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从大明门到承天门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从大明门到承天门

复兴十年正月初三,半夜两三点钟的时候,皇城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就依次开放,从承天门到大明门之间有一条御道,这一片区域依旧属于皇城范畴。

总所周知,长安左门外为东长安街,长安右门外为西长安街。

长安左门外南边的一大片区域就是大明以前的六部现在的内阁所在地,大明所有文官部级府衙绝大部分都在这边,有文气。

又称为龙门是每年殿试举子中进士之后宣布和拜见皇上走的门,所以登龙门指的就是跨过长安左门。

而长安右门外面的一大片区域就是以前的大明五军都督府还有锦衣卫府衙所在,正好是一文一武相对应。

后来朱慈烺把锦衣卫衙门挪到了东安门和东华门内外,把以前的里草料厂,中草料厂还有御马监等院子都划归了锦衣卫,包括以前的东厂衙门所在地,也都给了锦衣卫。

所以锦衣卫就从长安右门那边搬到了皇城东面,而今年因为成立了军事情报部,所以长安右门那边的锦衣卫的院子又给了军事情报部。

多以兜兜转转,一切好像都改变了,但又像没有变。

而每年朝廷秋决犯人等等,送进宫内让陛下勾绝的时候,送进送出都是从这里,包括从皇宫压出的人犯处决都从这里,所以这边右称为虎门。

而大明门则是只有皇帝才能走的门,非重大节庆典礼或者陛下出行是不得开启的。

这一大片区域是一个大厚T字形。

中间是皇上走的御道,在三个门之间的城墙部分就填充着廊房,东西各一百四十四间,共二百八十八间,称为千步廊。

以前这里是六部和武军都督府的办公之地,后来内阁改革之后,内阁事务不必事事都向朱慈烺汇报,所以这千步廊这边的房间就空了出来。

因为成立军事情报部,原本占据长安右门那个锦衣卫旧衙门的各师驻京办公室就要给军事情报挪地方了,朱慈烺直接把这些内阁房间都划给了军部。

内阁的事情不必事事汇报,但是军部不行,军部要事事都上报给朱慈烺,所以现在这二百八十八个房间,每个师都能获得一间作为驻京驻地。

而大明的师级单位并没有这么多。

大明禁卫军陆军师三个,禁卫军陆军一到三师。禁卫军骑兵师一个,就叫禁卫骑兵师。总兵力十四万。

陆军师,有三十个,为陆军一到三十师。总兵力一百零五万。

骑兵师有七个,为陆军骑兵师一到七师。总兵力二十四点五万。

山地师三个,为山地一到三师,总兵力十万零五千人。

高原师两个,为高原一师和高原二师,总兵力七万人。

极地师三个,为极地一到三师,总兵力十万零五千人。

岸防旅十个,为岸防一到十旅,总兵力十五万人。

这就是陆军的全部师旅级的全部作战单位了,总共有五十九个师旅级作战单位。

而海军方面,大明有四大内海舰队,有北冰洋舰队、北太平洋舰队、南太平洋舰队,南洋舰队、孟加拉大湾区舰队、西洋舰队,非洲东海岸舰队、几内亚大湾区舰队、北大西洋舰队总共十三个总兵战区级舰队。

然后还有海军陆战师四个,加在一起是十七个作战单位。

按照道理来说,海军的总兵战区是跟陆军的总兵战区是一个级别的,比师级要高一个级别。

但是海军有其特殊性,一般一条船就算一个作战单位,一般二等及以下战列舰是营级,因为一条船现在都不到一千人了,一等战列舰是团级作战单位。

要知道各总兵战区舰队,除了有禁卫舰队之称的渤海舰队之外,都没有一等战列舰。

所以几条船组成的分舰队只能算是团级单位,而总兵战区也就几个分舰队,所以只能算师级。

这两块加一起才七十六个作战单位不是,但是这些房间确被占了八十个。

因为大明不止有陆军和海军还有空军,大明空军从成立以来就是高配,虽然手里的家伙不多,但是朱慈烺直接给批了四个师级单位。

而且空军师是按照大陆分区的,一个师管一块大陆,跟海军一样都是管的大家伙少。

这些师旅级的驻京总部,其实平时的事情也不多,就是把自己师的情况汇集,然后上报,还有如果师内由什么事情需要联络军部的五部,也是由这里的人递交文书。

一间屋子也不大,一般每个师都安排三五个人就行了,做的也是文秘沟通的活,所以这边被称为‘军内阁’。

也许有一天这两百八十八个房间会不够用,但是现在这绝对是富余的,可以拆除一部分。

介绍这么多的原因就是,其实从大明门到承天门这一块地方并没有什么非要纳入皇城内的东西,属于皇城可有可无的一部分。

而东长安门和西长安门的存在,确把长安街一分为二,根本不方便朱慈烺搞阅兵活动。

为啥不在大明门搞?第一大明门外面没有宽阔的街道,连道路笔直都做不到。

第二就是大明门不够威武,大明门是单层结构,甚至一开始就是一个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连个城楼都没有。

后来朱慈烺觉得这个不方便他与民同乐,所以就把单层结构改成了双层的带城楼的模式。

就算是这样,这个城楼两层高城楼高度只有九米而已,不够威武。

所以为了阅兵跟后世一样牛批,朱慈烺直接把长安东门和长安西门改成了大型的拱门桥结构,也就是上面城楼拿掉,上面的城墙依旧连通,但是下面可以正常走人过车。

也就是看着像一座桥一样。

在承天门两侧也建设了专门用来观赏的露台,可以让受邀前来观礼的不够资格登上城楼的那些人登上两边的露台观礼。

这也就是明明半夜的时候,这两个门为啥要开放的原因,这是为了方便观礼的宾客提前进场寻找自己的位置。

这一天,里面一些不重要的位置也都会对前来的大明公民开放。

但是因为能承载的数量有限,所以进入的人数是被限制的,但是问题又来了,让谁进不让谁进呢?

后来干脆是前排都是京城的小学生,中间是初中生,后排才是京城各大学校的大学生,这些孩子会穿上整齐的校服由老师带着排队入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