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零七 需要的赏赐

七海扬明 章一零七 需要的赏赐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零七 需要的赏赐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吐尔逊不得不同意这个建议,他虽然已经不怕献出生命,但不怕死的人并不代表会找死,最好的结局不是活着然后立下大功吗?

但是吐尔逊并没有住在伯克府,他在司马依伯克嘴里知道圣裔骗人了,这对他的世界观冲击很大,既然圣裔为了自己能骗人,那么司马依伯克也会这么做,吐尔逊可不敢相信这个家伙,他选择和司马依定了一个五天的约定,然后利用自己的商业关系游走在周边的天方教寺、茶馆和客栈,尽可能的打听消息。

吐尔逊和司马依伯克最后得到的消息差不多,叶尔羌城又乱了,阿帕克遇到了大问题,准噶尔似乎态度有所松动,不再听阿帕克的调遣,而许多领主回了自己的城市和镇甸,不再支持阿帕克,这些消息汇总起来说明,司马依的阿克苏目前是安全的,那么他又可以和帝国商讨东西夹击巴拜的计划了。

只不过这一次司马依伯克成了惊弓之鸟,巴不得吐尔逊回去就立刻出兵。

“八月,我希望八月之前听到帝国大军进入哈密境内的消息,那时候我就立刻率兵西进!”司马依说道。

但这件事可不是司马依能决定的,吐尔逊按照来之前卫云凤交代的,说:“十月,十月之前抵达。”

“太晚了!那时候秋收结束,有了粮食的巴拜更有力量。”

“就是要在秋收结束后!伯克,你要知道,天朝军队的补给线是从兰州开始的,距离哈密超过千里,如果八月动手,巴拜肯定会把哈密和吐鲁番未成熟的粮食烧掉、毁掉,坚壁清野,收缩回城市,那样的话,您的阿克苏、拜城、库车能提供所有军队需要的补给吗,能养活那些失去粮食的百姓吗?”吐尔逊直接问道。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到时候阿帕克和卓可不会坐视丢掉巴拜这个盟友,一定会出兵向东,而带走兵马的阿克苏地区在谁手里还不知道呢,更不要说作为大军提供补给了,要知道,巴拜受司马依伯克和帝国的夹击,他司马依伯克难道不是也在巴拜和阿帕克的夹击之下吗?

而西域的秋收在九月,帝**队十月前抵达,吐鲁番和哈密的秋收结束,抵达之后就可以就地征粮,如果巴拜搞坚壁清野那一套,就要从百姓手里抢粮食,显然那会激发民怨!而秋收结束,农民就清闲了,也更容易接受徭役,同样是征徭役,秋收之后和正在秋收可是两种状态,为了不让粮食烂地里,农夫会拼命的。

司马依不得已只能同意,最后他把两封信和一盘子金银放在了吐尔逊的面前,吐尔逊不解他为何这么做,司马依说道拿起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件:“吐尔逊,我真正的朋友,我恳求你到了兰州,找机会吧这封信私下交由诚王殿下,请一定答应我。”

吐尔逊不解:“诚王?”

“您没有见到他吗,他才是负责西征的人啊,他应该在六月中旬就抵达兰州了........。”司马依不解。

吐尔逊想起了在甜水井遇到的那个少年,与自己在浴室里谈天说地的俊美少年,在黄河渡口分手的时候,他似乎说过,我要在六月十五之前抵达兰州,难道他就是诚王殿下!

吐尔逊差点要给自己两巴掌了,见司马依追问,他只能撒了半个谎:“是不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卫大人交代我军机的时候,他在一旁,我以为那只是卫大人的侄子,我真是该死,竟然未曾识得天潢贵胄!”

“就是他,他是我女儿的朋友,希望看在迪丽古丽的面子上,他能如期抵达。”司马依恳切说道。

吐尔逊只能答应了下来,他当天就离开了阿克苏城,返回兰州,一路上他都想尽办法加快速度,他长途跋涉九天,吐尔逊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跪在了林君弘的面前。

“我真是一个该死的蠢货,竟然不识得殿下圣颜,实在是该死。”吐尔逊跪在林君弘面前,抽打着自己脸。

“好了,起来吧,是我故意不告诉你的。你不是说过吗,不套麻袋的驴会记恨殴打他的主人,如果我不给你套麻袋的话,你会畏惧我,会谄媚我,还会给我讲述那许多旅途趣闻吗,还会带我在花马池、渡口享受本地的特色服务吗,你不会的,你没有那个胆子,吐尔逊先生,你起来吧,我不怪罪你,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个坏消息。”林君弘笑着扶起吐尔逊。

“请说,我这条命都是殿下的了,还会担心什么坏消息呢?”吐尔逊诚恳回答。

林君弘道:“原本我希望您回答兰州可以在这里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等待我胜利的消息,但很抱歉,您必须担任我大军的向导了。您知道吗,我的手下在甘肃找了很多来往西域河西的商人,他们每个人都提到过帮助过他们的吐尔逊老爹,有人说您知道西域沙漠里有多少颗沙子,也有人说在沙漠里,您比骆驼更可靠,看他们信誓旦旦的样子,我只能依靠你了。”

“我很容易为您服务。”吐尔逊回答道。

“为什么你比骆驼更可靠,我看他们的回答,感觉这不是夸赞,似乎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林君弘问。

吐尔逊小心接过一杯茶,颇为骄傲讲述了起来:“那是十七年前,我还是一个只有三头骆驼的小商人,和人搭伙穿越沙漠前往和阗,遇到了几天几夜的沙暴,沙暴结束,我们丢了十分之一的骆驼,但恰好那就是所有运载水的骆驼。

当沙漠里没了水,人们会选择跟随骆驼的脚步寻找,但我却决定自己寻找,有人跟了我,但大部分跟着骆驼,最后活下来的只有我和我身边的伙伴,那些跟着骆驼走的人再也没有出现。”

林君弘笑了:“您真是一个可靠的人,但听了这个故事,您就更应该做我的向导了。”

“殿下,吐尔逊随时听侯您的调遣。”吐尔逊道。

林君弘拍了怕他的肩膀,说道:“好了,回去等消息吧,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好好享受兰州的一切,现在不会有人阻碍你去任何地方了。皇上教导我说,当有人为你效力,你就要给他最需要的赏赐,吐尔逊先生,我会如此待你的。”

吐尔逊道了谢,兴奋的回了自己的家,经历了这次事情,他更迫切的希望见到自己的家人,而在他前往阿克苏的时候,已经派人把自己的家人从南疆接到兰州来了,想来他们应该到了。

进了家门,吐尔逊听到有人念诵经文的声音,其中夹杂了许多对经文的解读,他顿时脸色大变,那些话语像极了传教的教士,虽然他因为功勋获得了帝国公民的身份,但帝国公民也没有传教的权力。

“闭嘴,闭嘴!”吐尔逊冲进了那个传出声音的房间,却只看到一个孩子抱着书坐在桌子前,再无他人,而这个孩子正是他最喜爱的儿子木合买提。

但木合买提不应该在这里,因为他没有告诉过帝国的人木合买提的位置,因为他原本就被吐尔逊秘密安顿在了帝国境内,只不过是在宁夏城,显然,那位诚王用自己,也在震慑自己。

“父亲,您回来了,实在太好了!”木合买提抱住了吐尔逊。

吐尔逊抢过木合买提手里的书籍,问道:“是谁让你读这些的,你会进监狱的,知道吗?”

“这是老师教的,今天要背诵下来,明天还要抽查。”木合买提解释到,而那本书籍上还有一段文字:阅读并背诵全文。显然,真正的经文里不会有这些。

“什么老师,什么学校?”吐尔逊坐下来询问,不该出现的儿子出现了,还上了学,显然这并不简单。

木合买提解释道:“二十多天前,我被您的朋友从宁夏接到这里,被安排进入兰州天方教经学院学习,在那里有教可兰经的老师,这本就是经学院的教材........。”

听完了儿子的解释,吐尔逊明白了许多,这或许就是林君弘所说的‘给予最需要的赏赐’。

“父亲,其实经学院里的老师和我们并不是一个教派的,他们说的教义和圣裔说的很多都不一样。”木合买提小心说道。

常年居住在叶尔羌的吐尔逊家族表面上是白山派的,这与帝国境内的老教并不相同,吐尔逊道:“孩子,圣裔与圣裔的解释也不一样,不然也不会有黑山和白山之分了。”

在认清了阿都拉的真实面目之后,吐尔逊更不在乎什么教义了,木合买提则有些担心:“父亲,我真的可以学习这些吗,这不是圣裔才能做的吗?我很怕别人知道,即便在家里我也只敢在自己卧室里学习?”

“不一样的,在帝国境内,任何人都有权学习,孩子,你知道吗,这里没有圣裔,寺庙里的教士都是所有的教民推举出来的,只要你掌握足够的知识,只要你公正平和仁慈,你也可以做圣裔做的事情,你明白了吗?”吐尔逊笑着说道。

木合买提问:“那我是不是永远无法返回家乡了?”

吐尔逊哈哈一笑:“孩子,等你长大了,你的家乡也肯定是帝国,而帝国也就是你的家乡。”

其实吐尔逊已经完全明白林君弘安排木合买提上经学院的用心,在经学院毕业之后,木合买提就是宗教局下属的官方掌教,执掌一方的信仰,这是绝对的宗教权力,有一个掌教儿子,吐尔逊家族就可以得到保全。

但吐尔逊家族的孩子去做掌教不也是帝国宗教局愿意看到的吗,商人的孩子更理解宗教的本质,宗教、商业和权力,吐尔逊家族都有参与,就与帝国融入了一体,既得利益者只会保护和顺从帝国,而不是利用宗教去反对帝国。

八月底,兰州城外。

吐尔逊带领一支驼队在这里等待着,这是他为战争准备的一切,用光了一切关系和资源,有七十头骆驼,十二个向导和翻译,另外还有掘井的匠人、医生以及需要的工具,如果不是实在买不到,吐尔逊肯定会再买一些骆驼。

清爽的晨风中,林君弘终于赶到了,他只带了二十多个护卫,再无旁人,吐尔逊看着远处,没有发现军队的痕迹,问道:“殿下,您的军队呢?”

林君弘笑了:“我的军队如果在这里出发,你说巴拜伯克会在多长时间内知道,十五天还是一个月?”

吐尔逊不敢再问,再问就涉及军事机密了,他亲手牵来一头洗刷干净的骆驼,驼轿装饰的很漂亮:“殿下,这是为您准备的。”

林君弘知道骆驼的味道很差,但那又怎么样呢,现在他可以骑马,进入大漠还不是一样骑骆驼,就算不骑,周边都是骆驼,味道一样很差。

爬上了骆驼,在吐尔逊的陪同下,这支小规模的队伍向西北前行。

实际上,西征的大军已经提前出发了,西征的大军包括一个加强旅,再有就是来自云中、西宁绥靖区的藩兵,其中加强旅是由甘肃一个步兵旅增加了一个千人规模的骑兵团和两个野战炮连及一些工匠,这个旅的规模比混成旅要少,但也有五千人左右,已经提前利用换防的机会前往了嘉峪关驻守,只要林君弘抵达就可即可出发。

而云中绥靖区的藩兵已经在八月中旬就从西套出发了,一共三千名骑兵,却骑乘的是绥靖区调遣的骆驼,他们从西套出发后,穿越阿拉善的沙漠,沿着边墙之外,前往嘉峪关汇合,到了嘉峪关再获得战马,而这些就是西征大军的第一批军队。

这八千军队,马步各半,且拥有四千头骆驼,先行出征,而第二批军队也是两部分,由卫云凤率领,有一个步兵团从兰州出发,在山丹一带与西宁绥靖区的骑兵汇合,西宁绥靖区是帝国最小的绥靖区,只有十五个扎萨克,大部分还是生产旗佐,只有五个旗可以出骑兵,因为还要防备和硕特汗国威胁,因此五丁抽一,有两千五百骑兵,这支骑兵会从西宁出发,穿越祁连山的扁都口,抵达山丹的大草滩,等待兰州来兵,然后护送第二批步兵和补给前往哈密,这支军队只有两千头骆驼,但却有八百辆辎重车,预计将会比先期部队晚二十天左右抵达。

而第三批则是迁往哈密占地盘的农牧旗佐,多数来自云中绥靖区,会在九月从归化城一带出发,沿着黄河到兰州后进入河西走廊,安置在水草丰美的大草滩,如果西征成功,他们会在帝国五年前往哈密和吐鲁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