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五五 暴风雨

七海扬明 章一五五 暴风雨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五五 暴风雨

十一月中旬,临清州。

已经是寒冬天气,北风冷冽如刀刃,天地为砧板,万物众生惨做鱼肉,任凭宰割,十一月的山东已经连续下了三次大雪,第四场下来,天上地下都是一片银白之色,目光所及之处,少有炊烟。

临清、济南和青州,已经是满清王朝进行这场大决战三个重要节点,满清顺治皇帝亲征的十万大军抵达临清便是正式进入了这方战场,十万大军自一个半月前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几番遇雪,都是未曾停下脚步。

进入临清境内,清军进入作战状态,士兵披甲,长矛弓箭与甲叶相互撞击,金石碰撞声中,随军的喇嘛高声诵经唱佛,无论满洲还是蒙古将士,经过此间都是高唱阿弥陀佛,发愿祈福,祈祷平安,祈祷胜利,实际上,因为暴雪的原因,地面上积了有两尺的雪,一些地方甚至没过膝盖,马匹行进艰难,陆军不得已停了袭扰的计划,除了派遣侦查骑兵进行侦查,便是掩护章丘的最后一部分物资后撤。

临清因为靠近运河,四方商贾云集,本就是繁华所在,这些年满清依仗漕运,这里人丁依旧兴旺,曹禺裹着羊皮袄子,出现在了运河边一间四层酒楼之上,在这里可以看到远处正在安置的清军。

一个月前,曹禺和巴特追着科尔沁的蒙古骑兵砍杀,又是立下大功,连着上一次,已经成了上校,因为陆军的骑兵依旧在扩编,曹禺的特遣营加上另外一支独立的骑兵营,两个营伍为骨干,新组了一个骑兵旅,此间还在青岛一带训练,因为暴雪天气,原定的袭扰清军进军的计划取消,就连巴特的骠骑兵营也是拆成了分队形式作战。

无论将来天气如何,曹禺麾下的营伍在扩编,也只能是参与明年的决战了,训练有专门的教官,加入进来的新兵也都是有基础的,曹禺原本可以像其他两个新训旅的上校一样惬意的在青岛过个好年,但出身特遣营的他又被安全局的老上司征调走,来到了临清。

安全局的情报人员虽然干练,但总归不是行伍出身,侦查清军这等要务,还需要有曹禺这等老丘八参与。

这酒楼属于制高点,安全局的人老早就包下一个包厢,安排了监视的人,曹禺进了房间,里面点着炭火,颇为温暖,负责这块的人是曹禺的老相识,见曹禺进来,笑道:“老曹,快把袄脱了吧,全是雪,一会融了你这袄就要成冰坨了。”

曹禺直接脱了羊皮袄子,抓起热茶喝了两口,问道:“老雷,查清楚那些异样的骑兵了吗?”

“查清楚了,有漠北来的喀尔喀三部的,也有漠西来的卫拉特人,喀尔喀是老对手了,咱这边倒也摸的清楚,倒是那些卫拉特人,从未接触过。”老雷笑呵呵的说道。

曹禺微微点头,这些年他们所在的北洋战区打交道的蒙古人要么是蒙古八旗,要么是外藩蒙古,这个时候,外藩蒙古还都是漠南各部的,但是永宁行政区的军队却是没少与漠北喀尔喀打交道,既有商贸关系,也打过仗,漠北虽然谈不上满清的外藩,但也是上过贡的属国了,倒是漠西的卫拉特人,非常陌生。

“卫拉特人有多少。装备怎么样?”曹禺皱眉问道。

“咱们在兵部安插的内线说卫拉特各部凑了八千骑兵来,实际上至少有一万三,至于装备,喀尔喀和卫拉特都是穷逼样子,连他娘的铁锅和盐巴都抢,在清军营里,就没有瞧得起的,卫拉特人的马和甲都很差,但他们之中有火器,主要是火绳枪,想来是与西面贸易所得。”老雷随口答到。

曹禺这才放下心来,他拍了拍正在值岗的年轻人,那人从望远镜让开了位置,这巨大的望远镜是从海军那里淘换来的,一般用在主力舰瞭望岗的,虽然巨大笨重,但是看的够远,视野也够大。

曹禺瞄准了清军营地中央观察,那是安插着满清皇帝的大纛,也是中军所在,周边驻扎的全是满洲八旗,尤其是上三旗的驻扎的近便,相比其他见识过的清军营伍,满清中军所在的地方很有秩序,帐篷布置的也是有板有眼的,老雷说道:“北京城那边的崽子总是说满洲兵如今不比刚进关的时候,没了血性和斗志,上不得阵了,我看也不尽如此,看营帐看军威,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那倒也不一定。”满洲兵整体作战能力下降是有目共睹的,曹禺这等老行伍更是清楚,二十年前,几十个满洲白甲能追着上千明军砍,而这几年,满洲兵与陆军进行肉搏战已经非常罕见了,满洲兵当然不会承认自己不如父辈能拼杀了,他们给自己找的理由是不愿意去撞合众国陆军的枪林弹雨。

“你看上三旗的马!”曹禺见老友不解,笑着说道。

老雷呵呵一笑,他早就听说了曹禺在章丘使了一招母马计,赚了蒙古人几千好马,立下大功,半开玩笑的说道:“老兄,在您的‘提醒’下,我已经收集了满洲兵的马匹搭配,与蒙古人一样,用儿马去弥补与我们之间的战马差距。”

“谁让你看马鞭了,看马的颜色!”曹禺说道。

老雷早就看过了,又看了一眼,说道:“很正常啊,枣红马、黄膘马、白马、‘老鼠皮’、栗兔褐、栗花........。”

老雷和曹禺如今地位都不低了,在如今的合众国,军内军外都爱养马,以元老为代表的上流阶层也是嗜马如命,他自然对马匹很熟悉,可谓如数家珍。

曹禺见他一口气说了十几个花色,问道:“老哥可看到黑马了吗?青马?”

“没有,还是以枣红和白马为主。”老雷老实的说道,他扭头又问:“这有什么讲究吗?”

曹禺笑道:“当然有,满洲那边视枣红、白色和黄色马匹为祥瑞,皇室宗亲出巡和祭祖,使用马匹多让太仆寺准备着三种颜色,而黑马和青马主凶,一般上阵使用,如今满洲皇帝可是出征,营中却多祥马而无战马,你说他们的战斗力是否下降了呢?

满洲八旗的能耐先不说,单是这勇气早已被我们的前辈用二十年时间打没了。”

“这么说.......你觉得清军年前不会进军青州大营了?”老雷问道。

曹禺笑了:“我可没有这么说。”

如今安全局最想要搞清楚的就是清军是在临清休整,还是去青州大营,说到底,整个山东也就只有这两个地方可以供给这么大规模的军队,临清有运河结冰之前截留下来的秋粮和漕粮,而青州早有预备,至于其他城市,包括济南在内,因为陆军骑兵的大规模骚扰,也仅仅是婴城自守,至少秋粮是没有收获的。

老雷说道:“依着你说,满洲兵已经是没了胆色,还不是能不去青州就不去啊,对了,许你还不知道,清廷派遣使者向合众国求和了。”

“哦,有这事儿?”曹禺确实不知道这一点。

“这也不算什么秘密了,从六月到现在,打了五个月了,虽说满清弄不清楚我们的确切实力,但光是数一数番号就能知道个大概,更何况,元首出现在胶东,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告诉你一个小道消息,满清希望和合众国划江而治!”老雷充满了神秘兮兮。

曹禺对这些消息根本不感兴趣,他舒服的坐在软凳子上,说道:“不提这个,不过我可以确定,清军不会在临清久留,几天内就会出发前往青州的。”

“为什么?”老雷不敢相信,他以为至少会休整一段时间,至少等天气晴好之后,过了年再去也不无可能。

曹禺道:“当然是因为天气,眼下这个天气虽然恶劣,不适合骑兵打仗,但却不妨碍军队行军,抓些壮丁清了官道,大军沿着官道走也就是了,可若是等雪化了再走,就要面对合众国数万铁骑,老兄,这一路过去几百里,骑兵袭扰之下,至少也得扒清军一层皮呀,不如现在走,天气恶寒,又有大雪。”

老雷笑了笑:“罢了,我不管这些了,这里的事是要交给你的,等清军到了青州,你也能回去复命咯。”

说着,老雷已经拿出了公文,竟然是交接的,曹禺拿来一看,上面清楚写着,目前的事务由自己一力承担,待清军进驻青州,再返胶东领军。曹禺不解:“老兄,你犯了什么错不成?这山东将要决战,你在本地多年,怎么会调你走呢?”

与曹禺不同,老雷是安全局安置在山东的暗桩,也就是潜伏,是有过硬的身份的,这样的暗桩可是不多,曹禺想了想,还记得老雷是十年前就潜伏了,似乎是江南某个士绅的倒插门女婿,老丈人在江南颇具才名,若不是早些年就有合作,早已知晓他身份,也不会派遣自己来。

老雷笑了笑:“没法子,上峰的命令,让我回江宁去,有重要任务,你也知道我老丈人,哎,这次清廷开了恩科,我估摸和这有关系。”

青岛。

“临清那边送来的确定消息,清军十一月十二日便是开拔,只在临清休整了四天,一天行进六十里,清军也是玩命了。”统帅部的作战会议室里,高锋亲自带着情报来到了李明勋的面前,报告清军的动向。

李明勋笑了笑,说道:“左不过是借着天气恶劣,强行军以避我军袭扰罢了。”

“那是否派兵阻截呢?”高锋问道。

高锋所说的阻截是指的进入青州之后的事情,毕竟章丘这个据点已经废弃了,如今的天气确实恶劣。但在青州府周边,陆军占了好几个城市,从淄川到青州这段路,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那个时候,雪总该停了。

“算了吧,天太冷了,不值当为了些蝇头小利去让骑兵冒险。”李明勋摆摆手,原本他是真的计划一口一口的吃清军的,但入冬以来,这个计划逐渐打破,不光是突如其来的几场暴风雪,还有陆军本身的问题。

当初北洋战区扩军的时候,就已经未雨绸缪,其中首要便是多选择北方士兵,可合众国国民团体中,来自北方的人口本来就不多,更何况,军官总不能有所限定吧。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北洋战区军队中有大量的朝鲜人。

但是即便如此,也是不行的,因为控制区的问题,朝鲜士兵也多来自南部,那里的天气与江南类似,而北洋战区大量驻屯在济州,那里更不用说了,几年也未必下一次雪,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军进驻山东之后,严寒导致大量军人得病,特别是军官。

人的问题还好说,战马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这一个月的暴风雪就让北洋战区的战马倒毙了近十分之一,要知道,这可是在装备完善准备充分的军马厩之中,那些在外作战的战马损失率更高。

高锋道:“属下也是这般想的,派遣的几波人马回报,清军摆出了乌龟阵,就是防备着骑兵冲击,想来咱们把骑兵派遣出去,也占卜了多大便宜。”

两个人这么一说,其他人也是没了心思,正当要散会的时候,裴成义却是站起来,如今他已经升任军长,以永宁来的一师两旅组建了第六军,裴成义说道:“总归不能让清军就这么得逞吧。”

“你有何高见?”李明勋问道。

裴成义说:“阁下,这酷寒天,我们受不了,清军也不好受,情报上不是说,每次清军拔营,都要留下一地的尸体吗,我们若是想法子让他们在野地里多呆几日,岂不是能让其损失更多吗?”

李明勋自然知道这些,漠北、漠西、漠南来的蒙古各部虽然不怕苦寒,但却经不住关内各类疾病的折磨,而绿营各部因为军需物资少,装备差,酷寒也杀伤其不少,更不要提那些随军的啊哈奴才了,有些连棉衣都没有,在野地里待的时间越长,死的越多。

“办法!”李明勋敲了敲桌子。

裴成义到:“阁下,我们不是缴获了很多蒙古马吗?本地也收缴了不少骡子,把这些畜生拴在一起,由少量骑兵牵引着,游荡在清军阵列周边,清军自然踟蹰不前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