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二一三 御试玄机

七海扬明 章二一三 御试玄机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二一三 御试玄机

帝国的皇帝一路游玩饮宴一路给尚未成年的儿子讲着前生的故事,沿着运河南下,一直见到了长江,却已经是秋季,秋日的长江水流湍急,看到浑浊的江水,皇帝想起的是自己年轻时在此血战的峥嵘,这条自己撒下鲜血的江流,此刻已经成为了帝国的大动脉,成为了帝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

渡过长江,就是踏上了当今世界最繁荣的一片土地,也是帝国的核心,这一天,皇帝对他的三个儿子说,在新的都城,从此不会再有危险,直接的危险。

长三角的地形是平坦的,视野舞弊开阔,因为气候原因,这片土地永远充斥着绿色,还有各色话多点缀,而作为帝国最富庶的地区,人们也喜欢用各种颜色或各种颜色的工具装点房屋,所以入眼所及,浓烈的色彩冲击着眼界。

从港口到城市的中心,是水泥铺就的高品质道路,水泥最没有美感,但却处处彰显着工业的暴力,使用它来铺路,本身就是富裕的象征,当经过繁忙喧嚣的道路抵达市中心的时候,视野骤然开阔,这里就是帝国广场,汉白玉铺就了这片方圆千米的巨型广场,而在广场的中央,则是一座巨大的雕塑,那是一柄简单的帝**官佩剑,但剑体之上却镌刻着一个又一个名字,写在上面的只有烈士,只有英雄.........。

地面上的申京是一座恢弘的城市,这是毋庸置疑的,目光所及有单调的水泥建筑、圆顶和彩色玻璃幕墙的西洋建筑,而飞檐斗拱的中式建筑最多,整齐的街道两侧是花丛与树木,花园、池塘在城市中央星罗棋布,千姿百态,城市是工整的,是协调的,但那是俯瞰的角度,实际上每一处都有一处的风情,每一处都有每一处的特殊。

夕阳落下,金色的光芒让城市定格在最美的黄昏,整洁的城市街景和衣冠楚楚的行人交相辉映,协调而完美。

当钟声伴随礼乐声在这座城市响起的时候,全城百姓知道,帝国的皇帝驾临了他的城市,在御驾经过城市主干道之后,申京的狂欢开始了,焰火点燃了夜空,让城市成为可梦幻世界,歌声、舞蹈和美酒充斥着申京城的各个角落,这一天,这座城市没有忧愁,只有欢乐。

而在申京城市的深处,真正的权贵却保持着最大的清醒,帝国主宰的到来必然改变这里的权力结构和政治生态,有人会飞黄腾达,也有人会一落千丈,谁都不想成为后者,因此要清醒,要理性,要智慧。

半生戎马的皇帝总是可以适应新的生活,当然也就包括新的宫殿,毕竟在他穿越到这个世界的前二十多年里,他总是在半个地球上马不停蹄,住帐篷的时间比住房子的时间长,抱刀睡也多过抱着女人睡,更重要的是,皇帝念旧到有些顽固,比如他的御书房,与京城里的陈列一模一样,只因为他习惯了,但皇后不习惯,所以御书房里多了几盆在北京养不活的花儿。

李君华进御书房的时候,皇帝拿着精巧的剪刀正在收拾一盆新的茶花,这品茶花样子奇异,是难得的佳品,可在皇帝的眼中和月季没有多大的区别,但皇帝依旧在努力,只有李君华知道父亲为什么会如此,他在提前适应将来的退休生活。

“御试大考的学生都安排的如何了?”李明勋放下剪刀,问道。

“按您的吩咐,安排在国宾馆和附近的盛华、风华两家酒店,这三家酒店总共有两千四百多个房间,足够学员使用了,从昨天开始到十一月中旬,一应食宿都由从皇室支出,是从剩余随驾金中支出的,应该是足额的。”太子应到。

李明勋点点头算是满意,太子说道:“有两件事要请父皇示下,一是三弟明年就要十六了,宗禄局提请三皇子封号一事。二是..........。”

“封号?从哪里打来这一竿子?”李明勋诧异问道。

“宗禄局宗正因为没有合适的宗室担任,一直空着,马副相的长子马友云在里当差,估摸想趁着迁都,喜上加喜。”李君华微笑说道。

“驳回吧,这事不用马东来费心了,什么喜上加喜,还不是盯着内阁换届,想要讨我的欢心。”李明勋摆摆手,随口说道。

李君华点点头:“可老三确实要成年了。”

“那你这个当哥哥就多费心了,等你当了皇帝,再封他爵位吧。”皇帝道。

李君华应下,又说:“第二件事是,本届御试大考的主考官人选请父皇定夺。”

“内阁提请了什么人选?”

李君华道:“成王兄的意思是请父皇您定夺。”

御试大考自帝国建立来已经有过两次,按照规矩,这等最高水准的考试,主考官必须有内阁阁臣来担任,帝国三年是由首相李海担任的主考官,而帝国六年则是副相马东来担任,而今年御试大考恰逢明年的内阁换届,谁担任主考官,就意味着明年换届可以留任,显然,首相李海是没有机会了,而一直谋求留任且以首相之位为目标的副相马东来则对这一要职望眼欲穿。

“你的意思呢?”李明勋问道。

李君华道:“这几年教育这一部分都是副相负责的,上一届也是副相担任的主考,但儿臣觉得,何文瑞何长官更为合适,当年帝国第一次科举新试,就是何长官在福建首创的,而今其执掌中廷,位列阁员,定会留任。”

李明勋叹息道:“又是内阁换届的风波,是不是现在每一件事都和这件事有关?”

李君华微微一笑,知道皇帝不耐烦,没有再说话,马东来和何文瑞是下一届内阁首相的最大热门人选,而御试大考所产生的都是京部官员,成为这些人的老师,对于日后执掌内阁极为重要。

“你倒是逍遥自在,一个英王旧党,一个英王旧部,选哪个都显的你大度。”李明勋不悦说道。

“请父皇定夺。”李君华俯首听讯。

李明勋想了想,烦闷的甩甩手,说道:“算了,不选了,这样吧,你这个太子主考,副相当副主考,让文瑞当个监考官,你们三个都参与吧。这个主考官你愿意干吗?”

“皇命所令,儿臣不敢不从。”李君华俯首说道。

李明勋走到书桌前,找到了一张表格,递给了太子,说道:“你既然愿意干,就好好干,前两届御试大考都是在南京举办,出了成绩到京城钦点的,具体的选拔都是下面人操办的,原本没觉得有问题,但现在看来问题很大,这一次你既然担当主考,就是涤清弊困,开创一派新气象。”

李君华接过那表格发现是安全局提供的,上面用数据统计了两次御试大考的情况,可为触目惊心,在第一次御试大考中,勋贵子弟、省部高官和国、省议员子弟为代表的权贵子弟,占据了中试人员的百分之四十五,而到了第二次御试大考,比例已经高达百分之七十七。

而第一次御试大考中试人员为官之后,贪污、渎职、作风等犯罪被查的比例是百分之十二,而第二次御试大考仅仅过去三年,已经有百分之二十一的中试人员锒铛入狱,显然,御试大考的选拔水准越来越低,而且越来越不公平,李君华看到这些,更觉得肩上担子重。

夜幕降临,申京诚王府的临水露台上,李君威看着烟波浩渺的玄机湖,不住的发出赞叹:“哇,君弘哥,你这王府弄的也太诗情画意了吧,我那府邸和你的一笔,感觉就像暴发户一样。”

“怎么样,要不要换一换?”林君弘笑着问道。

李君威摇摇头:“不换,不换,反正过两年我才入住,这两年我就挨家挨户的去看,采百家之长,总会弄的比你还好的。”

廊檐下的铁马叮叮作响,那是有客来到的传讯,不多时,裴元器走了过来,林君弘道:“元器,你来晚了,该罚酒三杯才是。”

裴元器是个老酒虫,自然不在乎,连饮用三杯之后,说道:“诚王爷,我是帮太子办正事去了。”

一直未曾言语的李君华抬头问:“我哪里让你办什么正事?”

裴元器笑了笑:“就是您今早从御书房拿来那份表格,上面的玄机,我八成是勘破了。”

李君华正为这件事发愁,那表格已经说明,御试大考有弊端,正迅速向权贵阶层靠拢,失去了公平,可这是怎么操作的呢?

“都退下吧,没有命令别来打搅。”林君弘命周围无关人等退下。

裴元器这才说道:“太子爷,我说的都是听说的,可没真凭实据。”

“但说无妨。”李君华道。

裴元器低声道:“有人贩卖考题,操纵御试!”

“不会,每次御试大考,考题都有超过十套,全都印刷出来,待考试前一天,才由父皇钦点,考题如何会泄露,再者还有考官答对和御前奏对,还要考量学子的声望风评,哪里寻常人能操纵的呢?”李君华想了想,摇头不认可。

“太子爷,虽然考题考前才确定,但御前大考笔试一共四卷,第一卷无法操控,若有后三卷的答案依旧能保证成绩名列前茅呀,考官答对算什么,只要主考官表露满意欣赏,其余人自然会高看一眼,而御前奏对虽然无法控制,但只影响排名并不影响成败,至于声望风评,左不过是造势罢了..........。”裴元器解释说。

李君华问:“你是知道了什么吗?”

“不瞒太子,我舅家表兄今年应试,有人找上门来,说只需五万两就能顺利通过御试大考!”裴元器老实说道。

“那就让你表兄答应,我们顺藤摸瓜!”林君弘倒是安全局老传统,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

裴元器道:“不成,那人很快就断绝联络了。”

“为什么?”李君威倒是有兴趣了。

裴元器说道:“那人拿出了一份考题,是帝国三年御试大考没有使用的一份,让我表兄当面答题,但成绩惨淡,那人就不告而别。”

李君华神色凝重起来,这正说明了那个团体的厉害,并不是随意贩卖,而是精挑细选,选原本就有资质的加以提拔,让其更上一层楼。

“君华,看来这件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啊,这一次,怎么着也要把这些人挖出来!不然就会流毒千里,难以抑制。”林君弘坚定说道。

“如此操作,必有结党!”李君华握紧了拳头。

“太子爷,这是暗箱操作,小圈子行动,人家不露,我们怎么查?”裴元器满脸忧虑。

林君弘则说道:“元器说的对,这事难有把握,但太子这个主考官可不能因此丢份,最起码,到御前奏对的那一批须能经过考验,日后就算出事,状元、榜眼和探花无论如何不能出事啊!”

李君威忽然大笑:“我有一计,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老三,说正事呢,别胡闹。”李君华提醒道。

李君威说:“我哪里有胡闹,我的意思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哥哥你当主考官,瞪大了眼睛有能看透几个人心,人家在你考官面前自然是表现完美了,到底人品学识如何,还得看他们私下做派。”

“你有什么招数,快快说。”

李君威笑呵呵的说:“咱们派个人伪装成参加御试大考的学子,不就能近距离观察了么。”

“老三,你不会说你自己吧。”林君弘笑了笑:“你才多大?太不像了,参加大考最年轻的也有十七岁呀。”

李君威摆摆手:“自然不是我。”

林君弘道:“我和太子不行,在迁都的时候接触了太多学子,是熟脸了,元器那张脸在勋贵子弟里也是都认识的,若说其他人,我们不一定信得过。”

“还有一个人,咱们太子爷信得过。”李君威打趣道。

“谁?”

“韩芷薇韩姐姐,她女扮男装可是翩翩佳公子,年纪也合适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