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太上皇回宫

统计大明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太上皇回宫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太上皇回宫

腊月二十八日,崇祯以及朱慈烺的众位皇弟皇妹从玉泉宫前往皇城。

这一天京城万人空巷前来观礼,崇祯自从复兴元年移居玉泉宫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在百姓面前过。

当然以前也很少出现,不过复兴年以前,陛下虽然很少露面,每年的重大祭祀重大典礼的时候还是会出宫的,例如祭拜天地坛等等。

百姓对于太上皇的生死都有很多谣言,更不要说近况了,所以京城很多人都想看看太上皇是不是跟传说中一样皮包骨头,忧郁成疾,甚至精神都不正常了?

结果百姓看到了他们认知中最壮观的一幕,只见太上皇的车驾在前,后面,三四百辆亲王公主座驾绵延数里而来。

对于这些王子公主中的绝大多数来说,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从玉泉宫出来,玉泉宫的模拟街市模拟的再像,那也是模拟的,看不到人间的烟火。

而且一年只有三大节日的时候才开放,成为这些孩子为数不多的期盼。

出生在帝王家庭的他们是不幸的,但是他们又不得不承认他们能平安降生并且顺利长大这已经是朱慈烺最大的仁慈。

多少帝王最后兄弟被杀尽诛绝,多少帝王最后连儿子都要杀不少才能确保江山稳定。

对于这些王子公主来说,曾经以为玉泉宫内就是世界的全部,他们只不过是住在大一点的深井里的青蛙而已。

男孩子只知道两个地方,一个是玉泉宫内,这是他们小时候的囚笼,然后还有一个十八岁之后的扬州,那是他们长大之后的牢笼,这两个地方就是他们的一生了。

而女孩子还好一点,她们还能憧憬爱情,因为嫁人之后困在她们身上的枷锁就彻底消失了,可以过上她们想过的生活。

对于这个外面的世界,对于京城他们有太多的畅想,太多的幻想,太多的期望。

所以在百姓眼中就是这几百辆亲王和公主座驾内,一个个天真的脑袋打量着外面的世界,一副怎么也看不够的模样。

完全就是一副土包子进城的感觉,跟那些外地来京城的孩子简直一模一样。

朱慈烺并没有要求这些王子公主们必须遵从什么礼仪,什么尊贵气度,对于他们来说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何必要剥夺他们最后的天性。

这些孩子笑着跳着闹着呼喊着,整个队伍都显得那么喧闹。

百姓也交头接耳的聊天打趣,这太上皇是为大明的人口事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这去玉泉宫这十年啥都没有干就造小人了吧!

不过看着一个个健康活泼的小王子小公主,那些谣言全都不攻自破,孩子们笑的玩的这么开心,怎么看都不像是不幸福的样子不是。

为了安置崇祯这一大大大大家人,朱慈烺不仅腾出了慈宁宫、还把慈宁宫花园一直到仁智殿的大片宫殿给腾了出来。

面积占据了紫禁城的四分之一左右,就这王子们还不能分到一人一间房,还要睡上下铺。

不过有慈宁宫花园可以玩耍,朱慈烺又没有禁止他们在宫中行走,身子可以在皇城内转转,登上城墙用望远镜往宫外看看都可以。

所以崇祯十年的年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绝对是一次新奇的快乐的记忆。

崇祯看着京城的变化也是感慨良多,上次五年大庆阅兵他也观看了,只不过上一次来的很低调,孤家寡人的,他甚至都觉得儿子是在跟他炫耀他治理大明的成果。

五年后再次离开玉泉宫,整个大明又发生了更多变化,京城的范围变得更大了,从玉泉宫到皇城已经看不到一处农田,到处都是房屋,到处都是街市,一切井然有序欣欣向荣。

百姓们大多穿着体面的衣服,脸色也是红光满面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表示这些人是真的幸福。

最开心的莫过于自己的这些孩子能有机会出玉泉宫看看外面的世界,哪有父母不想孩子好呢?看到孩子们露出开心的笑容在后面喧闹,崇祯一瞬间恍惚觉得,其实把江山交给朱慈烺挺好的。

朱慈烺站在大明门门口迎接着,本来太上皇回京应该出城迎接的,可是现在玉泉宫就在京城之内,不算回城,只能算走亲戚

朱慈烺也不想搞那么多繁琐的礼仪,显得一家人生分。

崇祯到了大明门,跟他点了点头,这时候不适合攀谈,一大帮熊孩子都等着急了呢!

而朱慈烺的儿女们要不崇祯的小一些,年龄最大的太子和长公主也都才六岁,这个时候都在大明门门口列队欢迎爷爷奶奶和叔叔姑姑们。

一大群孩子看着另一大群孩子,大家都穿着一样的衣服,有的咬手,有的眨眼,有的还流着鼻涕,甚至更小的不懂事的还要奶妈抱着。

进宫之后,京城逐渐又恢复了往日景象,朱国利就是观礼的人之一,他深深的被大明皇帝的气度所折服,能容下自己的父亲,还能容下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他是做不到。

当然他也感叹,大明的皇帝真的太能生了吧,这太上皇有两三百个孩子就不说了,这皇帝陛下的孩子也过百个了吧?这帮人天天就没事生孩子玩么?

对于这个朱慈烺也很无奈,尽管他修订了侍寝规则,每月侍寝机会由原来的十五次改为现在的六次,也取消了妃子们可以在最容易怀孕的日期优先事情的规定。

但是这丝毫挡不住孩子越来愈多的趋势,因为医疗水平进步的效果太明显了,朱慈烺的儿女还有崇祯的孩子夭折的都只有个位数。

虽然孩子夭折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但是生的太多,这种事情总无法避免。

现在朱慈烺的孩子还在每年十个以上的速度增加,崇祯那边也跟着朱慈烺一样减少了侍寝之类的,但是孩子还是以一年二十左右的速度增长。

崇祯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有意识的控制,甚至跟朱慈烺提议过让他的妃子们服用避孕药,但是朱慈烺否决了,你可以少要,但是不能剥夺别人生的权利,哪个女人不想当母亲呢?

尤其是跟着崇祯的那些女人,孩子可能就是她们唯一的精神寄托了,不让她们生就太不公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