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三九 青州

七海扬明 章一三九 青州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三九 青州

“蠢货,这些尼堪蠢货,我大清的大好天下便是毁在这些自作聪明的蠢货手里!”青州府衙里,山东驻防八旗固山额真卓布泰拍打着桌子骂道,堂内汉官噤若寒蝉,更是着恼了这个杀神,一记横扫,把桌上的茶杯扫了出去,滚烫的茶水烫的一群人连滚带爬。手机端s

三省总督张存仁就这么冷冷的看着,卓布泰并非皇族,其父卫齐功勋也不明,但卓不泰有个好弟弟鳌拜,如今权倾朝野,卓布泰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了,此时的张存仁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在浙东与李明勋斗智斗勇的汉军旗将领了,年轻时候的决断和勇气已经消磨殆尽,数十年的官宦生涯给他留下的除了府库里的金银财宝,便是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了。

这十年,他也曾励精图治,想要把合众国彻底赶出山东,赶进大海,但是渐渐的他明白了,合众国不会走的,打下了登莱,他们有青岛要塞,打下青岛要塞,他们有沿海诸岛,就算打下了沿海岛屿,他们还有济州,有舰队,早晚卷土重来。

失去了信心的张存仁这十年来面对的是相互倾轧的同僚,以权谋私的文官,把持军权的军阀和耀武扬威的满洲主子,与其勾心斗角,年过五旬的张存仁更愿意把精力花在花鸟鱼虫和积累财富上,饶是没了斗志,张存仁依旧在接到消息的时候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从侯方域那里知道胶州有变,他立刻集中精锐应对,得知侯方域失败被抓,他也派遣精干官员前往了登州接替,又闻胶州大营遭袭惨败,他也派出了兵马接应,但是结果了,仍旧是卓布泰嘴里的蠢货。

“固山大人无需着恼,下官已经命令直隶、河南的援兵前来,不出半月便可有两万援兵,另外联络本地士绅,收纳民团到青州,已有万余之数,我等依青州大营固守待援”

张存仁絮絮叨叨的说着,听得卓布泰心中无名火起,方才他还给了张存仁脸面,不让这个三省总督,老资历的汉军旗奴才跪在人堆里,如今却得到如此回应,他骂道:“你扯这些无用的做什么,东番岛夷是筹划已久,此番秘密行事,就是想待我大军不得反应,登陆登莱,如今却是一刻也不能等了,你立刻调遣大军,随我进讨,方可在岛夷主力到来之前,横扫胶东,不然”

卓布泰声色俱厉,呵斥的也是毫不留情面,张存仁却是早已习惯了,但今日脸色早已吓得惨白,因为张存仁听到卓布泰要主动进击,这可要了他的老命了,他可不认为胶东发生的一切是小规模行动,但卓布泰却是这般认定的。

在卓布泰看来,发生在胶州方向的战事是东番为配合东南的战事打出来的,目的是缓解东南方向的压力,按照卓布泰的理论,东番岛夷此番重回胶东作乱,又是偷鸡摸狗的把戏,而张存仁却感觉没有这么简单,但是张存仁没有证据证明。

实际上,因为海内外消息传达不便和满清情报闭塞以及合众国的保密,满清上下对于合众**队的实力根本没有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合众国陆军北洋战区的实力,要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其在登莱、辽东和朝鲜与满清发生的都是小规模的冲突,顶多算得上骚扰,而满清了解合众国实力除了战场上对阵,便是来自荷兰这个盟友了,在满清高层看来,这个孤悬海外的年轻国家,一方面要发展赖以生存的海军,一方面在福建与大清主力拉锯战,还要支援西南朱明藩镇,另出击了东瀛,四面消耗的情况下,又有多少资源来经营北洋战区呢,又怎么可以在北方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呢。

显然,以满清之智慧,是不可能明白一个新兴国家的能量,更不理解诸如战争公债一类的金融手段,甚至还不知道荷兰已经在印度洋战败,日本也已经从失血点,变成了战争赔款来源地。

在满清看来只不过拥有牵制作用的北洋战区如今早就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其不仅本身就有两个主力师和四个乙等师以及大量的独立的骑兵、混成旅,还在日本倒幕战争结束后加强了永宁师、忠贞师这两个主力师,以及大量来自永宁、吕松等海外领地的援军,兵力已经充沛到满清难以抵抗的地步,只等待海上战事结束就可以发动总攻击了,如今海战结束,属于北洋战区的时间来临,山东已经成了舞台。

“固山大人,如今敌情不明,可不是出战的好时机,山东绿营又遭逢两场大败,军心不稳,这个时候还是以持重为上,待辨明了岛夷有多少兵,多少船后,再行出击也是不迟,不然稀里糊涂的派兵去胶东,若是中了埋伏,那山东岂不是再无防御,那时糜烂的可不就是登莱两府”山东巡抚小心翼翼的劝说道,惹得众人一片赞成之声。

卓布泰却是脸上变了颜色,他一脚把巡抚踹翻,狠狠的踢了两脚,骂道:“你他妈算个什么狗东西,以为读了几本高头讲章,写了一些酸腐文字就能登堂入室,做老子的主了吗?你他妈就是我们满洲人的奴才,主子让你做什么,就该做什么,在这里聒噪个什么,狗东西,是谁给的你”

张存仁此时再难看下去了,他一把抓住卓布泰抽刀的手,喝道:“固山大人,齐大人也是老成之言,为我大清谋划,你如何这般辱骂殴打,你这般肆无忌惮,本官岂能容你”

卓布泰甩开张存仁的手,起身跳开,抽刀在手,哈哈大笑:“好啊,果然是居心叵测,你们这群汉狗,已经有了犯上作乱的心思了!”

张存仁深吸一口气,说道:“我等都是大清皇帝的忠臣,受大清国恩厚重,雨露恩泽,便是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固山大人身为国族,如此欺辱,又要诬陷,本官不会辩驳,自会呈递天子,但无论固山大人如何说,今日是不得调我麾下一兵一卒,若是因此出现局面崩坏,我张存仁一人承担!”

说罢,张存仁不再顾及卓布泰,对跪在地上的文武官员说道:“此次岛夷来袭,声势不小,我等需力同心,才能共渡难关,你们先回各衙各营待命,少许,便会有军命下达。”

“是,总督大人!”众人起身,应和之后,便是离开了。

张存仁这时对卓布泰说道:“固山大人,我张存仁侍奉两朝,从未有二心,今日你要杀便杀了,我绝不皱眉。”

卓布泰见张存仁这么站着,没有任何胆怯的意思,倒是不好下手了,只是他感觉自己有些认不清眼前这个老家伙了,他来山东不过三年,对张存仁的感觉就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却不曾想今日有这般表现。

“你你不是要上奏皇上吗,本将也会如此,一切听皇上分说吧。”卓布泰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张存仁叹息一声,暗道好险,他立刻回到堂后,召集幕僚商议,小半个时辰便是理清了头绪,下令周边州府县向青州大营增援,大军主力于本地戒备不出,派遣精锐兵马前出莱州方向,接应登州一带的清军绿营后撤,这个时候,张存仁已经判断登州是守不住的,不过他也不怕提前撤退惹来朝廷怪罪,那黑锅他已经找好了人背,那就是已经被抓住的侯方域。

实际上,张存仁很清楚,自己现在要做的是稳定地方,而不是像卓布泰那样发动反击,他不认为反击有任何作用,便是卓布泰率军东进,横扫胶东又如何,只要攻不下青岛要塞,北洋战区就是可以来去自如的。

待收拾完一切,已经是到了中午,这个时候,他可没有心思去品尝江南厨师的菜肴,张存仁让管家拿来了两个胡饼和一碗鸡汤,将就着吃了,便是开始忙碌起来,他很清楚,军事对抗的前提还是物资准备,不论是为了本地兵马,还是援军,平日里,文武诸将上下其手,贪墨**他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这个时候,可是容不得了,张存仁不断找来山东本地的官员,从巡抚和知府,连续见了七八人,询问关于军械、粮草和军饷的事情,针对问题又面授机宜。

到了傍晚,才是轮到了高第,高第进了房间,在距离张存仁七八米远的地方,便是已经跪在地上,磕头说道:“总督大人饶命之恩,高第便是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万一啊。”

张存仁伸出手虚托了两下,说道:“高将军起来吧,莫要多礼了,我饶你性命,一来此番是用人之际,二来也有豫亲王的情分在。”

张存仁看中的便是高第与多尼的关系,多尼这个纨绔子弟当年以主帅身份下江南,主持南方所有战事,但这厮本无多少本事,又在江宁多番掣肘岳乐,也就被调回了北京,经过山东的时候,多尼还要张存仁让高第来侍奉几日,张存仁才是明白二人的关系。

原来高第曾经随着多尼之父多铎南征过,便是搭上了这层关系,这些年,高第没少往京城的豫亲王府送银子,便是多尼在江宁时也是不断,多尼也是高第在朝中的最大靠山。

高第感激的站起身,叉手而立,不敢有一点逾越,张存仁倒是表现的随意,先是问了问其家人的情况,才是问了胶州的战事,从士卒人数、粮饷、军械的情况,着实问的详细。

“嗯,岛夷偷袭,你能战退回来,已然是不错了,这段时日便在大营先整顿兵马,过几日,附近的民团会来,你便拣选其中一些吧,堂堂山东绿营提督,手下只有几千人怎么行,岂不是让客军笑话吗?”张存仁说道。

喜出望外的高第连忙又磕头起来,当年他就是张存仁提拔起来,做了这个提督,这些年搭上了多尼,对张存仁就生疏了,高第现在极为后悔。

“大人是高第再生父母,自此高第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高第说道。

“好,你便先退下吧,饷银的事儿明日递个章程上来,我也好着人去办。”张存仁微笑说道。

待高第退下,一个幕僚问道:“东主爷,不觉得这厮可疑吗,他全家老小也都在东番掌控之下,在您麾下,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且这些年他与东番之间,可是颇有联络呀”

“老夫怎会不知道呢,高第全家老小为东番所有是真,其家财也为东番抄掠也是真,高第的心啊,摇摆不定呢,但那又怎么样,现在老夫要用人,在行伍里更要有自己人啊。”张存仁淡淡说道。

过去的生涯中,张存仁用兵,向来以满洲兵为主,汉军旗为核心,再用绿营,如今已经成了文官,兵权解除,卓布泰又是那个跋扈样子,张存仁必然要有自己信得过的人,高第虽然反复多变,但总归现在是要靠自己的。

幕僚点点头:“是啊,这个光景,有什么都不如有一支兵马在手。”

张存仁看了看外面,天色已经黑了,问道:“今天中午在雀花楼的宴会老夫没去,可否错过了什么?”

中午是有京城致仕的浙江籍官员约的饭局,请张存仁去的,毕竟当年张存仁在闽浙总督位置上多年,张存仁因为军议耽搁了,却也故意没让人去知会,如今问起,幕僚道:“原本没有什么,但到了一半,来了一个老人,自称东涧,见您没有到场,颇为遗憾呢,听派去的人说,几个文官对那位东涧老人颇为尊重呢,言必称先生。”

“东涧.....东涧”张存仁重复着这个名字,忽然问道:“最近收到的江南那边的信有变化吗?”

“多了不少,一些与您并无纠葛的,也多来信问候。”幕僚说道。

张存仁呵呵一笑:“钱牧斋,就会搞这些神秘的把戏,也罢,也罢,你去告知那东涧老人,让他有空来府上一叙吧。”

七海扬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