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八十 赎买政策

七海扬明 章八十 赎买政策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八十 赎买政策

"爱书网"访问地址

陈文川离开了刑曹衙门,没有乘坐李德灿的官车,而是一路走着回家,道路上满是一队队被押解的犯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有些犯人队伍照了面便是一阵厮打,打人的多是两班家的远亲或家奴,而挨打的则是原本耀武扬威的官宦,这些人因为主人或者宗家而遭到了株连,他们被没收了土地和财产,被发配到陌生的地方,向西最远到甘肃,向东则到宁古塔,帝国的边疆省份和军事绥靖区需要这些劳动力,是否要被发配已经不在于他们有罪与否,而是看帝国需要多少劳动力。

没有人会去阻拦那些人打闹,街道上的百姓看到也会拍手叫好,对于他们来说,高高在上的贵人和仗势欺人的恶奴打在一起,是最好看不过的热闹了。

把一切看在眼里的陈文川是矛盾,如今到底是什么场面,陈文川都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形容,主仆互殴是斯文扫地,可百姓拍手称快如何又不能算是得人心呢?

而回了家的陈文川看到自己的家门前也是排了很长的队伍,只见那些人青衣小帽携家带口的,就知道都是穷苦人家,有家中役使的家仆,也有长工和佃农,所有人都是来解契的,按照帝国的命令,朝鲜之民俱为良籍,卖身契等人身依附关系的契约一概废止,但在帝国平定中原各省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契约并非直接作废,而是由官方出银赎买。

“叫什么名字?”

“回东家的话,小的朴太。”

“朴太是吧........。”陈文川的儿子陈子兴在一沓子契约中找到了朴太的名字,是陈家佃租土地的老人了,已经租种了陈家七年的土地,陈子兴晃动了一下算盘,照着账本计算起来了,噼里啪啦的一打,说道:“朴太,你可是欠了我家九石五斗的租子没有还,另外还拆借过两钱银子,对吗?”

朴太点点头:“对,对,东家说的都对。”

朴太这么说,他的女人却是从后面拉拽他,朴太不管,那女人说:“东家,那银子中秋的时候,我家用鸡蛋顶了的。”

陈子兴身子往后一仰,咚的一声,脚直接砸在了桌子上,说道:“你顶的是利息,可不是本钱。”

“东家,当时你家的账房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让他来,我们对质!”女人是个泼辣的性子,叫喊着,迎来了一群人的附和。

陈子兴哪里还能找来那账房,帝国的商人可是随着大军一起到的汉城,局势稍稍和缓,就开门立铺,似陈家账房那等掌握中朝双语且能写会算的人才,早就被帝国商人用一月五两的高薪挖走了。

朴太则推搡了一下自己女人,说道:“你废那些话干啥,他怎么说咱听着就是,反正钱又不用咱们还,是朝廷给咱还的。”

陈子兴这才放下脚,高声说道:“朴太欠陈家租粮九石五斗,银二钱,今俱由衙门归还,即日起,朴太与陈家再无瓜葛。”

说罢,陈子兴抽出一张桑皮纸做的文契,上面写明了朴太的姓名和积欠钱粮的来由,陈子兴先签字,朴太大字不识,由旁边一个书记官签了他的名字,他摁了手印,书记官做好这份文契,写了一张欠条,交给了陈子兴,陈子兴收好放在了一旁的盒子里,书记官说道:“朴太,你的事完了,拿着这个条子,去领官家租你的地吧。”

“多谢老爷,多谢东家!东家,这样咱就两清了!”朴太欢天喜地的收好条子,说道。

朴太的女人却是小心问道:“老爷,我们听说朝廷也给分地,地给了就是我家的了,是不是?”

书记官拍了拍桌子,一个戴着镣铐的本地官员走来过来,书记官说道:“你把帝国奖分边疆土地的政策给朴家人解释一下。”

而陈子兴已经开始下一个,第二个人是陈家的家仆,书记官只写了一张十二两银子的欠条就赎买了这个家仆的卖身契,这个时候,那个犯官已经解释完了分配边疆土地的事情,朴太和老婆商议之后,决定举家迁往齐齐哈尔绥靖区,以获得熟田二十亩,牛一头,犁一套和荒田五十亩的待遇。

书记官也少见这种主动迁徙的,他从朴太手里要过原本的条子,又写了一张新的,说道:“给你的东西,这里上面俱已经写清了,你先到衙门领一家人的冬装和鞋袜,另外会有人给十五斤白面,记着,回了家先把这白面做成饼子或者煎饼,是去齐齐哈尔的路上吃的,懂了吗?”

“懂了,懂了,还发衣服鞋子啊,好啊,好啊。”朴太一家欢天喜地的离开了。

陈子兴用了两天的功夫,终于把家中所有的仆人和佃农的关系厘清了,收获了满满一箱子的欠条,完结的时候一汇总,竟有白银三百余两和稻米九百多石,倒是一笔不小的财富,陈子兴收拾妥当,趁着晚餐的时间去找父亲汇报。

圆桌上只摆着四种菜式和一锅粥几个馒头,陈文川向来不奢侈,菜色倒不见得比以往少,但菜品式样却是大变,以往冬季会有什锦锅子和羊肉羹的,可现在桌上全是买来直接切好的熟食,只有那一锅粥算是热乎的,这也怪不得厨房,陈家的厨子也被人花大钱挖走了,帮厨的仆人也被朝廷赎买遣散了,这一桌子菜,还是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陈家夫人上街买来的,热闹了两年的陈家如今寂寥的很,父子二人对面而坐,形影孤单。

“爹,和朝廷那边都收拾妥当了,所有欠条都在这里了,明日儿子就去衙门去讨债。”陈子兴给陈文川满了一杯,自己也倒了一杯酒,如释重负的说道。

“罢了,收起那些条子吧,也不用去衙门讨要了。”久久不语的陈文川说道,见儿子不解,陈文川说道:“你以为衙门里的那些新官是好相与的,你去了自讨没趣不说,平白还会惹来诸多祸事。”

“会有什么祸事,告示是朝廷发的,上面有理藩院总裁和领议政金铽的大印,作不得假,这欠条也是理藩院派遣的书记官亲自开的,也是真的,他们再蛮横,自己的帐自己得认吧。儿子是担心夜长梦多,就怕那李德灿一朝离开汉城,留守的官就不认了........。”陈子兴说道,他压低了声音,对陈文川说:“爹,儿子今天下午送那位书记官回户曹衙门,偶然听到有人说大王拒绝了天子封赏的朝鲜王爵,想要前往京城,自请其罪,以其屏藩一方,却失德侍敌为由,辞却王位,而且还说,朝鲜王室都曾屈身侍虏,无人可继王位,请归附天朝........。”

当啷!

陈文川手里的杯子落在了桌子上,他喃喃说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会是这样啊.......。”

陈子兴原本想要去捡杯子,却发现陈文川的手在颤抖,这对于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他连忙问:“爹,你怎么了,你是不是不舒服啊。”

陈文川摇头,他沉默了许久:“为父已经五十有七了.........。”

陈子兴不知道他要说什么,而陈文川说道:“当年随先王来到汉城的旧人,已经没有几个了,老而不死是为贼,说的便是我了吧,随先王死去的人真是好福气啊,不用在家国天下之间矛盾,也不用.........,哎!”

陈子兴似有无数的感慨,但最终也不过化为一声长叹。

“爹,你不要胡思乱想,大王当与不当这朝鲜王与咱们家有何干系,当年先王不过予您一饭一衣之恩,您却鞠躬尽瘁,难道还真要您死而后已吗,说到底,朝鲜的命运从来都不由自己掌握,说句不该说的话,丙子虏乱,朝鲜臣服满清,若是驱逐鞑虏的不是帝国而是朱明,又岂会对朝鲜轻轻放过,还不一样问罪李朝王室,说到底,先王与大王这些年所作所为,那些所谓虚与委蛇,也不过是难以接受夷狄为主的局面罢了,那些小动作,是往小了说是为了自己的颜面,往大了说是为了大明恩德,与当今帝国何干?”

陈文川当然知道自己儿子说的是实话,但他又岂能忘记是朝鲜大王让他活命,得保衣冠完整的。

“为父明白了,你吃饭吧,记着,明日去了户曹,万不可强求,更不要强出头,咱们陈家已经在这汉城安家立户,可不能因为一时意气,就惹来祸事。”陈文川道。

陈子兴不解:“不会啊,朝廷张榜公示,又是书契完整的,如何能不认账呢?”

陈文川苦笑:“认账,对谁认账,若你是良民功臣,他自会对你认账的,可若你不是呢,我猜来日你去户曹衙门,对方一定会找各种理由拖延时日,不予兑换,此后再去,怕是要再行审核了,查一查要债的这些人是何等背景,说不定还能找出几个满清余孽的漏网之鱼,为父问你,那些手持账单的人,有几个经得起审核的?”

陈子兴倒是不觉得自己经不起审核,关键看衙门讲理不讲理,若是衙门铁了心的不给,随意编造一些证据来,便可以把自己一家下狱问罪,别说要债,连身家性命都不得保了。

“那儿子该怎么办?”陈子兴问。

陈文川道:“你明日去了,只看别说,若是人家愿意兑银钱给你,你就接着,人家若是不愿意,你就莫要强求了。”

陈子兴张开了嘴,依旧有些不太乐意,但是想到如今自家已经不是官宦人家,只是普通百姓,所谓良民不与官斗,失去权力的他们又岂是人家的对手呢。

父子二人对坐,斟酒连饮,偶尔发出声音,也是筷子碰到碗碟的声响,一直到粥完全凉了,也没有人想起喝粥。

而第二日,陈子兴早早去了户曹衙门,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正如陈文川猜测的那样,户曹衙门以军资需求日甚,财政周转不济为由,暂缓清账,让众人两个月后再来,当时便有人不许,闹将起来,陈子兴远远躲开没有参与,而过了几日,便是又有人遭遇了抄家问罪,列出的名单被陈子兴看了,他回忆起来,其中不少都是那日闹清账时候的领头的。

而等到说定的日期到了,陈子兴提着装满欠条和账本的箱子再去清账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么积极了,而待他吃过早餐到了户曹衙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表彰大会的现场,一问才知道,有一些人人主动放弃了衙门的欠账,而获得了衙门的表彰,各家得到了‘忠顺绅民’的匾额,披红挂彩,像是中了状元一样送回了家,还免了各家三到五年不等的欠税,纳了他们家的子弟去学堂深造,将来好在朝鲜为官,而有大批人死硬着非要讨要欠款,就真的出现了陈文川所说的审核之事,一通审核下来,又是抓了大批的人,幸好陈子兴没有提交,躲开一劫。

陈子兴也是明白了,新朝这是赖账不还了,谁敢来要账就往监狱里扔的节奏,非但钱要不回来,还自投罗网,索性把手里的账本和欠条往衙门里一送,也换了一张‘忠顺绅民’的匾额回来,这东西倒真与护身符一般,有了这东西,衙门再不上门找麻烦,问罪清算的名单里自然也把陈家的剔除了。

“爹,这匾额挂哪里啊?”陈子兴带着匾额回了家,见到陈文川,问道。

陈文川道:“一时还不知道挂哪里好,先收在库房里,日后若是用到,再挂也是不迟。”

陈子兴也知道自己父亲不甚欢喜,也就顺从了他的意思,陈子兴把匾额放库房里,到了书房,对陈文川说道:“爹,儿子今日去衙门,打听到一件有关爹爹的事。”

“什么事?”陈文川不解。

“爹爹或许不知道,大王已经定下三月去京城了,因为是请罪和辞封,所以要带一些朝鲜旧臣去,金铽自然在其中,儿子听说,大王还点了您的名呢,说不定这一次去京城,您还会再度出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