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着百货大楼回三国 > 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子可以把牛吹上天

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子可以把牛吹上天

寿春城。

在袁谭的组织安排下,一切变的井井有条。

宵小之辈绳之于法,大锅饭搞起来。

百姓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加上古代野外资源丰富,大树大木头砍回来,一车车建筑垃圾拉出城去,一座座新的房舍拔地而起。

一边清理废墟,一边救援里面的人,两不耽误。

袁谭更是亲临一线,指挥救人的工作。

“我爹肯定在下面,昨天晚上还听到了呼救声。”一个年轻人站在一处废墟前,焦急不安,眼睛里还有泪水,“请大人救救他吧……。”

有埋人的废墟是不能轻易清理的,这是袁谭的指示之一。

在这里的官员,也是神策府旗下的临时官员,佩戴着神策的标志,得到百姓的信任和依赖,说道:“这片废墟不小,可知道具体方位?”

年轻人的眼泪就下来了,“昨天很乱,还没有来得及摸清,我爹就没有动静了。”

“这样啊……。”官员也犯难了。毕竟在古代,这种情况的救援可比登天。

“我爹恐怕支持不了几天的,大人……。”年轻人悲哭中跪了下来。

官员赶忙搀扶,“兄弟不必如此,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

然而,又怎么救呢?

冷静下来后,便连年轻人也知道没有任何办法营救,“爹,伏地大哭起来。”

“让我来。”袁谭出现了。

在人们的心目中,仿佛黑暗中升起的太阳,是那么的耀眼璀璨。

“大公子!”人们尊敬的目光。

诸葛亮道:“大公子,您……打算怎么寻找?”

对于袁谭爱民亲临一线是坚决支持的。

但不懂的话最好不要轻易发言,毕竟要是把人救死了,就不太好了。

诸葛亮站在军师的立场为君王着想,此刻是这么考虑的。

袁谭示意典韦过来,就从大囊中摸出来一台散发着金属光泽的仪器。

这是他从百货大楼里面找到的一种现代化设备。

生物探测器。

在这种大灾面前,还是要说现代化的科技产品犀利,现在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

诸葛亮他们立刻被华贵的外表吸引住了,对于古代人来说,就连塑料袋都是很华丽的,别说这种复杂的设备。

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袁谭咳嗽了一下,“这是一种古老伟大的罗盘。”

百姓们眼睛明亮起来,在他们的心中,袁谭就是神。

“知道周文王画地为牢的典故吗?”袁谭继续说道。

诸葛亮点头,看到许多百姓迷茫,就解释起来,“画地为牢,没有墙壁门窗,没有人看守,也不敢违反逃走。是因为周文王有易经之术,能够准确的找出来……。”

百姓们立刻瞪大了眼睛,明白了。

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一定是的了。

大公子是伟大的人。

袁谭毕竟是装模作样,被崇拜的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脸上火辣辣,但为了万邦来朝美女三千,继续坚定的装批,故弄玄虚的操作一番,指着脚下道:“就从这里挖,一定要小心了,不要造成二次伤害。”

是真,是假?

这里的人们无论是救援队还是普通百姓,全部一起行动起来。

不一会。

一个老头被救了出来,还活着。

百姓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已经是完全不一般的敬畏。

诸葛亮崇拜的目光,急忙给袁谭扇扇子散热,对着探测器探头探脑。卧龙此刻也是不一般的百爪挠心,心想本卧龙兵法韬略机关异数尽皆在心,竟然特喵的根本就搞不懂。

大公子,请收下属下的膝盖骨吧。便是周文王重生,也无法和您相提并论。您就是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生,科技或是政策,您每一天,都在让天下发生巨变。

真想让您活一万年呀。

“想用吗?”

“想。”诸葛亮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于是,袁谭走到哪里,哪里就爆发出欢呼声。

诸葛亮很劳累,但看着救出来重逢的家庭,就不累了。

别人只会吹牛,而大公子总是可以把牛真的吹上天。

……

另一方面。

国都邺城。

皇宫大殿,龙台上的汉献帝如行尸走肉。

刘皇叔在荆州大败给了袁谭,让这位汉朝皇帝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其实从袁绍称王那时候起,汉朝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只不过袁绍还没有一统天下,不好意思称帝而已。

今天的唐王袁绍,坐在大殿上忧心忡忡。

因为宫中的地动仪在前两天,吐出来一个龙珠。

地动仪:中土汉朝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发明于公元132年。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每个方位上均有一个龙头咬着一颗龙珠,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方位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的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地震在现代也是滔天的大灾难,在古代更是恐怖的不可想象。

流民、暴乱、揭竿而起……,对任何朝代都是致命的打击。

如今朝廷分为四派。

袁绍。

袁谭。

袁尚。

袁熙。

袁绍和袁尚是穿一条裤子的。

袁熙是明哲保身派的代表人物。

之前还有以王允为首的汉臣,现在已经消失了。虽然少了一派,但朝廷的漩涡更加凶险和复杂。

尤其是袁谭和袁绍袁尚之间的争权夺利,基本上已经明面化了。

不过在大是大非面前,四派是一条心的。

司徒沮授走了出来,“大王不必担心,一定是荒郊野地……。”

这时候,有关地震的消息到了。

经过通传,使者上殿,哭拜在地,“陛下、大王,我寿春,寿春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城中全部成为了废墟……。”

什么!

满朝文武一齐色变。

寿春啊!汉献帝立刻瞪大了眼睛,终于有了精神。寿春可是大型城市,几十万难民扩散出去,必定牵动几百万人混乱,活该。

袁绍震惊了,神情苍白,起身连道:“寿春……寿春……。”

寿春可是淮南最大的城池,并且是合肥前线的后腰,这里地震整个淮南就完了。

百官都慌了,经验告诉他们,马上就会有暴乱出来,弄不好那些受灾的百姓现在已经暴乱了。

“父王,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救灾,马上派出钦差大臣,调集救灾物资。”袁尚走了出来,大义凛然果决,加了不少印象分。

这道理袁绍能不懂吗?心想儿啊,救灾要花多少钱你算过吗?

刚刚结束了荆州的大战,如果连上前年的雍凉作战。也就是说,袁家连年征战。

“国库还有多少钱?”

“还有一百二十三万贯。”沮授走出来艰难的说道。

这最多也就是二百多万两白银的购买力,最多救一个县,而寿春这样的大城,杯水车薪。

毕竟这是一项持续救援,可不是管几顿饭就能完事的。

这种持续投入对于任何朝廷来说都是最可怕的灾难。

在司马懿的暗示下,袁尚不吭声了,缩了回去。

这口黑锅别说是他了,就连袁绍也背不动。

反正这个季度肯定背不动,下个季度的话,也不用背了,直接派兵镇压暴乱就可以了。

那也要花钱,还毁名声。

袁绍看着满朝寂静的文武,深知这黑锅背定了。在通往大皇帝宝座的路上,倒退了好几步,南边的那些诸侯何止前进了好几步。

可惜袁谭没在,若是不然,岂不是可以派他去赈灾,正好甩锅。袁绍和袁尚叹息一声,心想袁谭走的可真及时。

这时候,一个宦官走了进来,看了看沉寂的大殿,就算在门口也能够感受到那种压力,小心道:“启奏陛下、大王,寿春又来了一位使者。”

少顷。

使者蹬蹬跑上点,看到袁绍,无视皇帝,嘭嘭嘭提着下摆跑到一排颜色不同的大理石前。这是臣子能够前进的最前沿,距离袁绍还有五六十米,噗通跪倒在地。

“寿春情况如何了?”袁绍焦急问道。

“大王……。”使者的哭声回荡在足球场大的辉煌大殿中。

袁绍脸色一变,完了,黑锅背定了。

汉献帝,╰(*°▽°*)╯,一定是发生民变了,人望尽失,得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