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末代驸马 > 第八十八章 浑河血战

末代驸马 第八十八章 浑河血战

作者:白马啸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31

第八十八章 浑河血战

周泰开口问道:“师傅,那后来呢!有没有击败满虏?”

周坤悄悄拉了一下周泰的衣袖,后者不解的看了一下他,眼神间满是疑惑。

林豹惨淡的苦笑了一下,望向周坤道:“小坤,你历来博闻强识,应该知道后面的发生了什么吧!”

周坤点了点头。

林豹又饮了一杯酒,朝向周坤道:“那接下来的,就由你说吧!”

周坤道:“我也只是知道个大概。我记得应该是在天启元年吧!虏酋努尔哈赤统率数万精兵攻打沈阳,主将陈策率领四千戚家军和三千白杆兵从辽阳紧急奔援,但却晚了一步。谁能料到,被誉为辽东第一坚城的沈阳在一天之内便告失陷。后来,七千将士血战浑河,最终全军覆没。”

“全军覆没?”周泰无限惊愕的站起来,脸色间满是不可置信。

周显脸色难看,拉着周泰让他坐下,开口问道:“师傅,我曾听过浑河血战的场景。说当时这支大军本有机会撤到辽阳,然后再据城坚守。但陈策耐不住诸将的请战,在敌强我弱的选择了主动进攻,最终导致全军覆没。这个是不是真的?”

林豹冷哼一声道:“听说过。听谁说的?是不是又是那些只会事后诸葛亮的酸臭文人。不知兵事,胡诌乱编,还以为自己个个都是当世名将。”

周显尴尬的苦笑了一下,没有敢再继续说。

林豹叹了一口气,摆手道:“不怪你们。笔杆子都掌握在文人手中,你们没有身在战场,能看到的只是他们描写的场景,做出误判是必然的。只是可惜了我的那些好兄弟,好似各个都变成了好战的莽夫,连死了都得不到片刻安宁。”

“罢了,罢了。逝者已去,说再说也是无用。我今日就给你们讲讲当日的场面,由你们来告诉我,当时我们做出的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或者,你们只当是听一个故事。从中试想一下,如果你们身处当时,又该如何做出抉择?”

林豹端起酒杯,却发现里面的酒早已空了,连酒壶里面也空空如是。

周泰说了声“等我,我去拿酒”,便急急忙忙跑了出去。不一会,手中便抱着两罐上好的杜康跑了进来。

林豹独自拿起一罐,一股气喝了大半罐,朝向四人问道:“你们知道何为辽人吗?”

周乾道:“师傅,辽人不就是生活在辽东的百姓吗?”

林豹点了点头道:“不错,辽人就是生活在辽东的百姓。这些百姓中,有汉人、有蒙古人,也有女真人,还有其他各种生活在当地的其他民族的人。在汉人之中,有出卖祖宗,投靠后金的。蒙古人之中,有支持大明的,也有支持后金的。而在女真人之中,有一些属于叶赫等部落的遗民,他们是全力支持我大明的。”

周坤脸带疑惑的问道:“师傅,这样混乱不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你们又是如何区分哪些人是真正支持我大明的啊!”

林豹苦笑着灌了一口酒道:“人心隔肚皮,没法区分。只有到危难之时,才能显现出来,而那时也就晚了。而一切的开始,还得从这个辽人说起。”

“那个时候,奸臣当道,朝廷处处缺钱,军备废弛到了极点。老兵连年无饷,新兵也招募不上来,眼看就要失去对辽东的控制。因而,朝廷内的一些有识之士便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地的主张。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这确实是解决辽东兵员不足的最好办法。戚家军不就是这么来的吗?招募倭寇危害最严重的沿海渔民从军。他们同仇敌忾,更兼守土之责,因而时时爆发出惊人的战力。”

周显眉头微蹙,朝向林豹道:“师傅,这两处还是有明显的不同吧!沿海各地的百姓都是我大明子民,而辽东则是各族混住。无论是凝聚力,还是其他的,后者应该都远不能和前者相提并论。”

林豹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但那时,辽东已纳入我大明领地百余年,潜移默化,很多百姓还是心向我大明的。如果多花费一点时间,对他们善加笼络,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应该还是可以为我大明所用的。但就像我所说的,如果多花费一点时间……”

林豹摇了摇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似乎是在回忆。他停下了好一会,才继续开口说道:“在泰昌元年,也就是沈阳之战爆发的前几个月,善战有谋的熊廷弼经略被朝廷解职,而由一介书生的袁应泰接替。袁经略爱民如子,而又勤勉政事,如果是在中原,绝对可以成为一个好官。可惜的是,他是在沈阳,一个无论是我大明,还是后金都必须用尽全力争夺的地方。”

周泰脸带疑惑的朝向周坤小声问道:“小坤,师傅刚才还在说天启元年,怎么突然就又变为泰昌元年了?”

周坤倾耳向周泰小声道:“泰昌天子只当了几个月的皇帝便宾天了。泰昌就一个年号,也就是泰昌元年,接下来就是天启元年了。熊廷弼是在泰昌元年被解职的,而沈阳之战则是在接下来的天启元年爆发的。”

周泰“哦”了一声道:“原来是这样啊!”

林豹还在继续说。“袁经略目标远大,刚上任便斩杀贪将何光先,罢免大将李光荣及其治下十余将,以肃军纪。并决定征兵十八万,再次向后金用兵。可以说,这本应该耗费数年,甚至十数年才能逐步完成的目标,而他却妄图在数月之内达成。这就是后来沈阳失陷的一个主要促因。”

周显忍不住开口问道:“师傅,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袁经略是精明能干,一旦定下目标,就会竭尽全力去实现。当时朝廷没有派发更多的饷银,他便招募蒙古灾荒之年逃到关内的蒙古灾民,把他们安置在辽阳、沈阳二城中,一时间还真招募了不少士卒。但袁经略不知兵事,而又谋划不周,他根本不知道到底怎样安置如此多的灾民?亦不知道怎样把这些灾民变为可以战斗的士卒?”

周显叹了一口气道:“欲速则不达。收拢那么多人,而有没足够的能力安置他们,袁经略这是自取其祸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