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飞艇到来

统计大明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飞艇到来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飞艇到来

这还只是一个灭准噶尔之战,动员的兵力还只有十七万而已,后勤就要准备这么多马匹和人力!

这就是大明为什么没有能力从陆路一统世界的原因,你士卒再厉害,没有后勤那武器都会变成烧火棍!

大明不缺陆军名将,三位总参谋,李通、卢象升和周遇吉,李通是大明第一个参谋长,也是见证训练了大明新军的人物,指挥能力自然没的说。

卢象升有着丰富的和流寇作战经验,在总参位置上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建树,但是也没有什么大的过失。

最大的一次丢人就是大推演的时候被孙传庭给完虐了。

不过那个时候军部对于大推演还不熟悉,而且整个战略计划还很粗糙,自然是被孙传庭以有备打无备弄了个措手不及。

最后的周遇吉,那履历可是实打实的,不说他也是当初新军成立时期就是元老,单单是打败莫卧儿帝国这个履历,足够比肩历史上的名垂千古的名将了。

下面还有黄得功、孙应元、曹文诏、曹变蛟、赵安东、新生代的李岩和李定国还有参谋部四杰等等。

这些人都是大明未来可以独当一面的帅才,除了这些之外其实被任命为总兵的人都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相比起大明陆军的将星璀璨,海军就比较寒颤了,老一代的郑芝龙和郑芝豹已经开始进入退休生活,只有吴大海带领着海军,大明海军也只有吴大海又作战经验。

新生代里面也只有郑森一人可堪大用,其余的也不是没有出彩的,只是缺乏历练,还太年轻,年青一代现在最高的也不过少校军衔,想要指挥一支舰队还需要时间的磨练。

虽然朱慈烺一直强调海陆并重,但是大明陆权国家当了数千年,打陆战的经验也总结了数千年,兵书战策无数。

海军方面,那就比较寒颤了,不仅没啥名将,也没有啥兵书流传,而且武器革新太快,导致新的作战方式完全跟古代不同,更是让传承无法延续。

就像这次杨嗣昌担任作战总指挥,这底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唉声叹气,有多少人觉得凭啥是他,我上我也行呢!

但是海军就不一样了,海军那边,郑森担任这次藩国联合作战的海战总指……总教习,海军就很少有人觉得不合适。

杨嗣昌觉得压力很大,这一仗赢是必然的,但是要是赢得不够漂亮,那肯定会被人指指点点的说死。

偏偏这骑兵作战对于战略战术来说最难提前制定,骑兵作战最考验临战指挥能力,骑兵的战机往往稍纵即逝。

敌人的阵型散乱往往都是几息十几息的混乱,能抓住就是横推,抓不住那就是撞上南墙了。

杨嗣昌记得当初自己远赴奥斯曼帝国的时候,陛下亲自跟他承诺,只要完成了既定目标,好好学习了奥斯曼帝国的战术战法,特别是沙漠作战的技巧,那么回来之后这西北战场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然后叶尔羌被曹文诏打了,杨嗣昌就落了个西北战区总兵官的职位,就是曹文诏打完仗之后杨嗣昌帮忙收拾残局呗?

熬了五年又被调到南亚印度河战区担任总兵官,杨嗣昌只觉得陛下当初的承诺不过是一句安慰的话。

万万没有想到,一年之后这一切又实现了!

陛下真的用他来打中亚这一战,可见陛下对自己的信任,这要是自诩专家的自己再打的不好看了,那真是丢人丢到御前了。

而且现在打仗跟以前也不一样了,以前打仗,那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在那是杨嗣昌这边的消息不到半个小时就能传到京城去,陛下一个小时就能给你把话回了。

这简直就是军部和皇上两边对他进行随时的指挥和战术指导啊。

好处就是想要什么增援就是一封电报的事情,不再担心什么来回的路途耽误了。

杨嗣昌自然不会客气,上次西北战区驱逐越境准噶尔人和哥萨克人的行动杨嗣昌跟空军的合作非常友好,空军的方便深深的印在杨嗣昌的心里。

所以当陛下派来四个师增援的时候,杨嗣昌发现竟然没有空军,那可不行,当即一封电报发到京城。

陛下已经回电,京城那边空军正在调配热气球前往增援,让杨嗣昌这边安排好地面准备工作。

今天正是空军热气球编队到来的日子,杨嗣昌特意到轮台县东的兵营等着。

中午时分,拿着望远镜站在瞭望台上的士卒突然挥动旗帜,大家伸着头朝着东面看去。

五分钟之后,天上出现了一个黑点,然后是一片乌云一样的热气球朝这边飘来。

又十分钟,杨嗣昌这边才看清,那一个黑点变成了一个个更小的黑点,密密麻麻的一片热气球看着又二三百个之多。

等了半个多小时总算能看清楚热气球的轮廓,杨嗣昌也终于数清楚了这热气球的数量,总共有三百五十艘。

这个数量好像正是一个空军师的编制,看着这热气球的体积,这不是轰炸型的就是专门的运输型。

当飞艇开始陆续落地的时候,从下面下来一个少将师长朝着杨嗣昌敬礼:“禁卫军飞艇运输第一师侯三怀前来报道。”

杨嗣昌有些意外,竟然不是轰炸型号,看着那一个个壮观的飞艇:“你这一个师一次能运多少人?”

侯三怀得意的说道:“我们采用的是最新改进型的飞艇,一次可以运送一个团的陆军士卒!”

一次五千人的规模足够干很多事情,杨嗣昌立刻就想到了十几种突袭战法,还有切断敌人的后勤补给,占领敌人的屯粮要地等等作战方法。

不过这一次作战好像用处都不大,不过应急运输补给作用还是很大的,一次一个团,这也就是说,他一次至少能运送一个师的轻武器补给。

这个时代只要手里的火枪还有子弹,那么作战就不算输了。

杨嗣昌一直等到说有的飞艇都挺好还是放气才带着侯三怀离开,飞艇要是长时间不升空是不需要一直充气的,那样即浪费燃料也不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