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魏春 > 第四零二章 和尚讲经

大魏春 第四零二章 和尚讲经

作者:眀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20:16

第四零二章 和尚讲经

校场往北百十步,就是李承志的府宅,一墙之隔,就是印玄寺。

一座木塔,高约五六丈。十数个和尚站在塔底,裹着厚厚的毛被,围着一堆裹火不停的跺着脚。塔门处不断的有人进出,皆光着身子,只穿着一件犊鼻裤。且从上到下都被泥裹了个通透,正冻的瑟瑟发抖。

每个和尚出来时,都背着一个布袋,将其中的湿泥侵倒在门口,而后又会返回塔内,络绎不绝。

再往里看,塔底好似有一口井,和尚便是从那里背出的湿泥。随着和尚上下进出,井中不时有雾气飘出,看着似是颇深。

塔顶之上,白眉与法能凭栏远望,皆是一脸戾气。

听到那声欢呼,老和尚指了指校场内的军卒,嘶声问道:“那些兵丁,应就是常日里予校场操练的虎贲吧?”

法能眯着眼睛,仔细的看了看立在不远处的白虎旗,恨声骂道:“正是李承志那贼厮麾下之旅……”

一听李承志,白眉“唉”的一叹:“和尚造了几辈子的孽,才会遇到这样的恶邻?”

好几年前,老和尚就瞅准了金墉城下的这块风水宝地。先是明夺暗抢,软硬兼施,强行占下了凝玄寺,之后改名印玄寺。

后为谋大事,白眉想尽办法,废尽心机,收了宫中从五品的尝食典御贾璨为座下大弟子。

细细论来,白眉与这贾璨颇有些渊源。

白眉是因为弟子高菩萨与孝文废后冯润私通,且欲以厌胜之术谋害先帝而受连累。不但丢官去爵,如今连这皇城都不能入,更不得收揽门徒。

而贾璨之父,也是冯润的同伙之一,故而落了个举族尽夷,只余幼子贾璨因年龄尚小,被罚腐刑入宫。

但谁知,反倒弄巧成拙?

想那贾璨举族尽诛,定是对皇帝咬牙切齿。却不想,就因元恪主动还了他祖宅,竟就忘了大仇,反对皇帝感恩戴德起来?

如此一来,老和尚哪敢再让他参于大事?便退而求其次,想让贾璨将这座府宅敬献出来,以便圣教藏兵、藏甲、藏马、藏器。

更没想到,贾璨明明亲族全死绝了,想挑个养老送终,继承香火的祧子都无处可挑,却是个极贪财的?

没等到白眉下手,贾璨抢先一步,先将宅子租了出去。

租出去了三次,三次皆被白眉用夜半鬼叫、野狐敲门等手段惊走。

但到了第四次,竟就不灵了?

假装仙灵的狐狸还未近到门前,就被李氏仆臣射杀。听说肉被赐给了制冰的苦力,毛皮则被治成了一件狐领……

装鬼的和尚更惨,直接被潜伏于宅外的李氏仆臣打残了好几个……

得知那李承志,就是屠杀泾州十数万圣教兄弟的罪魁祸手,猜到这不是个好相予的,老和尚便暂时忍下了这口气,今众弟子小心戒备,尽量躲着走。

但谁想,原本挖的好好的暗道,竟突然就被淹了,当场被淹死在暗道中的弟子足有四十余。

后来才知,是邻府打井过深,促使地下暗水改了道……

老和尚如今肠子都悔青了:早知如此,就不该谋那强取豪夺之举,无论是买还是租,先从贾璨将这宅子弄到手才对……

又费了近两月,好不容易重新挖了一条。但那李承志,竟又让兵卒往谷水中堆雪?

想将地道连通皇城,必经护城河。但在春夏秋三季,河中常日流水,只能在冬日等上游干涸,河中无水之时动工。不然很有可能导致河底塌陷。

但如今李承志这般做为,岂不是又让河中聚了水?且一至冬日,洛阳的雪何其多。若下一次雪便堆一次,与夏日之时河中流水不断有何区别?

白眉与李承志何止是仇上加仇,恨上加恨?

但再恨有何用?

老和尚猛吐一口气:“多说无益,如今只能双管其下,另做它谋……潜入宫中的暗间安排的如何了?”

“弟子已然安置妥当,今日就能入宫:其一为京兆王元愉宠妾李氏之弟,其二为始平王元勰旧仆,皆与当今戾帝有不共戴天之仇,当是无虞……”

“首尾可曾了理清楚了?”

“法师放心,托的是白马寺的门路,定能安然入宫。且转托的中人足有三位,便是事发,也循不到弟子这里……”

“嗯!”

白眉满意的点了点头,又交待道,“机会来之不易,务求一击必中。一定要咛嘱那二位义士:若无十足之把握,绝不能行事……”

法能重重点头:“弟子明白!”

刚应了一声,突听校场内一声哨响,虽尖厉,却悠长。已听了许多日,白眉与法能皆知这是撤军回营的号令。

看着数百兵卒收铲卸车,井然有序的排队进了金墉城,白眉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缝:李承志只是疥癣之疾,皇帝才是始作伤佣者。此生若不取元恪狗命,高某有何面目至九泉之下见列祖列宗?

乖儿,且看为父如何为你报仇?

……

李承志向来一言九鼎。

说吃羊,就一定会吃羊。说赏酒,说绝不会短了一个。

一众纨绔兴高采烈,一阵狂拍。

自与元士维比斗之后,见识过李承志的武力、心计、手腕,及皇帝的态度之后,一群二世祖乖的不能再乖。

等心态趋于平和之后,一众子弟慢慢的发现,在李承志手下当兵,好似也没有想像中的那般难受。

操训虽苦,但李承志每日都身先士卒,练的只会比兵卒多,绝不比兵卒少。

定的规距虽严,不犯就是了。

人性就是这样:即然注定不能反抗,索性躺平享受……而遇逆境奋力抗争的才是少数,不然为何能成为典型?

故而只要李承志稍稍宽松一些,一众纨绔感觉就跟过年似的……

抱着一扇羊排啃的正香,营房外来了个小太监,肃声道:“李侍郎,陛下口谕,宣你即刻入宫!”

“好,有劳!”

李承志不紧不慢的撕咬着肥嫩的羊肉,“黄门若不进来暖暖身,一起用一些?”

太监脸上的肉直抽抽,慌忙应道:“多……多谢……”

惫懒成李承志这般,也是没谁了。

不看京中官员何止上万,不论是位列三公的元嘉、元怿、高肇,还是朝中诸公,但凡陛下有召,无不是诚惶诚恐,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宫里去。

李承志倒好,每次奉圣谕来传他,他总是不紧不慢,一点儿都不慌不说,好似还带着些不情愿?

偏偏陛下还就吃他这一套……

足足等了近一刻,直到李承志将半扇羊排啃的干干净净,狗见了都会流泪的时候,他才擦了擦手,有条不紊的起了身。

“劳黄门久候,走吧!”

小太监猛松一口气,连忙在前带路。

宫中禁马,只能步行。但宫城又占地极广,自金墉城至太极殿、式乾殿等,足两里有余。

趁着路上的时间,李承志暗暗猜忖着皇帝找他何事。

自那夜之后,李承志就有些做贼心虚。不到万不得己,比如率虎士宿值之外,很少主动进宫。皇帝却一如即往,心情好了召他,心情不好了也召他,见了新奇事物,或突发奇想之时,更会召他。三两日君臣就会见一遭。

前日好像才陪元恪下过棋,记得一如往常。

这小太监能压着不满等足一刻,想来无什么大事……

而自那夜至今,已近半月。皇后却已有意无意的召了他五六次。仗着皇帝撑腰,李承志以军务烦忙的借口,无一例外,一概拒了。

也不知道高英那女人怎么样了?

想来应是没那么准吧……

心里转着乱七八糟的念头,不知不觉就到了式乾殿。

炉盘上暖着一碗羊奶,已炙至粘稠状,满殿都飘着奶香。

炉边就是几案,另摆着几样吃食,有酱菜、有热汤、小半碗米饭、一碟油糕、还有一碟小葱拌豆腐,唯独没有肉。

看情形,皇帝胃口不佳,只是稍动了几筷。

元恪瘫靠在太师椅上,满脸愁苦。见李承志入殿,迅速坐起身。不待他问礼便道:“朕与你打个商量?”

打个商量?

哪有皇帝用这样的口吻与臣子说话的?

即便元恪貌似纯良,极擅伪装,也很少会用“商量”的字眼。

可见有多难?

李承志心中警铃大作,小心翼翼的试探道:“请陛下示下!”

见他跟防贼一样,皇帝无奈道:“皇后又来找朕哭诉,说三娘一旦辞了宫中职务,她身边连个说话的知己人都没有。孤实在被哭的心烦,故而才召你来……”

皇帝要是心狠些,彻底不理皇后也不是不行。但二人自幼长大,再加因胡充华暗害之事,元恪对高英多少有些愧疚,不忍如此。

再者皇后也不是说囚就囚,说废就废的,一个不好就会动摇国本。偏偏高英不知得了谁的指点,一改常态。每次都是只哭不闹,只装可怜,让元恪又是头痛又是心烦……

一听这句,李承志头都麻了!

要不是暖阁中就只他与皇帝二人,刘腾跟个小透明似的远远的守在阁门处,殿外更无甲士奔来,也无甲叶抖动的声音,李承志差点以为那晚的事发了。

大哥,你可真行?

你自己安抚不住自己的老婆,找我来想办法?

即便咱俩即将成为连襟,关系也绝没到这个份上啊?

更何况,你那婆娘早己精虫上脑,欲火熏心。知不知道让我去,会发生什么?

一时间,李承志都不知道访怎么吐槽。

见他面露难色,不等李承志摇头,皇帝脸一沉,怒声斥道:“又不是现在就让三娘回来,你慌什么?”

不是现在也不行啊……嗯?

三娘?

“朕被皇后缠的不耐,就应了她:等你大婚次月,便让三娘起复,续任昭阳宫内史之职……”

倒不是予礼不合:宫中的妇人、老妈子一堆,许多都已成婚。但大都是成婚多年,且有了子嗣后复召进宫的。而如高文君这种方才大婚便让进宫的,还真没有。

有些不近人情,故而皇帝才如此为难……

李承志暗松了半口气。

果真是高文君甫一离宫,皇后苦闷不已,想找个人说话?

很有可能!

也怪元恪,日渐对高英冷淡,连见都不愿多见。以高英的脾性,怎可能不成为怨妇?

但李承志总觉的,这婆娘醉翁之意不在酒,没安好心……

李承志迟疑道:“不瞒陛下,此事臣一个人做不了主。怎么也要等大婚之后问过三娘,及父母才能定夺……”

皇帝频频点头:只要李承志答应,此事就不难。

“自该等你大婚之后再定。算算时日,还足有两月,倒不用急……”

皇帝心中稍松,顿时觉的有了些胃口,指了指案几:“陪朕用一些!”

李承志不喜食素,况且就面前这些,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但这只是皇帝以示恩宠的手段,李承志也没当真。只是应道:“谢陛下,臣已经用过了,喝一碗热汤即可!”

奏对间,便有宫女快步上前,替李承志摆好了新碗新筷。

皇帝吃的慢,李承志也只能慢慢陪着,又不好一直干坐着,便足足喝了三大碗素汤。

好不容易等膳罢,李承志正要告退,又听刘腾提醒着皇帝:“陛下,昨日胡贵人遣人来秉:今日未时,有白马寺高僧来清泉宫讲经……”

皇帝顿了顿:“你若不提,朕都忘了……”

口中念叨着,他又一指李承志:“陪朕同去!”

立时有宫女来给皇帝更衣,李承志转着眼珠往刘腾身边凑了凑:“讲什么经?”

“这几日大雪封天,充华贵人几日未曾出殿走动,甚觉烦闷。今日好不容易放晴,但殿外风大,恐使贵人染了风寒,便请了白马寺的高僧入宫**,以解郁气……”

呵呵呵……

李承志暗暗冷笑,瞄了元恪一眼。

怪不得高英要寻你哭缠,这也太厚此薄彼了吧?

活该!

不时,皇帝便裹的狗熊似的。摆着仪驾,浩浩汤汤往清泉宫……

ps:无力吐槽了,一夜之间就成了重点防护区?明天有一大堆事,所以要请假一天,望见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