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中亚变局

统计大明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中亚变局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中亚变局

原本朱慈烺以为这一年就这么平静的过去时,八月底西北突然传来消息,因为不堪忍受大明的高压,准噶尔誓师西征,攻打哈萨克汗国。

朱慈烺看到消息都有些莫名其妙,你因为不堪忍受大明的高压,所以大哈萨克?这是什么逻辑?

不过这个时间点选的是非常好,应该是觉得马上就要入冬了,大明就算想插手那也要明年夏天了。

杨嗣昌来信说西北战区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前往支援哈萨克,就等着军部和陛下批准了。

然后朱慈烺有点挠头了,打还是不打这是一个问题,这边刚说十年内不打仗,结果去年打了刚果王国,今年又要打准噶尔,这就没有一年消停的。

话说大明就不能坐下来好好的搞一搞经济?

准噶尔想来是觉得拿下哈萨克之后他的战略纵深就大了,到时候就不怕大明突袭了。

军部的意见肯定不用问了,问就是打,最好一劳永逸的打。

内阁的意见就是不打,现在打没啥用,那边走的越远消耗就越大。

朱慈烺是觉得占地那是越多越好,现在用不上,将来留给子孙用,就像沙俄占据那么大的地方,子孙几百年不用为资源发愁。

结果就是准噶尔的士卒刚从王庭出发还没有到达边境,本来打算趁大明准备不及的时候突袭哈萨克。现在他开没开战大明京城就已经开始讨论了。

不过朱慈烺等了一天,卢象升没有来,孙传庭也没有来,朱慈烺就迷茫了?是没有收到消息么?

把王国兴喊来:“卢象升在干嘛?这准噶尔出兵的消息没有收到么?”

王国兴拱手:“得到消息的时候就已经传到军部和内阁了,军部现在正在开会讨论。”

朱慈烺咦了一声:“这次怎么讨论这么久?这些人意见还有歧义么?有人不认为该打?”

王国兴低头继续回到:“现在主要问题是打谁,什么时候打,打到什么地步,如果沙俄出手干预大明该如何应对,还有就是开战理由是什么,这些问题争论的比较厉害。”

朱慈烺想了想,确实现在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操作不好那就是世界大战,确实要好好研究。

朱慈烺又问了一句:“那孙传庭呢?”

王国兴面色古怪:“孙首相只是派人在宫门口看着,一旦卢象升进宫他就进宫。”

朱慈烺哈哈一笑:“他倒是会取巧。”

从地理上来看,大明要是想要取中亚,巴尔喀什湖、咸海和里海是三个重要的区域中心,占一个就相当于占一片。

所以如果大明想要推进中亚最少要推进到巴尔喀什湖,最好是推进到咸海,要是推进到里海,那基本上准噶尔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从地图上看,大明如果打准噶尔,那么沙俄有必须插手的理由,他要是不插手大明就推进到乌拉尔河乌拉尔山了。

那样的话他的整个西伯利亚就等于没有了,不仅西伯利亚没有了,他的老窝也在大明的直接威胁之下。

所以打准噶尔打到咸海沙俄出手的概率是百分之五十,打到里海地区沙俄出手的概率是百分之九十。

一旦大明跟沙俄打起来,其他国家观望还好,要是在来个支持,那么大明就是选了一条最难的路来打仗。

从大明到乌拉尔山,哪怕是从太平洋绕道印度洋再到大西洋也比走中亚这一趟省事。

如果大明在里海乌拉尔山一线跟欧罗巴进行千万人的决战,原本能坚持六七年的大明估计三年打不赢就能被拖垮。

怪不得军部这么小心讨论了一天还没有结果。

第二天一早朱慈烺刚刚坐在暖阁,贵喜就进来:“陛下,卢象升和孙传庭等在宫门外了。”

朱慈烺嗯了一声:“让他俩进来吧。”

结果看到卢象升黑着眼圈,朱慈烺忍不住噗呲一声笑了:“你这是一夜没睡啊!好了现在坐吧,跟我说说你们一夜讨论的结果。”

卢象升拱手:“回陛下,参谋部认为大明可以推进到咸海地区,以确保大明获得新的补给基地。

军部认为,如果大明拿下咸海,那流入咸海的南北两个河流经过开发可以满足基本的粮食补给任务,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打下坚实基础。”

朱慈烺不由得点点头,跟他想的一样:“那开战的理由呢?”

卢象升看看孙传庭:“哈萨克汗国王子请求内附大明,请求大明的出兵帮助。”

孙传庭立刻躬身:“回禀陛下,内阁,外交部和理藩院从来没有收到过这样的请求,也没有见过什么哈萨克王子。”

卢象升很想来一句‘这个可以有’。但是看到孙传庭的眼神,这家伙是绝对不会帮忙了,那就只能等陛下的决断了。

朱慈烺先不问大明出兵的事情:“哈萨克有没有可能在大明的帮助下挡住准噶尔的进攻呢?就像上次逃过沙俄和准噶尔的瓜分那样?”

卢象升摇摇头:“装阿尔这次打算一边打一边西迁,所以如果哈萨克人要是一直躲避,那么他们的牧场可能就会丢光了。”

朱慈烺看了一眼孙传庭:“孙爱卿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孙传庭躬身:“陛下,臣前天座了京津铁路,一个小时五十里,一天可以走一千二百里,一车能拉五百吨东西。

从连云港到轮台不过六千里,要是火车通了,五天就能到。

那个时候臣就在想,陛下正是高瞻远瞩,把战争放在火车修通之后,把最重要的铁路放在最先的位置修建。

有了这条铁路,西北将不在是大明兵力投送的极限,大明再往中亚运送粮食也不在是二十去十九只存一的局面。

大明有此明君乃是大明之福,江山社稷之福,天下百姓之福啊!

但是偏偏有些人不顾陛下的良苦用心,明知山高路远确浪费民脂民膏满足自己的贪欲,以一己之功勋要百万生命为之驱策。

明明可以用智慧取得的胜利他非要用人命去硬堆,盲目的相信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懂实事变迁,不知使用最新科技成果,愚顽不灵,吾耻与之为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