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魏春 > 第四八九章

大魏春 第四八九章

作者:眀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20:16

第四**章

李承志冷悠悠的盯着跪伏于地的两个男子:“贵姓?”

“秉郡公,鄙人免贵姓崔!”

“与崔祖螭是何关系?”

“崔史君乃我兄弟二人之族叔!”

好吧,就知道是这样。

李承志神情很淡,但还是允许二人免了礼,赐了座。

无它,只因若是往深里论,这二人和他还是亲戚。

崔祖螭出自清河崔氏,其与尚书仆射崔亮,并魏瑜之母崔晖容,皆为同一曾祖之曾孙。

与平恩候、尚书令崔光也是同辈,未出五服,可不就是亲戚?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就凭这么点联系,还不足让李承志对其网开一面。该杀的时候,他也绝不会手软。

当然,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毕竟这二位是授崔祖螭所托来弃暗投明。既便心里跟吃了苍蝇一样,李承志也不得不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

李承志不动声色的问道:“不知崔郡欲如何助我?”

二人连忙起身:“族叔交待:若郡公有意,可夜遣奇兵急往秦安,族叔定会召齐族人并亲信里应外合,为郡分大开城门!”

夜遣奇兵,里应外合?

无非便是他在沃野用过的那一招。

稍一沉吟,李承志又点了点头:“兹事体大,某不敢擅专,定是要先予左右商讨。就请二位先予偏帐稍候……李睿,好酒好肉,好生伺候……”

两个细作不疑有它,恭恭敬敬的行了礼,随李睿出了帅帐。

待二人一走,刁整眉头一皱:“末将斗胆,还请郡公三思,此番难保不是崔祖螭的反间计……”

不怪刁整疑心这般重,不见李承志见到这二位的第一反应,也是想不通崔祖螭在图什么。

他反了才几天?

“将军所言甚是,某自是省得!”

李承志随口应者,又予李亮交待道,“将那二人看好了,莫要让其走脱,但也莫要为难,等战后再做定论。”

战后再论……那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听李承志之言,藏在人后的李始贤有些着急,偷偷的捅了捅李松。李松万般无奈,就如牙疼一般的咧了一下嘴:“郎君,若放让这二人回返,又该如何回应崔祖螭?”

回应,我为何要回应?

“战术已定,又岂能崔祖螭的一句话而擅作更改?此事我自有打算,再莫要置喙!”

李承志瞪了李松一眼,又给刁整和郦道元交待道,“诸务已有定计,依计行事便可。就辛苦二位了……”

“大帅言重!”

二人连声应着,恭身后退。

帐中就只剩下一众李氏家臣,李承志双眼一眯,厉如刀锋:“你在河西时,难道也是这般行事的?如果丑奴称要将柔然可汗庭也拱手予你,你难道也信?”

以往的李承志会冷笑、会发怒,气极了还会打人。但很少有这种隐现杀气的时候。李松心中一突,嘴里苦的就如含了黄莲。

家主啊家主,要被你害死了。

他又非不知轻重之人,岂会这般轻信予人。就凭崔祖螭一句话,谁敢保证不是元继、侯刚、伏罗等贼寇的反间计?

更何况,战术已定,两万大军陈于清水城下,明日天亮就会攻城。眼看就剩四五个时辰,又怎可能弃清水而改攻秦安?

仗不是这样打的……

怪就怪家主被压抑的狠了,心思浮动,不愿再在郎君背后后当隐形人。

罢了,仆臣给家主背锅天经地义,大不了就是被郎君抽几鞭。

李松低眉耷眼,正要认错,只觉身后一紧。

李始贤往前两步,讪声笑道:“为父是看机会难得,就想着试一试……也不需弃清水而改攻秦安,只需你将泾州两营予我,趁夜黑风高,快马轻骑,至多两个时辰便能奔到秦安。

若崔祖螭是真心弃归附,自然最好。若是奸计,为父保准轰的他这秦安城门关都关不上……”

试一试?

李承志眼珠子都突了出来,稍一转念,又满脸无奈。

搞了半天,原来并非是李松要冒然分兵,而是李始贤想将计就计?

倒也并非不可行,但问题是,你儿子我身为主帅,何需你去亲自出马?

自己这个爹得有多压抑,才会如此急迫的想证明自己?

“儿子在此,怎敢让父亲冒此风险?再者儿子年轻气盛,见识浅薄,正要依仗父亲。父亲还是安心留予帐中,为我出谋划策,可好?”

出个屁的谋,划个鸟的策?

至今为止,他对火器的了解甚至还比不上李睿、李聪,如何给李承志出主意?

当然,也非只他一个。包括李韶、杨钧、刁整、郦道元皆是如此,甚至还不如他。

仗打到这一步,从头至尾都是李承志一言而决,可曾看到他听过何人之建言?

客气话罢了。

李始贤阵阵无奈,心不是一般的累。他此时才算理解了,当被李承志自洛阳出兵,他万般磨缠想要随军,李承志为何半点口风都不松?

就是怕他这个亲爷尴尬。

此时再想,还不如留在洛阳享清福……

他无奈道:“即如此,便依你所言!”

李承志暗暗的松了一口气:自己这爹虽偶尔会出点姓娥子,但还是很明事理的,至少不会死缠烂打。

心中腹诽着,他又给李松、李亮交待道:“天色见亮,便要攻城。稍后你二人再去营中巡查一遭,看诸般器、械是否准备停当,莫要有所遗漏……”

不待二人回应,他又强调了一句,“攻城时,你二人皆立父亲号旗……”

李始贤的眼睛突的一亮,但不等吱声,李承志就先一步将他的话堵了回去:“当然,父亲还是随我观阵的好……”

就如鼓满气,又被针扎穿的皮囊,李始贤的一口气泄了个干干净净。

逆子,你知不知道为父的长刀已饥渴难耐?

……

次日,辰时。

天色已然大亮,朝霞似火,染红了半边东天。

就如用尺子划过,魏军一分为二,于东城与北城务摆了一座整整齐齐的方阵。

每阵又一分为三,骑兵各护于步阵左右。

阵前摆满了冲车,云梯,炮弩,撞木。

看到这些物事,元继反倒松了一口气。

至少不是李承志冲天一指,喊一声“雷来”,便真有万千雷霆降下,眨眼便能将清水县城夷为平地。

侯刚与崔祖螭去了秦安,伏罗阵军于城外五里,身侧除一帮叛将,元乂也在。

伤筋动骨一百天,如今距与李承志比阵之时,已近半年。元乂的伤早已大好。

但也多少留了些残疾,走路时一条腿总是点不实,看着像是跛子。

经此一劫,元乂好似长进不少,此时再见李承志,已无断腿之时那般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的模样,显的很是冷静。

“父亲,你看!”

元乂往城下一指,盯着投石机,“与寻常攻城之炮弩相比,此弩小了数倍。且与济阴王信中所称之物极为相似。若无意外,定为李承志投射雷器所用……”

就只离着一里多,元乂能看到,元继自然也能看到。甚至早已想到了。

所以自昨日清晨得知李承志率军西进,他便已靳令城中守军并城民做了诸多防备。

比如在城上抢搭了许多泥屋,以供士卒躲避火箭。又在城头立了许多石板,以防那天雷。

另外还急令民夫连夜与墙下挖池蓄水等等……

能想的办法已经全用上了,如今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元继无奈叹了一口气,小声说道:

“为父是被迫无奈,便是真有万千雷霆轰来,只要一刻未死,就要立在城头一刻。但你不利于行,并不需如此。稍后但凡见那炮弩抛射,你便速速躲入城中……”

“孩儿想陪父亲守城!”

元继有些不耐烦:“军卒也罢,民夫也罢,盯的皆是为父。只要我不退,军心就不会溃。而你强留此处又有何用?若有危急之时,还要累得为父分心……”

那二弟为何就能留下?

元罗如今才只十二,连刀都拿不稳,留于城上,又能予你有何助益?

父亲分明是另有它意。

看了看那条瘸退,元乂心中暗恨不已。虽低着头,眼中凶光之盛却如饿疯了的狼。

要是李承志那雷恰好就落在二弟头上,该有多好?

“儿子遵命!”

恭恭敬敬的做了个揖,元乂拖着病腿下了城墙。

看着那道背影,元继心中不由自主的生出一丝恼怒:已为残废之躯,安敢觊觎世子之位?

而若非这个畜生,我江阳王一脉何至落到如此地步。若不是你母苦劝,为父早将你溺死了……

暗恨间,耳边传来一声鼓响,又听副将一声低呼:“殿下,魏军攻来了!”

元继凝目望去,魏军步阵已然开动,兵卒赶着马匹,拖着各种攻城器具,不急不徐的往城下行来。

只一眼,元继就看出了蹊跷:竟未看到挖装沙土的民夫?

那李承志如何将护城河填平,又如何将冲车、云梯推到城墙?

心中狐疑不已,元继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于休,令弩兵准备:其余尽皆由他,但若那炮弩近至百丈,就予我轰之……”

于休一声应诺,急令弩兵上弦备箭。

元继可不是元丽,放着好好的陈仓不守,非要自做主张跑去汧源迎击李韶。仓促之际,准备极为不足。

崔祖螭坐拥一郡,且为秦州之治所之地,因此城弩是不缺的。再者元继与侯刚都吃过李承志的亏,不似元丽一般目中无人,故而很是谋慎。至秦州后又令崔祖螭制了不少。

此时的清水城头,四面城墙皆有车弩,而且还做了许多防备,所以元继也算有些底气:只要李承志那雷不是真的从天而降,而是抛用器械上城头,他多少能防住一些……

两里地而已,须臾便至。也就半刻,魏军便进至城下百丈左右。元继眯着双眼,紧紧的盯着阵前的各种车驾。

最前方的,赫然便是元丽在信中提过的那种小型炮车。看来果不出他所料:甫一开战,李承志就要先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但奇怪的是,为何不见车后有拖拉施力的骡马和民夫?

那他这石弹如何抛上来?

正自狐疑,元继又突的一愣:还有近百丈远,那炮车却停突然停下了,就好像知道他刚刚给于休下过令,一过百丈就会开弩?

不,应是李承志已然料定城上必有车弩等重器,故而早有令在先,攻阵之前锋自然再半步都不敢多进。

瞬间,元继心中生出一丝明悟,脸由猛的一变:那不用人拉马拽的炮弩,竟就能射这般远?

不然再无法解释。

若是别人,元继定会怀疑,也肯定会观望一阵再对应对。但换成李承志,他哪里敢有半丝怠慢?

城弩确实可以射到三百叔,但威力几同于无。而即便如此,元继也顾不得了。

“开弩……开弩……”

他厉声吼着,又扯过亲卫,“魏军要抛雷,快,喝令兵卒射予石板之下……”

话还没说完,无数的木槌、榔头挥下。只听“嘣嘣绑绑”一阵,儿臂粗的弩枪就如雨一般射向魏军。

“嗖……”

一根弩枪从李彰的头顶飞过,将他吓的一个机灵。

“落盾……落盾……”

随着他几声急吼,炮卒飞快的抽出腰刀,砍断了炮架上的麻绳。

如今的火器堪称李氏的安身立命的本钱,特别是炸药,称之为李松等人的命根子都不为过。故而根本不用李承志提醒,一众李氏仆臣便绞紧脑汁的拾漏被漏。

即然能想到车弩之类会威胁到炮车和炮卒,自然就会想出应对的办法。李松也算下足了本钱,直接用钢板,给炮车造了一层可滑动的外甲。

这一次李承学带来的就是这一种。

固定的绳索被砍断,一层接一层钢板滑了下来,将炮车遮了个严严实实。

又随着李彰的几声呼喝,所有的炮卒全部钻到了铁甲之下。

这种程度的保护,莫说三百丈,就是百步内也伤不到分毫。

其后约十丈左右,李松站在云楼之中,捏着下巴观望着城头。

但瞅了半天,他也没看出哪一个元继。

可惜了,他还准备先来一轮精准打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