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

七海扬明 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

侯方域这个时候完全明白了过来,这是王之文给自己设的一个套,目的就是抓住自己,王林只是确定自己是否在船上而已,而随着侯方域的到手,王林立刻让人堵住嘴巴,捆上绳子,扔到了准备好的车上运到城中,而运河之上已经乱作一团,到处都是开枪射箭的标营士兵。

“马长官,您看........。”王林看向一旁刚刚赶到的马凯峰。

马凯峰看了一眼运河,黑暗之中看不清楚情形,但运河里很乱却是真真的,这也难怪,这支标营的主帅和副将一个被掳一个落水,又是骤然遭遇袭击,早就乱作一团,如何还能维持阵型呢?

“骠骑兵营的巴特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你立刻让人开火,不能让乱兵上岸,切勿惹出大乱子。”马凯峰到底是参谋出身,很快下了命令。

王林顿时感觉有了自己表现的机会,他随即让人开火,埋伏在运河两岸的兵马不超过四百人,这也是在不惹他人注意的情况下能集合起来的所有人,其中不少还有周子生和王之文家的家丁,但王林到底也是老行伍,他让人把虎蹲炮和佛朗机搬运上来,装满霰弹往运河里一阵猛打,那些破船烂筏子可什么也挡不住,而岸上的绿营兵却可以用木板抵挡箭矢和流弹,打了十几轮火炮,运河上浮尸一片,血也染红了运河。

幸存的标营士兵从另一面上岸,骠骑兵营已经赶到了,巴特命令所有人下马,手持燧发枪,上刺刀,占住街道的主要路口,收拾这些心胆俱碎的士卒,很快抓了三百多,只有少量的后队人马逃出升天,上岸奔逃,骠骑兵天不亮就分散追击,还袭击了巡抚标营的剩余人马所在的营地。

骑着蒙古马,混装了马刀、弓箭和卡宾枪的骠骑兵是唯一能执行这类任务的骑兵兵种,至少在战马进入新城范围的时候,没有惹起本地居民的围观,但为了掩人耳目,只有三百余骑兵赶到,让侯方域带来的人跑了不少,但马凯峰已经感觉很幸运,至少侯方域是抓住了。

“马长官,侯贼如何处置?”为马凯峰解决心中一大问题的王之文此时终于感觉能与周子生平等了,在马凯峰面前说话也是硬气了许多。

马凯峰说:“先暂时看管起来,待青岛要塞那边准备妥当,送往青岛,好吃好喝的待着,另外,王老先生,你若是能做到,就把侯方域在登州的家人也接来吧,安排在一起。”

周子生脸色微变,诧异问道:“那侯方域不过是一汉奸,为何这般宽待于他,就算不游街示众,杀头论罪,也该好好让他吃些苦头。”

“如果只是一个寻常汉奸,马长官又何苦为他磋磨时日,周兄,按照马长官说的办吧。”王之文拉住了周子生,轻拍他的手背,示意不要再坚持。

待马凯峰走后,周子生问:“王兄,那侯方域是何方神圣,怎生这般受重视,依着我,千刀万剐也是不止!”

侯方域在胶州新城一直有恶名,其经常来此地为难,当初还曾向满洲朝廷举报,此地的商贾就没有一个不恨他的,而刚刚完结的战事中,无论抓住的游击、千总的供词还是船上那满船的油料,无一不是证明,侯方域原计划是烧毁这座浸了周子生心血的城市,这让他如何不恨?

王之文道:“周兄糊涂!侯方域曾与那一位的夫人有过风花雪月,许多人都知道,而马长官来之前又去了大本营谒见,笃定生擒侯方域,你难道还不明白吗?”

听着这东一句西一嘴的话,周子生恍然明白了,说白了,侯方域也算得上李明勋的情敌,且不说二人之间那不为人知的纠葛,就仅仅若是施刑于侯方域,也能让人大做文章了,周子生暗骂自己愚蠢,他说道:“那我方才那些话......我这就去找马长官说清楚。”

王之文拦住了,劝解道:“周兄,这种事儿越描越黑呀,切勿再提了,咱们还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吧。”

新城。

门外传来的吵闹嘈杂声让韩大平感觉到一阵阵的紧张,但是总比昨晚上的炮声和枪声好得多了,他把手提箱子放在石阶上,犹豫半天,却不敢打开门缝,但薄木板制成的大门上被铅弹打出了一个拇指大小的洞,韩大平眯眼看去,外面的士兵正从运河里捞尸体,一堆尸体就摆在他家门前的街道上,还在流血,吓的韩大平缩了缩脖子。

“当家的,怎么样?”韩大平的老婆问道。

韩大平搂住向枪眼凑的儿子,压低声音说道:“街上都是兵,俺.....俺还是不敢出去,怕抓了咱当壮丁咋办?虽说好些年没人敢抓玉河坊的人当兵了,但昨晚.......不去了,今儿不去了,给多少钱都不去了。”

韩大平是玉河坊的工人,负责棉纺织机的操作,一月也能拿一个银元,前几日因为加班加点,工资涨了一倍,韩大平本是很高兴的,但今日街面这个光景,他不敢出去。

“可......可家里没米了,总归要去买吧,不然咱可要饿肚子了。”其老婆说道。

韩大平搓了搓手,犹豫起来,正这时,急促的敲门声传来,门被拍开了一条缝,韩大平两口人一眼便是认出是穿号坎的兵,他连忙让老婆孩子躲起来,硬着头皮开门,赔笑道:“兵爷,俺是玉河坊的人,不知有何见告啊?”

那士卒从门后看了看那子弹打出来的洞,问道:“这铅弹打到哪里了?”

韩大平立刻跑进屋子,把今早儿子找到的铅弹递上,说道:“这是兵爷的东西,还给兵爷。”

士卒看了一眼随手扔在地上,问道:“老子问你打着什么了没有,有没有打伤人,或者什么物件?”

“没伤人,没伤人,大透了门板,撞在里屋的砖墙上了,不似原来那样圆了,小人给兵爷赔,赔!”韩大平生怕惹事,掏出了一把紫楼铜子,那士卒摆手不要,说道:“那就是说,只打坏了一扇门了?”

“是。”韩大平连忙说道。

士卒问了问一直说话的账房,账房拿出两个铜元,递给了韩大平,说道:“昨晚上打仗,打坏了你家门,这是官家给你的赔偿。”

韩大平诧异收下,却被要求按手印,韩大平原是识得几个字的,不然也不会被玉河重用,但是他看到按手印的位置写着:损害百姓院门一扇,赔偿铜元四分。韩大平知道自己手里的是两个铜元大子儿,也就是两分,他也不敢乱说,装作不认识,按上手印。

账房说道:“韩大平,打仗造成的损失,官家赔了,旁人若是问起,你可别忘了说,若是你敢因此说官家的不是,那是要问罪的,知道了吗?”

“您.......您认得小人?”韩大平颇为不解。

账房说道:“玉河的韩大平嘛,我是昌盛坊的账房,自然认得你,这事处理完了,街面上也安定了,你可以去上工了,不会再打仗了。”

韩大平这才想起来,昌盛坊也是新城的一家纺织作坊,新上了海外来的纺织机,前些日子还曾派人撬玉河的熟练工匠,韩大平就是其中一人,虽然给的钱多,但韩大平不敢得罪玉河,就没去。

“真能去上工了?”韩大平凑出脑袋一看,立刻看到尸体堆,缩了回去。

他还在担惊受怕,琢磨着该不该出去买些米粮来,就听到有人敲门,他借着那子弹眼看去,发现外面停了一辆车,是玉河坊来往码头运皮棉的,而来人正是工坊的管事,他连忙开门,那管事说道:“老韩,掌柜的知道昨晚过兵了,就在你们这边,所以特地让我来接你们去上工,坐咱们玉河的车,放心吧,你若是担心老婆孩子,等你干上活儿,我再让人来接,先去工坊,中午晚上都管饭。”

“真的?”韩大平不敢相信的问道,再看车上,却是有七八个熟人,不得不信。

“那是真的,另外提早告你一声,过几日,会有青岛那边的新朝大军来此地,就驻扎在城外,你莫要慌张,他们不会招惹你们的。”管事说道。

韩大平告诉了妻儿一声,跟着上了板车,几个人一合计刚才管事的话,韩大平壮着胆子问道:“周管事,听您这意思,东番又要打来了?”

“还东番,东番呢,是中华合众国,咱们现在是新朝的顺民了。”管事颇为骄傲的说道。

韩大平捏着自己的辫子:“那咱这辫子剪不剪呀?”

管事说道:“没有人逼着你剪,我也知道你想问,合众国能不能在这里呆长了,这话我可说不好,一会到了玉河,听东家老爷说吧。”

到了玉河坊,还是忙碌的模样,织机咣当咣当的响着,纺织的全是制造军服所用的棉布,韩大平工作了一个上午,脑袋里却是要不要剪辫子的事,出了不少岔子,但管事也没有怪罪,到了中午,帮厨拉着满车的菜饭来了,今日没让在外面的树荫下吃,而是清理了阴凉的仓库,众人和家属席地而坐,吃了午饭。

吃完的人要离开,却是被拦下了,不多时,周子生亲自带人到了仓库,这里的玉河坊工匠就有四百人,加上部分家属少说一千人,周子生身后跟着两个人,抬着一块用红布蒙着的木板,周子生爬上大箱子,出现在众人面前,摘下小帽,露出了辫子,他先是在一阵惊讶之中,随手剪掉了辫子,继而大声说道:“诸位,老夫玉河坊东主周子生,今日就当着大家伙的面,把这辫子剪掉了,我周子生今日还归中华,与满清朝廷正式决裂了!”

“老东主.......你这是.......这是......。”有人吓得想说什么,却也说不出话来。

周子生道:“老夫知道你要说什么,没错,满清鞑子的反,老夫是造定了,玉河坊不再是满清的玉河坊,而是我中华天朝,合众之国的玉河坊了!”

他一挥手,蒙着的红绸布被掀开,正是一块匾额,上书五个金字——中华玉河坊!

“今天,玉河坊就改这名字了,到死也不会再改了!”周子生站在高处,大声宣告。

“东主爷,您......您这么做,万一朝廷派兵来.......。”有人问到,却是不敢把话说完整。

周子生说:“你顾虑的不错,朝廷肯定是容不得老夫的,但老夫何须他满清鞑子容下,老夫在这里告诉诸位,不光是胶州新城,也不是胶东和全山东,是整个天下都要变天了,合众国的大军已经开赴而来,很快,这里会重开一番新天地!老夫不妨告诉诸位,你们现在纺织的布都是为新朝大军制造军服准备的材料,老夫不能强迫你们与老夫一般,但你们得清楚一件事,你们站的这地方是胶州新城,是满清鞑子所不容的地方,何去何从,自己决定吧。”

如果说为合众国生产军用品还能说是被人蒙骗,但他们身处此地就是绝对的死罪了,因为新城是在满清禁海的界外,他们逃来工作,本身就是犯了死罪的,在满清朝廷那也没有正式的身份了,没了玉河坊的庇护,他们就算不死,现在的日子也是没了。

周子生见众人犹豫,他指了指门外的工坊里最高的那座小茶楼,说道:“从今日起,我周家一家就住在那小楼里了,你们随时可以去看,老夫、夫人还有儿子,总归至少有一人在里面,老夫这般跟你们说,老夫不怕满清辫子兵打来,你们也不用怕,就算要跑,老夫一家也是最后一个跑的。”

周子生讲完便是离开了,既没有要求大家剪辫子,也没有要求必须留在这里,新城的人在内地没有根基没有身份,跑都没法跑,商议一阵,最终也是走一步看一步,玉河很快恢复了生产,而在巽阳、昌盛等一些重要的工坊,这一幕也是上演,安定了一颗颗的人心。

回到茶楼,周子生看到王之文与王林、吴参将都是到了,周子生问:“玉河的主要工匠都是留下了,王兄那里如何?”

王之文道:“与周兄差不多,等合众国大军明日到了,怕是也就彻底安定了。现在关键是胶州营这两千兵该如何处置,王林和吴参将都到了,咱们合计一下吧。”

周子生看了一眼吴参将,他几斤几两自己门清,于是问道:“王副总兵,你是如何当上这副总兵的?”

王林一五一十的说了,他本是胶东一带的土贼,早些年就造过大明的反,后来被侯方域和张存仁招安成了绿营游击,攀附上了王之文后,花钱买到了副总兵。

“你确信与合众国那边无血仇恩怨吧。”周子生问。

王林连忙说:“没有,肯定没有,吴参将还围过青岛要塞呢,我是连合众国的边都没摸到呀。”

周子生道:“那好办了,你二人先不管副总兵和参将了,回去之后,先把那些杀伤过合众国兵卒或者兵部有嘉奖的士兵和军官全部控制起来,另外把营里欺男霸女的兵痞全部解散,两千人.......留下八百到一千就够了,遣散费直接到玉河来拿也就是了。”

王林诧异说道:“控制那些官兵好说,反正也没几个人,但解散兵卒,王老爷,这.......。”

王之文连忙说:“就按照周兄说的办,所需银两我也出一半,你二人别有其他想法,手里有一支老实的兵,或许还能在军内混,若是合众国不许,也是要配合的,我与周兄定然会让你们在工坊里谋个好差事,到了这个地步,千万别有其他心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