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三四 皇家的仁慈

七海扬明 章三四 皇家的仁慈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三四 皇家的仁慈

李明勋刚进长春宫的屋,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子热气,他扭转了一下因为骑马而僵硬的脖子,发出惬意的感叹,里面温暖如春,看着角落里露出来的暖气片,李明勋笑道:“手脚倒是快,这么快就安装好了。”

朱妤姝放下手中的活计,走上前为李明勋拿掉披风,眼瞧着他仔细打量暖气片,摸来摸去,不由得笑了:“有您这位皇帝的催促,他们如何不快,再者说,东西都是现成的,在永宁、青岛和济州用了好些年了,也就是咱们从南方来,跟个土包子似的没有见识过。”

李明勋自然知道北方的天气是如何寒冷的,也知道自己一家人居住在南方,很是害冷,便让人在皇宫之中装暖气,实际上,这套东西在青岛的时候也是用过的。李明勋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朱妤姝关切的问:“陛下不是该两日前就回来么,怎生耽搁了,是天津那边不顺么?”

“天津那边的建设倒是没问题,入冬了,又开始修道路和港口设施,明年开春再扩建码头,很顺利,只是回来的时候没有直接回京,而是去了遵化一趟。”李明勋解释道。

“遵化,去那里干什么?”

李明勋笑了笑:“去看了看清廷给福临修的皇陵,原以为修了个七七八八,不曾也就是挖了地基罢了,昌瑞山下我都转了,是个好风水,我已经着人继续修,待修好了,你我便葬在那里,呵呵,我李家不仅要夺了他满清的江山,连他的龙脉也一并占了,想想就是有意思。”

皇帝在位时候修皇陵,历朝历代都有,可这占别人皇陵的事,也就李明勋一人能干出来,朱妤姝倒是不在乎,也知道自己丈夫总有一些怪异的想法,不拘小节,又给他添了一杯茶,坐在那里,又拿起了自己的活计,李明勋这才发现,不光是皇后朱妤姝,殿内的女官们也都人手拿着铜针,揽着毛线,正在那里织毛衣呢,两只灵巧的手翻飞,毛衣也就一点一点的出现,李明勋瞧着稀奇,心里更是稀奇,问道:“这织毛衣又是什么时候的事?”

“前些日子成王妃来,见本宫在宫里无事,献宝似的教了本宫这织毛衣的机巧,毛线是京城自家的工坊出产的,怕是有十几种颜色,本宫见成王妃的几件织品,很是不错,也就学来了,这才学了几日,还没学好呢。”见李明勋伸手来拿,朱妤姝有些不好意思的藏了起来。

李明勋只好拿了女官手里的半成品打量,他还记得前世时,幼年时候,家家户户都织毛衣,而上学的时候,也有女生偷着织,但思来想去,也不觉得这是十七世纪该有的东西,于是问道:“成王妃又是从哪里学来的这法式?”

朱妤姝呵呵一笑:“倒也不算全然学来的,成王妃聪慧的很,前些年不是跟着成王在永宁待了很多年么,永宁地处北方,种不得棉花,百姓夏日穿葛衣麻布,冬日便着毛皮大衣,棉布都是从南方运去的,当地便以羊毛纺织为主,一开始也只是制呢子和毛毡,后来,海参崴的妇人从洋夷妻女那里学来的手编毛线,制毛袜、围巾一类的技巧,成王妃觉得稀奇,与一众妇人一道琢磨商议,先是用筷子试,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这铜针来织,如今在永宁,普通人家的孩子,若是连织毛衣都不会,可不敢称心灵手巧。”

“毛衣加呢子大衣,倒是少用许多棉花,不错,不错。”李明勋赞不绝口,但拿来朱妤姝手里的半成品一比对,发现那根织好的袖子比自己的手臂短一截,但又比孩子的手臂长许多,顿时明白了过来:“这怕是给大舅哥织的吧。”

朱妤姝低下头,说道:“听说兄长他们已经在北来的路上了,他一个人孤苦无依,又要被拘押,我又如何能放心呢?只想着织几件毛衣毛裤,做两件棉衣送去........。”

李明勋道:“你就放心吧,虽说他脱罪不得,但有你我在,谁又感真的虐待他,这次北来,人人都是十人二十人挤一辆车,独独他一人占了两辆,一辆装书,一辆乘坐,里面有火炉,吃喝也与押送官一个灶,哪里是战犯,简直就是贵宾待遇,上上下下都知道,但个个装聋作哑,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可别真以为他和犯人似的。”

“那就好,那就好。”朱妤姝心中稍稍放心了。

李明勋点了点她手里的毛衣,说道:“毛衣毛裤你尽管织,可棉衣外套用不着你费心,安全局那边都安排好了,昌平城已经清理出来,里面的房子修补得当了,战犯需要的棉衣被褥和鞋具也是准备妥帖了,说是战犯,但军事化管理。

你不是没去过军营,也当是见过,军中衣着统一,从头到脚都是如此,所以,显露在外的,你就别费心了,做了他也用不着,里面的衣服什么的,你愿意做也就做吧。”

“那我和君华能去看看兄长么?”朱妤姝小心问道,眼神里全是渴望。

李明勋点头:“过两个月吧,待那边安顿下来再去,不然他一来你就去了,到了昌平是这里不满意,那里不顺心,管理所那边没办法开展工作了,到了管理所,战犯就一视同仁了,你给他提水准,就是给三千多战犯提水准,底下人没法处理,过两个月再安排吧,到时候悄悄去也就是了。”

李明勋也不愿意多提这个话题,他既不想铁面无私,也不想妻子坏了战犯改造的要事,可这个度是非常难把握的,索性只能岔开话题:“如今内阁已经南迁南京了,怎么成王妃还没有走,老上宫里转悠,怕不是只教你织毛衣的吧。”

朱妤姝笑了笑:“您以为你这个皇上把首相一家列到宗室里,是皇恩浩荡了,岂不知人家成王妃可是担心的很,她的大女儿今年也十五了,按帝国法律,明年也就成年,好容易到了年纪,却成了宗室,担心女儿家的婚姻由不得自己呀。”

李明勋听了这话,摇摇头:“不是怕儿女婚姻不由己,是怕联姻和亲之事吧。”

朱妤姝瞪了他一眼:“你心里也是知道呀。”

李明勋也是有两个女儿的,长女却不过十岁,不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可如今汉地已经光复,边疆大行招抚藩属之事,蒙古、女真和满洲越来越多的归附,其中还有人得了王爵,皇族贵女出嫁藩属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话题了,若真有联姻的事,皇家的公主年幼,可不是要拿宗室女来用么,可诚王一脉只有独子,荣王之女都已经婚配,也就只有成王家的长女正当妙龄了。

“这事你是怎么打算的?”见李明勋不愿意说,朱妤姝问道。

李明勋笑了笑:“您跟阿海家的媳妇儿说,似满清那等联姻,国朝是绝对不许的,但也不忌讳皇族宗亲,勋贵议员之女嫁于外族藩属,但宗亲勋贵之家若有愿意与内藩联姻的,皇家也能为他们操办一二,他们家的闺女,爱嫁给谁就嫁给谁,只要不违法就成。”

“陛下倒是开明。”朱妤姝笑吟吟的说道,她更开心自己的女儿不会成为政治工具。

“开明不开明的另说,如今北京和申京都在办学堂,理藩院那边也拟定好的规矩,将来内藩的嫡子都要到京城求学,与宗亲勋贵家的孩子一起读书成长,在一起久了,也难免有姻亲关系。可若是我真的和内藩的满蒙女真联姻,可不就有人把前明不和亲的国策拿出来说事么,我才不惹那个麻烦。”李明勋倒是看开的很。

“陛下既是这个想法,臣妾也就这般回成王妃,让她安心便是。”朱妤姝笑吟吟说道,正此时,一个女官走了进来,到皇后跟前嘀嘀咕咕说了两句,李明勋本不想理会女人的事,但听到安全局之类的事情,于是问道:“何文希又给你招惹什么麻烦了?”

“他哪里给臣妾招惹麻烦,是臣妾有事求着他了,陛下回来晚了几日,没见那个阵仗,好家伙,几千人围了崇福寺,若不是何文希动手快,怕是要出大事了。”朱妤姝想起那日的事还是心有余悸的。

“什么人这么大胆,京城的军管状态刚结束就闹事,怕不是有封建余孽在后面作乱吧。”李明勋脸色变了,自己也就离开京城几日,就出了这么大的事,但他转念一想又不对,问:“这与皇后何干,这种治安事件找京津治安厅,顶多让安全局帮忙,又怎么牵扯了皇后呢?”

“因为闹事的那群人是太监。”朱妤姝只得说道。

原来随着改朝换代,京城的上万太监便没了衣食着落,若说历朝历代,太监也不过是随行就市换个主子就是了,但偏生帝国是个特例,帝国法律明文规定,除却皇家,包括宗室在内,一律不得用阉人,便是皇家,也不得用二十岁以下的阉人。

这条法律的目的还是取缔太监这种摧残人**和精神的职业,如今李明勋的皇宫中只有几十个太监,都是皇后陪嫁或收留的,无论南京还是北京,不论伪明还是满清,两大皇室的太监就再不取用一人,这直接让京城的上万太监失业了,这些太监一辈子就会侍奉人,可在帝国,根本无人敢用,实际上,法律只规定了皇家之外,不得以太监为家中使唤,并不歧视其参与工商业,但帝国尚且处于严刑峻法的时间,任谁也不敢尝试。

而崇福寺原本就是太监改造扩建的,明清的太监多有捐纳,为的就是将来在此养老,可一下来了几千人,崇福寺也是承受不住,索性全部拒之门外,这才惹来数千太监围攻崇福寺。

“何文希方才让人来说,他已经查明,太监们围攻崇福寺并未伤人,只是向皇家示威,他抓了几个领头的,得知他们的目的还是让宫中收纳这些太监。”朱妤姝打量着李明勋的表情,小心说道。

李明勋笑了:“我这个皇帝就一个皇后两个妃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用得着几千个太监侍奉么,他们都来了,这些女官又改怎么安置?不要,一个不要,着京津行政官署安置吧。”

“是。”朱妤姝应到,但李明勋见她眼睛眨了眨,连忙问:“皇后似是有意见?”

“臣妾倒是想用一用这些人。”朱妤姝道。

李明勋打趣道:“几千人呢,总不能白养着他们吧,哎,不如这样,朕也选秀一次,选几十个嫔妃进来,他们也就有活儿了。”

“臣妾可没说让他们进宫侍奉。”朱妤姝也知道李明勋开玩笑,白了他一眼,问:“陛下可还记得前些日子臣妾让人城内城外办工坊的事?”

李明勋点点头,记起来一些,京城初定,朱妤姝趁着元老和资深议员的家眷都在,拿了宫中一些钱来,又劝募了一些,在京城办了七八家工坊,多是纺织、刺绣、制衣等女人能做的,为的就是给京城的弃儿弃女一条活路。

且说京城现有满清皇族出逃,后又大规模的清算,原有的官宦和权贵人家连根拔起,有些人逃亡了漠北,大部分发配边疆,但被发配的都是官宦及其直系亲属,而那些依附权贵的外室、无子女的妾室和婢女则被抛弃,逃亡的八旗有些连亲娘老子和儿女都扔了,而被清算的人都以为是要杀头的,也趁乱安排家属出逃,这些人都不敢承认自己是满清权贵人家,但又没有谋生之路,多流落街头,乞讨偷盗,而军管会和京津行政官署虽然有赈济措施,但也只给个温饱,非长远之计,这些流离失所中的壮丁壮妇,还能安排到城外务农,但拖家带口的孤女和半大孩子无人能管,朱妤姝操办的工坊的招收的就是这些人。

“皇后是想安排这些太监去绣花还是裁衣?”李明勋笑了。

“工坊里的织机需要的是精细麻利的人,臣妾觉得太监倒也合适,而且,许多中老年太监在宫中做到管事,也是有管理经验的,用他们管理那些鳏寡孤独,弃儿弃女倒是比女官还要合适,陛下以为如何?”朱妤姝问。

“皇后觉得合适,去做就是了,不合适再说,反正入冬了,城外的官庄要整备,你告诉他们,做不好就扔城外刨土去。”李明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