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魏春 > 第两百七十八章 时无英雄

大魏春 第两百七十八章 时无英雄

作者:眀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20:16

第两百七十八章 时无英雄

羊侃觉的头皮有些发凉。就如暗中有支箭隐隐的指着他,似是汗毛都要倒坚的那种感觉。

他下意识的一抬头,看到一双眼中闪着寒芒,冷冷的钉在他脸上。

魏瑜咬着银牙:“羊侃,你瞎了眼?”

李承志一愣。

方才还似坐都坐不稳的模样,软绵绵的靠着自己打盹,为何突然就这般精神了?

只以为魏瑜是因为羊侃差点将自己撞下马而打抱不平,李承志摸了摸她的小脑瓜,温声说道:“别闹!”

便是这一声,眨眼前还如小老虎一般的魏瑜,眨眼后就乖的像是一只小奶猫。

达奚止不住的直叹气。

羊侃有没有眼瞎不知道,反正李承志绝对是瞎了,都快没救了……

羊侃都还有些懵,猜想魏瑜为何骂他,又听李承志问道:“你想让我如何教你?就如午后见你时讲的那些大道理?”

李承志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朗声笑道:“圣贤书里多的是,慢慢看就是了。”

意思若是想听夸夸其淡的大道理,是个人都会讲,也轮不到他李承志。

羊侃一点都不慌,又往下一拜:“确如将军所言,天下知理者甚多。但如将军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者,却如凤毛麟角。

侃益慕圣贤之道,却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今得将军指点,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故侃冒昧,肯定将军答应:允侃盘桓泾州之时能在将军左右侍奉,一为请罪,二为请教……”

他都还没说完,四周就响起了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什么是“止于至善”?

那是《大学》的开篇之言,意指圣人的最高境节。

李承志才几岁?

说直白些,还是连冠都未立的黄口孺子。

特别是这样的话从羊侃口中说出的时候,让人分外觉的不可思议。

泰山羊氏可不是普通世族,虽不敢称高门,却也是山东一流的门阀。自羊侃之父羊祉之下,同辈兄弟为官者最低也是一州别驾。而与其联姻的大都是五姓高门中同为山东世族的崔、卢、郑、王这四家,可见门第之高。

关右世族本就比山东世族低一头,再加祖居李氏已属微末之流,两者间的差距更是大了一倍不止。所以听到这样的话,宾客就觉的很是怪异。

羊侃难道不是在说,他父辈兄弟也罢,与羊氏联姻的崔、卢、郑、王四姓也罢,竟找不出一个德性可以超过李承志的人?

怎可能?

在这些人里面,认为李承志绝不是什么好鸟的可不是一个两个,比如安定胡氏……

站在不远处的羊深肺都要气炸了。

听闻泾州人言:李承志桀骜不驯,百无禁忌,又听羊侃说要来给李承志请罪,担心弟弟吃亏,所以他就跟了上来。

但没想到,竟看到了这样一幕?

侃益慕圣贤之道,却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你说这样的话,岂不是将整个山东世族都骂了进去?

他正要喝斥,身边的一个男子将他拦了下来:“文缘莫急,李承志都还未有应对,你有何可恼的?”

听到这一句,羊深硬是忍下了一口气:“好,就听神俊所言!”

骂弟弟就等于是在打羊氏、更甚至是山东士族的脸,能忍且忍。但李承志但凡冒出半句狂放之语,就别怪自己出言不逊……

李承志都愣住了。

这羊侃也真敢吹:知行合一,止至至善?

记得这句话是王阳明说的,好像先秦时的曾子也有过类似的言论:知其意,悟其理,守其则,践其行……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李承志压根就没想当君子!

虎狼横行的时代,当鱼肉一样任人宰割么?

但也没想到羊侃这么配合,自己正想着怎么给他打个记号,他就主动跑来了?

允侃盘桓泾州之时能在将军左右侍奉,一为请罪,二为请教……

说严肃些,李承志但凡点点头,以后说羊侃是他弟子都不为过。

但自己都只是半调子水平,能给他教什么?

阴谋诡计,奸诈油滑么?

李承志失笑般的摇了摇头:“羊侃,莫要以为时无英雄……某行事素来只求不眛心瞒己,不欺良丧知而已,你说的那是圣人,而非我李承志,所以,圣人的道理肯定是教不了你的……”

本以为李承志要拒绝,羊侃满脸沮丧,但又听他话峰一转:“我所学虽博,但大都杂而不精。六艺只是粗通,道释阴阳只是略知一二,法、名、农、杂、纵横等也只是稍有涉猎。

唯有兵阵与百工之技略有些心得,除此外,也就会几篇诗词文章……你若真想请教,也只有这三道或许可以指点你一二……”

听到这里,众人皆是一脸古怪。

李承志这话听着好像在自谦,但再一细想,简直狂的没边了。

常言先秦有诸子百家,但那只是泛指,真正形成流派的也就:儒、道、兵、农、法、名、墨、纵横、阴阳、杂等十家而已。

但听李承志所言,竟好似没有他不会的?

这些人都还未来得及吸一口凉气,猛听一声厉斥:“好大的口气?”

两个三十左右的男子拨开众人向李承志走来。

李承志都有些懵。

自己已经说的够谦虚了,都有人跳出来?

仔细一看,他顿时猜到了几分。

后面那一个很是俊秀,不过一脸的无奈,好似是被硬拖进来的。

前面这一个却与羊侃足有七分相像,分明就是其叔父或是兄长之类的人物。

再想想“侃益慕圣贤之道,却患无硕师名人与游”这一句,李承志恍然大悟:羊侃这句话自谦的有些过头了。

就好比李承志向别人说:我李家没一个好人,看李始贤会不会打折他的腿……

“那是羊侃二兄羊深,擅经史、知玄学、好文章,曾师从崔光,今为堂兄之行台右丞。

其后为李神俊,泾阳县子李遵之弟,博学多闻,艺文礼乐皆有所长,曾师从刘芳……素来与羊深交好,今为堂兄之军师祭酒……”

李承志眼神一凝。

这两人虽未听过,但都被高文君赞成这样了,学识能差到哪里去?

而且这二人的老师的名头不要太响亮。

前者是崔浩、也就是一手奠定元魏汉化基础、三朝权臣崔司徒的外甥。

后者是清河崔氏的主家。

先不论这二人的出身,也不提二人均已是位极人臣,就说二人曾先后任过国子祭酒一职,均是闻名于世的儒学巨擘,这教出的弟子得有多厉害?

羊侃啊羊侃,你这等于是要把我李承志架到火上烤啊?

李承志疑声问道:“他们想干什么?”

高文君竟也不担心,反掩口笑道:“自是要让郎君知道:并非时无英雄,自不会让竖子成名……”

李承志顿时了然:意思是来打自己的脸了。

同属陇右李氏,已离着这么近,李始贤不好装看不见,只好与郭存信、郭玉枝等走了过来与李神俊打招呼。

此时李承志才想起来,高文君刚刚提到了李遵。

要从李始贤这里论的话,自己还得称呼他为世叔?

刚准备见礼,李神俊却先笑着摆了摆手:“话说的太满了!”

态度摆明是拿李承志当晚辈看,意思是羊深该如何如何,他肯定是不参与的。

私谊是私谊,但也更没有帮着外人欺负自己家人的道理。

李承志也没矫情,还是拜了下去:“世叔说的是!”

嘴上这样说,但他心里还有很不以为然。

这羊深也是可笑,话都是你弟弟说的,你却要把怨气撒到我头上,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来就来,我还真不虚。

孙子云: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无非就是扬长避短而已。

有本事来打一仗啊?

也就是受着伤,不然打一架岂不是更好?

让你两只手……

摆明没想讲和气,羊深也没虚情假意,先是劈头盖脸的骂了羊侃一顿,又转过头神色不善的看着李承志:

“自入泾州,某便常听李仓曹之威名,世人皆赞李仓曹谋略百出,勇武非凡,文才更是过人。文渊不才,特来讨教一二……”

李承志瞳孔微微一缩:这是真跑来打脸了?

他微微一拱手:“讨教不敢当,羊右丞请示下!”

羊深的脸上挂上了一丝冷笑:“听李仓之言,似是知无不会?某又听闻祖居李氏以《韩诗》传家,李仓曹更是擅诗之名,也曾师从刘祭酒粗研《毛诗》?”

羊侃觉的头皮有些发凉。就如暗中有支箭隐隐的指着他,似是汗毛都要倒坚的那种感觉。

他下意识的一抬头,看到一双眼中闪着寒芒,冷冷的钉在他脸上。

魏瑜咬着银牙:“羊侃,你瞎了眼?”

李承志一愣。

方才还似坐都坐不稳的模样,软绵绵的靠着自己打盹,为何突然就这般精神了?

只以为魏瑜是因为羊侃差点将自己撞下马而打抱不平,李承志摸了摸她的小脑瓜,温声说道:“别闹!”

便是这一声,眨眼前还如小老虎一般的魏瑜,眨眼后就乖的像是一只小奶猫。

达奚止不住的直叹气。

羊侃有没有眼瞎不知道,反正李承志绝对是瞎了,都快没救了……

羊侃都还有些懵,猜想魏瑜为何骂他,又听李承志问道:“你想让我如何教你?就如午后见你时讲的那些大道理?”

李承志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朗声笑道:“圣贤书里多的是,慢慢看就是了。”

意思若是想听夸夸其淡的大道理,是个人都会讲,也轮不到他李承志。

羊侃一点都不慌,又往下一拜:“确如将军所言,天下知理者甚多。但如将军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者,却如凤毛麟角。

侃益慕圣贤之道,却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今得将军指点,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故侃冒昧,肯定将军答应:允侃盘桓泾州之时能在将军左右侍奉,一为请罪,二为请教……”

他都还没说完,四周就响起了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什么是“止于至善”?

那是《大学》的开篇之言,意指圣人的最高境节。

李承志才几岁?

说直白些,还是连冠都未立的黄口孺子。

特别是这样的话从羊侃口中说出的时候,让人分外觉的不可思议。

泰山羊氏可不是普通世族,虽不敢称高门,却也是山东一流的门阀。自羊侃之父羊祉之下,同辈兄弟为官者最低也是一州别驾。而与其联姻的大都是五姓高门中同为山东世族的崔、卢、郑、王这四家,可见门第之高。

关右世族本就比山东世族低一头,再加祖居李氏已属微末之流,两者间的差距更是大了一倍不止。所以听到这样的话,宾客就觉的很是怪异。

羊侃难道不是在说,他父辈兄弟也罢,与羊氏联姻的崔、卢、郑、王四姓也罢,竟找不出一个德性可以超过李承志的人?

怎可能?

在这些人里面,认为李承志绝不是什么好鸟的可不是一个两个,比如安定胡氏……

站在不远处的羊深肺都要气炸了。

听闻泾州人言:李承志桀骜不驯,百无禁忌,又听羊侃说要来给李承志请罪,担心弟弟吃亏,所以他就跟了上来。

但没想到,竟看到了这样一幕?

侃益慕圣贤之道,却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你说这样的话,岂不是将整个山东世族都骂了进去?

他正要喝斥,身边的一个男子将他拦了下来:“文缘莫急,李承志都还未有应对,你有何可恼的?”

听到这一句,羊深硬是忍下了一口气:“好,就听神俊所言!”

骂弟弟就等于是在打羊氏、更甚至是山东士族的脸,能忍且忍。但李承志但凡冒出半句狂放之语,就别怪自己出言不逊……

李承志都愣住了。

这羊侃也真敢吹:知行合一,止至至善?

记得这句话是王阳明说的,好像先秦时的曾子也有过类似的言论:知其意,悟其理,守其则,践其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