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百零七章孙师并无奇策

统计大明 第一百零七章孙师并无奇策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百零七章孙师并无奇策

孙承宗并没有急着回答,为了吸取当年建奴入口京畿之地的教训,除了必要的防守部队之外,还需要保证随时有一支骑兵部队能牵制建奴。而崇祯到底能不能承受自己的狮子大开口?

孙承宗试探的说道:“臣觉得重整宣大防线,对现有卫所补齐欠响,再招募编练十万步军和五万骑兵可保证宣大无忧。”

崇祯当时就不说话了,杨嗣昌要练十二万兵,自己跟太子扣扣索索的总算把钱凑齐了,这孙承宗又要练兵十五万,听着就牙疼。

崇祯不自觉的打量了朱慈烺一眼,这老头在辽东十多年都没有啥像样的功绩,现在看说的办法还不是都是朝臣们提过的方略!不知道朱慈烺为啥非看中他来督师?得了!老子是没钱了,你有本事你上吧。

朱慈烺反而觉得孙承宗的计划有点保守了,五万骑防守是够了,但是要想威胁草原怕是力有未逮吧?

见崇祯看像自己,朱慈烺咳嗽一声:“孙师可有具体计划?例如第一年干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需要多少银子,第二年怎么干,需要多少银子,第三年怎么干?这十五万兵也不是一天练成,若是把花费分到五年,是不是可以减轻财政压力?到时候流寇也剿灭的差不多了,朝廷也就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支持边防,甚至兵都不需要练这么多,只要把剿灭流寇的军队调过去不就行了?”

孙承宗立刻会意:“是,太子殿下,臣觉得第一年应当补齐卫所欠响,修整边关烽火台,加固宣大长城防线,依托现有驻军和额哲的蒙古骑兵确保蒙古不能乘虚而入,静待围剿流寇的好消息。”

崇祯脸色才好转一些:“此次赴任,太子编练的一万防疫军会划归给你指挥,而且根据防疫军编练经验会在大同宣府附近在编练两万新军,而曹文诏部也会扩充到一万五千骑,暂时只能给你这么多兵,至于钱粮……内库拨给你十万……二十万两银子吧,后边的东宫会给你一些协助。”

朱慈烺拱手说道:“是,父皇。”

孙承宗盘算了一下,一万防疫军?加上新编练两万新军一万五千骑兵,虽然跟自己理想的人数有差距,不过总比一兵一卒都不给强。

崇祯又问道:“孙师对于辽东怎么看?”

孙承宗抱拳:“陛下,臣依旧觉得辽东之首要任务在巩固防线,筑城修建堡垒防线使得锦州之西不再受建奴骚扰,然后征发流民给予土地,用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等朝廷情势好转,在三路并进剿杀建奴。”

崇祯嗯了一声:“太子殿下曾上书规划在锦州和宁远建立两条防线,宁远城以西募民耕种,而宁远至锦州则迁移军户屯田,孙师以为如何?”

孙承宗眼睛一亮:“如此设立双份保障自然最好,不过这岂不是要双份的物资?万一两条同时建两条都没有建好?还不如集中全部资源修建一条稳定的防线。”

朱慈烺微笑着自信的说道:“孙师,宁远方向的防线可以依托海运河运集中力量运送大批物资加快建设进度,而锦州那边先挖壕沟在筑长墙,最后修堡垒,各种物资已经都在准备,第一批砖石也已经开始囤积,若是动工则必然一鼓作气完成。现在还缺少一个契机。”

孙承宗点点头:“若是用海运则建奴就无力骚扰了,太子殿下说的契机莫不是建奴大军调出辽东的机会?可是需要宣大做一些动作配合?”

朱慈烺嘿嘿笑着摇摇头:“并不是,这个契机暂时还不便透露,孙师到时就知道了。”

崇祯看着一脸坏笑的朱慈烺,自己这个儿子一旦嘿嘿坏笑,那肯定是要坑人了,而且笑的越坏对方就被坑的越狠,虽然不知道朱慈烺说的契机是什么,不过儿子已经说了不便透露,那他也就不在追问。

孙承宗见太子不说,那估计就是涉及机密,既然朝廷已经有相应的准备,他也就不用多嘴了。

孙承宗觉得大明现在的方略,大战略上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作为大明少有的战略大家,他觉得大明只要保持这个大战略,内忧外患一定能很快平定。

朱慈烺当然知道,其实历史上大明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战略上的摇摆不定,所谓的对建奴是战是和,还有对流寇的是剿是抚,其实就是对内还是对外的战略选择之争。

崇祯八年到十二年,因为皇陵被焚毁,祖坟都被人给刨了,所以大明上下急眼了,一致对内,把流寇撵的鸡飞狗跳,差点就成功了。杨嗣昌甚至提议跟建奴议和来获得收拾流寇的时间。

结果因为疏忽了建奴,建奴在京师狂刷了一波存在感,甚至一度打到山东,在河北如入无人之境。

之后大明君臣又调整了战略,启用了对内主抚的大臣,开始转为对付建奴,接着因为轻敌冒进,导致精锐部队被消灭,流寇死灰复燃国内无兵可用,李自成来了一个乘虚而入,崇祯自挂煤山。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当年商纣王对付犬戎时被周武王乘虚而入,大秦因为百越和长城防线的拖累农民军刘邦乘虚而入,隋炀帝三征高丽失败精锐尽丧,李唐乘虚而入等等。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王朝的更替除了什么民心啊为政得失什么的很玄学的东西,其实重大战略失误导致军力空虚才是王朝覆灭的正确打开方式。

所以制定正确的国家战略,避免重大战略失误,保证军队的连续性,即使战争失利也能迅速的补充兵员,避免空虚的出现,这个才是延续大明的良药。

所以训练防疫军最大的成果并不是那一万新兵,而是练兵机制的建立,这一万兵朱慈烺也没有指望能以一当十包打天下,只要能力在水准之上,又能源源不断的生产,那么新军就是成功的。

新兵死上十万,只要能给敌人以杀伤并且立即补充十万,那么大明就能依靠自己庞大的体量耗死任何敌人。

所以把防疫军的指挥权交给孙承宗朱慈烺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已经掌握了练兵方法,这样的军队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