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三四四 突袭

七海扬明 章三四四 突袭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三四四 突袭

李君华轻轻点头:“确实是有关这件事的,只不过这一次不同,您的儿子以天山北路的和平为筹码,向帝国求和,而经过多方讨论,帝国方面也觉得和谈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和谈?”无色的眼睛发亮,他最大的心愿也不过是让儿子能活下来罢了,而和谈是拥有最大可能的,但他又想到一个关节,问道:“这是太上皇的意思吗?”

李君华呵呵一笑:“禅师,自从禅位之后,太上皇已经不理军政了。”

无色听后,直接愣住,久久不语,独自叹息几声,才说道:“他果然是有大智慧的人,是我所万万不及的。”

“能够放下能放下的,都是有大智慧的人,禅师。”李君华微笑回应。

无色点点头,道:“皇上说的公事,是要贫僧做什么,是给我那个不孝儿子写信吗?”

李君华道:“这只是备选方案,我想过了,假如您愿意的话,我希望您可以随帝国的使者前往天山北路,协助帝国与满洲的和谈,和平的解决那里的战争。”

无色闻言,当即问道:“什么时候出发呢?”

李君华见他有去的意思,很是满意,但又发觉无色对出发的时间很重视,反问:“禅师是不是有什么未了的事?”

无色指了指周围绿油油的麦田说道:“这一片农田是帝国农业部在北方规划的一百四十块实验田之一,这是甲字十七号,不才,正是贫僧所负责的。实验田的目的是在帝国北方各省份验证冬小麦与玉米连种的合理性,包括了农业科学院三年前筛选出来的两个小麦新种,到小麦收获,也就是五月,就结束了,那时贫僧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李君华从无色的眼睛里看出了骄傲的感觉,他对这件事却是没有一点印象,在帝国的政务划分中,类似的事务全然由内阁处理,甚至无需向皇帝请示和汇报。但是李君华还记得帝国刚建立的时候,太上皇就在北方推广过玉米和冬小麦的种植,显然现在是到了收获的季节,这意味着帝国的北方地区,每年也可以收获两次主粮了。

“我想时间应该来得及,在这一季小麦收获后我让人安排护送您前往西北。”李君华想了想,选择来迁就无色的时间,虽然无色的工作与帝国和谈相比不值一提,也不是非他不可,但李君华仍然尊重无色。

而时间确实来得及,毕竟帝国的战略是以打促和,整个夏季应该处于战争状态,谈判应该在今年的秋冬季节。

帝国十三年六月,科布多。

陈平抵达这片熟悉的土地后,发现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山谷河边的牧场满满登登塞满了帐篷,漫山遍野全都是牛羊,虽然他早就得到消息,皇帝命令各绥靖区派遣扎萨克移牧天山北路,但想不到动作如此快。

裴成义用成果证明,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将军统帅,还能胜任理藩院总裁一职,他亲自出塞,于三月就抵达库伦,统一指挥迁移行动,按照他的命令,移牧行动也分为南北两路,云中、西宁和关西三个绥靖区为南路,云中和西宁两个绥靖区提供八个扎萨克和三个半扎萨克,合计一万四千五百帐,通过河西走廊移驻至哈密北面的巴里坤草原。

而北路的移牧路线更长,为了加快速度,裴成义命令,关外的黑龙江、齐齐哈尔、吉林和宁古塔四个绥靖区提供十二个扎萨克的人口,但只携带牛马物资和成年的羊群,而漠北只提供两个扎萨克,但要为远道而来的关外扎萨克提供部分羊群,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北路的第一批四个扎萨克已经抵达科布多。

与此同时,远征大军也分为了南北两路,去年由陈平率领,已经进驻到乌兰乌素的为南路军,而科布多新组建的大军由北海绥靖将军曹松率领,作为北路军,而陈平军衔、爵位和在理藩院的职衔都高于曹松,自然也就作为西征大军主帅。

只不过在北路军中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皇帝特使,帝国谈判代表的常阿岱,另外一个就是皇帝亲信,在军中负有特殊使命的情报主官裴元器。因此,陈平主动返回科布多商讨军机。

到底是主帅,陈平一到,一众官将都在营门前列队迎接,陈平倒是个急性子,不待众人行礼,就说道:“都免了吧,军情紧急,进去再说。”

众人进入帐篷,分两厢坐下,陈平立刻说道:“前线境况不明朗,一开春又是打成一锅粥了,幸赖诸位同僚来援,不然本将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了。”

南路军在开春之后没有得到加强,主要是补给线太长了,即便从哈密和巴里坤草原出发,抵达乌兰乌素也有上千里,还要翻越天山东线,这也是历朝历代都不愿意从河西走廊进攻西域的原因,沿途不是沙漠就是高山,很不方便,不如从北线出发,从科布多沿河进发,一路都是草原,直接可以深入准噶尔腹心之地。

因为南路军没有加强,也没有停火和谈,在去年的战斗中,卫拉特各部也遭遇袭击,损失惨重,无法提供充足的补给,导致各方集合不到一块只能各自为战,更可恨的是,各部酋长也在相互拆台,利用满洲军打压对手,若非陈平手中精兵在乌兰乌素驻扎,随时可以发起致命一击,卫拉特各部早就被各个击破了。

“北路军有多少人马?”陈平直接问道。

曹松道:“立刻可以调动的有四千精骑,都是从各扎萨克精挑细选的精兵悍将,若再给我两个月,第二批扎萨克到了,还能翻一倍。”

“时间不能再拖延了,不然战争很有可能拖延到明年,必须尽快打起来,然后制造有利态势,在和谈中占据主动。毕竟皇上说了,以打促和,主要还是和谈。”陈平摆手说道,一干将领没有意见,常阿岱说道:“陈将军,早早决战,恐有变化呀。”

陈平笑了,看向裴元器:“元器,你说呢?”

裴元器脸色窘迫,他和陈平私交很深,早年和皇帝、裕王在街头厮混的时候,陈平就是卫队长,更何况,裴元器不懂军事,见陈平逼问的紧,实话实说:“那就不决战呗。说实话,若是决战,输了就没法谈了,赢了没必要谈,不要冒险的好。”

陈平点头:“元器说的对,打是要打,但是不全面开打,曹松,这一仗就看你的了。”

说着,地图已经被展开,陈平指向了阿尔泰山脚下的一片草原,塔尔巴哈台地区,这是准噶尔乃至卫拉特的传统牧地,是僧格之父巴图尔浑台吉统治准噶尔的时候,东征西讨扩张到了伊犁河谷,才得以占据那块富饶之地,继而向西控制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那片被称之为七河流域的地区,准噶尔才得以实力大涨,但塔尔巴哈台依旧在准噶尔人心中拥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最重要的是,这块草原位于伊犁河谷与新满洲之间,占领它就把敌军切割成两块。

“你的任务就是占领塔尔巴哈台,控制残留在那里的部落,然后第一批支援到位的六个扎萨克移驻过去,坚持到冬季到来,这样我们就能获得和谈的有利地位。”陈平道。

曹松点点头,但转念又觉得不对,问:“接下来呢?”

“接下来就是和谈。”陈平毫不犹豫的说道。曹松诧异,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场战争岂不是自己当了主角,陈平这位主帅当配角?

“怎么,你不想去,我可以换一个人代替你。”陈平说。

曹松摇头:“不,我去。”

塔尔巴哈台山下。

风掠过草原,一片草浪被带起,滚滚向南而去,而曹松则在烈日下躲在松树阴凉里,用破烂毡帽扇风,他的两匹战马拴在一边,都是蒙古马,帝国制式的马刀、披风和两杆燧发枪都用皮革、毯子包裹好,他的手下都是如此,打扮的像是一群马贼。

曹松在接到命令后从科布多率军南下,翻越了阿尔泰山,大军交给副手沿着额尔齐斯河向西进发,而他则从营中精挑细选了三百多骑,这些骑兵来自蒙古或者卫拉特各部,都是正经的草原汉子,出身不同部落。

之所以这么伪装,就是可以安全的抵达塔尔巴哈台,如今的塔尔巴哈台驻牧着不同的部落,有从山北迁移过来的新满洲,也有卫拉特各部,鱼龙混杂,而控制这片区域的就是玄烨信赖的满洲将领彭春,而曹松则伪装成一群走投无路的蒙古汉子,遇到和硕特人就自称准噶尔部,遇到准噶尔人就自称杜尔伯特部,反正曹松麾下各部各族的人都有,而对外的腔调一致,就是要去塔尔巴哈台投奔英明神武的大清皇帝。

到了额敏河中游的时候,彭春派来的使者就已经到了,对曹松一行人倒也没有多少怀疑,指引他们前往塔尔巴哈台旗营所在地,曹松大喜,在确切知道了彭春所在距离自己不过半天的路程,立刻杀了使者,连夜奔袭。

塔尔巴哈台的敌人能随随便便抽调出上万骑马拉弓的汉子,但现在的是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部落的牛羊在养膘,母畜都怀孕,必须散开放牧以保证营养,而只有女人和孩子是照顾不来的,大量的男人或者说士兵在忙着放羊,而彭春旗营也不过一千多人。

曹松给后队送去消息,要求他们不顾一切向塔尔巴哈台进发,而自己则率前锋扑向了彭春旗营,则凌晨时间抵达,铠甲上身,角弓上弦,火枪装填好子药,牛皮夹着草叶裹住了马蹄,一条白布捆在右臂,以便在光线昏暗的凌晨可以分辨敌我。

三十个勇士伪装成牧奴混进了旗营,当营地里亮起星星点点的火焰时,曹松率军从山林之中冲出,抵达的时候已经是火焰熊熊,草堆和帐篷被点燃,敌人正在救火,在曹松的军队出现之前,彭春还以为是意外或者是被虐待太狠的辉特部奴隶的报复,当发现数百骑兵分两路冲杀而来时,才是反应过来是敌袭,在凌晨的光亮下,彭春发现来袭者破衣烂衫,喊叫着蒙古人的口号,以为是卫拉特某个部落的人袭击,立刻在混乱中组织士兵组成长矛方阵,挺直长矛,摆下拒马,这些战术对彭春来说再熟悉不过,只要破了蒙古人的第一波冲击,就能取胜,这是过去许多年总结的经验。

但彭春万万没想到来袭者是帝国藩军,曹松才不会让使用蒙古马的骑兵去冲击步兵方阵,他立刻命令骑兵散开,席卷整个营地,然后集结了军中拥有火器的士兵,列阵于百步之外,几轮齐射就是把彭春的步兵方阵打乱,再上马追砍,前锋军血战到了中午,才是收队,属下献上了彭春的脑袋,还有一串串用绳索绑回来,赤脚光屁股的各族士兵。

等副将率领所部三千余骑兵赶到的时候,曹松没有享受胜利,而是立刻率一半骑兵向西南方向去,挡在了穆扎尔特山口,断绝了塔尔巴哈台周边各部向西迁移到伊犁河谷的必经之路。

之后,曹松以帝国名义向塔尔巴哈台周边的各部发去命令,让各部投降来附,但凡同意的,一概赦免,予以赏赐,而犹豫不决或者拒绝的,曹松立刻发兵征讨,有几个小部落更是满部男丁被杀光,妇孺牲畜分赏给了紧随大军迁移而来的蒙古、女真扎萨克。

伊犁。

进入大帐的每个人都低着头,不敢去看宝座上愤怒至极的爱新觉罗玄烨,在过去的十天里,发生在塔尔巴哈台一带的坏消息已经传递开来,彭春的正蓝旗旗营全军覆没,已经归附满洲的七千余帐的卫拉特各部全丢失,要知道,那是玄烨准备带回新满洲,编制蒙古八旗的,而最新的消息是,阿灵阿率领的援军在穆扎尔特山口遭遇了伏击,又折损了三百多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