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神亡禁曲 > 第五百三十二章 圣僧赴道 天地英灵同悲

第五百三十二章 圣僧赴道 天地英灵同悲

让人惊喜的变化,真的有合道大能出手,平息了大战的余波,护下了成府,护下了万千人命。

是谁?

众人看向天空的人影,破烂而过于宽大的僧袍,枯瘦的躯体,不曾见过的面容,谁也不知道这个慈悲的僧人是谁,这个以命弭平战火的合道修者是谁。

平息了风雷地火的枯瘦人影踏空而上,直上九霄,这时,高空之上乌云汇聚,电光雷蛇疾走,一股庞大的压力汇聚高空。

天地震怒,万物同感肃杀,四野寂静,悄无声息,众人看着枯瘦僧人踏空登天,扶摇直上九重霄。

仰望着空中平静从容的身影,徐立峰忽然觉得眼角发痒,迷蒙的水汽蒙住了双眼,看不清天空那个枯瘦身影,看不清灿烂的朝霞。

无人出声,连云层上面滚动的闷雷也是无声无息,天地万物默哀一样的寂静。

忽然,霹雳震响,苍穹惊颤,一道青色雷光从九天降下,击中踏空直上九霄的枯瘦身影,枯瘦身影瞬间消失在雷光之中,灰飞烟灭。

“列缺子向天祈愿,三年之内,九州境内所有合道境界不得出手,请天地为证,违者天诛地灭。”

列缺子的声音仿佛在回荡,三年之内,合道境界不能出手,否则天怒神罚,天诛地灭。

天地桎梏之界限任何一个合道境界的修者都能感受到,出手就意味着必死,但这个世界,总有人不怕死。

悄无声息的来到,毫不犹豫出手弭平战火,从容登空赴死,好似下地干活,回家吃饭一般,从容处置一切,淡然平静得让人不由动容,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就在天雷神罚之下灰飞烟灭。

众生平等,无贵贱之分,无修为高低之区别,能以一人之命,救千万人于死厄,佛曰:善。

人生在世,所求为何?

佛曰:求解脱。

众生皆苦,吾独不苦,救众生于苦难中,顺得解脱,幸甚之至。

彻底消失在雷光下的人影,连天也似为这陨落的僧人哀婉感伤,回响的惊雷好似哀鸣一般久久不曾消逝。

雷光散去,大雨忽然倾盆而下,冰冷雨水吹打一切,似要洗净这世间的纷乱,洗净人间的争斗。

天在哭,大地在呜咽,人皆静默。

轩辕玄远伸手接住掉落的雨滴,雨滴砸在手掌心,冰凉凄冷,似要透彻心肺。

倾盆大雨浇了孙英一身,看着天空枯瘦人影消失的地方,孙英默默叹了口气。

每一滴雨水都像是巨锤锤在陈冲身上,他不来,吴是非和鲁天罡就不会在这时出手,就不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

面。

合道陨落,天地同悲。

合道修者,站在世间最高处的强者,举手投足就是风云变幻,手握无上威权,至今为止,俗世合道之人不过两手之数,而今,俗世再度陨落一名合道大能,只为护住成府众生,只为人世安稳。

人世再无笑面佛,天地间再无求道的无僧和尚,他已得道而去。

公孙启看着屏幕上消失的人影,忽然泪流不止。他不知道自己为何流泪,不知是悲伤还是愤恨,还是感动,还是释怀,眼泪就那么流了下来。

无僧和尚画了一条线,分开了自己的人生,困住了自己,这条线是他抹去,准确的说是他和楚向抹去。抹去界限的无僧解开了心结,成就了合道境界,却也因此走向了他的天命所归。

他的死,是楚向和公孙启牵引的结果,他的天命是公孙启指引的,因果干系大部分在他们身上。

忽然,公孙启明白了因果,他流泪,不止是因为他流泪,继承了讲武堂的他,继承的是讲武堂的意志,同时承受了讲武堂万众的信念,因修炼信仰之力而来的信念汇聚。

讲武堂在流泪,而不只是公孙启在流泪。

“今日,为讲武堂祭日,祭无僧大师舍身护众生之日,午时正,祭告天地,慰藉大师在天之灵。”公孙启道。

讲武堂重立之日,曾宣言天下,庇护四方弱小,讲武堂之愿望,正和无僧此时举动一致。公孙启解开无僧心结,无僧来武城传道,前因后果,一脉相承。

无僧已经先行而去,讲武堂众人必将摩肩接踵而至,故而讲武堂众人为无僧之死流泪。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百死而不悔。

青城洞天的人走了,无论是谁,都会对这样的人心怀敬意,青城洞天众人也是人,不过是少了些俗世牵绊的人,而继续争斗是对他最大的不敬。

如同墨围先前所言,此战,无关胜负。

大雨倾盆,水清帮众人站在雨中,任由大雨拍打,蜀门众人也在雨中,天雄军众人亦在雨中,西蜀剑皇、霸刀无极、墨侠、陈冲、南仲道,所有人都在雨中,任由风雨吹打,仿佛风雨的吹打能让能够他们少点愧疚。

窗前的妖魔看着外面的倾盆大雨,默然沉静。无论什么算计,此时显然都已经失败,无僧的出现击破了所有人的算计布局,无论是青城洞天,还是妖魔,还是小草会,还是军政府,所有人的对策和计划都破灭。

蜀省军政府会议室中,右侧第一位的军人看着窗外大雨,忽然离开了会议室,走到楼顶,站在大雨之下,冰冷风雨瞬间淋透全身。

人生百年,

佛光千年。

舍身奈何,人世荼蘼。

雨停了,却洗不净尘世的纷扰。

“南先生,公孙堂主定今日为讲武堂祭日,祭奠无僧大师,午时正祭告天地,已在清水河边筑成祭坛,等您祭告天地,宣读祭文。”一道人影踩着积水来到楼顶,微微躬身和南仲道说。

无僧大师陨落,讲武堂于讲武山、武城堂口、庆城南山、架笔山、射鹿山和北都区清水河畔设祭坛,祭告天地,告慰无僧大师在天之灵。

清水河畔,祭台高九重,为极致之意,底宽三丈,每层高一米,顶层宽一尺,暗合无僧生辰八字,又契合周易八卦之数,顶层盛清水一碗,焚香一支,意为一清二白,一枝独秀。

讲武堂众人汇聚六处拜祭地点,午时正,讲武堂众人焚香礼拜,讲武山公孙启亲诵祭文,武城堂口魏武诵读祭文,射鹿山堂口陆峰诵读祭文,架笔山堂口琴仙诵读祭文,南山堂口常青冠诵读祭文,清水河畔南仲道诵读祭文。

“呜呼哀哉!圣僧无僧,庇护众生,入道归天,伤我肝肠。人世多舛,命途维艰,忽逢剧变,天下逢劫。九州动荡,山河破碎,人心不古,佛门涓倨,难容慈心。圣僧困顿,远走东瀛,寻佛求道,证佛证心。蒙山悟道,本相佛相,善心佛心,终归一体。佛心慈悲,普度众生,弘法载道,正本清源。

俗世纠纷,成府激战,天雷地火,交迸肆虐,万众生灵,悬于一线。圣僧慈悲,庇护弱小,以身载道,救苦救难,万千生灵,得以保全。奈何天道,自有其数,天地为证,不可逾界。圣僧悲悯,登天赴死,顺得解脱,从容赴道,归于天命。

圣僧天灵,庇佑众生,讲武堂众,必承遗志,庇护四方,撑持弱小。式微力弱,百死不悔,星星之火,定可燎原。

愿人世间,再无纷争,圣僧宏愿,终有所成。皇天后土,天地众灵,伏惟共鉴,垂怜悲悯,善性佛心,终有归处。

呜呼痛哉!”

讲武堂祭告天地,祭拜无僧大师,无数人闻讯聚集而来,观礼祭拜。

清水河畔,人群寂静,众皆垂首,只听闻南仲道诵读祭文之声回荡,闻者叹息,听者落泪。

祭毕,讲武堂众人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焚香插在祭台上。

“堂主与无僧大师是至交好友,同渡东瀛寻道,公孙堂主邀请大师坐镇架笔山,与大师蒙山论道,道破机缘而致大师知天命,因果牵连,夙愿相承,是有今日祭奠。诸位同襄义举,讲武堂感激不尽,南仲道代讲武堂和无僧大师谢过诸位。”南仲道拱手道,对观礼众人鞠躬致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