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八一 粮食海

七海扬明 章八一 粮食海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八一 粮食海

六月初,李明勋抵达了华城,也就是原先的北大年,这里仍旧作为合众国南华行政长官区的行政中心,随着两洋公路的贯通和海洋贸易的发展,华城已经是拥有一个二十万人的大城市,在南洋也是数得着的。

南华这些年来一直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和锡矿开采为主要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南华行政区的国民团体超过了七十万,但整个区域内的人口却多达一百二十万,其中汉人已经占据这里三分之二的人口,而更多的人则是来自中南半岛上前来谋生的各族,也就是南华最负盛名的外籍劳工团体。

李明勋原本计划在华城停留一到两天,稍稍了解一下这个合众国的重要海外领地,也算是表明一个态度,但一登陆华城,便是遇到了一个久违的老友,沈达春。

沈达春是李明勋多年好友,又是沈犹龙的儿子,沈犹龙对李明勋有知遇之恩,李明勋爱屋及乌,对沈达春一向很尊重,当初九龙殖民公司设立,公司股东中,琼藩、顺军和惠藩是三大派系,另有大大小小十几个军阀,需要一个人把他们捏合在一起,这个人还要在合众国有影响力,沈达春便是被邀请出山,一直担任九龙总督一职。

有沈达春在,李明勋不得不在华城多呆几日,了解一下九龙公司的现状。

与在婆罗洲及周边岛屿大刀阔斧进行扩张的婆罗洲公司不同,九龙公司的殖民范围依旧局促在湄公河三角洲这一区域内,但经过了十年的拓殖,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这家殖民公司是合众国内拥有国民和公民团体最多的殖民公司,特别是在迁界禁海时期,九龙开发公司通过官方和私营的方式,往婆罗洲移民了近四十万,让其治下的国民一跃达到了如今六十万的规模,而其目前还统治着近百万的高棉人,在人口方面,已经相当于合众国的一级行政区。

九龙能得到如此规模发展的原因大部分归功于粮食贸易,从社团阶段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合众国已经是一个拥有一千七百万人的大国,合众国在大陆的闽浙两省都不是什么产粮区,而台湾、吕宋和南华要么是人口聚集区,要么大量种植经济作物,而合众国本身又是一个以贸易为立国之基的国家,大兴贸易、工坊工厂和种植园,导致城镇人口占据了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强,而且国内的酿酒、畜牧业也是规模巨大,导致目前合众国每年至少缺一千五百万石的粮食。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大约相当于能养活四百万合众国国民,当然,这是因为合众国国民拥有价格低廉的海产、油棕、畜牧产品作为营养补充,如果按照大陆的水准,可以养活七百万人。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合众国的粮食缺口一直由南洋来补充,一开始是暹罗、真腊和安南,到了立国之后,水热条件最好的爪哇地区,特别是马打蓝王国成为了合众国的最大粮食提供方,巅峰时期,合众国每年从马打蓝进口六百万石粮食,那个时代,每年有两千多艘大小船只运载粮食抵达合众国的各个港口,中荷战争结束,一切都改变了。

中荷战争结束后,荷兰人迅速剿灭了马六甲以东的英国人,并且在印度洋上大举进攻,很快就取得优势,等欧洲本土停战的消息传来,两个殖民公司选择了停战,而在解决了海上威胁之后,荷兰人迅速组建陆地力量,对付卧榻之侧的马打蓝苏丹国,马打蓝因为在围攻巴达维亚堡中失败,且苏苏胡南阿芒重伤死亡,年幼的苏丹被首相架空权力,也导致国内内乱。

马打蓝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荷兰人本就陆战能力不强,很快双方就僵持住了,但马打蓝感受到了来自海上的威胁,直接封闭了爪哇沿海,禁止所有的船只和国民出海,虽然目的是封锁荷兰人,但却给合众国造成巨大的伤害。

在1656和1657两年里,合众国只得大量从战略储备仓库之中拿出粮食来平抑国内高企的粮食价格,在战略储粮库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是九龙公司解决了合众国粮食危机。

九龙平原所在的湄公河三角洲,表层土地是千百万年以来植物腐烂形成的腐殖质,上游不断有泥沙汇聚,土地异常肥沃,即便是刚刚开垦出来的土地,随便种植一下,每一季产量都会超过一石,而已当地的水热条件,一年可以生产三季,也就是,一亩地最少就亩产三石,达到了江南的水准。

而中国人又是最擅长修理地球的种族,在这种堪称完美的土地中,即便是种植两季,也可以让每年亩产达到三石,而随着铁质农具普及,大量的耕牛引入,以及河渠、堤坝的修葺,亩产只是越来越高,而随着九龙公司向臣服的高棉部落传授中国的农业技术和经验,这片土地迅速成为了中国粮仓,在永历十二年,即1658年,在九龙公司完成东南移民安置工作后,就已经对外出口了超过六百万石的粮食,而今年已经计划出口一千万石。

在华城的行政大楼里,李明勋给沈达春倒了一杯茶说道:“沈兄,尝一下,正宗的西湖龙井,今年的春茶,感受一下来自家乡的味道。”

“呵呵,或许再过两三年,我就能亲自去家乡杭州府采茶了吧。”沈达春对于目前的形势非常乐观,笑呵呵的说道。

李明勋道:“当然,当然,沈兄如果有志回乡,也是可以的。”

二人说的不是一回事,沈达春是对合众国实力的信任,而李明勋则是说的合众国的政治规矩,殖民公司的官员也是和合众国官员对等的,像眼前这位九龙总督,完全可以在大陆光复之后,执掌一省之地。

“我记得执政总院的公文中说,九龙公司希望维持在明年和后年维持今年的粮食出口规模,即一千万石,借着今日你我见一面,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不可以,这么说吧,沈兄,我们在大陆会很快发起攻势,你应该清楚大陆的局面,沿海地方,就没有不缺粮食的,合众国需要粮食,有多少要多少,你不仅不能下调规模,还要尽快扩充起来。”李明勋说道。

当然,李明勋也不会一昧的强压,他又说道:“如果你需要人力,可以直说,目前内陆上省份逃往东南、西南的人很多,满清在加征和摊派,两年内,给九龙地区再移民二十万绝对不是问题。”

沈达春摆摆手:“我们申请两年缓冲区,正是为了大规模向国内提供粮食,阁下,如果没有这两年,九龙地区的粮食出口量到达一千五百万石便是很难扩张了。”

“哦,这是为什么?”李明勋不解。

沈达春打开一幅湄公河三角洲的地区,上面便是已经标注了九龙公司治下的大部分据点和分界线,按照沈达春的说法,这些年粮食出口暴涨和能够很快安置移民,其实与吕宋一样,采用的熟田安置方略,实际上就是把水真腊土著杀移民光或者驱逐,然后抢夺他们的田亩和居住地,把百姓成批安置进去,这样降低了成本,让大部分得以迅速活下来并且投入生产。

但九龙公司实力有限,而移民数量也有限,导致掌握的地区就有限,而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方式,就要大举向北进军,那必然触及广南、真腊两国的核心利益区,而且地盘扩大,控制和管理成本也在上升,入不敷出。

所以,九龙公司采取的是接受真腊部落投诚的方式来进行统治,也就是远交近攻,正因如此,才得以迅速开拓出如此局面,可这样的模式导致的就是想要获得种植的土地,就要去开垦沼泽和荒地,而这就不是简单的开拓就能完成了,关键在于修筑堤坝和挖掘沟渠,甚至运河,先要立起堤坝,防止雨季淹没土地,还要挖掘沟渠,排干沼泽。

在九龙公司的计划里,核心工程是修筑一条从后江到河仙港的运河,用于排涝、灌溉和运输,这样也可以把内地的粮食迅速运转出来,包括那些真腊部落生产的粮食,而另外一个核心工程就是修筑长达四百公里的河堤,约束住夏季泛滥的湄公河,若有充足人力,防止海水倒灌。

这个开发计划预计会进行八年到十年,而前两年是关键,可以把目前国民团体耕种的土地,从八百万亩提升到一千二百万亩,而这两年,九龙公司要在全境推行两季耕种,即把早稻和中稻向后推迟,早稻谷从十二月推迟到二月,中稻的收获季节推迟到十月,把雨水较少的冬季,也就是十月到第二年的二月给空出来,征发治下土地上所有劳力,挖掘运河和修筑堤坝。

这个工程完成之后,湄公河三角洲那多达七千万亩的耕种面积中,至少有四千万亩处于可开垦的状态,而九龙公司计划用二十年的时间达到这个目标,当然,届时也需要二百万人来进行耕种。

中长期的计划暂且不提,李明勋不得不考量这个计划对民族解放计划的增益,简单来说,在未来消灭满清的计划中,需要的粮食是海量的,而唯一能满足这个计划的便是九龙地区。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明勋不会同意九龙公司降低粮食产量,哪怕远期的结果那么让人兴奋。

“实际上,你缺少的还是人,不是吗?如果有人能够为你修筑堤坝,开挖运河,你就不让让宝贵的国民放弃三分之一的农业生产,对吗?”李明勋说道。

沈达春点点头,非常肯定的说道:“正是这个道理,阁下。”

李明勋沉思道:“或许你应该早说,我的朋友。”

获取人口最有效率的办法并不是大规模的从大陆移民过来,而是就近发动战争,比如一直对合众国殖民九龙地区的深感不满的真腊国。

虽然出身江南的书香门第,但是在殖民行动中打磨了十几年的沈达春早已没有了过去的妇人之仁,他很赞同战争来获取人口这一法则,实际上,通过战争来获得的奴隶,在进行重劳役的时候,比征发的国民团体更好用,至少不用考虑伤病亡率。

“这也是我想向您汇报的第二件事。”沈达春说道,已经从文件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放在了李明勋面前,李明勋看了一眼,那是一份口供,来自一个叫做瓦尔达的满洲正黄旗参领,这厮还是满清朝廷的礼部郎中,而他辗转几个月,伪装成中国商贾前往真腊的目的就是说服真腊用武力回应合众国的挑衅,而顺治皇帝还册封了真腊国王。

李明勋看着这份口供,恍然意识到,那个‘两年降低粮食出口,征发人力进行大规模工程’的计划或许只是一个幌子,九龙公司想要通过合众国的力量来解决他们最大的威胁,同时获得更大的殖民地,以及海量的人力来开发九龙地区,继续扩张其粮食贸易。

想到这里,似乎九龙公司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其一直游说元老院,授权其扩大殖民范围,但却一直没有成功,其本身实力和资源不足以消灭真腊,而九龙公司目前又急需人力,特别是不需要珍稀生命的‘外籍劳工’。

但李明勋的思绪已经跑到了其他方面,因为瓦尔达的口供中,还提及了与他一起秘密出海的其他满洲官员,暹罗、真腊、安南、缅甸、南掌,中南半岛上五大国全部有份,而又联想到安全局提及的,泰西诸国人在北京频繁出现,似乎有一片邪恶而朦胧的铁幕向合众国落下,或许,真的有什么巨大阴谋。

李明勋道:“人口的事情,我们明天再商议,把瓦尔达交给安全局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