今的骄傲,不仅在东南科考中博得声名,成为八闽楷模,还连破三关,从初测、中测和高测中顺利走过,特别是最后高等测试,更是夺得魁首,这若是科考,便是解元之位啊,喜讯传回长乐的时候,全族欢腾,赵家尽是以为日后长乐赵家在新朝便是有了擎天柱了。

夺得解元之位的赵文廷面临两大选择,一个是入仕为官,一个则是继续深造,因为赵文廷也在前往台北国立大学深造的名额之中,赵家上下一致让赵文廷去台北,只要进入那所合众国最高学府,便是登堂入室,两年后便相当于进士了,以赵家的经验,一个进士足够让赵家辉煌了,这也是赵志极大半生努力也没有得实现的愿望。

“他若敢回来,老夫......老夫非得打断他的腿不可!”赵志极拍打的桌子啪啪作响,却是听管家来报:“老爷,老爷,少爷回来了,大少爷从福州回来了。”

赵志极听了这话,眼瞧着一个步履轻快意气风华的男子从院中跑来,当下一喝,便是拿起门栓,就要跑出去,确实被赵志义连忙拦住:“大哥,打不得呀,打不得呀,文廷已经为官,你打了他,这要是传出去,还了得,咱们赵家忍气吞声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有了这般局面,可不能胡来,大哥,息怒,息怒。”

赵文廷打量这陌生的院落,看着院中开满的鲜花啧啧称奇,进了堂中,问安之后道:“什么时候迁到这宅院中了,莫不是七叔发了大财,置办下来的?”

“七叔这点本事,你不都知道嘛,哪有这个本事,还不是你有出息,大哥擅谋划。”赵志义连忙打圆场。

赵家原本已经没落,也不过住着一个两进的院落,而赵文廷也知道,这座四进的大宅院赵文廷幼年时来过,那个时候它还姓王,长乐大缙绅的家产,那位缙绅老爷本身就是大明进士,满清入主福建后,家里又连出举人和进士,可谓长乐第一,不曾想如今这宅院成了自家的。

赵文廷嘴上这般问,但心里也知道,肯定是自己父亲这段日子帮着新朝治理长乐,颇有功劳,而清算的士绅房产在拍卖的时候,给了赵家便宜。

“文廷,当初大哥不是说好了,让你去台北深造的,盘缠都是让人送去了,怎么就没去成呢,莫不是出了什么岔子。”赵志义小心问道。

“能出什么岔子,你莫要为他开脱!”赵志极喝道。

赵文廷笑了笑:“父亲可莫要这么说,这次东南科考的第七名原本也是保送国立大学的,可政审的时候出了问题,几次审查,他都说叔父死在了云南,但入学严审,却是发现他那叔父如今在山东为官,去年还因为在马政上有功,伪清朝廷给了嘉奖呢。一查出来,深造是不可能了,现有的学历,哦,也就是功名也被革除了。”

“莫不是........莫不是你也.......。”赵志极眼睛瞪大,但是怎么想,家里都是想不出一个投效满清的。

“父亲莫要误会,孩儿的政审绝无问题,要不然也进不了福建税务局。”赵文廷不无骄傲的说道。

“既然如此,你为何没有去台北,若是盘缠不够,你再行知会一声便是了,便是变卖祖产。”赵志义也是急了。

赵文廷笑了笑:“父亲生气,便是因为我未曾去台北深造吗?”

“出了这事,还有什么事值得为父生气?”赵志极喝道。

赵文廷道:“父亲容禀,孩儿之所以忤逆您的意思,执意为官,是因为今年去不去台北深造,都无伤大雅,相反,不去还有不少益处。”

“胡说,你去台北,两年便是成为进士,似你这等走为官之途的,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吗,丢了这次机会,便是要再考,平白耽搁一年的时间,就算再考,下一次你还能以解元身份去吗?

也是祖宗保佑,新朝恩典,许我东南士子科考三次,每次皆有国立大学名额上百,若是像海外各地那般,成绩出来后,入学何处还要各学校决断,你这辈子便是彻底完了。”赵志极说道。

赵文廷却不曾想父亲两耳不闻窗外事,却对合众国的考试制度已经有了这般深入的了解,但他也不意辩解,只是说:“父亲,儿子虽然现在为官,但过上两年,便是要去国立大学了。”

“什么?”赵志极满脸不解。

赵文廷生怕他胡思乱想说道:“父亲,新朝体制,不仅士子可考试入学,为官者中优秀之辈,也可以入学进修,孩儿蒙何文瑞长官青睐,已然获得这个资格,先于税务局工作,两年后进修国立大学,再行出仕合众国税务总局。”

“进修?还有这等善策?”赵志极不解。

赵志义却是个脑袋活泛的,说道:“文廷啊,税务总局应当是京城的衙门,你也算是......这应该算是进了户部了,想不到这么快就能当京官,那可是一条通天之途,过上十年八年,元老院的执政总院里,或许还能有文廷的一个位置呢?”

赵志极问:“可是何长官亲口许下的?”

赵文廷笑了:“自然是,不仅是亲口许下,还有官制条文。”

说着,赵文廷把合众国的官员任用制度和一些潜规则解释了一下,与封建官制完全不同,但都是实务制度,倒也显的很有章法。

“若真如此,为父倒也不用为你担心了。”赵志极此时心中高兴,笑着说道:“在福州之时就应该给你七叔解释一番,再来封信也就是了,何必亲自回来一趟,着实浪费时日,你如今在衙门里,还是勤勉些的好。”

赵文廷连忙说道:“孩儿请了探亲假,不违规矩,另外,进修已经是定局,但将来能不能进税务总局,还需要家中相助。”

“文廷这是哪里的话,莫要说你如今有了出息,是咱们赵家的顶梁柱,就算科途不顺,族中也是该出力相助的,你放心便是,日后有需要打点的,来封信就是,族中暂且不论,七叔是有多少银子出多少力啊。”赵志义拍着胸脯保证道。

赵文廷连连摆手:“倒不是打点之事,而还是政审方面的。”

“咱们赵家可是身家清白呀,怎么还审?”赵志极不解问道。

“身家是清白,但孩儿若想在新朝出头,族中还是得拥护新政才是,不仅要拥护,还要为长乐模范的好。”赵文廷小心说道。

赵志极略略点头,有些明白了,他知道,如今的赵家,或者福建大部分的人还不能完全算是合众国国民,大家得到的是准国民待遇,如赵志极这类开明士绅,又有如此家产,是可以申报成为公民,继而竞选议员的,但一切的起源是国民,可国民并不是给行政区给发身份牌子就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国民要守国法,旁的不说,方才书房外跪着的这两个仆役,便是犯了蓄奴罪,福建光复,便是定了三年之期,再过两年,若赵家还有奴仆,那赵志极就要被治罪了。

从旧制到新政,合众国给了新光复之地三年的期限,合众国取消了所有人在法律和税收上的特权,让大陆百姓用三年时间来适应,可如今的形势是,稍有特权的士绅和地主都在尽可能享受这类还存在的特权,想着或许新朝会遵循旧法呢。

“到了孩儿这个位置,政审也只是通过了合法性审查,但进步一栏还未通过。”赵文廷小心说道。

通过政审只是拥有了可以为官的资格,但想要更有前途,就要成为官员的翘楚,也就是优秀官员,这可不是有能力就能做到的,或者说,对于东南士子来说,并不是有能力就可以做到的,关键点就在于进步,什么叫进步,像赵志极这般协助国家清算士绅、收取赋税、丈量田亩,都是进步,但最大的进步便是拥护并且遵守合众国的法律。

赵志极想了想,说道:“明白了,文廷只瞧着便是,这几日为父便把各房的人叫来,先把丫鬟奴仆的事儿了了,愿意走的,给盘缠和卖身契,不愿意走的,签雇佣合同,另外便是各方的眷属,通房丫头和妾一律抬成平妻,或者遣散了,总归是不能让我儿为难的。”

“是啊,文廷是咱们赵家的顶梁柱,日后各房都仰仗你呢,就按大哥说的办,族会我第一个支持,谁敢不从,开宗祠除名便是了。”赵志义也在一旁帮腔。

赵文廷连连道谢,说道:“父亲如此,孩儿实在不知如何感谢。”

“你我父子,何须言谢,这些事早做还能让你得利,非得等到两年后,那就是愚昧了。既然话说开了,你七叔也在,索性还有什么需要为父要做的,一并说了便是。”赵志极如今全部的希望都在赵文廷身上,眼瞧着儿子有了出将入相的坦途,若是因为自己,或者赵家本族拖了后腿,他必定是后悔的。

赵文廷道:“还有族权、族规和族产上........。”

“文廷,莫不是新朝要拆分宗族......。”赵志极警惕起来,这可是赵家之本。

“不不不,只是在宗族管制上要有开明改革罢了。”赵文廷率先说道。

其实李明勋早就有整治盘踞乡里的宗族了,红朝开国领袖说过,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是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国人,特别是农民的四条绳索,政权也就罢了,以合众国替代封建朝廷是必然,合众国那严苛的宗教制度也能管理好神权,夫权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四大封建权柄中,李明勋最要整治的便是族权,改变皇权不下乡的境况。

想要达到‘皇权下乡’,除了要有深入底层的行政架构,最重要的是撬动族权,不然,派遣了行政人员到了基层也无法施展,而消灭族权肯定是不行的,那可比消灭士大夫还困难,李明勋在福建东南的试点是族权进行合法化改革。

“首先就是族田族产一样需要缴税,万不可偷税漏税,另外族规家训中,不可有诽谤合众国之言,更不能滥用私刑,一切刑罚惩戒都要以国法为准,总之一句话,父亲作为一族之长,行事都要合乎国家法规,若有违规逾矩,便是孩儿参政为官的污点,若父亲能从善如流,孩儿在东南新任官吏之中便是进步官员,优秀官员,日后更是前途无量。”赵文廷认真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