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魏春 > 第二百零九章 数朝谋划,尽毁一旦

大魏春 第二百零九章 数朝谋划,尽毁一旦

作者:眀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20:16

第二百零九章 数朝谋划,尽毁一旦

秦岭北麓,大散山下。

满山黄鹂鸣翠,鹮鹳成群。杜鹃花开遍山野,粉粉嫩嫩,鲜艳欲滴。

已是深春时节,但依见野桔、柿子挂满枝头,地上还铺着厚厚的一层,红艳似火。

许多猴子、野猪、狐狸等小兽聚在树下,争相啃食。随着一股微风,像是下雨一样,无数的野果掉落下来,砸的众兽阵阵嘶鸣,顿时做鸟兽散。

透过山林,往北眺望,隐约可见一座雄关如同利剑,耸立于山谷之间。

大震关,又称大散关,川陕咽喉要道,关中四关之一。

欲经川蜀攻袭关中,必经此关。

韩信奇袭项羽时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发生在这里。

诸葛亮五伐曹魏,次次都是从这里出兵。

可见其地势之险要……

关衙内,众将肃立。

衙堂正中,站着一个身高六尺,虎背熊腰的虬髯大汉。头发也未扎束,随意的披着。身上只穿绸衣绸裤,半开着领口,露着毛茸茸的胸膛。

元丽赤着双脚,踩在毡毯上,拿着一把缤纹钢刀,晃来晃去,照映着五官。

就连脸上的横肉、颌下的胡须都照的纤毫尽现。

“好刀!”元丽一声狂吼,顺手劈下。

只声“嗤”的一声,一颗好大的头颅冲天而起,一股血箭飚出,喷了元丽一头一脸。

元丽伸手舌头,舔了舔从脸上滴落而下的热血,而后又咂吧了两下,竟吞了下去。

“好腥!”元丽“噗”的一声吐掉了嘴里的血水,又提起了刀。

佑大的刀颅被一刀斩飞,竟不见刀刃上留下半点痕迹。更似是抹了油,刀身上不染一丝血痕,全都凝成一颗颗的血珠,顺着刀面滚落而下。

等血珠滴尽,一道银光再次照耀在元丽的脸上。

“兵不刃血,寒如秋霜?这般宝兵,才换十匹马?”

元丽一脸可惜:“见了那李承志,就说本王说的,再有这等宝物,本王换他二十匹!”

“诺!”亲卫幢将恭声应道。

其余诸将全都在心中冷笑:那李承志要是能见到半根马毛,爷爷跟你姓元……

元丽又提起刀,挑开最后一个囚犯嘴里的破布。

“萧县令,那长孙寿是因本王当着他的面睡了他夫人,因此怀恨在心,才妄想将这等雄关送予乱贼……那你呢?为何视入境的贼人如不见,放任两万余敌寇,潜入了关中腹地?”

“为何?”县令放声狂笑道,“拓拔胡贼,你怕是忘了,爷爷本就是南人啊?”

说着猛一转头,怒视着立在一侧的一个军将,狂声骂道:“萧宝夤,你我乃汉相萧何之后,堂堂汉氏贵胄,萧齐皇室嫡脉,岂能屈身于这等噬血无道,禽兽不如的胡贼之手?”

萧宝夤眼角狂跳,“噌”的一下抽出了刀:“放肆……狗胆安敢诬我……”

“呵呵呵……萧将军,莫不是想杀人灭口?”元丽宝刀一横,直指萧宝夤的鼻尖。

萧宝夤的脸猛的一白,“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大人明见,那萧衍狗贼杀尽我兄弟姐妹,屠尽我萧齐一脉百余口,如此血海深仇,智亮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又怎会降他?”

“哈哈哈……也对!”

元丽狂笑一声,一脚踢翻萧县令,怒声问道,“好狗贼,既然自诩汉家贵胄,与异族之仇不共戴天,为何被你亲手放入境的两万余敌贼,近半都是胡骑?”

萧县令脸色一白,竟说不出话来。

元丽狞笑道,“似你这等巧言令色、狡猾奸诈、不知羞耻之辈,凭白误了本王的好刀……拖下去,剐了!”

当即就有两个甲卒扑了上来。

只听“荒淫、暴戾、畜生不如”的骂声不绝于耳。不多时,却又变成了求嚎和求死的叫声。

一众将领脸生异色,阵阵不忍,元丽却越听越是兴奋,大马金刀的坐在矮榻之上,唱几句胡曲,再痛饮一杯酒。像是将这惨嚎当成了下酒的佐菜,左一杯右一杯,饮的好不欢畅。

过了快一个时辰,一个军将前来复命,说那萧县令已然气绝时,元丽竟有些竟犹未尽。

“达奚,将此狗贼之首,并那长孙寿之头颅,一并送出关!”

送出关?

一个年轻的将领心中讶异,小心翼翼的问道:“大人,送出多远?”

“送出多远?”元丽狞笑道,“出了关你就知道了!”

说着脸色又是一冷,“还有,再莫叫我大人,不然,我定然让你从父予我封实了!”

大人是能乱叫的?

魏晋之前,若以“大人”称呼外人,只指君王和诸候,并孔孟等圣人。

若称呼家人,则专指父母。

魏晋后,又被胡族引用,多用于称呼诸候亲王、部落首领,如率军潜入泾州的吐谷浑部落首领之一慕容定。

而即便是元氏皇室,也只有郡王以上才能称之为大人,除此外,就只有八部首领,也就是鲜卑八大贵族之首才配用这个称呼。

比如达奚的从父,关中镇守奚康生……

说起来也是活该:别人都是因功受封、升迁,嘉奖,而独有元丽,打了胜仗后不但无功,就连济阴王的爵位也被一罢到底?

三年前,秦州、泾州两地已内附的屠各匈奴造反,元丽总领关中五州军政,率军平叛,不足半年便平定内乱,斩敌逾十万。

但元丽生性残暴酷戾,所到之处简直是寸草不生,不但杀的叛军、流民人头滚滚,竟将未生乱的县城也屠了好几座。

若非皇帝悯其功勋,再加皇室和奚康生这样的元族重臣求情,何止才是罢爵?

职级也从之前的镇北将军,关中镇守,降为雍州刺史。

反倒是随他一起平乱的几个下属,如杨舒、杨舒之兄杨椿,李韵等,各有嘉将和升迁。

不过还没满一年,因长兄扬播得罪了权臣高肇,杨舒和杨舒无缘无故的就被降了职……

元丽之凶戾残暴举世闻名,随意斩杀手下,淫其妻女如家常便饭。虽知不会将自己如何,但达奚还是止不住心中一寒,恭恭敬敬的低下头:“属下错了!”

“嗯!”元丽点点头,“若是敢走远,就多带几匹好马,逃命时也能快一些……要是侥幸没死,那就多等等,等南军退了,就快马报予你从父……”

短短的一句话,惊的达奚冷汗直流。

关外,竟然有南军埋伏?

但在元丽面前,他别说问,就连迟疑都不敢有。

“谨遵都督之令!”达奚恭声一应,飞快的捡起地上的两颗脑袋,转身就走。

“等等……”元丽又一指萧县令的尸体,狞声笑道,“替我代句话:大震关是我雍州治下,但这汧阴县,却属他李韵的岐州……问问他,我替他消了这般大的祸事,他如何感谢我?”

达奚心中一震:这全赖从父运筹帷幄,才查清、识破南敌与胡贼的奸计,与你何干?

这明显是想讹诈李韵?

这等嚣张跋扈,四面树敌,岂不是取死之道?

死了才好……

“定为都督代到……”达奚恭恭敬敬的做了个揖。

……

下了城楼,达奚提着两颗人头,又带了百余骑出了关城。

此时正值正午,日头正足,本是百鸟争鸣,走兽觅食之时,往日这关下,就如烧开的油锅里添了水,好不热闹。

但今日却格外的寂静。

偶有几声悲鸣传来,指头一看,只见几只叫出不名的鸟儿不住的在空中盘旋。

达奚脸色狂变。

关城附近,果然有埋伏。

但想来肯定不多,不然元丽绝不敢大开城门……

心里猜凝着,往前走了百余丈,达奚将两颗人头抛于道中,又高声喊道:“南贼,我家都督言,关门已开,若是够胆,就尽管入关……”

话音刚落,猛听几声鼓响,达奚吓了一跳,还以为伏兵冲下山了。

随即又有一阵兵甲抖动的声响从身后传来,他下意识的一转头,看到刚刚还空无一人的城头,却已站满了兵卒。

迎头的棋杆上,已挂上了一面大纛,上书:雍州都督元!

原来那鼓声,是从城头传来的?

正暗松着气,又听山道两边的林中响起了几声锣。而后又是一阵如野兽奔走的响动。

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似的敌军出现在山林之中,正向关道上奔来。

达奚再勇,胆子再大,也不敢以百骑抵御这么多的敌军,呼哨一声,打马就走。

等他回到关下,驻马回首时,关道中已站满了敌军。从高往下看,绵延两三里,足有五六千。

不过看起来全是汉人,也不见骑兵,想来是胡骑不好上山,应该藏在更远的平缓之处。

此时的达奚,满头都是冷汗。

若非从父早英明,这大震关一旦落入敌贼之手,往后便是一马平川……

早有步卒上来,将那两颗人头捡了回去,交给了主将。

数十个身穿着甲的将领立在一处山顶,向大散关眺望着。

不但关城之上站满了兵卒,就连两侧的山野之上,也隐约可见敌兵。

算算人数,估计有上万,就算关后未设伏兵,只是眼中见到的这些,只凭这三四万兵,也很难攻打下来。

再看那两颗头颅,主将便知道:数年谋划,已毁于一旦。

怪不得左等右等,始终等不到的内应消息?

潜入境内的那两万余大军,怕是已被尽歼了……

“退兵吧,后撤二十里,与大军汇合!”主将一声长叹,“令派快马,报予盩厔,以秦岭北端大散山及大震关为界),将此间详情详细报与韦侯……”

“诺!”其下军将应了一声,带着几个亲卫,快步往山后奔去。

步阵前军变后军,攀爬至两侧山腰,固守两翼。后军则变前军,快速的撤往山谷外。不多时,谷内的大军便撤出了大半。

听到后军吹响号角的催促声,南梁主将又叹了一口气。

除了开头那几声鼓,城上再未有过动静,关门虽然大开,但并没有兵卒出关列阵。

明知魏将摆的是空城计,至多也就眼中见到的这些兵,但他也只能望城兴叹。

大震关之险世所皆知,真要那么好打,韦候又何必谋划两年之久,又是卖通城关守将,又是策降途径关中要道的县令?

错过这次之后,天知道有生之年再能不能遇到这样的机会?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主将猜疑着,在亲卫的护恃下,快速的下了山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