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诲

七海扬明 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诲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诲

李君度听着妻子的话,心中感慨万千,他很清楚,他的威望来自于战功,但这些战功有多么值得推敲呢,李君度知道,并不是那么值得推敲,与父辈们草创基业时不同,无论海战还是陆战,等他来掌兵的时候,技术、战术和实力都对敌人有了绝对的优势,还有专业的参谋和雄壮的军人做后盾,赢是必然的,输才是意外。

与皇帝亲手调教且历经军政磨炼的首相相比,李君度是自卑的,他唯一的优势其实就是血脉,而这也是太子李君华相较于他唯一的优势,现在看来,他确实拥有功勋和威望,但那是建立在太子年幼的基础上,只要身为皇帝的李明勋愿意培养和包装,利用北伐之类的战事把太子也能打造成一名不亚于李君度的战神,那个时候,他还有什么优势呢?

“不管怎么说,北伐我是一定要参加的!”李君度执拗说道。

沈有容看着自己的丈夫,微微一笑说道:“其实大位传给谁,就是老爷子的一句话,老爷子不属意你,你再有谋划也无用,按照您现在的路子走下去,还不如趁着手里有兵,打到京城清君侧,效仿前明成祖故事,那样成功的几率大!”

“胡说八道!”

沈有容撇撇嘴:“我也只是说说,谁还真的撺掇你造反,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造开国皇帝反成功的可不多。我是担心你执拗于回京参加北伐,让老爷子误会你为大位而不择手段,就害了你们父子亲情!我要是老爷子,觉得你这个长子不安分,就立刻禅位给太子,做个太上皇,以这开国之威望,还不是想干什么干什么,也就让你死心了,还不伤父子兄弟之情。”

李君度立刻汗珠渗出,若皇帝真的这般做,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李君度忙问:“那父皇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这不很简单吗,太子未成年,尚不见贤愚,而你身为长子却足够优秀。老爷子嘴上认定了太子,实际上还是想给帝国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王爷虽然功勋卓著,但于治政一路却很是不足,别的不说,这些年在西南,但凡政事民事,王爷都交给何文瑞,根本无意处置。想老爷子二十多年,把能打的仗都打了,若让一个只会掌兵作战不会治理天下的儿子来当皇帝,是帝国之幸还是帝国之祸呢?”身为妻子的沈有容倒是毫不讳言的指出了李君度的不足,而这一点,上到天子下至部署,根本无人敢提。

而李君度并非不知道自己的不足,辩驳说道:“父皇也是深通兵略而少理政务,父皇做得,我为何做不得?”

“老爷子的时候,打仗,打胜仗是帝国存亡发展的根本,所以老爷子只要打赢了战争,就能得到全天下的支持。可如今呢,老爷子已经决定亲征漠北率师北伐,这是要把能打的仗都打完呀,后继之君只要治世牧民即可,便是再有扩张,也不是后继之君的主要任务,似王爷您若为后继,一身才学无处施展,而缺点却被无限放大了。

再者,王爷的心胸气度又远不及老爷子,老爷子二十多年领兵在外,国内历经两相,且同出一脉,老爷子信之用之,重之从之,可为君臣相知相得,王爷您呢,何文瑞侍从室出身,您自幼便熟识他,又是老爷子亲自安排来的重臣,您是怎么用的,说是大小政务全由他经办,但屡次察之虑之,疑之拒之,让人无所适从,朝令夕改。老爷子不理政务,便信重贤臣明相,王爷能做到这一点吗?”

沈有容的话让李君度振聋发聩,他虽然很情愿的承认这些,但妻子一句一语说的他脸颊发热呼吸粗重,显然已经说到他心里去了。

李君度并非一个狂妄自大的人,他对自己早已有所认知,年轻气盛的时候,他认为赫赫战功可以作为通往大位的台阶,可他逐渐认识到,他一直视为目标偶像的父亲不是自己的模板,并非自己无法做到他那么优秀,而是根本没有机会让两代李家人展示在军事上的优秀。

皇帝只有五十出头,北伐之后,天下将再无大战,期待休养生息几十年的帝国臣民还有那些鲸吞也无法吞下现有资源的利益集团都不会再支持新的大战,不是帝国没有实力,不是下一代君王没有雄心,而是帝国短期内没有需求。

但已经为时已晚,年轻的李君度还有太多的时间,但皇位的考试已经临近,他很难有足够的时间从伟大的军事统帅向贤良的政治家转变,或许也根本转变不了。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想尽办法回京,参加北伐!”李君度再次向妻子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沈有容理解李君度的想法,此次北伐是皇帝御驾亲征,必然会带上太子在其功劳簿上添砖加瓦,如果李君度不参加,胜利的荣耀必然只会被皇帝和太子所分享,而只有他参加,在这场国战中才不至于落后于太子。

沈有容微笑捧起李君度的脸,认真说道:“王爷,您一定要注意,这是您在储位上的第一次态度转变,此刻还算中正平和,可若事与愿违,您可莫要走火入魔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李君度警惕问道,二人结婚以来,沈有容可从未这样对自己说过话,语气之中满是警告。

沈有容没有解释,拿出一封信笺放在桌上,温柔说道:“王爷懂的,哪里需要我解释呢?我只希望您无论做什么决定,都为我,为我们的女儿考虑考虑。”

说罢,沈有容抱起熟睡女儿,走出了房间,留下了沉思的李君度,而李君度不用多想也就知道沈有容的想法。

身为李明勋的长子,战功赫赫的英王,李君度毫无疑问对皇位是有想法的,只不过他很好的掩饰了这个想法,而那个时候的李君度对皇位的太子只是争取罢了,他朴素的认为,只要自己比父亲做的好,立下的功劳足够多,大位就一定是自己的。

然而,随着皇帝李明勋安排太子党铁杆的林君弘率师西征,太子开始参政议政,李君度的观念态度逐渐转变,他变的有些焦躁无力,很担心无论自己做的多好都毫无所得,而这一次他力请回京参与北伐,就是观念的最大转变,他参与北伐,与其说要争功夺勋,还不如说是分太子之功,显然,这是李君度第一次试图压制大位的竞争对手,只不过还不算刻意恶毒罢了。

然而,这一步终究是走出去了,只能越走越远,再难回头了。

“就算是那样,我也是被逼的!”李君度攥紧了拳头。

他清醒之后,打开了桌上的信笺,一看后宫李妃给沈有容写来的,看语态,身为皇室长媳英王妃的沈有容,虽然身处西南,但从未断过与后宫的书信来往,无论是皇后李妃,还是远在台北的英王生母,都是如此,而李妃的信中很自然的写到,皇帝对长孙女平安诞育很是欣喜,已经决定让英王夫妇回京团聚,只是还需再找个由头,但总归让英王一家在冬季落雪前赶到。

李君度看完信件,不由的有些感动,虽然妻子今日多有悖逆狂乱之语,但终究还是一直支持自己,也是最懂自己的那个人。天家重视亲情,皇室三代添丁,天子渴望团聚,这比什么西南平靖更容易得到皇帝的许可,更‘润物细无声’。

台北,长清观。

房间的大门微闭着,神坛之上供奉着三清神牌,牌位之下的明黄色蒲团上,盘膝坐着一个道姑打扮的中年女子,她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

长清观里极为安静,少有人行走,少数几人轻慢脚步,在观内来往,人人都知道,观内这位风韵犹存的慈安仙师也是帝国皇帝的妃子,长子英王的生母,而在长清观外,帝国数十行省亿万百姓的眼里,这位诞育英王之后就为帝国祈福的妃子是一位品德高古的女人。

一向安静的长清观内忽然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已经有许久没有人这般放肆了,慈安仙师深吸一口气,松垮了身子,扭头看是谁在造乱,却回头看到了李君度。

“娘.......。”李君度看到许久不见的母亲,轻声喊了一句,眼眶已经红了。

慈安仙师忙起身,抱住已经比自己高的儿子,已经潸然泪下,而抱着女儿的沈有容也是第一次见自己的婆婆,此刻也不敢说话,静静站在那里,一直到女儿哭出声来,才惊醒了这对母子。

“来,让我看看安儿。”一向不理俗事的慈安仙师见到儿子儿媳,又亲眼见到孙女,很是激动,抱住了孙女,看着她哭,自己也哭。

李君度擦了擦眼泪,劝说道:“娘,跟儿子回京吧,父皇他们也很想你,你若不愿去京城,不如先去申京,儿子让人在申京紫禁城里造了一座一模一样的长清观,在那里修行也是一样的。”

慈安仙师脸上欣喜渐渐消失了,她抱着孩子哄着,微微摇头:“这件事我与你父亲已经说定了,我只在这里修行,此生不出长清观。”

“您这是何必呢........。”沈有容也劝道。

慈安仙师也只是微笑看她一眼,不作解释,而李君度也知道,父亲与母亲之间的矛盾,可能永远也无法解开了,特别是在李明勋称帝改元,宣布朱明覆灭之后,一切就已经注定了。

李君度拉了一把妻子,不让她掺和此事,沈有容想起来之前的交代,挽起袖子,问道:“仙师,王爷紧赶慢赶,终在中秋之间赶到,今日团聚,不如就由儿媳下厨,做些菜来,吃顿团圆饭吧。”

慈安仙师微笑点头,喊了外面一声,就有一名道姑带着沈有容去了,而慈安仙师在哄睡了孙女之后,也是下厨帮忙,一起过了一个中秋节。

李君度只在台北呆了十几天,本地官员并不知晓,所以过的倒也安静,他几次劝说母亲去申京,都是无果,一直到返京的前一晚,慈安仙师把李君度叫到了身边。

“君度,你长大了,你的事都是国家的事,娘本不想掺和,可娘问你一句,你是不是有觊觎皇位之心?”慈安仙师直接问道。

李君度坦然回答:“我和君华都是爹的儿子,君威也是,爹要把皇位传给谁,只看爹的计划。”

显然,这是默认了,而慈安仙师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她是看着这个孩子长大的,知道他自幼就把父亲当成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些年成就斐然,到了如今这个地位,还想要的不就是那个位置吗?

“娘劝你一句,不争。”慈安仙师道。

李君度听了这话,登时大怒,他强行忍住怒火,问道:“为什么,是因为君华是皇后所生,是大明公主所生,您便不让我一切让着他吗?”

对于母亲一直不肯原谅父亲,一直不愿去京城,李君度认为身为朱明忠臣之后的母亲无法接受父亲‘窃夺’大明的江山,既然母亲为朱明忠臣,自然不会让儿子去抢大明公主子嗣的东西。

慈安仙师摇摇头:“你少年时,我让你相让君华,是因为他是你的弟弟,而无其他心思。”

李君度稍稍缓解了心中的愤怒,不再相询,慈安仙师又说:“我只是让你不争,并非让你相让。你以前就做的很好,应该坚持下去,你的父亲是一个很异趣的人,而那个位置又特殊,你注定争而不得的。

君度,你是一个有出息的好孩子,你的父亲也自认有愧于我,你不争就不会犯错,他不会亏待你的。”

李君度安静不语,慈安仙师道:“娘不会强逼你听娘的,只是希望你冷静一些,你不只有娘了,还有王妃和安儿。”

“我记住娘的话了。”李君度不理解不接受,但又不想违拗母亲的意思,只得如此说道。

说了这话,李君度走出了房间,而沈有容却从神像后面走出来,面带忧虑,慈安仙师说道:“我的儿子素来是个执拗的人,除了他的父亲,没有人能改变他的想法,但他聪明又理性,会想清楚的,但一定要让他安静的想,慢慢想,自己想。”

说着,慈安仙师走到了沈有容面前,拉起她的手:“君度有你这样的妻子,真的是他的福气,在这一点上,他比他的父亲幸运的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