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九五章 始贤入京

大魏春 第三九五章 始贤入京

作者:眀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20:16

第三九五章 始贤入京

雪已然停了,但天并未放晴。宫城里刮着一股寒风,卷着雪粒扑打在人脸上,有如针扎。

三十万石煤,可净赚二十余万金。若光只卖粮,够河西近两万军民吃四到五年……

赚大发了!

李承志笑的眼睛不是眼睛,眉毛不是眉毛,脚步轻快的出了宫城。

力士刚开了阊阖门,猛觉一侧扑来一道黑影。李承志悚然一惊,差点就拔出了藏于袖中的利刃。

他是武骑侍郎,还是虎贲郎将,本就负护驾之责,故而可御前带器。腰畔就悬着腰刀,之所以袖中藏了短刀,只是比腰刀要近便许多。

谁让他仇家太多?

堪堪利刃出袖,突听一声怒吼,李承志又硬生生的塞了进去。

“好贼子,你差点害死孤……为何不予孤早些言明,你那炭毒不死人?”

竟是颍川王?

元雍一个鱼跃扑来,趴在李承志背上,像是一只狗熊似的,嘴里骂骂咧咧的叫嚷着。

李承志做势要往下摔他,又冷声笑道:“殿下好没道理,若是告诉你,你待如何?欲自行制售?”

赔不死你!

“孤售个鸟毛?”

知道占不到李承志便宜,元雍跳下背来,怒声骂道,“要知你真能解庶民苦寒之忧,莫说一年三万,便是一年三百万金,孤也绝不租给你……”

嗯?

有钱不赚,这还是元雍么?

李承志定眼一瞅,见元雍两只眼珠盯着宫门,正在滴溜溜乱转。回头一看,阊阖门的耳门堪堪一合,发出“咚”的一声。闭上的那一刹那,李承志瞥见一缕黄色的绶带从门缝里一闪而过,应是守在宫门后的小黄门……

好家伙,原来在给皇帝递话?

见宫门关合,四下再无六耳,元雍脸一垮,猛一个激灵:“差点被你这贼子害死……”

见李承志面露孤疑,元雍边扯着他走向马车,边低声骂道:“你才见岁,懂个鸟毛?孤富甲天下,位极人臣,已至人臣之巅,要那么多名望做什么,行不轨之事么?”

李承志恍然大悟:原来宫中那一出,并非是他见财眼开,出尔反尔。而是怕被皇帝猜忌?

就如元勰,生前名望何其隆盛,朝野均赞为贤王,结果呢?

怪不得他如撒泼一般在御前大闹,皇帝却一点都没生气,只是冷言风语的刺了他一句?

李承志无奈道:“殿下,至不至于?”

“怎不至于?”

元雍硬扯着他上了马车,“你若只为赚钱,孤才懒得理会你。但你非要‘普及天下’、‘惠及于民’,行那劫富济贫的勾当?且想想,孤是这样的秉性么?失心疯了才会与你掺合……”

说着往怀里一掏,将契书往李承志腿上一摔:“尽快将孤那份还回来……放心,最迟入夜,四十五万金定送到府上……”

真赔?

“那炭山呢?”

“还管什么炭山?”元雍好不烦燥,“便是金山,孤也绝不动他一铲……”

李承志转了转眼珠。

既然元雍不是来抢生意的,那再要他这违约金,就有些不地道了,不然日后还如何合作?

“连殿下都不爱财了,下官又岂是得寸进尺之辈?三倍违金,就当是戏言……”

“放屁!”元雍眼睛一瞪,“陛下面前也敢戏言?再者,谁说孤不爱财了,孤虽爱财,但取之有道……”

生怕李承志会反悔似的,元雍将那契书往他怀里一塞,冷声笑道:“但也莫以为孤这钱是白赔予你的……四十五万金,够买多少个小娘子?就如那冰、那烈酒、那豆腐,或是那盐,不论是何营生,匀予我一桩,孤也不催你,容你慢慢琢磨……这四十五万金权当是定金……”

还有这等好事,这可是四十五万金?

再看元雍,好不顺眼!

李承志嬉皮笑脸的往上一凑:“还真有一桩营生:就如车外那雪一般白的霜糖,殿下觉的如何?”

“竟有这样的好东西?”元雍转了转眼珠,“多久能赚够百万金?”

李承志猛抽一口冷气:你也真敢想?

石蜜本就贵,非小富之家不敢享用,以此制出的白糖只能更贵。且并非如盐一般不可或缺,一年能赚出数万至十万金就顶天了。元雍却妄想赚足一百万?

李承志踌躇道:“怕是难!”

意思就是不能?

元雍不耐道:“那就再想!”

“真没有了!”李承志摊手道,“豆腐的营生给了汝阳王,精盐的营生给了清河王,火锅的营生给了河间王,就连乐楼,也由于卫卿的子侄在照看。

除了石炭,如今就只余铁炉。此物利润虽厚,但富足之家皆有地龙可用,也只能细水长流。故而一两年间,是莫要想赚足一百万了……”

“谁说没有了?”

元雍转了转眼珠,“你那从外舅开春就要征蜀,就凭高三儿,哪能护的住冰沙这座金山……”

李承志眼珠子一突:元雍要挖高肇的墙角?

想什么好事呢?

不等他张嘴,元雍就斥道:“慌什么?我元思穆再不堪,也做不出背刺舅兄之事。还是舅兄主动找我,坦言此事,又授意孤来寻你……”

李承志怅然一叹,当即就信了七八成。

高肇素来老谋深算,做出这样的事情不奇怪。

高湛过于朴实,还真可能看不住这座金山。李承志又太忙,琐事太多,不可能日日只照顾高湛。所以高三儿说不准就会被人算计。

再者以高氏之富足,虽比不上元雍、元琛,但也没穷到哪里去,赚不赚这钱都在两可之间。与其招祸,还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

高肇此举,一则留点香火情。他离京后,可请元雍照看高氏上下。主要则是,为李承志搭桥牵线……

扪心自问,高肇对他相当不错了。而他倒好,一纸婚书一拖再拖!

李承志感慨道:“即是司空交待,下官自当遵从。”

“如此才好!反正时日尚早,具体如何,开春再议也不迟,孤也不催你……”

元雍眉开眼笑,“左右顺路,正好送你回府!”

如此殷勤,李承志倒不自在了,连忙拒道:“多谢殿下好意……下官的马车还在宫外棚下,总要牵回去!”

“由你!”

元雍无可无不可,见李承志下了车,又保证道,“且放心,四十五万金,最迟入夜就送你府上!”

“怎敢信不过殿下?”

李承志满脸堆笑的拱了拱手。

直到马车走远,他才回过味来:只有四十五万金?

其中可是还有自己已付给元雍的十五万租金的?

这个老贼,什么时候都不忘算计……

突降大雪,府中各处只能暂时停工。家中无事,今日驾车的就换成了李亮。

李承志没有进车厢,只是戴了件遮雪的帷帽,与李亮并排坐在了车辕上。

边走边聊,马车不知不觉就出了内城。

则出了广莫门,也就走了数十丈,耳边突的传来“咣”的一声。随即便听一声洪亮的佛号:“阿弥陀佛!”

声音传自印玄寺,应是修持的僧人下了早课。

见的多了,李承志也了解了一些。这个年代的佛号可不是乱喊的,大乘教徒呼“阿弥佛陀”,指无量佛。小乘教徒呼“弥陀佛”指可量佛……

透过面纱,李承志瞅了瞅寺中那近六丈高的佛塔,疑声问道:“只是半年,就修了如此之高,好似还未完工。也不知道用来放什么?”

“无非便是高僧舍利或是金像!”

李亮回了一句,又狐疑道:“但不知为何,自仆来京之后,极少见这凝玄寺大开山门,广迎信徒。也不知何来这般雄厚的财力,大动土木整整半年……”

“还能为何?皇帝不喜大乘,禁他开坛讲经,故而才这般冷清。但莫忘了,这白眉可是前任昭玄大统,徒子徒子无数,信徒一大堆,想要钱还不简单?”

李承志指了指一里外的府宅,“便是贾璨,身为正五品的尝药曲御,称得上皇帝之心腹了。不也差点被老和尚割了韭菜?”

“竟是大乘?”

李亮奇道,“不知与泾州的刘慧汪、刘慧真有无干系?”

“你也真敢想?”

李承志嗤笑道,“今帝登基之前,十家佛寺有七家信的是大乘,不然何来‘好一派大乘气象’之说?举国何止百万寺,按你的说法,岂不是全成了反贼?莫要牵强附会……”

“牵强附会”四个字刚出口,李承志自己倒先愣了。

元怿笑称众臣围着火炉跪坐,有如祆教拜火之时他才想起来:除了儒释道,洛阳还有乱七八遭的教一大堆。为了争抢信徒,今天你学他,明天他学你,怎么时髦,怎么吸引信众怎么来,乱像纷呈。

包括这印玄寺,已经拜了好长时间的火……

“我怎忘了,从哪日起,这些和尚才半夜不念经的?”

“好似是停了制冰不久……”

李亮稍一思索,猛的想了起来,“仆记起来了,应是八月丁未,府里的八口井竟同时干涸。恰逢当天夜里,印玄寺的和尚竟未拜火念经……

老倌儿还曾戏言:莫不是隔壁的这伙贼秃作了妖法,才让井干的……”

此事李承志有印象,只干了一个多时辰,井里的水就满了,跟变戏法似的。

李承志当时断定,应是什么原因导致地下水位突然下降所致。

但这与和尚突然不拜火又有什么联系?

脑子里仿佛冒出了一根线头,却怎么也抓不住?

正当他苦苦思索,突听远处一声大呼:“郎君……郎君,家主入京了,就在府上……”

抬眼一看,似是李聪,正使劲的催着马。

父亲来了?

李承志大喜,狂催着李亮:“快……快快……”

……

数月不见,李始贤清减了许多。原本似怀胎六月的官肚早已不见,两腮消瘦,且黑了不少。

但人却精神了许多。虽车马劳顿,披星戴月,但面露威严,虎目含光,不怒自威。

他坐着一把太师椅,前摇后晃,啧啧称奇:“这逆子放着正事不做,就喜这些奇技淫巧?”

“谁说承志不做正事了?”

郭玉枝埋怨道,“不足一年,他已是从五品,比你还高着两品!”

李始贤嗤的一声就笑了出来:“便是位列三公,官居一品,又有何用?”

仅这一句,就将郭玉枝顶了个倒上墙。原本笑晏晏的一张俏脸顿时跨了下来。

“若这天下一直太平,何必行……行那抄家灭族的勾当?”

李始贤怅然一叹:“若是一直有太平官儿做,谁愿犯险……”

说至一半,门外传来一阵响动,李始贤自然而然的住了嘴。随即便见三五个婢女托着方盘,端着热酒、奶茶、肉脯、干果之类进了中堂。

郭玉枝收敛了神色,强颜欢笑道:“且先用一些,我已令李协备了饭食……”

李始贤轻轻点头,又不经意的瞅了一眼,眉头一皱。

五个丫鬟,大的看着也就十二三,小的估计也就十岁。且个个面黄肌瘦,瘦的跟竹杆一般。若非穿着彩裙,梳着双环髻,怕是连男女都分不出来。

正自不喜,堂中又进来一人,盈盈朝着李始贤一福:“妾见过……见过公父!”

张京墨虽只是妾,但这可是嫡子的妾?

这声公父,叫的李始贤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连忙唤道:“快快莫多礼……”

但只说了五个字,剩下的话就似卡在了喉咙里,李始贤的眼珠猛的往外一突。

张京墨……竟还梳的是燕尾髻?

嚅动着嘴唇,好久李始贤才问道:“还……还未拜堂?”

郭玉枝随口回道:“你都不在,如何拜?”

放屁!

若不是张京墨在场,李始贤非暴骂不可。

这是妾,又非大妇,为何非要等爷爷入京才成同房?

不见世家大族纳妾之时,只一辆马车送进府,不宴宾客者大有人在。何况李承志与张京墨已行完了六礼中五礼,不然她为何敢称‘公父’?

眼见李始贤眼角猛抽,额头上青筋渐渐隆起,郭玉枝暗呼一声:要糟?

“我令李协各了饭食,你去盯着,让厨下做仔细些……”

张京墨又福了福,去了厨房。李始贤咬着牙,用起作身的斩气才压住了怒火:“我让你提前携京墨入京,是当摆设的?”

你儿子不愿失了礼数,我又什么办法?

郭玉枝白了他一眼,挥了挥手:“都退下吧!”

看着鱼贯而出的五个丫鬟,李始贤眼皮猛跳:“就只这些?既然不愿失礼,非要等着爷爷来才能拜堂,那姬呢,总纳了几房吧?”

姬的地位比妾更低,不受法律保护,可当货物买卖、送礼。如赵姬,原为吕不韦的之姬,送给赢楚后生下的赢政。

故而根本不需行什么六礼……

哪有什么姬?

看着出了中堂的那几个豆芽菜,郭玉枝惆怅道:“你岂不知那逆子秉性,怎将将这等豆寇之女入得眼中?便是有中意之人,十之**都是风尘之流。但这大妇都未入门,卖这等女子进来,李氏还要不要名声了……”

意思是也没有?

李始贤只觉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脸色涨的紫红。

恰逢李承志进了府,直奔中堂而来,口中还大呼小叫:“父亲在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