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正统 > 第六百七十九章 谅山阴云

大明正统 第六百七十九章 谅山阴云

作者:露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37:26

第六百七十九章 谅山阴云

杨牧云笑笑,“不语,若是你不愿跟我一起,便回大明吧。你哥哥不言现在京师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你到他那里,也不愁没有出路。”“不,”莫不语一脸倔强,“俺跟了大人,就一辈子跟到底,大人去哪里,俺就跟到哪里。您打算留在安南,俺便跟您一块留在这儿。”“不语......”见他说得斩钉截铁,杨牧云的眼眶也变得有些潮润。“大人,”莫不语道:“您的心情俺理会的,就您立的这些大功,皇上赏您一个指挥使当当也不为过。可偏偏发到会同馆去当一个不入流的大使,说实在的,俺也真看不过去......”“不语,你莫胡说,”杨牧云脸一沉,喝止他道:“这不关皇上的事,我身为臣子,皇上无论怎样对我都是应该的。”“呃......”莫不语拍拍后脑勺,不再说了。他哪里知道,皇帝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杨牧云与永清公主之间的纠缠。“大人——”黄总制这时突然跑了过来,一脸惊惶的对杨牧云道:“城外发现了明人的哨探,要不要将他们擒拿,请大人示下。”杨牧云听了也紧张起来,“你们谁也不得妄动,待本官去看看。”......谅山府城和东京一样,都是临河而建。站在城头,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小队明军骑兵在河的北岸来回徘徊,对谅山城指指点点。丁煜抓起一张弓,搭上一支羽箭准备朝河对岸射去。却被杨牧云抬手拦下。“丁副总制,你要做什么?”杨牧云沉着脸问道。“这些明人到我大越境内耀武扬威,”丁煜一脸忿忿然的模样,“本公子得给他们一点儿教训尝尝。”“丁副总制,”杨牧云沉声说道:“你现在既从了军,一切应该奉令行事,个人不得独断专为。”“你......”丁煜气急,“杨牧云,你要堕了我大越的军威不成?”“你这鸟人,竟敢直呼大人的名字。”莫不语一声狂喊,伸出簸箕般的大手揪住丁煜的衣领,醋钵一样的拳头高高举起,“看俺不好好教训教训你。”来安南这么些日子,当地的话也逐渐会说了,只是有些半生不熟。丁煜猝不及防,整个人像抓小鸡一样被他提了起来,登时呼吸困难。“不语,放下他。”杨牧云喝道。“大人,可他......”“本官说了,放下他!”杨牧云又抬高了声音。“是。”莫不语手一松,丁煜落下地来,深深喘了几口气。“丁煜,”杨牧云面沉似水,耐心对他说道:“我们与大明未正式开战,切勿轻挑边衅,以致招来大祸,那就追悔莫及了。”“杨牧云,”丁煜指着他叫道:“你不要危言耸听,别以为我不知你心里在想什么,你本身就是一个明人,在此关头,怎会心向我大越?”他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闻听皆惊。除了丁列等少数人之外,神武卫中无人知晓杨牧云的身份,这时一听丁煜说出来,看向杨牧云的目光都有些异样。“丁煜,你......”杨牧云眉头一皱,正要再说什么。丁列头戴铜盔,一身铠甲在众护卫的簇拥下走了过来。“阿爹,”丁煜一见丁列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上前忙不迭的告杨牧云状,“杨牧云他、他暗地里私通大明......”“住口!”丁列阴沉着脸喝断了儿子的话,“再要胡说,本督命人打断你的腿。”丁煜打了寒噤,下面的话咽回了肚里。“杨统制是你的上司,你岂可直呼其名?”丁列怒斥儿子,“还不快向杨统制赔罪!”“阿爹......”丁煜一愕。“还不快去!”丁列射向儿子的目光有如刀锋。“是,”丁煜不敢违拗,向着杨牧云拱了拱手,“属下多有得罪,请统制大人大人大量,不要与属下一般见识!”见杨牧云没有说话,丁列喝了一声,“还不退下!”丁煜忿忿然的退了下去。丁列威严的目光在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高声说道:“杨统制虽然来自大明,可他现在是我大越的臣子。本督能够安然回到谅山,就是杨统制一路拼死护送回来......倒是宣抚使黎坤,文渊州统领夏迁,他们暗地里倒卖军粮、吃空饷,现在见势不妙干脆投降了明人,真是丟尽了我们越人的脸。”四周一片寂静,只有丁列的声音在城头上回响。“杨统制,”丁列深深的看向杨牧云,“现在谅山情势危急,还望你与本督一起共保谅山。”“下官谨遵大都督将令。”杨牧云应道。丁列这一番话为杨牧云解除了在众人心中的疑虑,连大都督都对他推心置腹,旁人还能说什么。......明军的哨探退去后,谅山府的空气开始变得紧张起来,所有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加紧备战。夜幕很快降临,可每个人都夜不能寐,一双双眼睛紧张的盯着城外,仿佛明朝大军随时都会出现一样。杨牧云的脑海中想起了去年在大明京师的一幕,几个鞑子的骑兵在京城外游荡的时候,京师里上至百官,下到百姓,无不人心惶惶。可鞑子的大队骑兵直到最后也没有来。大明兵部的战略指向杨牧云是清楚的,那就是西南边陲的麓川,有没有对安南动兵的可能,他心里也没有底。可文渊州寨已经全体投向了大明,明军的侦骑已出现在了谅山城外,一切都在朝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杨牧云的心中在默默祷告,希望明军真的不会打过来。若真避免不了兵戎相见的话,他决定放弃这里一切悄悄离开。一夜在无比紧张中度过,黎明的曙光驱散最后一丝黑暗时,人们等来的不是明军攻城,而是黎宜民归来。丁列忙命人打开城门,把这位大殿下放了进来。黎宜民给城中军民带来了些许宽慰的消息,那就是脱朗州、禄平州、文兰州三寨并没有投向大明。大殿下对三寨的统领说丁列只问罪黎坤、夏迁和潘乐等人,余人概不追究,稳定了三寨的军心。三寨统领皆信誓旦旦的表示一旦明军打来,他们将誓死抵抗。这让丁列暂时松了一口气,忙把谅山的情况写到一张奏表里,命人骑快马送至东京。目送快马远去,丁列目中的忧色并没有稍减,他带来的只有神武卫一千人,而谅山守军加上周围四州寨号称有八千人,可黎坤这位宣抚使空饷吃的津津有味,又倒卖军粮,实际上的兵马可能也就五千出头。再加上文渊州统领夏迁带着所属人马连同州寨都投了大明,使得谅山北面门户大开,能够支配的人马进一步减少。要是此时明军大举来袭,谅山能不能撑到东京的援军到来都是疑问。一想到这儿,丁大都督就忧心不已。这时杨牧云来见丁列,想说出自己的心中想法。“大都督,”杨牧云对丁列说道:“现在城中虽全部动员起来积极备战,可这样被动终是不妥,知己知彼,方能更好应对。”“哦?”丁列目光一闪,“杨统制有什么不妨直说。”“下官想亲自出城探察一番,”杨牧云道:“下官是汉人,比起旁人出去打探消息更方便一些。”“唔......”丁列面容微动,不置可否。“大都督是不相信下官吗?”杨牧云看着他问道。“杨统制何出此言?”丁列微微一笑,“你与本督曾一同经历过生死,本督对你何曾有过丝毫怀疑?不过大战在即,你作为神武卫都统制实不宜轻动,打探明军消息的事还是交给他人去做吧!”“可军中无人能有我这般身手,”杨牧云皱了皱眉,“而且无论神武卫还是谅山守军中会说汉话的寥寥无几......”“你是本督倚重的干城,”丁列说道:“在城内本督能够信任并得力的人本就不多,你要再离开了,本督要有什么重大军情该找何人商议呢?”不等杨牧云开口,就听一人爽朗大笑着说道:“若大都督不弃的话,本君愿听从大都督将令,与大都督一同守卫谅山。”两人目光看去,见黎宜民不知何时来到了两人近前。“大殿下,”丁列脸上微露讶异之色,“您没回府吗?”“现在全城军民都被动员了起来出钱出力,”黎宜民笑道:“本君哪儿有安坐府中的道理?不瞒大都督,本君带了阖府的家丁过来,在这里听从大都督调遣。”“本督多谢大殿下了。”丁列说道:“不过大殿下身份尊贵,这里一旦打起来太过危险,还请大殿下回去的好。”“大都督此言差矣,”黎宜民正色道:“王上将我封在谅山,就是要保这一方子民平安,如今大难将至,岂有退缩之理?本君定当与大都督一起,披坚执锐,戮力向前。况本君在谅山军民中颇有些威望,若能亲自出现在城头,定能鼓舞城中军民士气。”“大殿下既如此说,本督也不好再横加阻拦,”丁列一拱手,“本督在这里替谅山军民谢过大殿下了。”“不必不必,大都督太客气了,”黎宜民目光转向杨牧云,“杨统制方才建言本君倒觉得有些道理,大都督何不让他一试呢?”“这......太危险了吧?”丁列捋须说道。“对别人而言或许是,”黎宜民道:“可杨统制是汉人,深谙明人心里,懂得如何与其打交道,更兼身手了得,倒是出城打探消息的不二人选......我看大都督就允准了吧!”“大殿下当真放心吗?”丁列的话似意有所指。“王上是很看重杨统制的,并亲自下旨授予重要军职,”黎宜民看着杨牧云,“杨统制也定然不会负我大越的,是吗?”“下官愿以一腔赤诚,报效王上。”杨牧云一脸严肃的说道。“那好,”丁列也松了口,“既然大殿下都说了,那你就好自为之。这便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