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六四 转守为攻

七海扬明 章一六四 转守为攻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六四 转守为攻

如果说大年初一的大规模战斗是一场‘意外’的话,那陆军接下来的战斗就打的有板有眼了,与大年初一的突出部争夺不同,从初四开始的战斗就是非常惨烈的攻防战斗,便是陆军主动进攻,一寸一寸的去夺取清军的青州大营阵地。

陆军可以说是手段全出,在第一次进攻前就使用两千枚火箭弹覆盖性轰炸,继而就是十英寸臼炮、十三英寸攻城炮和十六英寸重型火炮以及各军、师、旅直辖的轻重榴弹炮的火力准备,炮弹和火箭弹足足打了两个时辰才是发动了进攻,一寸一寸的清扫清军的主阵地。

而清军显然不具备如此强大的技术兵器,特别是各类重型火炮,但清军却挨过这类武器的殴打,所以在工事和阵地的布设上很有章法,手榴弹、震天雷、铁蒺藜以及各式能喷洒铅弹的轻型火炮,以及诡雷、地雷都是清军进行抵抗的手段,二十年前还足以纵横天下的清弓大箭在这等阵地攻防中完全成了笑话。

陆军在初四、初九和初十三发动了三次猛烈的进攻,战斗在元宵节之前告一段落,虽然占领了青州大营至少四分之一的阵地,但进攻却再难打下去了,愿意很简单,弹药已经消耗的支撑不住了,如果继续进攻,只能用人命去填了。

元宵节过后,在临朐城的行在,统帅部及北洋战区司令部举行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军事会议,从前沿回来的,带着杀气的年轻将领脸上是愤怒和不甘,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元首和陆军司令会下令停止进攻,而统帅部和北洋战区司令部高级参谋们脸色则不好看。

叫停进攻的是李明勋,原因很简单,伤亡太大,损耗太多,伤亡太大并不是一个什么大问题,毕竟有战争就有伤亡,陆军士兵的死伤在真正的高层眼里就是一个数字而已,将军们虽然在乎,却不认为这是叫停进攻的理由。

伤亡过大,有清军伤亡大吗?再者说,这场战役是决定天下格局的战役,合众国只要赢了,覆灭满清不敢说,但横扫中原就在旦夕之间,一战而得半国,别说几万条性命,就算是十万人的死伤也能接受。

但损耗过大却是无法接受的,三次阵地进攻已经证明,在那些半地下的工事面前,火箭弹和榴弹炮、加农炮就是挠痒痒,可有可无,只有重炮营的那些五十公斤以上的重型炮弹才能一寸一寸的啃下阵地,如果没有这些大家伙,士兵们就要冒着枪林弹雨去进攻,清军别的不说,就是火炮多,火药多。

满清有整个北方可以扫硝,火药是不缺的。虽说满清少有长身管加农炮、榴弹炮和重型臼炮这类技术兵器,但各类轻炮和小炮却是不缺的,特别是佛朗机,装满了铅弹,打起来比燧发枪都快,在阵地攻防中,就跟后世的机枪一样。

再有,就是陆军根本不擅长打阵地攻防战,陆军虽然在军官和士官的素养上远远超过清军,但还没有到能组织散兵线进攻的地步,燧发枪时代,火力持续性差的情况下,也没法组织散兵进攻,只能用重型炮弹一寸一寸的去啃。而清军在有皇帝坐镇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两次胜利或者伤亡巨大就可以打崩溃的。

更为关键的是,从统帅部到北洋战区司令部,都没有想到会与清军在阵地攻防中进行决战。

军事会议上都是军人,考虑的问题也都是军事、战术顶多涉及到技术罢了,但是李明勋却要考虑的更全面,合众国战事不顺究竟是受限于何人何物?

清军吗?清军确实还有不错的战斗力,但是也只能是在修建完善的阵地中与陆军拉锯罢了,而且无论进攻还是防御,与陆军的伤亡交换比都很大,清军也只能是拖延和防御,根本无法靠这个取得胜利。

李明勋很清楚,战争打成了这个样子,陆军无法快速取胜的原因还是在于士绅阶层,是这群山东士绅在陆军登陆之后立刻筹措粮饷军需运抵青州,给了满清打持久战的基础,他们还提供了超过十万人的乡勇民兵,还有几十万可以用来修筑工事和运输粮草的壮丁努力。

清军能够支持,打的是人命是粮草还有阵地,这些都是山东士绅提供的,满清占领区境内的士绅已经明白,合众国方面是不会给他们活路的,他们想要维护自己的特权和现有利益,只能不遗余力的支持满清王朝,取得对东番的战争胜利。

当强攻青州大营这个选项被剔除之后,陆军只能选择其他的办法取得胜利,实际上想要取胜非常简单,清军依仗的就是青州大营那完善的防御体系,但如此防御体系是需要海量的粮食、人力和火药支援的,只要断绝了进入大营的补给线,清军只能投降或者自取灭亡。

也就是说,陆军只要青州大营周边就可以了,但这就需要骑兵部队能够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安全局收到的消息,顺治已经命令杭州大营和江宁大营派遣精锐三万北上青州,相信很快就会抵达山东境内,据说,这其中光是八旗就有两万人!”何文希在军事会议上向众人告知满清的重要军事情报。

高锋冷笑一声:“看来满清是要在这青州之地,与我合众国决一死战了。”

实际上,顺治虽然亲征山东,但八旗精锐的至少一半还是在姜娜岳乐重兵集团麾下,而这一次调遣精锐北上,岳乐麾下八旗数量已经不超过一万,也就能维持局面罢了。

“这也是好事,毕其功于一役,省的山东打赢了,再满世界的追杀那些鞑子,麻烦。”当即便是有人笑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山东清军中的骑兵数量就很快超过八万了。”何文希提醒道。

只要江南的八旗到了顺治麾下,那么顺治麾下的八旗数量就会在三万五千人左右,此外还有外藩蒙古、关外八旗、绿营骑兵、漠北喀尔喀和漠西蒙古,杂七杂八的骑兵加起来肯定上十万,其中能打的不下八万,而这八万骑兵就是满清最精华的力量了。

听了何文希的话,陆军将领们脸色变了,因为在骑兵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陆军已经没有多少把握能切断青州大营与外界的联络,如果运河带来的江南粮食一直能够进入青州大营,那这阵地战就要一直打下去。

一直以来,骑兵都是合众国的弱项,虽然大量投入,也是如此,陆军在建设骑兵的时候就是有贵精而不贪多的主旨,这造就了陆军精锐骑兵大量使用纯血西洋战马,普通骑兵也能大量使用混血战马的盛况,合众国陆军的战马水准远远超过满清八旗和蒙古。

实际上,还有就是运输的问题,即便是济州军马场的战马运输到青岛,也至少会有百分之十的战马折损,大本营和南洋的就更不要多说了,南洋来的战马还不使用北方苦寒的天气,济州军马、永宁军马和大本营的高山牧场军马是北洋战区战马的主要来源,来源少而且要求高,陆军骑兵规模不大也就情有可原了。即便算上还滞留在济州的军队,北洋战区所有的骑兵部队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四万,其中还包含了骑马步兵的龙骑兵。

“如今看来,只有逼着清军出营作战了。”裴成义说道。

李明勋看向裴成义,这个年轻将领素来是有主意的,他微微点头,示意裴成义继续说下去。

裴成义说道:“要么避实击虚,要么攻其所必救。我们完全可以效仿当年皇太极的‘抢西边’的战略,派遣精锐的骑兵深入中原,横扫四方。”

“粮草后援如何操持?”高锋问道。

裴成义道:“抢啊,嗯....咳咳咳,卑职的意思是缴获和军税征集,偌大的中原,士绅遍地,其乡下多半是有粮食的,而满清也不能把整个北方的城市全部戒严,突袭到哪里,便是清算哪里的士绅,若是清算不到,便是勒令无法设防的镇甸和码头提供军税支援,或者索性如元首当年横扫全鲁那般,要赎城银,赎罪粮,也就是了。”

“若真如此,满清必然会出战,只恐其派遣骑兵追杀我方骑兵,我方在敌境作战,诸多不便。”武行说道。

高锋也是说道:“武将军所言甚是,清军不欲与我野地决战,并非其如崇祯时的朱明一般,失去了野战能力,若是骑兵孤军深入,无其他兵种配合,怕是不美。”

李明勋道:“说一说攻其所必救的法子。”

裴成义道:“如今盘踞在青州府及其周边大营的清军、士绅和百姓,没有六十万,也有五十万,这些人都是靠着营中存粮过活,也就支持到夏粮收获,而周边州府已经遭遇破坏,粮草难以补给,清军真正能依仗的便是临清的粮食,无论从中原征集的还是江南来的粮食,都是沿着临清、济南、青州这条线运输。

我们若派遣骑兵和机动军队切断补给线,很难说是否奏效,不如索性把现有的军队一分为二,部分继续与青州清军对峙,其余组织一支规模庞大的混编野战部队,步、骑、炮结合,直扑临清,清军若是不管,那就打下临清断了清军的粮草,等其夏秋崩溃,若是出战,正可与其在脱离城市和工事群的野地决战一场,依卑职来看,只要两个野战军,配合部分骑兵,七万人马也就够了。”

所有人眼睛一亮,都是赞成这个计划,李明勋却是问道:“这支野战主力的补给该如何处置,从临朐给运输吗?”

“那自然是不成的。”裴成义连忙说道,如果是从临朐运输,结果只能是清军的优势骑兵切断陆军的补给线。

“既是野战主力部队,可以攻下敌人城池,获取补给。”裴成义想了想说道。

李明勋笑道:“山东去年的夏秋粮食都被青州大营卷去了,寻常的州县城市,如何能供应起七万大军,难道一个个的敲打过去吗,若是打济南这等大城市,出现尚未攻下,清军援军到了的局面,如何是好,还不是与清军进行城池攻防,与这青州战场有何区别呢?”

裴成义等人都是没了方才的激动,低下了头,李明勋道:“你的想法是不错,但却是选错了方向。”

“您的意思是?”高锋问道。

李明勋指了指地图上的兖州:“此计还是绕行兖州为上策,鲁南地区与青州隔着大山,去年除了泰安府部分地方,没有遭遇太多的战事,也没有被满清搜刮太多,大军绕行鲁南,由青岛方向提供军用物资,粮食等物资在本地筹措,攻城也好,军税也罢,都好处置,攻占济宁,便是可以隔绝江南与山东的运河大动脉。

当然,这不足以切断中原与青州大营的进攻,但满清给了我们一个极好的机会,原本如果从南线进攻,沿着运河北上,会有可能比江南清军从背后切断补给,但现在,顺治命令江南清军北上,届时再从南线进攻,我军再无后顾之忧了。”

“那便要开春之后再进攻,不如冬季便宜。”高锋说道。

冬季进攻有冬季进攻的好处,至少不会被河流阻碍,但李明勋不这么看,他说道:“舟桥部队多带一些也就是了。”

说着李明勋站起来:“南线进攻由武行负责,北洋战区拿出一个作战方案来,散会,裴成义,你留下。”

作战室里只剩下了裴成义一个人,李明勋微笑说道:“军队的战功有两种,一是杀敌二是复土,裴将军,你认为哪个重要,我们又要哪一个。”

裴成义当即说道:“都重要,我们要两者兼得。”

李明勋笑了,说道:“你说的对,我们都要,这一次山东作战,合众国全力以赴,带来了二十万军人和几千万的物资、军饷,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回报元老院,回报合众国两千多万国民的只有冰冷的数字,即便这次我们从南线展开进攻,秋季前,也不会有决战胜利的消息传来,这意味着,陆军进攻一年,靡费千万,拿不出一个无可指摘让人信服的战绩,这对于我,对于陆军,对于你们将军来说,很不利。”

裴成义重重点头,却不明白李明勋的意思,李明勋说道:“安全局已经查明,这一次山东决战,满清调走了大半的关外八旗和科尔沁骑兵,所以,裴成义,带上你的第六军,去辽东,把中华在满清手中丢掉的第一块土拿回来,给大本营一个交代,也断了满清的退路,明白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