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正统 > 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都督府

大明正统 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都督府

作者:露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37:26

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在安南王宫的正南左首,正门很是气派,高大的牌楼,两个石狮子守门。牌匾上用正楷的汉字写着“大都督府”四个大字。

“公公,”杨牧云朝着那太监拱了拱手,“在下到了,与公公就此别过。”

“不急,”那太监笑眯眯的对他说道:“杂家也不急着回宫,这就陪你进去一趟。”

杨牧云一愕,“这怎么好意思劳烦公公?”

“杨统制客气了,”那太监道:“杨统制到我大越人生地不熟的,王上交待过杂家,要把杨统制亲自送进大都督府。杂家不过谨遵王命罢了。”

“虽说如此,在下还是要多谢公公的,”杨牧云从身上摸出块银锭趁人不注意塞入那太监手中,低声道:“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望公公笑纳。”

那太监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王上对杨统制你青睐有加,不是没有道理的。咳......不多说了,杨统制快随杂家入内吧!”

......

“哟,瞿公公,您怎么来了?”一位身穿绿袍的官员迎上来笑道。

“杂家是来送这位统制大人上任呐,”那太监一指杨牧云,“从今儿个起,这位杨牧云杨统制就是神武卫的都统制了。”

“哦?”那位绿袍官员肃然起敬,朝着杨牧云恭恭敬敬一揖,“下官乃大都督府供奉路元甲,见过统制大人。”

“唔,路大人,勿须多礼。”杨牧云见他官服补子是只犀牛,应该跟大明京师五军都督府的经历官一般,便只下颔微点了点。安南官制一直承袭的是中国宋代官制,后来逐渐与大明接轨,不过里面的官职名称都是宋代的叫法,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瞿公公在旁看得暗暗点头,“看来这个杨牧云是见过世面的,懂得上下尊卑的礼法。”

“好啦,也别磨叽了,”瞿公公笑着说道:“路供奉,快领杂家和杨统制去见大都督吧!”

“啊哟,可真不巧,”路元甲连连拱手,“大都督他人不在这儿,一早他便出城巡视去了,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你们这大都督可真忙啊!”瞿公公蹙起眉头,“一大早儿的就往外跑,怎么,是有什么紧急军情吗?”

“是兵务司的荀大人亲自来找大都督的,”路元甲解释道:“征南的数万大军已经全部开到了京城南郊,如何交接安置可不是兵务司能够玩得转的,还需我们大都督亲自出马才行。”

“也是,”瞿公公眉宇稍展,“这群骄兵悍将也只能大都督这位开国功臣才能镇得住......”转向杨牧云,“杨统制,你看......”

“瞿公公,”杨牧云欠了欠身说道:“在下刚刚到任,左右无事,便在这里等大都督好了,您还是赶快回宫复命吧!”

“那......杂家便回去了,”瞿公公又对路元甲说道:“路供奉,你可得招呼好杨统制,王上可是对他颇为看重呐!”

“是,公公请放心!”路元甲微微一怔,随即笑着说道:“下官怎敢怠慢了统制大人。”

————————————

送走瞿公公后,路元甲把杨牧云领进了自己的签押房。

“统制大人,您请就坐!”路元甲满脸堆笑的把杨牧云让至自己平常坐的太师椅上,为他倒了一杯茶,“衙署内不许饮酒,

就请统制大人喝茶了。”

“路大人不用客气。”杨牧云略作推脱,便在太师椅上坐了下来。

路元甲又把一个油纸包摊放在杨牧云面前,“这是内人炸的虾仁,请统制大人品尝一下。”

杨牧云点点头,信手拈起一只虾仁放入嘴里,倒挺香脆,看着路元甲问道:“路大人,我这第一次到大都督府来,什么也不懂,还请你多多指点。”

“哪里,统制大人客气了,下官知无不言。”路元甲笑道。

“说起来惭愧,”杨牧云说道:“这圣旨来得突然,瞿公公一宣读完圣旨便把本官领到这里来了,这大都督是谁,本官还不清楚呐!”

“呃,杨统制想必不是东京人,没听说过大都督,”路元甲眉毛一扬,“我们这大都督可是威名远播,是先王驾下的开国功臣,姓丁名列......”

“丁列?”杨牧云脸色微变。他想起一直苦苦追求郑玉的丁煜,他说他的父亲便是丁列,“可是廷上侯丁列?”

“正是,”路元甲应道:“看来统制大人还是知道大都督的。”

“只是听人提过而已,”杨牧云道:“并不知道详情。”

“那下官就与统制大人仔细分说分说,”路元甲来了兴致,“大都督是追随先王首义的十八人之一,那十八人,是个个骁勇善战,只可惜很多都牺牲在了与明军作战的战场上,活到我大越立国的不到十人,到了今天,就只剩下了丁大都督和县侯郑可两人。”

“哦?”杨牧云惊讶道:“原来大都督和郑侯爷齐名。”

“那可不是,”路元甲骄傲的说道:“我们大都督是从枪林箭雨的战场上一路走过来的,想当初茶隆之战,大都督率一千人埋伏在杜家县,与先王的兰江伏兵上下呼应,前后夹击,大败明将陈智......”

“陈智?哪个陈智?”杨牧云打断他的话问道。

“是大明皇帝派来镇守交趾的荣昌伯陈智,他配了征夷将军印的,”路元甲奇道:“统制大人怎么忽然问起他来?”

“唔......没什么,你接着讲。”杨牧云含糊以应,他想起紫苏曾对他说过,她的父亲就是荣昌伯陈智,被先帝派去镇守交趾,结果败兵失地,回到大明后没几年就下了大狱,家人被充军,女眷没入教坊司,那时紫苏尚在襁褓之中,被太监金英收为义女。一提起当年的事,这位绝色佳人便感触良深。

“那一战是大都督的成名之战,阵斩数百人,当时大都督他还不到二十岁。”

“那大都督可真是少年英雄了,”杨牧云道:“这么年轻就独当一面,真是难得。”

“谁说不是呢?”路元甲继续说道:“要说真正的恶战,就数支棱昌江之战,明军十几万,由能征惯战的老将安远侯柳昇为帅,那可是个跟北方鞑子打过仗的猛人,他率军一连破我数道关口,直抵支棱关下。这人有个毛病,每战必身先士卒,喜欢率领骑兵猛打猛冲,先王针对他这个特点,先示敌以弱,把他引诱至倒马坡一带......统制大人知道那里为何叫倒马坡吗?就是因为那里的草地下面是大片的泥潭,看上去跟平常的草地没什么两样,可马一踏上去便会陷入泥潭里,越挣扎向下陷得越快......”

“这样一来明军的骑兵优势便发挥不出来了,是么?”杨牧云向他投去淡淡一瞥问道。

看来统制大人也是带过兵的,”路元甲说得口沫横飞,“不错,通向倒马坡有一座木桥,大都督当时命人在木桥上做了手脚,待柳昇带着先锋数百骑一过木桥,桥便断了,使他和大队明军分隔开来。柳昇和这数百骑陷在泥泞中不能前行,大都督调来强弓硬弩,将这些人全部射杀在了泥潭中。特别是柳昇,听说射得跟个刺猬似的......”

杨牧云“啊”的惊叫一声。

“统制大人您怎么了?”路元甲对他的反应甚是奇怪,通常他一说到这里,听的人无不欢呼雀跃,可这位统制大人为何脸色变得如此难看。

杨牧云默然不语,毕竟他是明人,听到自己国家战败心里很不舒服。

路元甲一时不知自己该不该再说下去。

“你不必再讲了。”签押房的门帘一掀,走进来一人。

他约摸三十岁上下,身披甲胄,脚蹬战靴,生的浓眉大眼,唇上留有髭须。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瞪视着杨牧云。

路元甲看到他不禁一惊,满上前行礼,“下官拜见副都督。”

“副都督?”杨牧云微微一愣。

“我叫阮晟,”那人眉峰一挑,“你就是王上新任命的神武卫都统制杨牧云吧。”

“正是,”杨牧云朝他一拱手,“下官杨牧云见过副都督。”

“嗯,”阮晟点点头,“大都督正在校阅征南归来的兵马,暂时不会回来,你先随我来吧!”

“是,副都督!”杨牧云拱手应道。

阮晟的目光看向路元甲,“你知道杨统制为何不愿意听大都督的过往战史么?”唇角一勾,“因为他是个明人。”

“明人?”路元甲身子一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神武卫是京城宿卫之一,兼守卫宫城的重任,怎么都统制会让一个明人担任?

————————————

杨牧云随阮晟出了大都督府,见牌楼下肃立着几十名精骑,个个身披甲胄,头戴铁盔,盔顶插着一根长长的翎毛。

他们一见阮晟,齐齐躬身垂首道:“副都督——”

“嗯。”阮晟下颔微点,径直走到一匹枣红色的雄健战马前,一蹬马镫翻身上了马,朝杨牧云说道:“走,上马。”

杨牧云迟疑了一下上马问道:“副都督,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到了你就知道了。”阮晟面无表情的说道。

一路行去,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整齐划一的嘚嘚声。

阮晟来到一座悬挂着白绫的府门前勒住马缰。

杨牧云看得分明,府门的横匾上写着“宪侯府”三个大字。

“他带我来这里干什么?”杨牧云心下嘀咕,看着府门上悬挂着白绫,分明是刚死了人。

阮晟从马上一跃而下,他身后的精骑也纷纷下马,杨牧云也跟着跃下马来。

这时大门一开,出来一个管事模样的人,来到阮晟面前深深一躬,“公子,您回来了。”

“嗯,”阮晟轻点着额头转身对身后的精骑道:“你们都守在这里。”瞥了一眼杨牧云,“杨统制,你跟我进去。”

“原来这是副都督的府上,”杨牧云心中更觉奇怪,“他家不知谁去世了,为何要把我带到他府上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