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四六 战与和

七海扬明 章四六 战与和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四六 战与和

李明勋看着李德灿,笑道:“好啊,到底还是朕的忠臣,这俄罗斯可有使者在京中?”

李德灿道:“陛下知道,俄罗斯国在远东与帝国争雄多年,因帝国在黑龙江两岸人口渐繁盛,而毛皮商人也多勤劳王事,因之,帝国转守为攻,这些年,敌退而我进,帝国得以深入极北之地,而首相大人主政永宁之时,因备御对和北洋战场,遂有过与俄罗斯和谈的意思,但数年来,双方商队、边民之间摩擦不断,不得成行,双方断了联络,但帝国光复京城之时,在京中捕获俄罗斯教士、商贾之辈甚多,与之联络,倒也不困难。”

“知道了,你便择一二教士北上交通消息,寻机议和吧,但与俄罗斯国因何而和,又因何而战,你可要思量清楚,莫要丢了西瓜,捡了西瓜。”李明勋说着,扭动了一下腰,咔嚓咔嚓的响了几声,他摆摆手:“今就到这里吧,午膳去永寿宫去吃,对了,还有这帽子。”

说着,李明勋起,戴上李香君亲手做的帽子,出了大,李德灿站在原地,兀自觉得心突突的跳,眼睛直愣愣的盯着脚尖,一动不动,侍从官走来,叫了几句,他也是没反应,只得推了一把,李德灿才是清醒了,侍从官笑道:“总裁大人,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子不舒服?”

李德灿抹了抹额头的汗水,摇摇头:“到底是天子威仪,我是心中惶恐,惶恐呀。”

“哦,子没事就好,总裁大人,陛下退了,您是不是也........。”侍从官提醒道。

李德灿点点头,向外走了两步,又回来,笑呵呵的问:“昨到现在,积攒的奏章公文,陛下都御批了?”

侍从官笑了:“哪能啊,南京内阁那边上呈的是关于水利的草案,掺杂了其他心思,陛下可是费了些心思,今早全为内阁那边忙活了,总裁大人知道的啊,陛下向来是先内阁后理藩院的呀,你们的那些,怕是要下午或者晚上给回呢。”

“哎,总裁大人问这个做什么呢?”

李德灿笑了笑:“刚想起来,理藩院那边新来的几个,是蒙古台吉,做事不稳当,把原本不用呈递陛下的奏章拿来了,为免陛下劳心,不知可否由本官取回,就是那份来自黑龙江绥靖区,为边民商贾请功的那份........。”

见侍从官有些为难,李德灿又说:“不拿也没关系,呵呵.......。”

侍从官却是满不在乎,说道:“嗨,我当是什么事儿呢,这奏章,您拿回去吧。”

李德灿如蒙大赦,压抑住心中的喜悦,接过奏章,侍从官的下句话却让他如坠冰窖:“您不拿回去,今天也会给理藩院送去的,陛下已经批了。”

打开奏章,看到一个大大的准字和朱红大印,李德灿的心凉了半截,他都不知道自己如何回的公署,一直喃喃着:“幸亏我主和了呀,幸亏我主和了呀。”

常阿岱在官房里看到李德灿这个模样,连忙去问,李德灿也是不言语,常阿岱拿起那已经御批的奏章,已然明白了过来。

实际上,在西伯利亚地区,帝国与俄罗斯的争雄中,帝国是逐渐占据上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双方争雄之地距离帝国的核心区域更近,别的不说,沿着黑龙江向下游就有海西和永宁两个超过百万人的行省,这意味着商人可以提供更为廉价的商品,军队可以介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而随着黑龙江绥靖区的设立,核心区域再次上前推进了数百里,优势就更大了。因此,永宁、海西和辽宁等关外省份更倾向于对俄罗斯继续战争,夺取更多的土地,当然,土地是不值钱的,那毛皮和金沙却是弥足珍贵的。

而李德灿本人也是主战的,原因很简单,他投效帝国之后,官宦生涯的大半都在关外渡过,他背后庞大的家族也是如此,而关外几个省的大家族,无一例外都插手毛皮、参茸两大行业,而随着帝国开始授权私人采矿淘金,这一行业是利润极为丰厚的。

原本李德灿以为两国积怨已深,必然是要打的,所以顺水推舟,推动这件事的发展,所以不仅授意毛皮商人与宫中李娘娘说项,还导演了一份请功的戏码,毕竟过往与俄罗斯的战争,多是商人与俄罗斯之间,顶多是永宁一省的事,李德灿希望通过这件事,让皇帝发话,确定战争关系,继而便可以推动开拓计划,为国拓疆,也为私牟利,一举两得,但不曾想,土谢图部忽然崩溃,牵一发而动全。

“大人,幸亏您在御前主张划界谋和,不然,这事就不好说了啊。”常阿岱感慨说道。

“是啊,是啊,你说,怎么就这么倒霉,我奏章刚呈递,漠北那边就出事了!”李德灿拳头打着掌心,不住的骂自己倒霉。

“大人说笑了,您若是真倒霉,也不会有坐这里抱怨的光景。”常阿岱随口应了一句,但这话却是真真一语惊醒梦中人,李德灿已经可以确定,皇帝已经觉察自己怂恿对俄宣战的事,可今在御前自己又主和的,虽说前有私心,但到底也是顾全大局的,大抵是因为这个,所以没有责罚,既然没有责罚,这事就还能补救。

李德灿轻咳一声:“你说的没错,当务之急不是自怨自艾,本官得天子重托,还得在与俄罗斯关系上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常阿岱问:“大人,不知陛下是什么意思?”

李德灿把李明勋说的话复述了一遍,他喃喃说道:“一句因何而和因何而战,一句莫要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本官着实参详不透,常阿岱,你以为这是什么意思。”

常阿岱眼睛转着,想了又想,猛然说道:“大人,属下觉得陛下是想议和,又怕吃亏!”

李德灿连忙问:“为何这么说?”

“大人,您好好想想,漠北经过这一变乱,帝国才愿意议和的,可若没这个变乱,真正想议和的是俄罗斯人啊。”常阿岱提醒道。

“对,对,说的没错。”李德灿连连点头,他久在关外任职,太清楚那些毛皮商人了,那些家伙天深入西伯利亚,初冬才回,每次都是骑马牵狗,大队出入,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别说那些俄罗斯商人,就连俄罗斯驻军多半时候都拿毛皮商团没有办法,而帝国也愿意接纳来自野人部落的投靠,编户齐民,充实军备,而那些各族部落,既惧怕商团之威,又难抵各色商品惑,也多有投效的,所以俄罗斯在远东是一不如一,以往几次来使,也都提划界议和之事,毕竟只有帝国才能约束得了帝国商人。

可现在帝国主动议和,就是为了避免俄罗斯人支持漠北的满清余孽,要知道,满清退到漠北,可以带去更为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动员体制,但是带不去充足的手工业和战争资源,只要帝国把其封锁在漠北,不出五年,这支曾经接触过先进军事的准火器化军队,就会沦落到和三百年前的蒙古人没有什么两样,但俄罗斯却可以为其提供火器和火药,维持满清的作战能力。

而从俄罗斯人的角度来说,最佳的办法是,一面与帝国议和,一面支持满清与帝国对抗,反正帝国也没有办法去封锁满清与俄罗斯之间的交通渠道。而这也是李明勋最不愿意看到的事。

“显然,我们的皇帝希望用和平换取俄罗斯取消对满清的支持,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漠北存在一个与帝国为敌的势力,可以作为两个帝国之间的缓冲区,这就是问题的根源,也是皇帝陛下对您的考验,我相信,您解决这件事,之前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常阿岱推销着自己的见解,得到的是李德灿的赞许之色。

李德灿考虑了一会,继而笑了,显然他有主意了,李德灿说道:“与俄罗斯议和的关键不能放在划界上。”

“哦?那是为何,想来无论是对方还是我方,都想要更多的地盘。”常阿岱不解。

“因为这不解决根本问题,划界不重要,可以慢慢谈,与俄罗斯的谈判关键在于委质!”李德灿有成竹。

“委质?这不可能吧,俄罗斯是不可能成为帝国藩属的。”常阿岱难以置信。

李德灿解释道:“你知道吗,从俄罗斯的京城莫斯科到达北京,大约需要十个月的路途,也就是说,我们派遣使者联络上俄罗斯,而他们再请示他们的沙皇,继而再遣使者谈判,等到有了结果,很有可能两年甚至三年就过去了,那样就太晚了,所以和俄罗斯的谈判,必须切实而有效,因此,我们可以先休战和通商!而在通商的过程中,达到委质的目的。

据我所知,东正教士对俄罗斯人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俄罗斯在东方也有总督之流,我们可以遣使前往雅库次克,找到那位总督,与其休战,然后通商,以实际控制区为界,换取其承诺与满清断绝联络。”

“这显然对我们不利,即便是划界,也不能以实际控制区为界限,而俄罗斯人的承诺根本不值一提。”常阿岱说道。

李德灿道:“你说的没错,实际上界限划在哪里都是毫无意义的,毛皮商人都是武装商队,而西伯利亚地广人稀,根本无从确立界限,至于俄罗斯人的保证,就要以人质作为效力保证,比如我们可以只选择一个通商口岸,哦,就可以选择胡玛尔这座帝国最北面的城市,我们可以要求西伯利亚总督派遣使者、教士常驻胡玛尔城,然后让其商人两年一次前往胡玛尔贸易,第二波商人抵达,第一波商人才可离去,这样,我们永远有一批商人、教士和使者作为人质,只要我们发现任何俄罗斯支持满清的痕迹,就立刻处决这些人质。”

“如果俄罗斯人不同意怎么办?”常阿岱问道。

李德灿哈哈一笑:“不同意就宣战啊,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陛下的目的只是尽可能的削弱满清的力量,避免俄罗斯给予他们支持,可并不代表俄罗斯给予他们支持,我们就无法消灭满清,常阿岱你要知道,俄罗斯人给其最多的支持,也不过几千人枪罢了,这可不足以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可是陛下主张.......。”

李德灿道:“陛下确实主和,但不会吞下苦果,实际上,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法子,如果俄罗斯人不同意,那就是无视我方善意,如果其同意而又出尔反尔,那就是撕毁盟约,我们都可以向议院和元老院有个交代。”

“或许您说的对,陛下要求的就是有个交代。”常阿岱只得说道。

李德灿只得叹常阿岱还年轻,他示意常阿岱坐下,说道:“我记得伪清顺治朝的时候,卫拉特、叶尔羌汗国、和硕特汗国都遣人纳贡称臣,如今新朝初立,中原鼎新,各方势力多半也会遣人来的,特别是西域各方,但凡来,无论是代表汗王还是各部酋长,一律厚待,不管族别和宗教,一律上报,既是围剿满清,西域也该行动起来,先确立藩属关系,孤立满清。”

“是,属下定会用心办理。”常阿岱道。

李德灿提醒道:“接洽进贡之事,不用你多虑,这段时,你让人留意京津、山西、陕西和甘肃,是否有来自西域的商贾,另派人去山西,寻找有经营西域商贸的得力商人,但凡与之相关的,一律截留听用。”

“大人,这截留商贾可是有害帝国法规的呀。”常阿岱提醒道。

李德灿笑了:“本官又不是抢劫他们,找到这些人,除了是帮衬安全局建立报网络,便是建立采购骆驼的渠道,草原用兵需马,但穿越大漠不能少了骆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