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四三 兵精粮足

七海扬明 章一四三 兵精粮足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四三 兵精粮足

科隆最终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巴达维亚,等到他再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东印度公司的总理事长,只不过,他供职的已经不是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而是法兰西王国。

李明勋与马特索尔科达成的协议是一种冒险,毕竟在东印度公司之中,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同意这个协议,或许只有马特索尔科这样的爱国者才愿意,但同意就意味着放弃自身在东方的利益和面对十七位绅士的怒火,好在,马特索尔科是总督,在东印度群岛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配合他的还有德鲁伊特尔和合众国的主力舰队,以及三个旅的海军陆战队士兵。

控制了巴达维亚的同时,海军在西蒙斯和李北极等人的率领下先后控制了几个重要港口和城市,武装镇压了所有胆敢抵抗的人,失去了港口的支持,荷兰舰船再难对合众国发动无限制的破袭战,东方的海面终于恢复了安定。

很显然,选择了尼德兰的马特索尔科相当于背叛了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未必会放过他,所以李明勋很早就吩咐合众国驻欧使领馆和葡萄牙王室将马特索尔科的家人接走,但万里之外的事情,谁会知道结果如何呢,虽然东印度公司的高层绝对不会接受马特索尔科与合众国达成的协议,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生米煮成熟饭的局面,十七位绅士已经无力回天。

实际上,在东方的问题解决之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被荷兰人火并的消息传到了本土,在伦敦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直接成为了英国与荷兰爆发第二次英荷战争的导火索,荷兰已经无力东顾,最终的结局就是被迫接受了。

马特索尔科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浪潮之中,与他的家人一样,无声无息的消失,世间好像好似没有了这个人,即便是几十年后,合众国与荷兰结盟共同应对英格兰的海上崛起,又过了十年,合众国与英格兰、荷兰共同应对崛起的法国,双方合力寻找这个为两国关系作出重要贡献的总督,但都是一无所获。

山东。

李明勋再次登上山东土地的时候,看到的是忙碌的人群,嗅到的是紧张的空气,无论是青岛还是胶州,都处于忙碌的状态之中。

北洋战区的十几万军队已经来到了大陆,还有无数嗅到利润的商贾,随着第一批军费四百万两投入下去,别说胶州湾,合众国已经控制的胶东半岛都变成了一台烧热的锅炉,飞快的运转起来,胶州湾和登州搭设了造船厂,工匠们建造沿海内河用的桨帆船,并且为济州到山东的帆船提供修造服务。

山东矿务局刚刚树立了一个牌子,就连办公地点都是临时租借的,本地的煤炭和铁矿石采掘就已经兴办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山东制造局,第一个建立起来的就是代表着合众国最高技术水准的,拥有蒸汽鼓风机,高度达到了十五米的高炉,但蒸汽的动力毕竟还过于高端,风车、水力和畜力仍然是主流,繁忙的生产中,胶州、登州、莱州和青岛四地已经在考核之后向山东学子发放了准考证明,轰轰烈烈的新式科举也已经进入筹备状态。

这一切都在统帅部制定的山东光复计划之中,而这只是民族解放的开始,是驱逐鞑甪恢复中华的第一步。

“自九月十二日,北洋战区下辖第二军、第四军合计六个步兵师、三个混成旅、四个骑兵旅及炮兵、舟桥和工兵七个旅已经全部抵达战区,永宁援军中,永宁师、黑水旅、东方旅全员全装抵达,吕宋第五军,忠贞师与马尼拉师全员到达,另有来自巴拉望旅、金城猎兵营、美洲连抵达,近卫师、近卫骑兵旅、华城旅、龙城旅尚滞留济州。

此间已有甲等师四,乙等师五、骑兵旅六、混成旅四,总计步兵九万五千人,骑兵三万四千余骑,另有辎重、通讯、舟桥、工兵、宪兵等约四万人,已经获得了对满清山东重兵集团的绝对优势,若滞留济州之兵马赶到,兵马将超二十万。”在青岛要塞,高锋向远道而来的李明勋汇报了当前的野战主力。

李明勋看着手中的资料,北洋战区的两个整编军齐装满员这没的说,第五军,也就是吕宋援军,甲等师第五忠贞师和乙等师第51马尼拉师赶到,而另外一个乙等师即第52荣耀师原本也被划归北洋战区序列,但却被留在日本,以为震慑之用。

而南华师、婆罗洲师、槟城旅以及南洋、印度洋来的散碎军队则在东南战区效力,而来自非洲的军队因为对荷兰作战的缘故,此刻还滞留在非洲,要到也得是明年了。

虽然因为日本和荷兰的缘故,三分之一的军队因故未赶到或者错过了季风时节,滞留在济州,但战力仍然是充足的。

“很好,本地新训兵马如何了?”李明勋问道。

山东军管会长官冯益辉道:“阁下,按照统帅部的要求,今年之内,山东军管会要组建三十六个新训营,现如今已经完全组建了十四个,完成了完整的队列、射击训练,可为主力部队之后备补充,另有二十二个营,军官和主要士官已经选配完毕,但没有足够的兵员,且严重缺乏武器准备。”

“为什么缺人?”李明勋问道。

冯益辉道:“因为战争的缘故,本地和大本营的商贾在胶州湾大规模的招聘人员,工人的工资很高,所以少有人愿意当兵。”

李明勋点点头,这在他预料之中,但却不曾想这么严重,不过缺人的问题只是暂时的,本地手工业的扩张只是一阵风,而随着战事的推进,光复区域越来越多,人力紧缺的问题就会解决。

“北洋战区是如何计划的?”李明勋问道,战事他已经完全交由了高锋。

高锋问道:“阁下,是否还要等济州的滞留部队赶来?”

“你是感觉兵力不足还是战力不够?”李明勋问道。

高锋摇摇头:“不,已经够了。”

济州的滞留军队中包括了大量的近卫部队,高锋本意是不想他们缺席这场战役的,但李明勋既然说了,他就不会再纠结:“兵力是足够的,我们的计划是,先派遣部分兵马进攻青州大营,展示我们的部分实力,让满清的京城援军快些到来,再进行决战。”

李明勋思索片刻:“不错的计划。”

这个计划好就好在把战场定格在青州,而不是距离胶州湾补给基地太远的腹地,而部分展示实力的计划也很不错,如果全面进攻青州,不仅会让战场过度进入中原腹地,还可能迫使满清把江南的岳乐重兵集团回调,那么就会导致整个战略局面的大混乱。

军事会议进行的很快,李明勋现在已经当起了甩手掌柜,军事上一切交由高锋处置,他乐得清闲,等他上战场,还是要等到满清皇帝南下之后,但在其他方面,还是需要李明勋做主的,毕竟山东必然是民族解放计划中光复的第一个北方省份,这里一切的处置方式都会成为这个轰轰烈烈大解放运动的范本。

将领们离开了办公室,冯益辉留了下来,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名单,说道:“阁下,肃奸清算委员会与特别法庭希望先惩治一部分汉奸,并且把山东境内的汉奸和反动士绅梳理了一遍,这是其中一些人员,卑职希望您能审阅一下。”

名单有两行,第一行是准备拿来杀鸡儆猴的,都是登莱抓到的仕清官员和本地士绅,其中以官员较多,多是莱州、登州一带的,士绅就比较少了,登莱是禁海的重灾区,人本来就不多,而且还长期被合众国实际控制,士绅早就被清剿干净了,这名单上的,多是这些年新产生的,但这些却尤为严重,因为很多是登莱军管时代的合众国百姓,后成为满清的走狗。

而第二行就是梳理的山东境内的主要官员,这些人员就比较多了,能写在上面的,都是李明勋眼熟的名字,毕竟当年李明勋亲自指挥了山东御虏和登莱大撤退,还是朱明时代,李明勋的足迹横跨山东,接触过很多士绅和官员,这些人投效满清之后,不少人又执掌地方,其中也不乏已经归乡辞官的,能被单独摘出来,是因为这些人比较矛盾,他们与李明勋一起抗过清,却也做过或者还在做满清走狗。

冯益辉小心观察着李明勋的表情,因为第一行第一个名字就是侯方域,刚直如冯益辉,也不得不考虑上意,但李明勋的眼睛扫过那个名字,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冯益辉犹豫之际,李明勋提笔在名单上勾出一个名字,说道:“给他一个机会吧,抓不住,就算了。”

接过名单一看,被勾住的名字在第二行中,冯益辉小心提醒道:“这个侯方域?”

李明勋笑了笑,他哪里不清楚下面这群官员的小心思:“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必单独列出来。”

青州。

如今的青州早已成为了兵灾之地,城内外驻扎了不下十万兵丁和乡勇,惹得本地鸡飞狗跳,秩序全无。

周亮工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衙门,方才他在街道上处置了几个抢夺民宅的外省援军,砍头的时候,也不知是兵卒故意还是天意如此,溅了他一身的血,官袍是不能穿了,周亮工回后院换衣服。

周亮工便是李明勋在名单上唯一圈出的人,实际上二人并不相识,但却有所交集,当年阿巴泰率领大军横扫中原,进攻山东,李明勋从海外万里驰援,与当时还是登莱巡抚的曾樱一道山东御虏,周亮工彼时不过是潍县一县令,但却在阿巴泰的十万大军围攻下坚持了许久,曾樱想要派兵救援,被李明勋拒绝,周亮工用自己的能力护持了一县百姓的平安。

后满清入关,已经在江南为官的周亮工自知朱明大势已去,投靠了多铎,选择仕清,在福建担任布政使,防备郑成功,镇压起义,一度做到侍郎,却遭遇满洲大臣猜忌陷害,几乎发配宁古塔,后又被启用,成为青州分巡道。

周亮工不知道自己在李明勋那里得到了一道特赦令,他依旧兢兢业业的做着自己的能做的一切,换了一身衣服的周亮工返回了前衙,发现幕僚陈平还在工作着,为其分拣各路公文,对于这位年纪不过三十岁的幕僚,周亮工是非常满意的。

陈平是四年前成为周亮工幕僚的,一开始周亮工只是以为其科途不顺,但不曾想共事越久,越发展现他的才学和能力,周亮工视其为知己,见已经是下值的光景,周亮工随口问道:“贤弟,怎么还不去吃饭呢?”

“还有一些东西没处理完,马上就好了。”陈平说道。

周亮工看了一眼,多是一些塘报之类的,便是说道:“明日再弄也是好的。”

“明日便不能为大人做了。”陈平低着头,不忍的说道。

周亮工点点头,这些时日他的幕僚散了个七七八八,陈平上有双亲,下有妻儿,眼下要打仗了,想走也是人之常情,周亮工说:“贤弟,不要着慌走,去后院,我再让夫人为你包些盘缠吧,也不枉你我相识一场。”

陈平放下手里的文件,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他原本已经准备了一封信夹杂在那些公文里,今晚周亮工便是能看到,但想起周亮工平日所作所为,他又不忍这般离去,想到妻儿父母昨日便是去了胶州,陈平一咬牙说道:“周大人,你便与在下一道走吧。”

周亮工不知陈平为何哭,却笑着说:“你这是说什么胡话,本官乃是青州分巡道,有皇命在身.......。”

陈平擦了擦泪水,说道:“周大人不是一直想知道在下这一身本事在哪里学的吗?今日便告诉大人,是在济州的统战学堂,大人明白在下的意思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