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末代驸马 >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临战5

末代驸马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临战5

作者:白马啸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31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临战5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一百五十六章临战5金尚宪性格刚硬,为人忠直,深切不耻周显所为。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封信给周显,斥责他的逆臣之为,宣布与之彻底断绝关系。

林庆业没有金尚宪表现的那么激烈,但他心中对周显此举也有颇多不满。

周显接到两人来信之后,当时颇为无语,同时也有些感动。

朝鲜这个大明的属国在真实的历史中可以说尽了自己属国的责任,在大明亡后多年,他们依旧沿用崇祯的年号。

据传在乾隆年间,有一个姓金的朝鲜大臣在给朝鲜王的上书中,因为用了乾隆的年号而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朝鲜众臣的抨击下,朝鲜王罢免其官职。

而其家族也示其为内贼,将其逐出族谱。一个年号在明亡近百年后依旧有如此威力,可见大明对朝鲜的影响力。

此刻华夏大乱,满虏未灭,中原又南北分立。

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没必要让朝鲜非得做个选择,况且周显也未立国。

为此,周显分别派了大臣去了海外,宣布朝鲜、文莱、苏禄、琉球这四个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国家依旧可以示大明为藩主国。

这一方面维持了大明的尊严,不至使周显和南边为此而产生隔阂。另一方面当前保有一个华夏的正统王朝,有利于将来一统之时完全接管这些藩属国。

四国各遣了使者前往南京,朝鲜王李德仁、琉球王尚贤还请求大明为之册封。

李德仁是在朝鲜诸大臣的拥护和反叛下登上王位,得位不正。虽然朝鲜仁宗已死,但其世子李亾却在满清那边,并且已经称王,而且得到了满清的全力支持。在朝鲜国内,依旧有不少人示李亾为朝鲜正统。

李德仁迫切希望大明的新皇帝承认他才是正统的朝鲜王,借此压服朝鲜国内心向李亾的,并获取朝内拥明派的支持。

而朝鲜王尚贤继位后即派出使者前往北京请求崇祯帝为此册封。当时崇祯帝本已经同意,但却因为战乱而没有及时派出使者,册封也没有完成。

后来大明覆灭,此事更是不了了之。

因为周显大兵进驻德之岛并协助其驱逐萨摩藩兵,尚贤也只能按下此事,但心中却一直渴望得到大明的正式册封。

周显既然已经表示他们可以继续认同大明为藩主国,他们自然再次提出这样的请求。

此刻大明只占据南方一隅,有四个使者前来,两国请求册封。无论从哪一方面讲,这对内忧外患的大明都是天大的好事。

朱慈烺为此派出儒学大家刘宗周的得意弟子,担任右佥都御史的祁彪佳乘船出海回访两国并完成册封。

在此期间,祁彪佳接触了朝鲜和琉球的众多大臣和将领,得到了他们效忠的表示。

林庆业当时也特意返回汉城,并拜见了祁彪佳。他向祁彪佳表示,若是将来大明和周显发生战事,他会尽力召回所有朝鲜兵卒,并争取使朝鲜国尽量保持中立。

这也是朝鲜王李德仁、左议政崔鸣吉、青原府院君沈器远所持的意见。唯有金尚宪坚持朝鲜为大明属国,应该完全支持大明。

也是因为这个,金尚宪被朝鲜王派去了南京。

祁彪佳则暂时留在汉城,这是史可法给他的任务。关注周显和满清在辽东的战事,并尽力摸清周显在山东和辽东的实力。

为此,祁彪佳必须在朝鲜找到足够支持大明的人。他曾想说服林庆业为大明提供有关周显军的情报,但林庆业拒绝了此事。

这是林庆业的底线,既然依旧在周显手下效力,他就不愿做那样的贰臣所为。但他心中也知道即使他不做,自有其他人会去做,大明在朝鲜的影响力太大了。

为了更好的掌控朝鲜的局势,在朝鲜国内周显有李雄所建的一套情报网,对这些情况不可能一无所知,但他选择了完全置之不理。

即使对林庆业去拜见祁彪佳这件事情,他也没有过多过问,让其继续领兵。虽然随着李定国来到皮岛,他的权力得到分化,但李定国分去的都是汉卒,所有朝鲜卒依旧由其指挥,这反而使他对手下士卒的控制力变的更强。

林庆业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但他想到连李定国这样的反贼都能被周显授予领军大将,自己可以继续领兵又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如果周显没有这样的胸襟,又如何能在数年之内聚拢那么多愿意为之效力之人?

而且即使周显和大明交战,那恐怕也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到时候局势如何发展,谁又说的清呢!

这次李定国将六千骑卒交到他手里,已经表明周显对他仍旧信任。而且,此战对他有特别的意义。

周显在给他的回信中明确表示,他会全力让朝鲜王封其为平安君,让平安和咸宁二道归于他的统治。

但前提是他必须立下足够大的功劳,足够可以让朝鲜国内诸臣闭嘴的大功。

在丙子之乱后,满清挟近五十万朝鲜俘虏进入辽东。在林庆业夺回汉城之后,勒克德浑又迁走了几十万朝鲜人。

这近百万朝鲜人中的有一部分随李亾一起被安置在辽阳周边,剩下的大部分都作为奴隶分给了建州的旗人。

他们被安排在旗人的庄园里,做着最低贱的劳动。当然也有情况好的,被旗人看重,作为他们统治自己族人的工具。

若是能解救出这些朝鲜人,并将他们带回朝鲜。再拜托其他人活动一下,那平安君之位便是十拿九稳的。

因而这一仗,无论对克辽军,还是对林庆业本人而言都极其重要。但实际上,靠着六千骑卒及两营步卒很难完成这些。

沿着数百里的狭窄道路突进,在清军未反应过来之前杀到赫图阿拉。别说在那里,满清随时可以聚集起上万人的大军和数万的后备兵力与自军大战,就说赫图阿拉,那也是建州第一坚固的城池。

这次出兵,林庆业没抱攻下赫图阿拉的指望,但他依旧想尽力一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