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辽东之虎 > 第七百二十六章

辽东之虎 第七百二十六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9:08

第七百二十六章

李枭这些日子马不停蹄的在辽东大地转悠,视察辽东的各个兵工厂和各种科研机构。每年朝廷都会拨付大笔的款子,用来支持这些机构。虽说科研这东西像是在买彩票,但李枭也得看看,这些家伙到底有没有忽悠自己。

拜爱新觉罗们所赐,辽东曾经是大明最为动乱的地方,没有之一的说法。如果没有李枭横空出世,女真鞑子现在估计已经在山海关门前打转转了。

不过既然有了李枭,女真人的噩梦从此到来了。眼看着李枭由小打到大,由一个连名头都没有小军阀,现在成长为手握天下兵马的大帅。辽东,始终的李枭的根据地。

这里为李枭提供了兵源、各种战争物资,各种武器弹药。甚至,辽东已经拥有了全国里程最长的铁路。如果李枭愿意,他可以坐着火车从山海关一直坐到漠河。直到磅礴的黑龙江挡住去路才罢休!

锦州兵工厂成为了全国最为忙碌的兵工厂,因为按照分工。锦州兵工厂负责制造子弹和各种型号的炮弹,这东西是消耗品。除了作战,训练时候打的也非常多。

李枭站在巨大的玻璃窗前,看着工人们正在给子弹刷漆。四周墙壁挂着水幕,确保一丁点儿灰尘都不会落进来。工人们带着猪嘴防毒面具,正在仔细的对子弹进行喷淋。

“喷淋车间里的工人最是辛苦,中午吃饭时候,脸因为长时间戴防毒面具都勒出了印子。现在还好,夏天简直热得跟蒸笼一样。每个人走出来,身上都跟水里捞出来一样。我跟厂里正在研究,是不是每人每天工作六小时,每天由三班改成四班。这样,工人们也能多休息一段时间。只是这样以来,就需要增加一个班组的工人。开支也会随着增加!”郑森看着下面,向李枭介绍。

“这道工序能不能省省!省得工人们遭这个罪!我记得最先的子弹,都是不用刷漆的。”陪着李枭的敖沧海有些看不过去,他没想到自己看不上眼的子弹,生产起来居然这样辛苦。

“我的敖爷!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老师最先弄出来的子弹是铜壳的,所以不用刷漆。可咱们大明缺铜,用铜壳做子弹太浪费。只能用钢做子弹壳!

可钢做的子弹壳时间长了会生锈,没办法才多了这一道工序。就算是这样,子弹也有储存年限。过了年限的子弹,就得报废掉。”郑森看了一眼李枭,无奈的给这位敖爷解释。

“嫌铜贵,那干脆弄纸的好了。”

“想过用纸的,可纸制弹壳有纸制弹壳的毛病。最大的缺点,就是密闭性不好,弹药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受潮成为打不响的臭子儿!给您的部队供应这种臭子儿,您还不带着兵来把我这兵工厂给抄了。”

“长久的看起来,还是用铁壳好一些。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老天爷不长眼,咱们大明缺铜缺的厉害。前些天听张先生讲古,说秦汉的时候,他们说的金其实就是铜。皇帝老子赏人钱财,都是颁赏下来一块块的铜块。

子弹是消耗品,弹壳也必然是消耗品。用铜做不划算!”李枭看到敖沧海已经开始胡扯,把话题又拉了回来。

“子弹虽然的消耗品,可你一定要把品控把握好。绝对不能把臭子儿的子弹发出去,在战场上一颗打不响的子弹,很可能会要了将士们的命。”

“诺!一定严把品控关!”郑森赶忙低头称诺。

大领导来视察,肯定要象征性的检查一下。有两个搬运工因为没有戴猪嘴防毒面具,受到李枭的严厉批评。油漆这东西是有毒的,长期吸入这东西,会导致严重的肺部疾病。肺结核在这个时代,仍旧是不治之症。

总体来说,锦州兵工厂还不错。一个兵工厂生产出来的弹药,就能供应两个辽军野战师。

“锦州城不要往工厂这边发展,这里这么多弹药。万一爆炸可不是小事情!”看到工厂外面正在建大楼,李枭皱起了眉毛。后世还是不是出现一两次大爆炸,每次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更何况,这工厂本身就是生产弹药的。

“那是工人们的宿舍!有些工人家里距离工厂太远,路上就得一个小时。赶上个下雨下雪的天,工人们全都苦不堪言。没办法,只能给盖几栋宿舍楼。愿意搬过来的工人,会分上一套房子。这样,也就解决了他们上下班的不便。”

李枭无奈叹了一口气,在辽东大雪天里面赶路,的确是不方便。有时候,鱼与熊掌就是不可兼得。

继锦州之后,沈阳成为了辽东又一重镇。坐落在浑河岸边的沈阳城,曾经的努尔哈赤的后金都城。如今,这里成为了辽东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

沈阳兵工厂,已经成为了大明最为重要的兵工厂之一。这里每年能够生产一万支“大八粒”步枪,同时还能生产四千支阿卡四七步枪。每年能够生产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一百门,另外还能生产一百五十五毫米的榴弹炮二十门。

至于迫击炮这东西,每年五千门都生产得出来。只不过,部队没有那么大的需要。每年只是生产几百门充数!

李枭尤其专注的是阿卡四七步枪的生产,下面主力师都将换装这种步枪。这种可以在三百米之内,产生巨大威力的步枪,绝对是战场上的霸主。仍旧使用传统步枪的蒙古兵,根本不是对手。

从加工难度最高的枪管,到机匣甚至是扳机,都是这做工厂里面生产。兵工厂施行了严格的分工制,本部门的工人只知道本部门负责做的事情。出了产品之后,统一汇总到组装车间。

组装车间的工资比别处都要高一些,原因就是这里只招收身家清白,而且没有被衙门处置过的人。他们负责把一堆堆零件,组装成一把把杀人利器。而且,每一把枪在出厂前,都得经过试射才行。

试射场地就是一个小山包的下面,十几个装着沙子的铁通摆成一排,几个工人拿着阿卡四七步枪,在百十米远的地方打。普通人对打枪有很大兴趣,可这些工人对打枪却毫无兴趣。原因就是他们打的太多了,每天都听枪响,耳朵都听得麻木。甚至听到枪声,就能判断出枪支的型号。

这里严禁人员走动!李枭举着望远镜看了一会儿,发觉这些工人的手真臭。“噼里啪啦”的打一通,铁皮筒子居然只有一两个枪眼儿。这简直就是打李枭的脸,要知道阿卡四七步枪,不管是从射程还是精度,虽说不是最好的,但也绝对不至于如此垃圾。

走到工人们身前,拿起一支阿卡四七步枪,装上子弹对着远处的靶子连连搂火。子弹连续击中铁皮桶子,一股股沙子从里面漏了出来。

敖沧海也打了几发,他非常喜欢阿卡四七这款步枪。去西北之前,就是他堵着工厂大门,硬是要走了五千枝。

厂长看到李枭有些脸黑,吓得腿肚子都转筋。可他也没办法,一个爱枪的小伙子,调到这里来没一个月,就开始腻烦打枪。就好像谁都喜欢放鞭炮,可整天负责放鞭炮,这就有点儿腻歪了。

本来安排在兵工厂里面吃饭,结果李枭和敖沧海赌气走了。郑森狠狠瞪了那厂长一眼,也跟着屁股后面走了。

“不是恼恨他们的态度,而是恼恨他们不尊重别人的劳动。咱们在锦州时候都看了,子弹生产出来有多么不容易。可这些家伙,朝天开枪,我看着都心疼。”

郑森瘪瘪嘴不说话,谁家验枪都是检查打得响打不响就成了。谁想用这机会培养出神枪手来?再说,神枪手现在也已经有了光学瞄准镜。虽然还比较粗糙,但聊胜于无。

好在下一站飞艇工厂让李枭比较满意!因为他看到了改进过的汽油机,确切的说这东西已经有了发动机的雏形。而且这东西功率大,体积小。更重要的是,噪音也没有现在服役飞艇那么大。缩小了重量和体积,也就提高了载油量。所以,这玩意可以飞的更高飞得更远。

“这种新式汽油机,是采纳了李永芳弄回来的图纸,然后结合咱们的传统,做出最优化的改版。最后定型成这样,徐家兄弟说,这东西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郑森见到李枭高兴,赶忙站在边上充当解说员。

“嗯!这种好东西,多多益善。可以尝试着,在飞艇左右艇身各安装一个,这样不但可能增加航程,还能够增加航速。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发动机装的东西就多。”现在的飞艇,都是后屁股的地方有一个螺旋桨,因为只有一个发动机,航速和航程也都有了保障。

但也就是因为这样的设计,才导致飞艇裹足不前。难怪人都说,量变促成质变。李枭非常想他们研究出飞机发动机出来,不过却不现实。现在鼓捣出来的东西,比起飞机发动机来,还是要显得大而且功率不够。

飞机发动机可是工业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这句话说在大明。飞艇就是世界工业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全世界,能够造得出飞艇的国家只有大明。听说吴三桂也在研究,就是不知道能研究出个啥来。

不过李枭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吴三桂手下那些全欧洲的大科学家,或许在下个月就能够参透李枭设计飞艇的原理。而且李枭还知道,吴三桂知道这飞艇是怎么造的,肯定会竭尽全力去仿造。

甚至李枭还知道,吴三桂最先造出来的飞艇,一定会送回到伦敦显摆。

送给女王能载着人在天上飞的东西,女王陛下一定会非常高兴。吴三桂这个驻印军司令官,也坐得越发安稳。

“大帅!我们厂的飞艇生产量,已经达到每月一架的速度。而且根据大帅您的要求,我们正准备设计生产一种可以载两三百人,有舒服座椅吊舱的飞艇,专门用来进行远程航空服务。”飞艇厂的厂长,是一个笑眯眯的胖子。跟着李枭走了一圈儿,不得不用手帕不停擦汗。

李枭看了一眼这家伙,眼泡浮肿,眼圈儿还有一圈儿黑线。加上走几步就喘,浑身冒虚汗。不用问李枭就知道,这家伙是酒色过度。

一个酒色过度的家伙,却能把飞艇厂搞得风生水起,不得不说这也算是一种人才。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什么鸟唱什么样的调。

“这厂子,是他一手搞起来的?”李枭有些狐疑的问郑森。

“的确是这样,这个人很能干。不过缺点是吃喝嫖赌样样沾!当初举荐他当飞艇厂的厂长,我还不怎么愿意,生怕他给搞黄了。却没想到,短短三个月时间。人家就领着工人们,愣是鼓动出来第一艘飞艇。接着,他把工艺细化,然后制定分工模式和标准。这样,我大明才算是有可靠的飞艇。”郑森对眼前这个人是赞不绝口。

“哦!这样!”李枭无奈摇了摇头,正常情况下朝廷会观察每个父母官的业绩。也就是说,你管辖的地方又增加了多少钱的税收。好险这样的奇葩,李枭还是一个看见。

沿着沈阳至旅顺的铁路线,可以贯穿整个工业脉络。鞍山兴建起了大型炼钢厂,据说渔老已经在这里研究最新的轧钢技术,他们称之为领轧钢。

水火无情!万一出了点儿什么事情,那可都是大明科技界的精英。

火车距离鞍山还很远,就能够看到鞍山里面飘扬着几股巨大的烟柱。烟柱下面,往往跟着一大截画着蓝白圈儿的烟囱。整个鞍山城,都笼罩在一层粉尘之下。

李枭闻了闻空气中的焦炭味道,让子孙们提前享受二十一世纪才有的待遇,这多少有些残忍。李枭知道,肺子里面常年吸入粉尘,会对身子造成多大的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