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正统 > 第六百七十六章 文渊州寨

大明正统 第六百七十六章 文渊州寨

作者:露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37:26

第六百七十六章 文渊州寨

“那他明日一天都休想爬起来了。”潘乐笑道。

黎坤朝那随从挥挥手,“你下去吧!”

“是,大人。”那随从躬身退了下去。

“黎大人,”潘乐说道:“丁列此来定是巡查边防的,你可得小心应对啊!”

“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黎坤冷冷一笑,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说道:“谅山这里的兵马满额也就八千而已,维持禄平到脱朗百十里的防线,平常倒也勉强够用,一到战时那就捉襟见肘了。”

“这都是小事,”潘乐道:“关键是逃兵甚多,谅山账册上的兵马是八千员额,可实际上能有六千就不错了,要是丁列根据花名册一一查点的话,不就露馅了吗?”

“这我自有办法,”黎坤瞥了潘乐一眼,“倒是潘大人你掌管着谅山府库,我之前报给丁列说谅山有可支取三十日的粮草,潘大人你可得好好准备一下了。”

“什么?”潘乐脸上变色道:“黎大人,你这不是害本官吗?谅山多山,能够可供耕作的土地稀少,光靠本地征粮养军那是很难维持的。每月需东京那里固定运粮过来。你上个月多支取了半个月的粮食,这亏空还没填补,现在我哪儿有三十日的粮食供丁大都督查看?”

“潘大人,”黎坤嘿然道:“事发突然,大明那里的关卡加紧了盘查,很多东西运不过来。这半个月粮食的亏空得往后拖一阵子了,你想想办法,应付过去也就是了。”

“黎大人,这你让下官如何应付?”潘乐急道:“要是被大都督发现府库里粮食对不上账目,我这人头可就得落地了。”

“潘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黎坤嘴角一翘,“那日你拿好处的时候可没见你像现在这样为难呀!”拍拍他的肩,“不用紧张,办法总是能够想出来的。姓丁的在这里也待不长,只要能够应付过这几日也就算过去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潘乐沉着脸站起身,朝黎坤拱了拱手,“既如此,那下官就得回去布置一下,告辞!”

“潘大人慢走,不送!”黎坤悠悠一笑。

......

看着潘乐匆匆离去的背影,杨牧云也悄无声息的离开,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推门进去时,屋内一片静寂,阿蕊和阿巧在床上已经睡熟了。杨牧云不声不响的坐在窗台下的椅子上,阖上双目练起功来。练习易心经内功是他每天晚上的必修课,一日不曾落下。这样保证了他的功力日益精进。

来到安南已经数月,他已经渐渐融入了这里的生活,听到黎坤与潘乐之间的一番对话,他知道其间必然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要不要把这一番话去告诉丁列呢?”杨牧云仔细想了一下还是决定不透露出去,等抓到了确凿的证据再说不迟。

一缕月光顺着窗棂洒了进来,把杨牧云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大明,他的爱人、家人都在那里。但现在不能回去,胡文广和莫不语还没有音讯,等找到了他们才能考虑回大明的事。可他们现在会在哪里呢?会不会也像自己一样流落到了安南的某个角落?

————————————

第二日杨牧云早早起来去见丁列。

丁列早已披挂整齐端坐厅中,见到杨牧云时微微一笑,“看来杨统制昨日休息的不错。”

杨牧云也笑了笑,“承大都督

见问,下官还好,只是黎大人和潘大人过于热情了些。”

“是么?”丁列浓眉微微一挑,还要说什么,黎坤也来了。他看到杨牧云时的眼神显露出一丝异色,异色一闪而过,向丁列躬身施礼道:“大都督,您晚上休息的可好?”

“有黎大人尽心招待,本督睡的很好,”丁列笑道:“刚才杨统制还向本督夸赞了你和潘大人,说你们对他很是热情。”

“应该的,应该的,”黎坤连声道:“大都督和杨统制一路辛苦,下官又如何敢不尽心尽力?”顿了顿,“前边厅堂已摆好了筵席,请大都督和杨统制移步随下官前去用餐。”

“不了,”丁列摆摆手,站起身来,“本督奉旨巡边,不敢有丝毫倦怠,这便起行。”

“大都督,也不急在这一时,”黎坤一愕,“总得用过了饭才好有力气出城啊?”

“本督可没这么娇弱,”丁列一脸肃然,“到了将士们那里和他们一起用饭好了。”说着大踏步的出了厅门。杨牧云紧随在后,黎坤愣了愣,也忙跟了过去。

......

丁列骑马出城,有杨牧云和随身护卫陪同,黎坤带人在后面跟着。出了城后,丁列又吩咐把丁煜带上,一行人一路向北行去。

过了谅山城北的淇穷河,又翻过一道山脊,便远远的望见文渊州的寨栅了。

文渊州并不是一座州城,而是一座军寨。出寨门向北不到十里,便是大明的镇南关了。

快到文渊州的寨门时,杨牧云骑在马上手搭凉棚遥遥北望,山峦间镇南关城巨大的轮廓隐然眼前。他心中抑制不住有些激动,过了那座关城,便是大明的地界了。

“杨统制......”丁列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这位大都督淡淡的对他说了一句,“你想去镇南关的话,本督会给你机会的。”

“下官只是随便看看,”杨牧云定了定神,“大都督多心了。”

......

“文渊州统领夏迁拜见大都督、宣抚使大人。”一名相貌威武的将官率领一队士卒迎出了寨门,朝丁列等人深深一躬。

丁列颔首道:“夏统领免礼。”

夏迁侧身让至一边,“大都督、宣抚使大人,请!”

一行人在夏迁的引领下进入文渊州大寨。

杨牧云在马上仔细观察了一下文渊州的寨兵,个个面黄肌瘦,看上去精神不振。衣衫破旧,连所持刀矛很多也锈迹斑斑。

丁列等人随夏迁进了一幢大屋。夏迁自是引丁列坐了上座,自己坐在黎坤之下,杨牧云则是立在丁列身侧。

“夏统领,”丁列说道:“你这里直接面对大明的镇南关,这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大都督,”夏迁拱手道,“虽然大明那里一直不曾有过异动,可下官从未有过一丝一毫松懈。”

“嗯,”丁列点点头,“不知夏统领这里有多少兵马?”

“回大都督,”夏迁道:“下官麾下总领四人,实有官兵两千零六人,马三十匹。”

“粮饷供应如何?有无拖欠?”

“大都督,”夏迁看了黎坤一眼,“黎大人对文渊州的防务很是重视,也经常过来巡视......”

“夏统领,这些事回来再详细禀告给大都督不迟,”黎坤

打断他的话道:“现在还是赶快上菜吧,要知道大都督早上连饭都没吃就到你这里来了。”

“是,是,下官招待不周,望大都督恕罪!”夏迁垂首道:“下官这就让下边上菜。”

“不用了,”丁列站起身来,“本督要到外面和将士们一同用饭。”

......

时近正午,文渊州大寨里飘起了饭菜的香味。每一个士卒的粗瓷大碗里都盛了满满的大米白饭。

黎坤笑着对丁列道:“大都督您看,将士们吃的都还不错吧?”

丁列一言不发,一路行一路看。

“今儿统领大发善心,我们总算能好好的吃一顿了,”一人低声说道:“这些日子一直清汤寡水,稀饭都能照见人影了。”

杨牧云身子一震,停住了脚步。他倒不是震惊于说话的内容,而是那人说的是汉话,安南军中竟然有汉人。他的目光循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异常高大的身影霍地站了起来,用汉话冲一名将官吼道:“其他人都是满满一碗,为啥给俺半碗饭?”

那名将官乜了他一眼,也用汉话阴阳怪气的说道:“能给你吃就不错了,还争多嫌少?不过是临时抓来充数的,穿上这身衣服真当自己是我大越官兵了?想吃一满碗是吧,从地上抓把土放进碗里不就成了?”周围能听懂汉话的几个士卒登时哄笑起来。

那大汉涨红了脸,攥起手中的陶碗向那将官脸上掷了过去,那将官躲闪不及,被陶碗砸中了额角,立时大怒,“反了反了,居然敢跟我动手,来啊,把这明人奸细给我抓起来!”一声令下,几个士卒朝那个大汉扑了过去。

那个大汉比这些个士卒高了至少两个头,不等他们近身,蒲扇般的大手便伸了出去,揪住两个士卒的衣领像抓小鸡一样掂了起来,胳膊一甩,两人便像断了线的纸鸢一样飞了出去。

“呛呛——”其他士卒见状一惊,拔出刀来,将那大汉团团围住。

“亮家伙是吧,”那大汉一捋袖子,“你们这些南蛮子,来来来,干脆一起上,俺才不怕你们。”说着冲上前,醋钵大的拳头朝一名士卒的面部砸去。

“砰——”的一声,那士卒猝不及防,脸上捱了一拳,身子飞起重重摔在地上晕了过去。

其他士卒发一声喊,刀光闪烁,一齐朝那大汉身上招呼了过去。那大汉夷然不惧,左冲又突,铁拳挥处,就会想起一声惨叫。

“莫大哥,小心。”一个身影飞扑向前,挡在了他身后。“咻——”的一声,一支羽箭射在那人肩上,那人痛呼一声,倒了下去。

“胡兄弟,你怎么样?”大汉急忙转身扶住了他。

众士卒呼喝着挥刀一拥而上,正待齐齐砍下。陡听一声大喝,“住手,都给我住手!”

落下的刀生生止住。

杨牧云沉着脸走了过来。

“大人,”那名将官知道他是随丁大都督来的,不敢怠慢,脸上堆着笑拦在他面前,“这里混进来两个明人奸细,下官让人把他们拿下就行了,不劳您动手。”

“让开——”杨牧云一把推开了他,几步来到那大汉面前,待看清了他的面貌惊道:“是你?莫不语。”

那大汉惊的瞪大了眼,直愣愣的看着杨牧云,“大人,您怎么在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