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二零八 再救一命

七海扬明 章二零八 再救一命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二零八 再救一命

如果从帝国朝廷论起,前朝是朱明,但在未受教化的百姓眼里,满清也能算作前朝,而无论是满清还是朱明,李君华都明白了这老板娘为何为难了,无为真人寻找的亲属在昌平战犯管理所里,能值得他不远数千里来的,肯定是至亲好友,而当初在清算的时候,能进入昌平的,那个级别的战犯,无一例外家人都受到了牵连,若无为道长是其中一位的直系亲属,是极大可能追问罪责的。

“老板娘,你是担心朝廷知道了,株连无为道长对吗?”李君华微笑问道,见老板娘点头,他又说道:“按照朝廷的法律,确实如此,但今时不同往日了,他既然救得我的性命,我自然保他无虞。”

老板娘听了这话眼前一亮,周围几个百姓也是围了过来,其中一个老者说道:“其实我们都觉得,无为道长于情于理都不能被追究的,就怕律法无情,现在有贵人您这么说,我们就放心了。”

李君华问:“于情于理不会追究,是什么意思?”

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说了出来,当无为道长收拾妥当,出现在李君华面前的时候,见他打听自己的事,也就直接说了。

原来这位无为道长俗家名字叫成器,但却是一个满洲人,其父本是满洲正蓝旗的一个参领,当年隶属于满清驻广州八旗,名义上从属三藩指挥,却也算作监军,两广会战中,三汉藩不听清廷号令,执意死守广州,期间与盟军谈判,为表诚意,杀光了广州城的满洲兵,无为道长时年不过五岁,与母亲侥幸逃脱,两广会战结束后,珠三角为晋藩所有,而帝国那时海外拓张,需要人口,无为道长这类孤寡全都被打包出海,只是因为无为道长期间生病,滞留港口,与其母被一个成姓码头工人收养,取名成器。

自此,无为道长就在港岛生活,一直到神州光复,而其养父和母亲期间因病而死,无为道长侍奉五六年,俗话说久病成良医,无为道长接触了几年医药,在养父死后到道观做了道士,跟随师父在外游历,学习师父的医术。

“师父待贫道极好,游历各方总是会打听生父下落,还专门带我去了吉林、宁古塔等关外诸地,在宁古塔时才知道贫道本家钮祜禄氏是满洲大姓,贫道叔伯要么死于战事要么隐匿民间,要么被流放海外,能寻到的也就只有昌平了,因此贫道来来到这燕山脚下,却也不敢上门去问,担心受牵连,但听人说,昌平的犯人时时出城,或劳作或参观,也不禁乡民与之交流,前些时日,贫僧在宣化济贫院诊病,还曾见过前来送米面牲畜的战犯,只是不知深浅,不敢相询,只是想着在附近日子久了,与其相熟,再慢慢探寻也是不错。”无为道长是个善谈的人,也很洒脱,不管禁忌与否,一股脑的全说了。

“道长为何如此执迷呢?”李君华问。

无为笑了笑:“我虽出家,却未得道,母亲死前心心念念一定要我带她落叶归根,贫道才放不下的,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在此蹉跎几年,若真不得,也就只有离开了。”

李君华点点头,他对无为道长的观感很好,不仅因为他救了自己性命,更因为他的性格洒脱,凡事看的开,是李君华所向往的生活状态。

“原来如此,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道长救我性命,寻亲之事,我自然要帮一帮的。”李君华命人取来纸张书写起来。

无为却是说道:“原本就是说好的,您放那位壮士一马,我助您一臂之力,贵人已经遵守诺言,就谈不上救命之恩了。”

“道长为何愿意救张经武呢?”李君华边写边问。

“同病相怜罢了,当年尚可喜杀广州城的满洲兵,是中了晋王李定国之计,而晋王是如今的帝国荣王,说起来,我一家亦是死于帝国之手,与张壮士遭遇是一样的,只不过我放下了,他却没有放下。”无为轻声说道。

李君华点点头,拿出私印盖在了书信上,问:“道长为何能放下呢?”

无为说道:“冤冤相报何时了,我父兄屠戮汉人无数,汉人杀我父兄无不妥,养父视我为亲生,多年养育,师父也不嫌弃我满洲身份,二十年下来,怨恨有多少,恩情就有多少,恩恩怨怨,一团乱麻,执拗于此,一生不得安宁,也就放下了。我有慈爱的母亲,恩深义重的养父,深明大义的师父,才得以放下,那位壮士想来十几年在仇恨之中无人宽解,贫道也不过想给他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道长不知,张经武曾被赦免过一次。”

无为微微一愣:“无量天尊,贫道确实不知,既如此,那就再一再二不再三吧。”

“道长好胸怀。”李君华赞许一声,又问:“不知道长亲人如何称呼,我这就派人去昌平问一问。”

“叔祖名钮祜禄阿尔罗,大伯钮祜禄福清.........。”无为说了几个名字,李君华挨个记下,差遣人去了昌平。

他则在茶铺停顿下来,先是恢复了秩序,又等来了京城来的汤药,吃药过后,身体畅快了许多,两个御医查验一番,确定无碍之后,众人才是放心下来,到第二日,侍卫却只是带回来一个男人,这人看起来有六十岁,满脸皱纹深如沟壑,脸色很深,一看就是常年风吹日晒的,厚厚的棉袍上还挂着一些泥巴,看起来像是一个老农。

“这位是?”李君华率先问道。

“小老儿爱新觉罗旷亦,在昌平,大家伙都叫我爱新觉罗筐,哈哈哈.........。”老头风趣的说道。

而李君华是从舅舅嘴里听说过这个名字的,满清皇族却是个远支,懦弱和干瘦让他从未上过战场,京城这个**窟让他潇洒了半生,作为‘四九城爷们儿’的最佳代表,这位爱新觉罗不懂诗书兵事,但论起玩鸟斗蛐蛐,遛狗捉鹰,却是样样精通,因为皇族身份被捕,但却是个十足的乐天派,在昌平人缘极好。

“坐吧,想吃点什么,喝点什么?”李君华笑着说道。

老头却是很不客气,把老板娘和伙计都叫来,要了十几样东西,有些是铺子里有的,大部分都需要出去买,都是渡口附近的吃食,自然,花销都要由李君华开支,李君华欣然接受,也感慨这老小子对吃喝很感兴趣。

一边吃,老头一边说了钮祜禄家的事,这家伙对昌平战犯管理所的事就没有不知道的,钮祜禄家在前后进入昌平战犯管理所管制改造的一共十七人,其中六个与无为道长有血缘关系,四个死于昌平,生病、事故、自杀和逃狱各有一个,而另外两个,也就是无为道长的大伯和叔叔却是已经改造完成,特赦出狱了。

“你的叔叔,也就是钮祜禄巴达罗是第一批被特赦的,在京城呆了两年,应该是去了宁古塔,他最想捉一只海东青来养,但自此没了消息,而你的大伯是今年万寿节被特赦的,福清这老小子现在在京城,在明史编撰委员会工作,他时常与我通讯,上面有他的地址........。”老头拿出几封信,递给了无为道长。

李君华对此了解一些,昌平的战犯被特赦出来,一般都会被安排在京城工作,一来是为了管控和监视,二来也是为其安排一条生路,毕竟很多人年纪大了,亲人未必与其相认,没有生活来源,就无法活下来,而有工作就有活下去的资源,而这些人虽然在昌平学习过各种劳动,但年纪和身体的缘故,脑力劳动仍然最适合,正编撰史书的工作,最适合这些历史亲历者了。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道长,就由我送你去见你的叔叔和伯父吧,了却你的一桩心愿。”李君华说道。

“真是麻烦您了,只是不知道这事能不能成。”

“他是当今太子,还有什么是他办不成的,是不是啊,太子爷。”

“你认识我?”

“当然认识,你第一次来昌平我就见过你了,帝国小太子,擦腚要用纸,早餐没鸡蛋,说啥都不干。这是我们昌平城里的一个话题,索额图那几个孙子经常拿来说笑的。”老头毫不犹豫的提及当初李君华第一次到昌平的囧事。

李君华倒是大度的很:“让他们说去吧,箩筐老先生,你吃的东西我让人每样备了一些,回去的时候拿着,记着,别给那些总说我坏话的人吃。”

“没您不圣明的。”

无为道长到这个时候才知道李君华的真实身份,但他倒没有任何改变,与李君华谈笑怒骂,一如往常,更让李君华感觉喜欢,一道回了京城,李君华派人打听了之后,派人护送无为道长去了,然后入宫。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在御书房里,李君华见到了副相马东来,而马东来则起身施礼,恭敬万分,李君华从来都是耳聪目明的,知道副相当初与长兄往来很多,此刻的谦卑或许是弥补前时的跋扈。

“副相请起。”李君华伸手扶了一把。

“听说你受伤了,怎么样?”皇帝随口问道。

李君华道:“小伤,小事。”

李明勋摇摇头:“太子的事就没有小事,详细说说。”

李君华一点没有隐瞒直接说了张经武刺杀的事,连张经武与韩芷薇的关系也没有错漏,只是一句带过,与其说不想关联韩芷薇,更多则是有马东来在场,他不欲多说私事罢了。

“这件事就按你的法子做吧,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总不能你说放了人家,当老子的却要拆儿子的台吧。那位道长你也好好款待,吩咐下去,不要为难他,他都已经放下了,我们又何必拿着不放呢?”皇帝淡淡说道。

李君华正有此意,点头称是,李明勋对马东来说:“东来呀,朕有那么多学生,你、阿海和北极都是出类拔萃的,但若说起来,太子和你脾性最合,年纪轻轻,都是有主意的,当年你也是这样,孤身一人去了澳洲,打拼了那一片天地来。”

马东来谦虚到:“皇上谬赞了,微臣哪及太子万一。”

皇帝与马东来相谈甚欢,聊了一会,对李君华说道:“东来的夫人和孩子来了,男孩子都跟着老三疯玩去了,姑娘却在你母后那里,你也去看看,东来是个好福气的,家里有洋夫人,两个闺女与寻常人家姑娘气质完全不同,你去瞧瞧..........。”

说着,拉起马东来的手,说道:“东来,我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太子的婚事,这个年纪了,连个伴儿都没有。他若是和你家闺女瞧对眼了,你可不能不答应!”

听着这些话,李君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缓缓走出去了,见到乌以风,问道:“老乌,怎么回事,父皇今日是怎么了。”

“什么怎么了?”乌以风诧异问。

“忽然就要让我和副相家的闺女相亲。”李君华道。

“应该就是随口说说,太子爷哪能当真,您想,这种事,皇上爷哪次不是先和您商议过后再说。”乌以风立刻明白了过来,哈哈一笑,说道。

半个时辰后,马东来从宫里出来,听着妻子说一些皇后宫里的事情,听到太子对女儿颇为亲近后,心情顿时畅快了许多,又谈及无为道人的事情,马东来顿时变了脸色:“那个道人是个满洲人,钮祜禄氏?”

“听太子说了一嘴,好像是这样。”

“是汉人养父养大的?”

“是吧,应该是,不过我没多问。”

马东来掀开窗帘,问自己的随从:“太子卫队里有认识的人吗?”

随从摇摇头,马东来说:“那就去认识认识,用钱就到账房那里去支,明天这个时候,把无为道人的事情给我打听清楚了。”

“老爷,那可是太子的救命恩人呀,您可别乱来。”

马东来笑了:“乱来?不会!我也想让他救一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