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两个策略

统计大明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两个策略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两个策略

粮食储备的问题总算有了解决方法,不过从这件事也暴露了大明官员和智库的问题。

这些人已经可是出现贪腐,还有生活奢靡的问题。

今天能被犹太人找到漏洞,明天就能被大明的其他商会利用。

随着大明商会实力的飞速崛起,这个问题不得不防。

这次的个人所得税就是很好的机会,让朱慈烺可以好好的探一下大明的底子。

恰好这个时候,正是大明关内兵力最强的时候。

因为除了禁卫军和各地的驻军之外,大明还有新招募的二十万新军,等于关内地区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六十多万,足够应付一切突发情况。

这个时候不解决问题,那还留着战争的时候士兵都排到前线再去解决后方的问题么?

王之谦派出了大量的人手监视大明那些在册富人,今年的个人所得税从这些人开始,然后一年一年的从上往下收。

其实大明这些商人的收入并不是很多,大明所有商人收入的总和大概只能跟朱慈烺的内库收入齐平而已。

而这些收入又不是所有都要上税,大明实行的是阶梯税制度,而且这些收入大部分用来发展公司和发奖金,只有少部分用来分红。

所以预计第一批个人所得税收入大概有一两个亿就不错了,这个钱正好用来储备粮食。

一亿石粮食,储备够三千万人吃一年的粮食。

以后每年再递增之后,在战前储备三千万人吃五年以上的粮食应该没有问题。

那么战场上士兵的粮食就不用担心了,至于百姓,只要大明不因为战争和饥荒等因素强征粮食,那百姓种粮足够自给自足。

这一波战争准备,让二十万新生的劳动力投入了军营,而军工个造船等等相关产业的大规模扩张有进一步加剧了用工缺口。

目前朱慈烺鼓励生育的成果至少还要五年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效果。

那个时间正好是第一批复兴历的新生儿超过十六岁,他们要么选着继续上学,要么就是技校毕业进入各种工厂,要么就是参军为大明而战。

这也是当初设立这个时间点宣战的原因,因为跟奥斯曼帝国战争的第二年开始,大明就会越来越强。

这个强大会一直持续十几年,这是大明鼓励生育新出生的人口,他们逐渐成年成为青年。

整个战争如果持续十年,那么大明将会有至少八千万以上的人陆续成年,按照男女各一半的比例算,就是四千万人可以成为后备兵员。

这是朱慈烺为最坏的情况准备的后手,就算是对方请来外星人外援,朱慈烺都有胆量碰一碰了!

可是一切都提前了,这个用工缺口必须要想其他办法弥补。

具体的缺口数量也不大,按照工业部鼓励,预计今年的缺口是三百到五百万。

而遗憾的是大明的农村劳动力已经被压榨殆尽了,在想让更多的农民进城,那就需要耕种方式从传统的人力畜力转变为机械耕种了。

显然现在大明的耕种机械还没有研制出来。

农民不行,那只有指望关外的移民了。

首先迁移出去的汉人不能召回,没有一点知识基础的非洲土著没法进厂。

最近大家也不太愿意用莫卧儿地区的工人了,他们懒惰、散漫而且不讲卫生。

看着朱姬润和吴启晨又一次一起到来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朱慈烺又一次头疼了:“有人的地方的你嫌弃这嫌弃那,朕总不能给你们变出来人吧?”

朱姬润倒是认真的想了想:“陛下,其实这个事情有两个办法解决,第一就是减少关内地区的粮食耕种。

最近这些年臣发现,其实土地用来耕种,不如把这些土地圈起来养羊划算。

羊毛现在是优质的纺织材料,不仅保暖而且这些年是皮质大氅之外最受百姓欢迎的大氅材料。

只要把土地圈起来养羊,那么土地上的百姓就不得不离开土地到城里谋生,这不就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而且随着大明在关外建立战略储备粮库,那么关外地区的粮食生产肯定会增加,大明根本不用担心缺少粮食。

这些土著人进工厂干活可能不行,但是种地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朱慈烺直呼好家伙,这朱姬润是打算搞大明版的羊吃人运动啊!

朱慈烺摇头:“大明并不缺牧场,无论是蒙古草原、中亚草原、南大陆草原、新大陆沿河草原,这些地方出产的羊毛足够使用。

尽管关外地区大明有粮食产区,但是关内地区确保粮食生产能够自给自足还是很有必要的。

关内的粮食自给自足,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关内地区都不会被关外的动乱威胁,这是大明安全的重要一环。”

朱姬润见皇上没有同意又提出了另一个办法:“那臣就建议直接从新大陆招募当地土著前来大明,对当地进行人口置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大明百姓在当地鼓励生育,但是因为当地土著人口的人口基数实在太大,汉人人口根本不占优势。

而且当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人口承载力很强,导致土著生育没有压力,大明很难在当地取得人口优势。

不如陛下立法从那里招募一批年轻的壮劳力过来大明,当地的壮年男性减少,那么其繁衍速度就降低了。

而因为肤色相同到达大明的这些土著也容易被同化一些。

随着青壮年逐渐的迁移,这些部落自然就会失去活力,其部落结构也会因此分崩离析。

而大明也获得了可用的劳动力,此为一举两得之策。”

这个建议要是吴启晨提出来的,朱慈烺一点都不意外,但是这两个建议都是朱姬润提出来的,这个就有点怪了。

怎么感觉这朱姬润有干涉内阁管理的苗头?

正当朱慈烺疑惑的时候,朱姬润继续说道:“臣理清了皇明商号的问题之后,开始接手处理关外地区的事务,这个问题正是臣整理各地民族结构的时候发现的问题。

皇明商号经商确实做得很好,但是要说道管理,老实说,这关外地区的管理简直是一塌糊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