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四六章 皇后没救了

大魏春 第三四六章 皇后没救了

作者:眀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20:16

第三四六章 皇后没救了

两个太监往下一跪,头磕的如同捣蒜。

“陛下,午膳刚罢,充华贵人突称咽喉刺痛。稍倾便咳了起来,痰中竟隐有血迹。臣急唤太医,贵人却不允太医进殿,称……称……”

皇帝冷声道:“称什么?”

“称定是有人在谋害她,太医中定是藏有刺客……”

元恪的脸猛的一沉,瞬间黑的如锅底似的。

胡氏这分明就是自己吓自己,已吓成了惊弓之鸟。以为皇后会如她一般谋害予她,故而看谁都像刺客。

怎可能?

清泉宫中自上而上早就换了一遍,内官、宦臣、侍选、采女、宫娥等等,哪个不是由刘腾与于忠仔仔细细的核查过好多遍,绝不可能有别有居心之人混进去!

但好端端的,胡充华怎会咳血?

元恪冷声道:“传王显、徐謇,入宫诊治!”

“已然请过了,但胡充华依旧不许王中尉与徐令君入殿,称……称这二位,也是,也是……嗯……派来的,贵人只说是要见陛下……”

太监虽然含糊,但元恪哪还听不出那个“嗯”,指的就是皇后?

王显倒说的过去,素来与高肇交好,胡充华依此生疑也算正常。

但徐謇呢?

自太武帝起,老倌就是太医令,历作五朝,整整五十余年,光是皇帝就侍奉了五位。连这样的人都不信,胡充华是想闹哪样?

九成九是怕皇后报复,已然吓出了心病……

胡充华无所谓,但若是因此伤了腹中胎儿,一百儿胡充华也抵不过……

元恪神色一冷,沉声道:“走!”

……

清泉宫!

胡充华躺在榻上,身体抖的如同在筛糠。五官扭曲,狰狞如恶鬼。

应是声嘶力竭般的喊了好一阵了,声音沙哑至极,好像在用铜锉磨锯:

“是皇后,定然是皇后,她来寻我报仇了,故而给我下了毒……”

一旁坐着个尼姑,吓的脸都白了:“贵人,慎言!”

这样的话也敢随便讲?

岂不是坐实了你谋害皇后之实?

至于你是不是中了毒,这毒是不是皇后下的,至少也要让太医看过才有定论啊。怎能如此口无遮拦,引火烧身?

被陛下听到后,怕是更会厌你几分……

尼姑觉得,自有了身孕之后,侄女就似魔障了一般,哪还有往日里的半分睿智与机灵?整日都幻想着皇后会害她,会害她腹中的胎儿……

急切间,尼姑猛一转头,朝殿门处的胡保宗喝道:“贵人近似失智,尽是胡言乱语,万万莫让闲人靠近……”

胡保宗恭身应道:“侄儿省得!”

尼姑就姓胡,是胡充华的亲姑姑。自少痴心理佛,守寡后索性出了家,在景乐寺为尼,且深精佛理。

元恪最爱听她讲经,时常会将胡氏召入宫中。胡仙真便是由其荐于皇帝,成了世妇,后又升为九嫔之一的充华。

胡仙真有了身孕之后,元恪怕他烦闷致郁,便特许家人可时常入宫陪伴。故而胡尼姑与胡保宗才会在此……

刚应了一声,听到殿外一阵慌乱,胡保宗扭头一瞅,看乌乌央央的一堆已到殿外,且有金甲力士执着华盖。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皇帝。

他急声朝里唤道:“是陛下!”

胡尼姑一慌,刚要劝胡仙真再莫要乱说话。胡氏却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稳草。脸上猛的潮红如血,飞一般的跳下了榻来。跌跌撞撞的朝殿门外扑去。

“陛下……陛下,救我……”

看她竟然赤着脚,连双罗袜都未穿。仿佛从牙缝里迸出来的一般,皇帝沉声道:“为何不让侍御诊脉?”

察觉皇帝眼中隐泛凶光,胡氏福至心灵,突然间就冷静了一些:陛下怕是已然恼了自己?

“噗通”一声,胡充华就跪了下去,泣声道,“陛下,妾怕……”

你怕个鸟毛?

“扶她起来!”

元洛冷冷一指,又喝道,“王显、徐謇!”

当即就有宫娥上前,将胡氏扶至榻上。但王显和徐謇刚至榻边,手都还未伸出来,胡氏猛的一声尖叫。

声音厉的仿佛钢刀割过的刀鞘,连元恪都被吓了一跳。定神一看,眨眼前才躺至榻上的胡充华,瞬间便缩至了床榻一角。双手紧紧抱着膝,如一只鹌鹑一般,浑身都在发颤。

“贵人莫怕,老臣这便退下!”

徐謇宽慰了一句,又朝王显急使眼色。二人齐齐往后一退。

而就如立杆见影,胡充华竟真就不叫了?

皇帝一指胡氏,低声喝问道:“何疾?”

徐謇低声道:“秉陛下,贵人为何咳血还不知。但此时之状,应是要发癔症的前兆!”

癔症?

元恪的脸色何止是黑,都已经青了,且是青里透白。

“为何会如此?”

还能为何?

吓的呗!

看二人低头不应,皇帝当即就猜到了七八分。

这女人何止是犯了癔症,简直了入了魔。不然何至于久疑成心病,认为皇后要害她,竟而疯魔到要先下手为强?

此时说什么都是闲的,当务之急是怎么治?

“臣有一法!”

王显沉吟道,“李候郎所制之麻沸汤,极具安神之效。可让贵人饮下少许,再由臣等替贵人望诊……”

皇帝稍稍一愣:对啊,朕为何未想到?

麻沸汤只是其次,关键李承志医术也不差……

元恪朝后一挥手:“愣着做什么,还不召来?”

刘腾急声应道:“臣这就去!”

……

昭阳宫。

仿佛没了骨头,又好似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高英懒洋洋的斜卧在案几边,脸色苍白,双眼空洞无神。

若是旁人这般坐卧,定是一堆肉泥。但换成高英,却像一条美人鱼。

不远处,李承志端座案后,轻手轻脚的捣持着吃食。看似目不斜视,但无人察觉时,眼神就止不住的往皇后身上瞄。

这也……太有料了吧?

简直熟透了!

心里感慨着,李承志将调好的豆腐脑递给高文君,高文君又转予采女。

高英依旧坐着不动,就跟个机器人一样,等汤匙送到嘴边才知道张一下口。

许是体弱的原因,也就吃了半碗,高英身上就见了汗,且不少。虽穿着两层纱衣,还是深色。但被玩意一沾水,就跟透明的没什么区别。

无意间扫了一眼,看皇后玉体横陈,半隐半露,李承志心脏狠狠的一跳。

察觉他气息粗了许多,好似干了多重的活一般。高文君本能的一扭头。再顺着他的视线往回一看,恨的牙都快要咬碎了。

“你不要命了?”

被当场捉了个正着,皮厚如李承志,也是忍不住的老脸一红。

至不至于?

她敢穿,我还不敢看?

尴尬的笑了笑,又给高文君推了一碗:“尝了尝?”

高文君哪有胃口,只是摇头。李承志也不强求,又予一侧的两个礼官各盛了一碗。

这可是真正的稀罕物,宫里虽有,但一群贵人都分不过来,哪有内官的份。

两个女官真就没尝过,甫一入口,便赞不绝口:“李候郎真是好妙思,竟能制出如此可口之物?”

李承志只是谦虚,心想要多可口也不见得,无非就是图了个稀罕。吃多了照样会腻。

也是见了鬼。他之前想着一斤能卖一钱都是海赚,没想甫一出世,就被一群达官贵人给哄抬了五番:一折五钱,价比肉食,还真就是“豆腐卖成了肉价钱”?

这还是他怕皇帝眼红,极力压价的前提下。

究其原因,无非便是“物以稀为贵”!

李承志以前也确实以为豆腐早就该有了。

毕竟中国自古以来就种大豆,后世所传“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发明”,应该是无误的!

但来了之后才知道,还真就没这东西。

翻遍《淮南子》等典籍,就根本不见这东西。

到了洛阳,还特地到农部问过。还跑到到秘书省翻过各种各样的本草典籍。甚至把有关记载人参和辩证法的最早记载都找到了,但就是没找到和豆腐相关或相似的只言片语。

至此,李承志才确定,南北朝真就没这东西……

李承志不是历史专业出身,自然不知道,有关豆腐的最早记载,出自五代陶谷所著《清异录》: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

最早的制法出自北宋寇宗奭的《本草衍义》:“生大豆……又可皑为腐,食之。”

最早提及是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的记载,则出自南宋朱禧的《素食诗》及注释: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己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注曰: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

至于传自哪里,朱禧没提。

若是深想也不奇怪。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堪称南北朝时期的农用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各种豆制品已极其完备。如豆豉,一千五百年后酿制时,都还用的是《齐民要术》中的方法。真要有豆腐,其中不可能不记载。

再者,如唐时盛世,竟也未留有只字片语?

所以,南北朝还真就没这东西。

等皇后用完,李承志的差事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毕竟还有礼官在,虽然皇后很养眼,但他也不好一直赖在这不走。

皇帝也真是,让自己当皇后的保健医生也就罢了,时不时竟还要让自己客窜一把厨子?

简直是糟蹋人才?

心里腹诽着,李承志站起身朝高英一揖:“殿下,下官告退。”

告退?

高英好似才回过神,抬眼微微一扫,疑声问道:“李承志?你几时来的?”

大姐,我都侍候你好一阵了,你稍微走点心好不好?

你吃的是哪来的?

李承志黑着脸不说话。

经高文君提醒才反应过来,高英本想笑一笑,缓解一下尴尬,但挤了半天,也没挤出一笑容来。

她怅然一叹:“你上次提过的那去疤的伤药,何时才能配好!”

高英说的是蛇油膏。

其实早就晒好了,但李承志估计对高英的作用不大,所以一直再未提。

肿虽已消尽,伤口也已愈半,且结了痂。但高英左肩下的伤口依旧足有鸡蛋大,且有近寸深。

部分是被感染后血肉化成了脓,还有一部分则是清创的时候连脓带肉一起被挖走了。

即便蛇油膏有效,至多能恢复表皮浅深,对失去的血肉却没什么好办法……

而且李承志也给皇后提过,高英怎就跟忘了一般?

他都有些怀疑:皇后不会是受了刺激,精神出了问题吧?

李承志稍一沉吟:“还需再长些时日,等伤口表皮彻底愈合,殿下才能用此药!”

“这样啊?”高英悠悠一叹,“那就再等几日……记得提醒孤!”

她越是这副模样,李承志心里越是怀疑,连声应道:“殿下放心,臣定然记得!”

说着话,他便拱手告退,

但身都还未转利索,突听殿外一阵吵闹,好似有在在喝问“李候朗在何处”。问着话的功夫,一个黄门便冲进了殿,先是朝着高英做揖问礼,而后又对李承志说道:“李候郎,陛下急召!”

一看就是出了大事,李承志还没来得及问一声去哪,高英倒先出了声:“陛下召他做甚?”

只是个奉命来传诏的小黄门,哪知皇后和胡充华之间的仇恨纠葛。竟是想都未想就回道:“秉殿下,胡充华突发急症,故而陛下传令李候郎前去诊治……”

胡充华?

皇后最是听不得这三个字。

像是通了电,原本空洞无神的双眼猛的一亮。又如野兽嘶嚎,嗓子里竟发出了两声低沉的咆哮。

“急症,何症?”

“奴也不知,但听闻突然就咳了血……”

急症,还是突然咳血?

“哈哈哈……”

就像犯了神经一样,高英突然就狂笑了起来,还边笑边喊,“你个贱婢竟也有今日?今是老天开眼……”

李承志瞪着那个黄门,气的想打人。

从哪冒出来的棒槌?

奉圣谕来传诏的太监,八成是受刘腾所遣。但你派也派个机灵些的呀?

我要能走得了,爷爷跟你姓?

果不其然!

李承志都还转着念头,就听高英冷喝道:“去回陛下,就称孤也犯了急症,李承志正予孤问诊施药,罢了就会去清泉宫……”

太监脸都白了,急声道:“殿下,胡充华犯的真是急症?”

“滚!”

皇后俏脸一寒,厉声骂道:“再敢多言,拉出去杖死……”

太监吓的脸都白了,哪还敢多嘴,乖溜溜的揖礼告退。

“滚,全部滚出去……”

高英越想越怒,一指李承志:“你不准去!”

李承志嘴里直发苦:你刚还不是跟犯了健忘症似的么,怎就没把胡充华给忘掉?

去是肯定得去的,不然高英如何且不提,他李承志绝对得遭殃。

稍一沉吟,他微微一拱:“臣还是走一趟吧!”

高英脸一变,竟似要扑上来的架势:“李承志,连你都敢忤逆我?难道忘了,孤能有今日,全是那贱婢所赐……”

是又如何,但这可是皇帝急召?

这女人竟然急了眼,连脑子都不会动了?

李承志左右瞅了一眼,见女官宫娥已然走尽,只余高文群。又眼珠一转,表情说不出的情真意切,语气说不出的温和:

“正是为了殿下,臣才不得不去……殿下且想:若胡充华有了差错,那腹中胎儿定无幸免。陛下定然悖然大怒,到时定会迁怒殿下。到那时,殿下与陛下之间,便再无半丝转寰之机了……”

说着一顿,又将声音压的极低:“且胡充华得的是咳血的急症,而臣却只擅外伤,故而不一定对症……”

意思是去了也不一定能治,治了也不一定能好……

只是简简单音的两句话,却听的高英心里发烫,热泪盈眶。

这些时日,不止一人劝过她,如高肇、如高湛、如高平公主,长乐公主。但潜意全都是让她先忍气吞声,迎合皇帝。

言下之意无非是让她顾全大局,保全高氏,所以必须忍下这口气。

竟直到今日,才碰到了一个肯先为她考虑的,才算听到了一句贴心之言。

她高英难道真就只会当一个泼妇,不知江山社稷之重,国体之稳?

她要的只是元恪的态度。

若皇帝顾念夫妻情份,好言相劝予她,便是暂且饶过胡氏又如何?

可结果呢?

皇帝,太让人寒心了……

但难道将夫妻间的这最后一点情份也断绝了?

罢了……

皇后双眼一闭,两行热泪滚落而下:“那就……去吧!”

高文君眼珠都直了:这样也行?

李承志狂喜。抬手一拱:“臣告退!”

怕高英反悔,他连脚步都不敢高抬,走的又轻又快。不至两息就出了殿。等皇后睁开眼,哪还有李承志的身影?

不知想起了什么,高英只是盯着空洞洞的殿门发愣。许久后,才听她冷不丁的叹道:“三娘真是好眼光!”

高文群心里直泛苦,更是涌起了阵阵酸意。

大姐,枉你平日那般睿智、聪慧,竟也相信这种低级而又拙劣的鬼话?

他只是急于脱身,情急之下编出来糊弄你的,偏偏你却当了真?

皇后快要没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