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正统 > 第二百一十四章 黯天云收

大明正统 第二百一十四章 黯天云收

作者:露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37:26

第二百一十四章 黯天云收

“既然鞑子已被赶走,那还有何危险可言?”朱祁镇黑着脸说道:“朕只是想亲眼去看看,我大明将士是如何英勇杀敌的。”说着不顾群臣苦

苦劝阻,飞身跨上一匹战马,扬鞭而去。

“保护皇上......”王振对呆立一旁的大内侍卫们吼道。

......

鹿鸣峪是燕山山脉由西南蜿蜒至东北的一个谷口,由于平时里面多鹿群,故名。

朱祁镇骑马如一阵风一般驰至峪口,周围的侍卫官兵紧紧跟随,恐怕皇帝有何闪失。

越往前去,碰见明军出谷的伤兵就越多,他们或三四人,或十余人,互相扶持着向谷外走去。

“井源驸马呢?”朱祁镇勒住马,手中马鞭斜指着一个伤兵问道。

那名伤兵茫然的摇了摇头,朱祁镇正想发作,还是后面的一名侍卫机灵,连忙问道:“你们的统兵官现在哪里?”

那名伤兵这下听明白了,“你是说那位长得最威风的将军呀,他带着其他弟兄们继续向前追下去了。”

“你们这是怎么回事?”朱祁镇沉着脸问道:“鞑子兵很多么?为什么这么多人受伤?”

那名伤兵跟摇头葫芦似的,“我们没有碰上鞑子,我们跟随将军追入谷中,就被两边山上射出来的箭给射伤了......”

“那箭呐,就跟下的雨一样,铺天盖地的,让人连躲都躲不了。”他身旁另一名士兵咕哝道。

“不但有箭,还有火铳呐,”一个头上裹着纱布的伤兵说道:“跟我一起来的李三,被鞑子的火铳轰掉了半个脑袋......”

“火铳?”朱祁镇一惊,“鞑子居然有火铳,他们哪里来的火铳?”

“不知道,”一众伤兵纷纷摇头,“鞑子的火铳威力不下于我们,猝不及防下,弟兄们吃了很大的亏。”

“他们还有地雷呐,”刚才说话的那名伤兵拉着一名瘸着腿,拄着一根木棍走路伤兵说道:“潘六和几个弟兄追到前面谷口的时候,突然地面一声巨响,他们几个登时被掀上天了,只有潘六活了下来,可惜他的腿......”说罢唏嘘不已。

朱祁镇心情沉重,一挥马鞭,打马前去。

“皇上......”身后的侍卫们忙追了上去。

“皇上?”一名伤兵听了一愕,看向朱祁镇远去的背影,“那个人是当今皇上?”

“胡说,”另一名伤兵驳斥道:“皇上何等尊贵,怎会孤身犯险来此?那个人么?一定是姓黄,名尚......”

......

朱祁镇沿着山谷继续向前,只见一群士兵围在一起正在看着什么。

“你们不去追击鞑子,在这里作什么?”朱祁镇扬鞭喝道。

“将军,”他们中的一位小军官见朱祁镇气概不凡,知其颇有来头,便上前说道:“鞑子在这路中间竖了一道牌子,有些弟兄不识字,我就来看了一下,”说着一挥手,“散开,都散开,让将军看看上面写着什么?”

一众士兵呼喇一声散了开去,露出中间树立的一道高大木牌。

朱祁镇眯着眼睛瞄了一下,眉毛登时竖了起来,怒气涌上白净的脸庞。

木牌上用汉字书写着“大元天威将军到此一游,南蛮各官免送!”

朱祁镇从马上一跃而下,怒冲冲的几步上前,一马鞭甩过去,那木牌“啪”的一声便歪在一边。他犹自不解气,上前一脚将那木牌踹到,又在上面踩了几脚,边踩边骂:“混蛋!无耻!......你们一个个都该杀!”怒吼声远远飘了出去,在谷中荡起阵阵回声。

京城西北,阿失帖木儿的骑兵队伍已进入了蜿蜒的群山之中,由于有数百辆大车装着沉重的物资,再加上雨中道路泥泞难行,行进的速度被拖慢了不少,这样一来,倒也便宜了杨牧云,使他受伤的躯体不至

于在路上过于颠簸。

杨牧云心情虽然郁闷,但有两位绝世美人在身旁相伴,元琪儿又很识趣的不来找他聒噪,他也乐得安闲。

“牧云,”陈思羽来到他身边,递给他一张大饼,“行军途中,不便生火做饭,这是元公子他分给我们的,你就将就着吃一些吧。”说着伸手要扶他起来。

“思羽,把你卷进来,真是对不住了。”杨牧云咬着牙忍着伤口的阵阵抽痛坐了起来。

“哪里话,你我之间还用说这些么?”陈思羽一笑,待他坐起后在他背后放了一个枕头,让他靠起来舒服些。

“可是,这个月十八就是你出嫁的日子,你却要跟着我被掳往塞外,真是苦了你了。”杨牧云心中不安的说道。

“你真的希望我嫁给那个朱仪么?”陈思羽有些嗔怪的看了他一眼。

“......”杨牧云一时语塞,跟朱仪那位纨绔子接触之后,他倒真不愿意陈思羽这么温柔美丽的女子嫁给那样一个人,可这是人家宁阳侯府的家事,自己又能如何呢?

“我倒希望一直陪着你这样走下去,离开京城远远的,再也不用理会那些无奈的事情。”陈思羽脸红红的说道。

杨牧云接过她手中的饼,咬了一口,又干又硬,有些难以下咽,哽在喉中,一时忍不住,连连咳嗽起来。

“牧云,怎么了,不好咽是么?”陈思羽有些心慌起来,向车厢的另一边喊道:“景莲,水好了么?快端一碗过来。”

帘幕一掀,紫苏端着一碗水走了进来,腰肢如风摆杨柳般在榻沿上坐下,美眸在他们二人身上一转,“姐姐说什么了,让他激动成这样?”将碗递至杨牧云唇边。

“没,没说什么?”陈思羽螓首垂得低低的,怕被她发现什么似的。

杨牧云接过水喝了一口,方缓了口气,“现在走到哪里了,出了大明地界了么?”

“这我怎么知道,”紫苏有些没好气的说道:“一路上都是荒山野岭,连个人影都没有,又如何知道到了哪里?”

杨牧云叹息一声,一脸惆怅的放下手中的碗。

“牧云,”陈思羽宽慰他道:“或许我们路上会碰见卫所的驻军,到时跟他们取得联系,让他们出兵解救我们,也不是不可能的。”

杨牧云苦笑着摇了摇头,“没用的,这支鞑子是他们的精锐,零星卫所的军队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除非朝廷派大军来,但这又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两女齐声问道。

“元琪儿获取了我朝京师附近长城沿线的军力布防图,这使得鞑子能够派出一支精锐骑兵绕过边军驻防的空隙,直逼京师城下,”杨牧云叹道:“京师闻警,自保尚且不及,又如何能将军队调至他处......”接着苦笑一声,“现在朝廷最重要的,是保证皇上和京师的安全,至于倒卖给鞑子的这点儿军械,反而不重要了......”

天渐渐暗了下来,朱祁镇兀自站在那插着木牌的地方,任凭雨水打湿了他的衣甲,无论文武百官如何苦苦哀求,他依然伫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只硬邦邦的撂下一句话,“我就在这里等着井源,看他能给朕带来什么样的捷报?”

“皇上,”王振在他面前恳求道:“您就是等也应该回宫去等,这风雨交加的,您要是淋坏了,老奴该如何向天下的臣民交代呀!”

“是呀,皇上,”吏部尚书王直也劝道:“皇上身系天下安危,如何能滞留险地而不归,这必会引起人心动荡,朝纲不稳呀!”他一发言,众臣纷纷劝谏,整个大明朝闹得不可开交的内廷和外廷,现在出奇的站在同一条阵线上。

“还人心动荡,朝纲不稳,”朱祁镇咬着牙说道:“你们帮朕治理得好天下,鞑子兵都打到京城了,朕还蒙在鼓里,说什么天下归心,四海宾服,狗屁,统统狗屁......”年青的皇帝越说越激动,“这些鞑子说的好听,说什么臣服于朕,与我大明修好,背地里却私运我大明军火,派兵偷袭我大明京城,待朕回京,一定将那帮鞑子使

臣斩杀干净......”

“皇上......”一名大内侍卫怯怯的上前跪禀道。

“有什么事快讲!”朱祁镇大声吼道。

“井源井驸马回来了。”

“快传他来见朕!”朱祁镇暴怒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众位大臣让开了一条道,驸马都尉井源带着惶惑与不安来到朱祁镇面前。

“臣井源叩见皇上。”井源一见朱祁镇远远的便跪倒在地。

“起来说话!”朱祁镇见井源衣甲俱湿,泥水沾满战裙,心中一热,语气缓和了不少。

“谢皇上!”井源站起后呆立一旁,垂首不敢看他。

“爱卿,你此次与敌寇交战,辛苦了!”朱祁镇淡淡的说道。

“臣......不敢。”井源压低了声音说道。

“爱卿此次斩首虏获了多少鞑子,可否斩获对方重要敌酋?”朱祁镇问道。

“这......”井源偷瞄了一眼年青威严的皇帝,下面的话没敢说下去。

“说,”朱祁镇剑眉一挺,厉声道:“朕赦你无罪。”

“臣一路上斩首共三十七人,虏获......虏获......”话变得吞吞吐吐起来。见皇帝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井源扑通一声又跪在了地上,“回禀皇上,臣解救了被鞑子掳去的千余百姓,可鞑子的骑兵跑得不知去向,臣已加紧令手下军士仔细搜索......”

“跑得不知去向,”朱祁镇冷笑一声,“莫非他们上天了不成?既然没找到他们,你回来作甚?”

“臣听说皇上御驾亲临,不敢怠慢,是以......是以......”“咚”的一声额头着地,“皇上恕罪!”

“斩首三十七人,”朱祁镇声音冷峻的说道:“那朕倒想听一听,我军伤亡多少?”

“......”井源以头仆地,浑身颤抖着不敢吭声。

“你回答不上来,”朱祁镇轻蔑的瞥了他一眼,“那朕就替你说一说,”他昂起头,扫视了一下面前的众位大臣,朗声道:“朕自进入鹿鸣峪以来,就不断看到我大明将士中受伤的士兵源源不断的涌向谷外,当然,还有被抬出去的死者......”顿了一下,续道:“朕不能上阵杀敌,只能抚慰自己的将士。朕数了一下,在朕的面前路过的伤兵共有七百四十二人,被抬出的阵亡将士共三百一十九人,井爱卿,朕说的可有差错?”

井源伏地不语。

朱祁镇高声说道:“我大明将士千余人的伤亡换来井源将军斩首三十七人,井爱卿,你可真是为朕立下了不世奇功啊!”

“臣该死,臣该死......”井源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现在,朕有一样东西要给众位爱卿看,”朱祁镇没有理睬趴在地上的井源,举起一块木牌,“这是鞑子留给留给我们大明将士看的,也是留给朕看的,朕邀众位爱卿奇文共赏之!”马上过来一名大内侍卫,接过朱祁镇手中的木牌举着在文武百官中绕了一圈。

底下立刻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怎么样,众位爱卿都看到了,”朱祁镇的目光睥睨了一圈,“有什么要跟朕说的么?”

见皇帝的目光扫过来,所有人都闭上了自己的嘴,垂下头去。

“你们都不说话,那朕说,”朱祁镇脸一沉,“众位爱卿都看到了,鞑子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丝毫没把我大明放在眼里,众位爱卿说说,朕该怎么办?”朱祁镇见文武百官都不说话,声音又提高了八度,“你们不说,是等着鞑子下次再来么?把我们大明的京师重新变成他们的元大都么?”

“皇上,”年已七旬的英国公张辅上前一步奏道:“老臣有一些话想私下里跟皇上讲。”

“老爱卿且上前来。”张辅是四朝老臣,朱祁镇对他很是尊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