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末代驸马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剿抚

末代驸马 第一百六十九章 剿抚

作者:白马啸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31

第一百六十九章 剿抚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九章剿抚宫女端过来盐水,朱慈烺漱了漱口。

堵胤锡起身告退,但朱慈烺让他留下,只是让太监引他到偏殿暂歇。

等天色将黑,朱慈烺又将堵胤锡招了过去。

等堵胤锡赶到,发现武殿内已有十数人。

有些他认识,像史可法、高宏图、张慎言、姜日广、李建泰、马士英、黄得功、方以智。

还有些他未曾见过,但也都听过其名。像张国维、钱谦益、王铎、刘宗周、袁枢、朱大典、张同敞。

除了他们这些人外,还有另外两人,身穿蟒袍,身份尊贵,分别为福王朱由崧和鲁王朱以海。

这算是一个不小的堂会,南京朝内有分量的文武大臣基本上都来了,官职最低的也是礼部侍郎方以智。

论官职,堵胤锡是湖广总督,是封疆大吏。但他是外臣,论在朝内的威望,他在众人之中又是很低的存在。

看他进来,朱慈烺向他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先站在一旁。

殿内,韩赞周正在念一封奏折。

奏折乃马士英所上,言说他剿平芜湖水贼和收降宁国府内隆武军的经过。

前者的战事规模并不大,但找到芜湖水贼的巢穴。以步卒围杀水贼,一击而胜,却颇见战术之精巧。

而对待在宁国府内的隆武军残部,马士英却采用恩威并施的政策,逼迫他们归降。

堵胤锡听着,心中不自觉产出了一些别样的情绪。马士英官声不好,但确实在领兵上面有一套。

这两战彻底扫除了南京周边的贼寇,自此之后,京师可安。

韩赞周念完奏折,拿出一道圣旨,再次高声念道:“马士英平贼有功,晋升兵部左侍郎,兼督察院副都御史。”

“万岁万岁万万岁!”马士英跪下谢恩。

刘宗周微微蹙眉,但没有说话。

既然当众宣布,就说明这道任命已经通过内阁的审议。刘宗周自虑再多言也无用,只能将不满按下。

朱慈烺摆了一下手,“爱卿请起。这次能剿灭贼寇,卿功大莫焉。望卿继续努力,再建功勋。”

马士英再拜倒,“臣谢主隆恩。陛下,这次能说服隆武参军归降,有一人功劳甚高。是他孤身犯险,以三寸之舌说服贼寇纳降。臣不敢据此大功,请陛下明察。”

“哦,却不知是谁?”

马士英回道:“旧太常少卿阮大铖。”

朱慈烺还未说话,殿内却嗡的一声,众臣脸色各异。他心中奇怪,转头向韩赞周道:“阮大铖是何人?”

韩赞周脸色也不太好看,回道:“阮大铖曾为东林党人,曾拜号称东林六君子之一,曾任左都御史高攀龙为师。但此人后来投靠魏阉,反复无常,人品极差,为世人所不喜。”韩赞周同样为太监,说起魏忠贤,他的感觉自然和那些大臣不一样。

朱慈烺沉默了一会道:“马爱卿平身,此事稍后再议。堵爱卿,你从武昌赶来,给在座的各位讲讲湖广的情况吧!”

东林党和阉党斗了几十年,京师都被满清占了,大明差点亡国,他们依旧在斗。

朱慈烺深知一旦涉及到这点就是无穷无尽的扯皮,而今日的重点不在这里,于是他及时制止了这个话题。

马士英看如此,也不再多言,老实的退了下去。

阮大铖对他有恩,本来想借助此事让他重新进入朝廷。这样既报了他的恩,也可以让自己在朝内有所助力。

目前东林党在朝内势大,马士英在外领兵,时常感觉孤立无援。

堵胤锡站出来,微微躬身向朱慈烺一揖,接着详细向众人讲解了湖广的形势。最后申明湖广闯军的实力依旧强大,应以招抚为主。

朱慈烺听完,又让史可法讲了和牛金星会面的情况。

是招抚还是继续清剿,朱慈烺则将问题抛给了众臣。

以史可法、高宏图两人为首,有小半数人支持招抚。

但另一多半人支持趁此机会,彻底出兵剿灭湖广闯军,他们以张慎言、刘宗周为首。

众人争论不休,难以达成一致。

前者认为李自成虽死,但湖广闯军的实力依旧不容忽视,大明的财赋不足以支持与闯军的长久对峙。

况且,清军在襄阳、吴三桂在四川虎视眈眈。若是和闯军拼个两败俱伤,到时候只能让满清得利。

招抚闯军,可以让他们作为大明西侧的屏障,确保江南的安全。

后者认为剿灭闯军需要银子,但招抚闯军同样需要银子。既然都需要银子,为何不趁机彻底剿灭他们?

现在湖广闯军多面受敌,即使接受招抚也是被迫的。此刻受降,谁又敢保证他们将来不会再叛?

况且,闯军逼死先帝,杀了旧福王和无数藩王。若是招抚他们,岂不令宗室寒心?而且会给朱慈烺留下一个不孝的名声。

最开始,朱慈烺倾向于招抚。但听了反对的意见,此刻的他也开始犹豫。

倒是鲁王朱以海主动站出来,说李自成既然已经身死,大明和闯军的恩怨旧旧应该终结,毕竟大明的敌人不止闯军。

他代表鲁藩表态,支持新皇的一切决议。

福王朱由崧面色难看。

洛阳失陷,福王宗室除了朱由崧之外都被闯军杀死,他和闯军之间有大仇。

对于闯军,朱由崧当然倾向于彻底剿灭,但朝臣都知道他和闯军之间的大仇。如果此时跳出去坚决反对,难免给别人留个不顾大局的名声。

听朱以海那样表态,朱由崧心中愤恨不已,但又无可奈何。

随着北地沦丧,大量藩王宗室逃到南京,其中福王身份最为尊贵。但因为福王宗室都在洛阳丧命,他孤身一人,连封地都没有,更没有什么话语权。

而山东因为有周显驻兵的关系,山东诸藩王虽然都被他夺去了封地,但诸藩人员基本上都得以保全。

除了鲁王外,还有德王、衡王等亲王,以及几十个郡王。

因为山东各藩地域临近,各王为了本身的利益,逐渐团聚在一起。遇事相互协作,彼此相互支持。

德王贪财,衡王怯懦,都不堪用。朱以海果敢明锐,反而成为山东三亲王的代表,他的说法基本上就是三藩王的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