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八二章 以步胜骑

大魏春 第三八二章 以步胜骑

作者:眀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20:16

第三八二章 以步胜骑

李承志盯着元谳冷笑不语。元谳虽为宗室之后、皇帝堂弟,又无犯错,更无逾越之处,便是李承志胆大包天,嚣张无忌,也不敢将自己如何,但依旧被盯的头皮发凉。

“元谳,某知你做何想法,更知这五百虎贲是何心思:无非以为李某虽有些许战功,但敌手乃一伙手无寸铁,如蝼蚁一般的乱民。便是胜了,也是胜之不武。

而太武皇帝戎马半生,平生大小百余战,直至打下这魏土万里都未逢一败。我李承志何德何能,敢置其如一生心血之《操典》如无物?”

李承志一顿,抬手环指道,“故而某知,如今这般操练,尔等都是不服的!”

近五百虎贲猛的站起身,齐齐往下一拜:“属下不敢!”

起身的动作稍显杂乱,但吼声却异常整齐,且极其有力。而在数日前,都绝无这般面貌。

谁说这般操练无用了?

李承志心生感慨,大手一挥:“但尔等可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世上绝无一成不变,且能百战百捷的战法,更无墨守陈规、死搬硬套的良将……便是百胜之法,也要活学活用!

多说无益,明日辰时,校场见真章。某就让尔等好好看看,这样操练,到底有无用处……

若是尔等胜了,不但不用再练某这操典,自明日起,尔等连早操都不用出。本将保证:每日好酒好肉,不打不骂,定将尔等将爷爷一样伺候……但尔等要是败了,呵呵呵……”

李承志盯着元谳、元琰、元孝等人,露出一丝狞笑,“日后某说向东,尔等就不能朝西。某说抓狗,尔等就不能撵鸡。哪个敢多嘴置喙,就莫怪本将拿军法治你……元谳!”

元谳下意识的一抱拳:“属下在!”

“许尔等今夜聚众谋议,商定该如何演战,明日战前呈上来!”

元谳硬着头皮道:“遵令!”

“散营!”

一听散营,许多纨绔暗喜不已,纷纷朝元绲竖起了大拇指:意思是多亏了你,不然至少还得在这露天地里吹一个时辰的风。

这些人也不理如僵在原地的元谳等人,自顾自的回了营帐。

也有不少面显忧色,朝暂任队文书的李氏仆臣报备了一声,便纷纷向元谳聚拢了过来。

李承志已然回帐,一群家臣正收拾着几案等物。李亮冷眼旁观,看了看已散去的那一伙:其中不乏宗室之后、鲜卑八姓,及汉家五姓高门子弟。

而聚过来的这一伙同样如此,可见真如郎君所言:军中无派,千奇百怪……莫看只是小小的一旅,哪怕只是一队,少说也该立出三五个山头,看着就是……

果不其然?

不多时,元谳身边便聚起了近百众。

元谳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低声喝道:“都围过来做甚?各回各营……元岷、元琰、于平、穆光、陆昭、崔信、郑绍等人留下,其余回营……”

元岷不解道:“十七兄,李……李旅帅已许我等聚议,再者议的又非不法之事,有何可忌讳的?”

“你懂个屁?”

你当李承志为何连临时的队主队副,甚至伍、什长都不委任半个,而只以李氏家臣充作文书,只做上传下达之用?

这分明就是在冷眼旁观,好分而治之……

元谳瞪了元岷一眼。

这是元宏幼弟、元恪七叔、原北海王元详的庶子。也是最不肖元详的一个儿子。没继承到元详的半点诡诈和狡猾,满脑子都是直来直去。

与元谳一样,元岷也是当今皇帝元恪的堂弟。

另一边站的是元琰,是太武帝五世孙,景穆皇帝拓跋晃的曾孙,与元谳、元岷是同辈。

其母高氏,是高肇的从妹,文昭皇后高照容亲妹。所以他还是皇帝元恪、皇后高英的表弟,论起来,和李承志还是亲戚。

相传,他是其父安定王元燮治华州时,其母高氏与北海王元详私通所生。

元琰是不是皇帝的亲堂弟、与元岷是不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不知道,但高氏与元详私通却是真的。元恪当初毒杀亲叔叔元详,罪名中就有这么一条……

因与元恪的血脉近一些,故而这三人甫一入李承志麾下,便自行相聚一伙。而如于平、穆光、陆昭等鲜卑八姓,崔信、郑绍等汉家五姓等高门子弟,不是与这三位的姻亲关系较近,就是各家来往甚密,互为引援。

也是李承志手下最大的一块铁板……

元谳深吸一口气,看了看其余七位,肃声问道:“某未想到,李……旅帅竟应的这般痛快,且将我等心中所想都猜了个差不离?

虽是演战,却关乎我等日后福祉,日后能不能在旅帅手中松得一口气,全看明日了……各位可有良策?”

于平猛吐一口气:“某常听从父称赞:李氏子文武双全,智计百出,无所不通,无所不精。假以时日,必为良臣名将……

故而非是于某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与旅帅相比,我等应是……要差上一些的……”

何止是差着一些?

论文,李承志当他们的老师都绰绰有余。论武,三五个绑一个也不是其对手。论其它,根本没有可比性……

便是这几日李承志将这帮纨绔操练的欲仙欲死,做梦都在问候李承志。但要说与李承志相提并论……再狂妄、再目中无人,这些纨绔中也无人敢说这样的话。

元琰也皱紧了眉头:“若答应日后对我等宽容些,当有几分可能。但听旅帅所言:若尔等胜了,每日好酒好肉,不打不骂,定将尔等将爷爷一样伺候……这……这分明认定我等必败?”

谁说不是?

这几日以来,一帮纨绔也算是揣摩到了些李承志的习性:不怕李承志疾言厉色,就怕他讥言讽语。

但凡他勾着嘴角说风凉话之时,绝对是将人坑死不偿命的前奏。

若无十成把握,李承承怎会说出“将尔等当爷爷伺候”这样的话?

都是十多岁的少年,便是年龄最大的元谳,也才堪堪双十。能有几分稳重,几分定性?

他一言你一语,将元谳说的心烦气燥,原本还有五六分胜算,此时竟还不足三分?

“聒噪什么?”

元谳冷声喝道,“便是无明日演战,你当我等能在旅帅手中翻出什么浪花来?还不是他说向东,我等不敢朝西,他说抓狗,我等不敢撵鸡?反之而言:便是败了,我等又有何损失?

至少给了机会,能让我等搏一搏,旅帅未尝不是想借机杀杀我等的傲气。既如此,为何不搏?

再者,看李大等家臣,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并非如旅帅一般,皆是以一敌十之辈。且旅帅答应,只比寻常战阵,不用计,更不用火,我等自幼习武,皆弓马娴熟,难不成,还比不过一群农夫?”

被元谳这样一激,一群少年又生出了几丝豪情。

“对,既无损失,为何不搏?”

“真要败了,就说明这操典、这军法确有可取之处,便是苛刻些、辛苦些,某也认了……”

“对,定要奋力搏一搏,最多就是输而已……旅帅既言只比寻常战阵,无非便是步、骑两阵。我大魏是马上得来的天下,我等自幼习练骑射,自是最擅马战,故而明日应比骑阵为上……”

“好,那就比骑阵!”

元谳一锤定音,“请诸位留下也是此意,且议一议,挑一些骑战精熟的子弟……嗯,提前散了的那些王八,就莫要唤了……”

余者齐声应是……

……

次日,天色微亮,宫禁方开,皇帝就知道了众子弟要与李氏家臣演战的消息,元恪顿时来了兴趣。

其实许久之前,他就有了想看看李承志麾下之兵是真有过人之处,还是徒有虚名之辈。

本是要在与元义那一战中一辩真伪,却不想被李承志一把火给烧的溃不成军。没看出李氏家臣如何勇武,倒尽见李承志何等的阴脸诡诈了……

皇帝竟生出了临阵观战的念头,但让刘腾、于忠摆驾时,这二人却站着不动。

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刘腾暗叹一声,拱手劝道:

“陛下,臣斗胆建言:只是百人演战而已,何需御驾亲临观之?

李承志备受陛下恩宠,骤然高升,已令许多朝臣心生不岔。如今再因此等小事劳动陛下,定会使更多人对其不满……对其而言,也是利少弊多……”

见皇帝虽显不快,但脸上却无多少怒色,于忠心中不由的暗赞了一声。

若论急智,刘腾还是要胜自己一筹:若建言朝臣会对皇帝不满,皇帝必犯驴脾气不可:不愿让朕去,朕倒非去不可……

但换个说法,称如此小事劳动圣驾,必然让朝臣对李承志暗生嫉恨,皇帝竟就听进去了?

这难道不是一回事么?

果不其然,皇帝冷哼一声,又指着刘腾说道:“那就多派黄门登城,代朕观之。将演战之经过、结果记录详细,予朕呈了来……嗯,传谕元渊,令他监阵,尽量莫造死伤……”

刘腾应了一声,当即便派黄门,传谕的传谕,登城的登城……

接到谕令,元渊都有些懵。

皇帝这是对李承志有多上心?

小小的百人演战而已,竟就让陛下如此的劳师动众?

看了看三五步外的李承志,又看了看校场内的两座小阵,元渊暗叹了一口气,问着元演:“依你看,谁胜谁负?”

“依属下看,怎么也该是李氏家臣必败无疑?”

回了一句,元演就如牙疼一般抽了一口凉气,佯怒喝问着边上的李承志,“你予本官说实话,是否就如与元义比阵之时一般,藏了什么诡计?”

“下官冤枉!”

李承志指天叫起了屈,“真就只是普通的步阵而已,除了身上的甲、手里的槊、胸前的盾、腰侧的刀,下官之仆臣再无多带一样物事,连弓与箭都未配备,能使出什么诡计来?”

莫说元演了,就连元渊也是一百个想不通:“那你告诉本官,今日若是你李氏仆臣败了,你当如何?”

“人无信不立,下官自是信守承诺:每日好酒好肉,好生伺候……”

见元渊与元演皆是面露讥讽,一个字都不信的模样,李承志话峰一转,“中郎与卫将面前,下官自是不敢虚言:今日这一战十之**,元谳会败……”

二人眼珠子一突。

委实是李承志太过自信,让元渊与元演觉得极其不可思议。

不怪二人如此模样,且看看眼前的战阵:元谳等人自是人马俱甲,且是一骑三马,而李大一方,竟皆是步卒?

若是李大用些诡计,如对阵元义时的毒火之类,李承志再豪言胜之,元渊与元演自是不会怀疑。

但李承志口口声声称不会用计,且坚信骑马的元谳必败无疑,怎能不让元渊元演惊疑?

于平地之间以步胜骑?

简直哗天下之奇闻,古今未有之……

见二人满脸不信,李承志又解释道:“下官也是借机想让麾下明白:以步对骑,并非不可战胜!

谓之强军,首重卒,二重士,再重将,器甲次之……这也是下官继军容、武技、阵型之后,重点予诸子弟操训的典目……

元渊猛的皱紧了眉头。

此言乍一听之,好似并无不妥,李承志予麾下以战演示战术自然而然。

但后面对“强军”的解释,就让他一万个想不通了。

遍观兵书及先贤、名将所言,有倡首重军心,士气的。有重国力、后勤的,也有重器甲装备,以及重领军之将的。但第一次听说,首重兵卒的?

便如虎骑,可谓强之又强,天下无出其右,但到了元义手里,不照样不是李承志的对手。

幸亏陛下见机的快,不然也如元义所率的羽林一般,必溃无疑……

其实是李承志怕说的太多,闹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之类的笑话,比如万一给自己教个强敌出来怎么办?

所以故意混淆了概念,颠倒了顺序。

他说的这些话,其实连他自己都不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