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零二 定策

七海扬明 章一零二 定策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零二 定策

李君华显然没有准备,因为一直以来他都是坐在皇帝身边听政,从未参与过,见李明勋问向自己,李君华只得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启禀父皇.........。”

见太子起身,李明勋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坐下说,你若站起来,这些人就没有敢坐着的了。”

李君华应是,说道:“儿臣以为,西域当打,却该小打。自帝国初立,边墙之外各国纷纷称臣为藩,但无不是阳奉阴违,表面恭顺,背地常有串联勾结之事,只因为这几年帝国之力用于北伐草原,而未在西域动兵戈导致!胡人素来畏威而不怀德,若我国无扬威于西域之举,恐西域诸胡我行我素,实在有损帝国国威,是矣,儿臣以为,西域当打!

但我**事重心现在讨伐满清余孽,不宜用重兵于西域,可派遣精锐西出河西走廊,攻伐叶尔羌叛贼巴拜,夺占其属地吐鲁番和哈密,这两城素来是西域门户,古往今来便是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又处于天山之右,若能在此地驻兵,退为屏蔽河西之屏障,进则大道通途,兼顾天山南北,震慑准噶尔与叶尔羌两部。

再者,叶尔羌司马依伯克也有借帝国之兵东西并进之意,双方合作,倒也是十拿九稳了。”

李明勋微笑点头,暗赞太子对局势判断的准确,正如太子李君华所言,若真的能拿下吐鲁番和哈密,那就是打开了进军西域的大门,把军队补给线向前推进了数百里,河西与西域之间的千里沙漠便不在是阻碍,而哈密吐鲁番所处位置对进攻天山南北都有利。

“君弘,你觉得呢?”李明勋又看向诚王。

林君弘也是第一次被问军国大事,也有些紧张,他说:“臣以为太子说的是,此战确实要打,而且臣觉得,若是要打也要快打,不要迁延。”

“哦,为何?”李明勋问道。

林君弘道:“臣听闻满清余孽退避漠北之后,一直致力于整合各部,先吞车臣部又破土谢图,去年又恩威并施整合了扎萨克图部,当年漠北喀尔喀三部已尽归其手,大兴安岭至阿尔泰山已为满清所有,而满清素知我国之威,时刻准备应对帝国的征讨,定不敢懈怠,如今在漠北已经是无可征伐,其若再行扩张,怕是要觊觎西域了,准噶尔还好,正值强盛之时,满清未必敢衅,可叶尔羌已经内乱,且也勾结满清,若满清真要动兵,怕是.......怕是比帝国还要近便吧。”

阿尔泰山脉是西域和漠北之间的天然分界线,但这座山脉的北段才是高耸入云的山脉,南段则是低矮的山丘,漠北的骑兵可以通过这些区域很顺利的越过阿尔泰山,虽然谈不上如履平地,但相对于穿越千里沙漠才可进入西域的帝国来说,显然有利的多,而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西域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往往是倾国之力才可拥有的疆土,衡量中原王朝是否强盛的标准,而对草原民族来说,西域仅仅是随意可刷的副本,往往几千骑兵就可以横扫。

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契丹、蒙古乃至满清,几千年来,草原民族征服西域几乎成了固定的节目。

而李明勋终究要比林君弘想的长远一点,说起来,草原游牧民族对付中原王朝最常用的战法就是迁移避战和骑兵骚扰,这种招数屡试不爽,显然满清也会效仿,李明勋一直有一个担心,如果未来北伐蒙古高原,满清效仿前辈,避战西遁,逃进西域怎么办,试想当年耶律大石不就带着几百残兵逃奔西域,建立西辽,苟延残喘的上百年吗?

显然,如果帝国先于满清占领哈密和吐鲁番,就切断了漠北进入西域的道路,也就断了满清的一条退路,而如果帝国不主动,任由满清占有哈密和吐鲁番,那就是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两城一倒,吞并叶尔羌汗国只是时间问题,叶尔羌汗国倒下,天山北路的准噶尔部落就要四面为敌了,倒向满清也是时间问题,接着就是中亚、藏地,与其亦步亦趋,还不如从源头掐死这种可能。

饭吃到这个时候,身为首相的阿海已经吃出真味来了,帝国的核心人物都在这里了,似乎只有自己没有支持介入叶尔羌内乱,显然这很不好,阿海待林君弘说完,问向一直没有说话的李德灿:“李总裁,盘踞吐鲁番和哈密的叛逆巴拜实力如何,昨日宴会上,我听阿都拉说,不过三四千骑而已?”

身为理藩院总裁,对于叶尔羌内乱之事,他做的准备最为充分,连忙说道:“远远不止,哈密和吐鲁番加起来超过十万户数,巴拜只有四千余骑是因为战马不丰的缘故,其麾下尚有骆驼骑兵数千,另外还可以武装相当数量的步兵,火器也是不少,帝国二年,就曾领近万兵犯我河西边墙,实际兵力定然在一万五以上。”

显然,阿都拉和卓故意隐瞒了巴拜的实力,这倒是不难理解,毕竟他要说服帝国出兵。

“那你们理藩院认为,平定巴拜需兵马多少,耗军费几何?”李海又问。

理藩院主理藩务,而藩务之中,兵事为先,所以李德灿对此并不陌生,去年还曾前往朝鲜,指挥各部解决了朝鲜割据的局面。李德灿轻咳一声,说道:“若定哈密吐鲁番,当以绥靖区藩兵为主,云中绥靖区几年恩养,兵力充足,而还可从距战区较近的西宁绥靖区调兵,且甘肃也有两旅西北边卒,剽悍耐战,帝国二年巴拜犯边时便给予其迎头痛击,且有司马依在背后策应配合,因此,下官以为,只需出兵一万即可。

西北沙漠戈壁广布,距离腹心之地较远,不宜动用大军,不然军粮耗损便难接受,此前甘肃就有垦荒屯粮举措,从去年开始,西北少灾,因此粮食不缺,只需在关中采买少许即可。而动用藩兵,只需恩赏无需军饷,因此军费耗损不会太多,若一切顺利,速破敌巢,军费当不过百万两,其中大头也是采购骆驼等,这些耗损,将来也可用在北伐之上,但是,臣所计算只是用兵之费用。在讨平叛逆之后,在哈密和吐鲁番可屯垦移民,所耗就要另算了。”

“若打下来,自然是要占住屯垦移民的,不然打什么,他司马依的一个闺女可不值这个价钱!”李定国说道。

李海对用兵多少不在乎,关键是军费,他已经明白,这件事原本皇帝和理藩院就能定的,非得拉上自己,可不是因为万寿节之喜,自己恰巧在京,还是想从内阁这边拿钱,不过这也难怪,自去年定下商屯大计后,理藩院所掌握的那点军费立刻见底,不得已专门为此借了国债,理藩院没钱,自然要内阁支持,好在,钱不多,百十万两而已。

吃罢了饭,一群人商议着把这件事定下来,就各自告退,李海乘车回了寓所,见王妃正在堂内和几个女侍一起打叶子牌,场面倒是火热,见李海归来,女侍们纷纷下去,成王妃笑着说道:“上次见皇后还是英王成亲的时候,那时宫里还兴打麻将,我原本准备了一套象牙的麻将的,不曾想今日入宫,又改打叶子牌了,三个人玩的斗地主,据说还是皇上发明的,你说咱们这位皇上,英武果决,武勋盖世,怎么在这等游戏上也这般有造化,真是奇哉怪也。”

“背后议论皇上可不好。”脱掉靴子,李海提醒了一句。

“那是前朝的规矩了,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再说了,皇上是你义父,也是我公爹了,说几句玩笑话也不妨事的。”成王妃倒是看的开,她说笑着,见丈夫满面愁容,问道:“怎么了,皇上给你气受了,是不是向你今早说的那样,皇上冲内阁要钱了?”

“要打叶尔羌了,理藩院拆解不了款,让内阁筹军费百万两。”

“才一百万两,内阁年年进出那许多银钱,怎么也能挤出这点吧,我就不信,为了一百万两,内阁和国会还会和皇上过不去?”成王妃倒是不在乎。

李海捏了捏太阳穴:“哪里还用我筹措,皇上早有准备了,挪用申京建设款项,以支西征之事。”

“哦,这些年财政再吃紧,也没见挪用过申京那边款子,一百万两,卖些店铺田庄不就是了。”成王妃倒是颇感觉有些意外,谁都知道,帝国不是没钱,光复时清算所得田亩和房产有的是,一来帝国要求必须在各省掌握足够的国有土地以防土地兼并和灾荒,二来则怕一股脑出售,卖不上价去,所以国有资产里有的是好田亩宅院,各省主要城市都有。

李海微微摇头:“咱们皇上哪里肯卖那些好东西,这一百万是要打土豪了。”

“又搞募捐?”成王妃笑了。

“那倒是没有,皇上挪用了御赐宅院中的部分款项,听那意思,不光挪用,挪了还不准备补了。简单的说,皇上在申京建各级宅院数百,赏赐伯以上勋贵,经过这么一挪用,这些勋贵们怕是要自己买家具装修咯。”李海无奈说道。

“哟,那可不止一百万两吧。”成王妃眼前一亮。

李海点点头:“那是不只,可谁又能说出什么不是来呢,连申京新宫装修,皇室都要自掏腰包了,咱们难道还要腆着脸向内阁伸手吗?”

“皇上算小账还真有一手,但你愁这个作甚,又不针对咱们。”成王妃打趣道。

李海问:“你知道此次对西域用兵,哪个做主帅吗?”

“应该是荣王吧,今日他不是与你一道去御前的吗?”成王妃道。

李海摇摇头,示意她再猜,成王妃道:“总不会是李德灿吧,这不可能呀,上次定朝鲜,不过看他是朝鲜人罢了,若对外藩用兵,还是得宗王勋贵领兵才好,普通的将领用军衔可压不住外藩的爵位,李德灿就一个二等侯,不好施展吧。”

“不是李德灿。”

“那还会是谁,英王还在收拾西南那一摊子事........。”

“是咱舅家表弟君弘领兵,近卫军曹禺佐之。”李海索性说了出来。

“君弘才多大,下个月才十四吧,也能上阵?”成王妃瞪大了眼睛,转念一想说道:“不过也不妨事,英王领兵破泰西舰队的时候,也是十四岁吧........。”

说到这里,成王妃凑上前,道:“王爷,不如让咱儿子也跟着去吧,这也是年少成名的好机会,说起来咱儿子也十六了........。”

“皇上也问了,想让睿儿也去军前效力,被我回了,睿儿毕业后还是按照你我商定好的,去驻日本领事,就别想掌兵的事了。”李海显然也正是为此事忧愁,见妻子有些不乐意,他说道:“皇上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与我几番书信来往都说精力不如以往,又有旧伤在身,日渐迟暮,此番安排西征之事,君弘加曹禺,一个宗王一个亲将,是什么意思还不明白吗,这是在为太子谋划呢,若是太子再长两岁,怕是西征主帅就是太子了,可前有英王盖世,太子却又年幼,若真有个什么变故,那就是争夺储位了,这种事,还是莫要让睿儿参与了,还有不到三年,我这首相也到任期了,但愿这两年不出事吧。”

成王妃微微点头,成王与诚王府虽然一脉相承,但这些年林君弘在京城与太子一起长大,而李海则在南京,管理一切内政,林君弘的身上已经打上了太子党的烙印,而李海素来让家人远离储位之争,此刻还是如此做的。

“说起睿儿去日本,今个皇后娘娘也提起了,说一去日本四五年,让睿儿在毕业前后把婚事给定了,不然就耽搁了,还说叶尔羌国送来的那个别吉不错,万寿节宴会上我也看了,确实漂亮,不如咱们........。”成王妃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