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参观行宫

统计大明 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参观行宫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参观行宫

对于这种明明只需要自己安抚一下就能解决的事情,那自然不能搞到对方叛乱了才处置。

并不是朱慈烺怕了这帮人,主要是现在汉人也在蒙古地区杂居,生活的人口还不少。

这要是被有心人搞一个叛乱,当地的汉人必定首当其冲的遭殃。

再说了,人家这段时间表现确实不错,有大功于大明,朱慈烺也不能寒了对方的心不是。

简单的叩拜仪式之后,这些人也怕打扰朱慈烺休息,都退去了。

朱慈烺打算先休息一天,然后带着太子玩两天再接见这些人,顺便也带这些人一起玩玩,这不就相当于安抚了人心了不是。

第二天朱慈烺先跟着这边的管事参观了行宫,承德行宫的建筑风格主要是以山水为主,房子并不多。

按照朱慈烺的设想,这里也就是个打猎游玩的地方,如果避暑那首选还是玉泉宫。

毕竟要是长时间留在这里肯定没有京城处理军务政务方便。

以后这里会修一条铁路从京城到承德,再到赤峰,然后分成两个方向一个连接北海城一个往东连接前往海参崴的铁路。

只是这个线路不是主干线路,建造的时间要靠后,可能要等到战后才会动工。

朱慈烺也不喜欢打猎,这些年虽然偶尔玩玩火枪,但要说练枪法,他还真的没有下过功夫,想要打到猎物,除非是猎场里提前驱赶大量的动物进去。

对于那种扰民式围猎朱慈烺的兴趣不大,提前放进去动物然后在让他打,然后在自欺欺人的说自己的技术多好,这种事情朱慈烺不愿意多干。

这才是真正的劳民伤财,甚至不仅劳动的是百姓,还有山林里的动物都要被惊扰。

既然不常用,这边的拨款就不多了,主要是依托山川造景,然后增加了围墙哨探等安保工作。

甚至在一片小草地上,还特意了设置了几个蒙古包,用来模拟草原风光,供皇上体验草原生活。

朱慈烺看着那边草原蒙古包里进进出出的人好奇的问道:“那里面住着谁?怎么这么热闹?”

管事的连忙解释道:“回陛下,那里现在住着的是那些垦殖公司的高管,这个是为了给他们营造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也是按照您的意思,让他们住的舒服放心。”

朱慈烺噗嗤一声笑了,一旁的太子和皇后疑惑的看着他,这不是很正常么?有什么好笑的?

朱慈烺给他们解释了一句:“这个就像你从京城跑到金陵去,本来想吃当地的美食,体验一下不同的风土人情的。

结果当地接待的为了让你体会宾至如归,直接按照京城的寝宫给你修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而且让你吃的东西也是京城炸酱面,京城烤鸭,京城豆汁这些。

你说说你是什么心情?”

太子和皇后细细的想想,忍不住也笑了:“臣妾起初没有觉得,被陛下一说,这些人确实挺搞笑的,他们的心情一定很……噗嗤。”

管事的听着皇上一家的调笑,吓的汗都下来了:“都是臣安排不妥,臣罪该万死。”

朱慈烺摆摆手:“好了,不必如此,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下次接待问清楚他们的需求就是了。

不要搞那些你以为的,要想真的让人家宾至如归,你就好好的问问人家人家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有些人就是喜欢自作聪敏,自己作战衙门里指导田地里的百姓怎么种地,自己不下工厂指导工厂该怎么生产……”

管事的低头应是,说道这里朱慈烺也停下了,这个时候说这些就没意思了,几人继续参观,总体来说这边的建造是用心的,能利用有限的拨款把这里建到这个规模,证明这个管事还是有水平的。

最后朱慈烺去看了电报室和电话室。

这里有大明最长的一条电话线,从京城直达承德,也是一条试验线路。

对于大明来说有线电报还没有完全普及的时候电话就发明了,有些人就觉得这建有线电报的钱是不是浪费了。

其实朱慈烺知道,有线电报出现了那么多年,后世到了七八十年代,还不是有些地方没有通电话只能通过发电报联系。

电话的成本要比电报高的多了,而且制造难度和耗费的材料也比有线电报要多。

更何况在有线电报之后,还有无线电报大明没有搞出来呢。

而无线电这一块朱慈烺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啥二极管啥放大信号塔,啥信号接收装置这些东西,他也就是偶尔在书上看到过,长什么样,什么原理,怎么制造一概不懂。

大明现在有人专门探索这一块的知识,但是要多久出成果,还不知道。

所以有限电报依旧是大明目前最可靠的通讯方式。

朱慈烺走到哪里,大明的电报线路和电话线路就要先通到哪里,承德这一条就是专线。

修建的代价比起这坐行宫都不逞多让。

可是这个钱也必须出,为了最快的得到消息。

以后这里也将士诸王室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有什么事情也能快速的通知京城。

大明现在正在努力尝试跨海电报线路,因为技术能力还有材料科技的限制,一直没有成功。

大明现在电报线路从京城往北西北直达北疆城东北直到奴儿干都司,往西最远到伏尔加河边,往东最远到釜山港。

南线从京城到广州,然后沿着中南半岛到大城国分为两只,一条直达龙牙港,一条过缅甸进入恒河流域一直通到印度河战区的前线。

剩下的困难就是连接印度河战区和也门还有整个非洲了,因为中间隔着莎菲王朝和奥斯曼帝国,所以只能尝试走海路。

现在看来,海路技术突破或许还在路上通道打通之后。

当然如果大明实现了海上电报线的铺设,那么以后从大明到新大陆,然后后面的电话线,光缆等等技术都需要这个储备,研究这个也不算无用。

电报室这边已经有司礼监和军部的人在忙碌着工作,大明重要的军情还有奏章都会第一时间通过这里传递过来交给朱慈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