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一代人

统计大明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一代人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一代人

十一月底,姗姗来迟的内阁和军部预算案总算送上来了。

这次之所以这么晚,主要是内阁人员变动,吴启晨的军事相关预算增加还有就是朱慈烺制定的新式海关税费计划大纲出来的太慢。

朱慈烺给出了海关相关改革的方向,内阁相关部门进行完善,然后列入明年的预算案里,好方便明年进行相关的改革。

看着内阁的预算案,朱慈烺感觉比前两年顺心多了:“教育经费方面儒学大幅度消减其他人没有意见?”

吴启晨拱手:“臣只是消减了关内那些无用的儒学班,因为招不到学生,开设这种班级完全就是浪费教育资源,关外的异族聚居区,儒学班不仅没有减少还增加了。

当然有人也有意见,不过有意见的都辞退或者调离了。”

朱慈烺手都顿了一下,这吴启晨果然是硬钢流啊,这样搞法爽快是爽快了,但这样线性的解决问题,怨气是会积聚的。

好家伙有问题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有问题的人,这要是一直干下去,儒家那帮人不闹事才怪。

不过不管怎么闹到时候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那就换人呗,贾文正可以顶第一波雷,要是还不能平息那就把吴启晨也给换了。

当然之前朱慈烺肯定要好好看戏,看看儒家这帮人能跟吴启晨他们斗到什么地步。

以前大明的皇帝都是靠着东厂和锦衣卫的人跟文官集团斗,现在朱慈烺手里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朝堂权利,斗儒家文官已经不需要东厂和锦衣卫了。

朱慈烺称帝七年,大明一共招募了一百多万官员和吏员,其中儒家背景的只占到百分之二十六。

而原有的大明官僚机构中有官员十几万,加上吏员中的人员有四五十万儒家背景。

也就是说经过七年的洗刷,大明的官府机构中,儒家已经从多少变成了少数,而且儒家还有两个劣势,一个是很多人都被安排到关外机构任职,就像莫卧儿这样的地方就有二十多万大明儒家的官吏在工作。

另一个特点就是后继乏力,这七年大明新学普及已经全面覆盖所有公民的学龄儿童,而还在儒家私塾和老师代徒弟讲课的儒学生不到十万人,而学龄从五岁到十四的儿童四千万有余。

四千万和不到十万相比,儒学已经完全处于劣势。

当大明四处作战的时候,朱慈烺采用的是军队高压的政策,动辄抄家灭族,官员、锦衣卫和皇明商号体系的相互监督相互举报让官员人人自危。

即使到了今天大明关内驻军也没有低于四十万过,这样的军力足以震慑所有的有异动的人。

随着内阁制度的完善,官员们逐渐适应了新的规矩,生活变得安逸之后,一拨人就开始瞎琢磨。

尤其是想孙传庭这种带头人出现之后,儒家一下子亢奋起来,当然这也是一种弱者的自我保护,当一个人的力量不能对抗大势的时候,他们就期望能够依靠着团体的力量抱团取暖。

孙传庭干了两年,一直在推进各级学校恢复儒学班,不过因为陛下的持续打压,不少百姓还心存顾虑。

你儒学学的再好,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招这么几个,当官这么难,除了当官又不能干别的,所以学儒的人并没有按照孙传庭期望的那样增加。

所以孙传庭才会疯狂的参加各种祭拜孔子孟子等圣人的活动,企图通过这些祭拜活动来唤醒百姓心目中儒学的崇高地位。

至于考试的问题,孙传庭每年也有试探,希望增加儒学官员考试的时候的名额,朱慈烺也确实给增加了,不过增加的多是莫卧儿这样的地方对于异族的教育和汉化岗位。

本来儒家的人就不多,还大多都被安排到海外去了,后继者又乏力,这就导致更加恶心循环。

现在孙传庭下野,对于儒家已经是一次重大打击了,这个时候吴启晨在大幅度消减关内地区儒学相关的投入,这岂不是断送了儒家最后的希望。

摇摇头,先让子弹飞一会吧,反正才第一次审阅,先放出赞同的消息,看看下面的反应再说吧。

朱慈烺皱眉看着下面的一条:“所有高中以上军训使用真枪?孩子们还小,能够把握住么?如果出现事故怎么办?”

吴启晨比划了一下:“臣问过军部,军部有一种演习专用纸弹,弹头是软木球,里面装的火药也是小药量,理论上只要不击中眼睛等要害位置不会出现重伤。

孩子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带好护具,高中阶段的孩子都已经超过了十四岁,前些年这么大的孩子都可以结婚生子传宗接代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了。

所以臣觉得他们可以使用真枪训练以便熟悉真正的武器,将来进入军队的时候也能减少训练时间。”

朱慈烺看着后面过千万的采购费用:“那也不用一次性全部配齐人手一把吧?一个学校假设有三千名适龄高中生,那么每旬进行一次实弹射击强度就已经很大了。每次实弹射击十发,在传授枪械保养,使用维修等等知识也不过两个课时就够了。

这样一来一把枪一天就可以给三个孩子授课使用,一旬就是三十个孩子,那么一个这样的学校配一百把这样的步枪就够学习训练使用了。

你这个计划的一人一把太夸张了,改一改。”

吴启晨犹豫了一下:“可是陛下,如果战争真的开始,枪械总要生产的,让孩子们提前有一把自己的枪,朝夕相处,这样孩子才能学到更多的枪械相关知识。

将来如果开战,在从学校里把属于自己陪伴自己三年的枪领出来,那么这个战士就会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爱护自己的枪。”

朱慈烺笔顿了一下,然后想了想:“不必吧,也不可能所有孩子都上战场吧,那还是会浪费很多的武器。”

吴启晨低声说道:“可是陛下,如果大明真的要打一场动员三千万战士的战争,那么必须要做好一代人全部上战场的准备。

以最近这十年大明的新生儿出生情况来看……十年的时间大明也没有出生三千万男丁……,如果十年后战争真的如期开始,他们每一个人都会上战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