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正统 > 第四百五十八章 暗流涌动

大明正统 第四百五十八章 暗流涌动

作者:露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37:26

第四百五十八章 暗流涌动

她手握一柄造型奇异的钢刀,刀身极长,刀刃极薄,刀柄也极长,她双手握住了刀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站立的姿势也颇为怪异,右脚向前踏出,左脚略为靠后,脚尖和前脚的脚后跟呈一条笔直的直线。一抹流光在锋刃极薄的刀身上闪过,弥漫一股肃然的杀气。从她纤细的身形上看,这是一位女子。

“倭刀——”杨牧云看向她的双眼微微眯了起来,眼前的人和场景给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数月前,开封城南燕门外十里处的一个林木葱郁的小山岗上,一个神秘的东瀛忍者......

“是你?芊鹤樱子?”杨牧云的眉峰一动,一道凌厉的寒光迎面暴射过来。

“刷——”杨牧云身形疾动,匹练般的刀光在他身侧一闪而过,劲气飒然,让人通体生寒。脚尖刚一触地,凌厉的刀光又拦腰扫来......杨牧云接连闪避了五六次,可对方的刀光如影随形,一直黏在他身后,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叮——”杨牧云闪至墙边,钢刀斫在墙上,划出一连串的火花。他不及细想,身体贴着墙根揉身而上,刀锋自他靴底划过。

杨牧云双手在墙上使劲一撑,凌空一跃,双刃刀已擎在手,手腕一动,刀刃划过一道耀眼的光弧直劈向对方身后,刀锋挟卷着劲风发出“嘶嘶”声,似要把空气都要撕裂。

可刀光过处,撕裂的只是对方的影子,人倏忽消失,隐入墨色的夜幕。

开封城外那夜的情形再现,对方人凭空不知所踪。

杨牧云心一沉,急忙贴墙而立,以防对方突然现身、无处不在的攻击。

“呼——”头顶刀光显现,杨牧云猝不及防,挥刀仓促相迎......

“锵——”对方不知何时从他头顶飞身跃下,双手握刀一个大力劈斩,直要将杨牧云连人带刀一劈为二。在对方的全力一击之下,杨牧云双臂剧震,手中刀几乎脱手而飞,“蹭蹭蹭——”连退数步,一跤坐倒在地。胸口不住气血翻涌,气息都紊乱起来。

对方丝毫不给杨牧云喘息的机会,迅速随身而至,拧身沉臂又是全力一刀向着杨牧云当面劈了过去。

“铿——”对方的刀斫在了地上,杨牧云就地一个翻滚躲了开去,有些狼狈不堪。眼看对方紧跟一刀又劈面而至,杨牧云避无可避,挡又无力可挡,情急生智,突然横腿疾扫,卷起地下大片积雪,猛向对方洒了过去。对方骤不及防之下,雪屑飞入眼中,一阵刺痛,为防杨牧云反击,立时纵身后跃。

在这电光石火的刹那,杨牧云纵身扑上前去,抱住他的双腿着地一滚,蒙面人站立不住,倒在地上。杨牧云更不迟疑,出手抓向她咽下“天突穴”,谁知对方出手更快,掌缘如刀,反手已切向他手腕......

两人在雪地上扭打在一起,各自出招甚速,争取最快制住对方。

混乱之中,杨牧云一把抓去,触手绵软,原来触碰到的是对方饱满坚挺的胸脯,心中一怔,紧接着胁下一阵剧痛,却是被对方抬膝狠狠磕了一下。

这一膝磕得杨牧云胸口的气息也为之一窒,对方趁机像一条鱼一样翻滚至一边,离他远了些。

“不好——”杨牧云心中一沉,再想扑上前去时,对方的身影消失了。他情急之下,双手抓起地上的积雪向身周漫天挥洒起来。雪屑像一团白雾向他四周扩散出去......

蓦然,他右侧挥洒的雪屑仿佛粘住了什么,形成一道模糊的雪影。

杨牧云眼睛一亮,飞身而起,手握双刃刀向那道雪影斜劈了过去,刀锋瞬间幻化出数道刀光,将那道雪影四周牢牢封住......

“叮叮当当——”一阵爆豆般的兵刃交击声响过,蒙面人现出了身形,在杨牧云一连串的攻击下逼得连连后退。眼见杨牧云又一刀凌空劈来,蒙面人后退几步,暗自运气正欲举刀相迎。谁知杨牧云只是虚晃一刀,身形自空中拧身一转,稳稳的落在了墙头,纵身

一跃,跳出了院子......

蒙面人一愕,正待去追,忽然一个人影拦在了自己面前。他凝目看去,是一位十二三岁的白衣少年。

“少主......”蒙面人向那少年躬身施礼,说出的话语很怪,很生硬,好像才刚开始学说汉话不久。

“不必追了。”白衣少年看向杨牧云消失的方向,淡淡的说道。

“可是......”蒙面人还想再说,却被白衣少年打断,“没有可是,就让他走吧,院外埋伏着朝廷的人马,你若追出去,就会把事情闹大,懂么?”

“是,少主。”蒙面人说道,眸子里带着一丝不甘和怨恨。

“你方才太轻敌了,”白衣少年看了她一眼,“没有提防他的下三滥招式,被他碰到了不该碰的地方,心神便乱了......”

“下次我若再碰见他,一定用我的刀把他劈成十七八块,方能解我心头之恨。”蒙面人咬牙切齿,心中羞愤莫名。

“不,”白衣少年目光一闪,“劈成十七八块还不够,要把他剁成肉泥,然后喂狗......”

“少主......”蒙面人愕然抬头。

“他碰了你身上不该碰的地方,而对我......”白衣少年的眸子眯了起来,声音仿佛是从牙齿缝里挤出来的,“则是看了不该看的......”唇角勾起一抹隐隐的笑意,“以后的日子还长,不急于这一时,”看向蒙面人,“樱子,方才在宴席上你为何一直盯着那个思艳姑娘看?难道之前见过她么?”

“我不知道,”蒙面人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我总觉得这个女人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她蒙着面,所以还不能肯定。”

“一个青楼女子过府还蒙着面,真是故弄玄虚,”白衣少年说道:“我也想去掉蒙在她脸上的纱巾,仔细看看她的模样,谁知......”哼了一声,“蒙伊格那个呆瓜色迷心窍,马崇韬还没发话,他就先护上那个女子了。”

“少主......”蒙面人迟疑了一下说道:“他说明天要我们交人,我们当真要把人带到这里交给他么?”

“交给他?”白衣少年嗤笑一声,“就算人给了他,他有本事把人带出居庸关么?”

“那,明日他问起来......”

“不用理他,”白衣少年眸中带着不屑,“正主都出现了,还理他一个下人作什么?”

“少主是说......他们的大汗?他真的来居庸关了么?”蒙面人惊诧道。

“你没看她一听今日交不了人便急了?”白衣少年瞄了她一眼,“说他们的大汗还在关外等候消息。若不是脱脱不花就在居庸关附近,他何至于如此坐卧不安?”

“还是少主您观察得仔细,”蒙面人说道:“那脱脱不花是带了大军过来么?”

“应该不会,”白衣少年思忖道:“如关外真有鞑子大军出现,城内一定会有预警......据此来看,脱脱不花应该没有带多少人。”

“那这个鞑子大汗的胆子可真够大的,”蒙面人说道:“他难道不怕大明朝廷的兵马把他给抓了?”

“他既然敢这样做,便是有备而来,”白衣少年笑了笑,“这样的人物亲临到此,我怎能不去拜会一下?”

“可他在城外什么地方,我们还不知道。”

“或许他进了居庸关城也说不定,”白衣少年目光一闪,“楚明心的伤势如何,要不要紧?”

“她伤的并不重,”蒙面人说道:“要不是我及时将她救下,她就要落在杨牧云手中了。”

“哦?”白衣少年的脸色有些讶异,“方才我观杨牧云的武功,比之数月前在开封时并没有多大进境,明心应该还不至于输给他。”

“杨牧云身边还有一个帮手,武功比他只高不低,两人

联手,明心就不是对手了。”蒙面人解释道。

“原来如此,”白衣少年点点头,“那就不要让明心再露面了,你去代我传令给玄水旗的岳旗主,让她率领教中弟子在城内城外探察一番,务必要找到脱脱不花。”

“是,少主,”蒙面人踌躇了一下说道:“城内官兵正在大索,教中弟子行事多有不便......”

“你提醒岳旗主小心行事便了,她懂得分寸,”白衣少年说道:“找到脱脱不花后让她不要声张,立刻禀报与我。”

“是。”蒙面人躬身应道。

白衣少年沉吟了一下又道:“另外派人给我盯紧了那个马崇韬,这人不简单,我不想一不小心就被人给卖了......还有那个思艳姑娘,你去查一查她的底细,看她究竟是什么人。”

————————————

杨牧云跃出马府大院,一阵狂奔,好像身后一直有人撵着他似的,也不知跑出了多远,直到两个渊渟岳峙的大汉拦住他才止住脚步。

“大人,您没事吧?”莫不语讶异的看了看他的身后,“您怎么跟见了鬼似的。”

“你才见了鬼了。”杨牧云没好气的怼了他一句,回头向后看了一眼,生怕那个蒙面人紧蹑着他。

莫不语咧嘴笑了笑,“大人,林姑......林把总呢?没有跟您一起么?”

“她暂时还得留在那里,”杨牧云对他说道:“你去请示一下于大人,看能不能从昌平卫里多调派一些人手过来?”

“大人您是要带队抄了这马府么?”莫不语大睁着两眼问道。

“抄是肯定要抄,但不是现在,”杨牧云瞪了他一眼,“先给我严密盯起来,但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哼哼......”

“俺明白,”莫不语忙道:“俺听大人您的,绝不敢坏了大人您的事。”

“你明白就好,”杨牧云点点头,目光瞥向另一侧的阿列克赛,“不语,你替我问问他,有没有见过鞑子大汗脱脱不花?”

“大人您怎么提起脱......”话还未说完便见杨牧云狠狠瞪视着自己,脖子一缩,便转向阿列克赛,把杨牧云的话转成蒙古话问了他一遍。

阿列克赛倾听完便表情骄傲的呜哩哇啦说了一通。

“大人,”莫不语转而对杨牧云说道:“他说他本来便是金帐汗献给脱脱不花大汗的,之前在脱脱不花大汗帐下做过护卫,对脱脱不花大汗的相貌很是熟悉。”

“嗯,那就好,”杨牧云听了微微颔首,“现在他能派上大用场了。”

“啥?”莫不语一双眼珠子张得跟铜铃一般,扫了阿列克赛几眼,“熟悉一个鞑子大汗相貌能派上什么大用场?”

————————————

居庸关周边的军情很快报到了驿馆于谦那里,得出的结果是关外百里之内并无鞑子的大队骑兵,这让于谦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了些,但他还是不敢掉以轻心,鞑子大汗就在居庸关外这则消息挑动了他敏感的神经,他宁可信其有,绝不会信其无。

延庆卫指挥使马崇韬私下勾结鞑子和邪教乱党,这让于谦心下更为震骇,居庸关乃京西锁钥,一旦有失,两个时辰内鞑子骑兵便会直趋京师城下。

对于这件事,他没有采取过激的行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延庆卫不只是马崇韬一个人的事,全卫官兵里面究竟还有多少人可靠,他这个兵部侍郎心里也没有底,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还是先稳住这位马指挥使的好。

为此,于谦给身居马府不敢露头的马崇韬去了一封信函,大意是说他镇守居庸关这些年劳苦功高,实乃国之栋梁等等。并阐明最近鞑子闹得厉害,恐有不测之虞,因此调昌平卫过来协防,请他不必担心。最后浓墨重彩的写道,两卫官兵屯于一城,难免会起摩擦,为搞好联防,请马指挥使过知府衙门一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