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通讯的重要性

统计大明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通讯的重要性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通讯的重要性

统计大明

整个大明关内地区对于这个突然到来的二级动员令都有些迷糊,当然普通百姓也不知道什么二级动员令什么的。

大家只知道自己身边当过兵的人都被问要是大明征召他们会不会回去。

像王老三这样的毕竟是少数,而那些不可替代的岗位更是少数中的少数,所以退役的一千多万士卒,大部分都选择接受了征召。

军部第一批选了二十万后备军进行恢复性训练,对手不过是奥斯曼帝国而已,军队的伤亡绝对不会超过十万人,甚至五万人都不会。

之所以要征召二十万,那是为了后期的占领需要,要是整个奥斯曼帝国都投降了,大明需要再调动二十万以上的兵力去维持占领区的安定。

二十万军队在就地招募一部分靖安军,跟莫卧儿一样,这边很快就会安定下来。

军部都已经把这二十万兵力的驻扎地点都定的差不多了,要确保主要交通线的畅通,大明的军队主要就是驻守交通线,而招募的靖安军就用来搞定各地的叛乱。

大明动员令一下,关内地区有明显的感觉,不过关外地区确没啥感觉,第一关外地区被征召回军队的只是少数,第二就是关外地区太大,消息也没有关内地区传递的那么快。

大明关内已经铺设了通往所有省会城市的电报线路,有些发达的地区甚至通到了府县。

朱慈烺的一道圣旨下来,特别是这种军令传递,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传递到所有电报能到达的角落。

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能传遍关内的每个角落,那自然就是反应迅速。

而关外地区,除了几条电报干线之外,其余的地方传讯还主要依靠信鸽呢。

往南的干线是从广西入红河,经过南越,占城,大城,然后分为两股,一股往南一直到龙牙港,以便随时接手马六甲的消息。

另一股穿过缅甸,沿着恒河而上,到印度河流域之后一直到大明和莎菲王朝在印度河以西的前线。

大明打算从这里埋一条海底电缆穿过波斯湾进入也门阿曼地区,然后在穿过红海进入非洲,不过现在海底电缆技术还没有突破。

所以现在只能先修建了阿拉伯半岛段和非洲大陆段。

非洲大陆段的电报就是一个T字型,从东海岸一直修到几内亚湾,然后南线从中非一直修到南非。

这条线路现在还只是在努力横向贯通阶段,纵向的还在勘察地形阶段。

而电报的西线则是从河西走廊到嘉峪关,然后到吐鲁番,一个直通莎车城,另一个过轮台一直往西一直到达里海岸边,然后分为南北两支,北至伏尔加河边,南至莎菲王朝和大明边境。

北线则是从河套城一直往北通往北海城和北疆城。东北线出山海关,一路沿着边境线走海参崴一直到奴儿干都司。

本来朱慈烺有计划让这条线从白令海峡过去到达新大陆那边,不过那边极寒的天气并不适合修建电报线,所以计划只能不了了之。

目前新大陆那边也在努力修从金山城到密西西比河河口城的电报线路,要不是法兰西的殖民地阻挡大明是可以直接贯通东西海岸的。

因为电报线路这个东西,一旦传递的距离过长因为电压不足还有信号衰减,所以路上要有发电机不停的给电线加压送电。

这就限制了关外地区电报线的建设。

大明目前最有效的发电手段就是蒸汽机发电,蒸汽机又需要煤炭,还有当地有基本的机械维护条件和转运机械和煤炭的道路。

而且关内地区的电报线路,不说全部盈利,至少大部分都能收回一部分成本,盈利的线路也不少。

但是关外地区的线路,那基本上就是建一条亏一条,距离远,路过的大部分地方连人都没有,还能给鬼发电报不成!

故而关内地区的电报线路铺设的很快,关外只能一点一点的推进。

这个时候就显示出信息的重要性了,当初的大明要传递一份圣旨到地方,层层传达之后能在半个月传遍全国那就是神速了,能在一个月传到全国,那才是常态。

所以那个时候皇上治理国家根本没法搞什么微操,只能制定大政方针,让下面的官员自由发挥。

要不然一个小问题来回折腾都要个把月,根本就没法指导地方工作。

例如你让某个地方今年要种棉花多少亩,那个地方官不乐意了,上书一份以粮为纲的言论,说陛下不应该让百姓种棉花。

然后皇上在回一封信,种棉花是因为前线的士卒今年冬天没有冬衣了,这一批棉花是为了给他们备冬衣。

然后官员就问了,那凭啥是我们种?是不是我们好欺负,你种了棉花税收怎么算?百姓饿肚子怎么办?

一大通问题下去,皇上只能摊手了,因为种棉花的时机过去了,不仅棉花没有种上,前线士卒的冬衣也没有了。

现在有了电报,一些问题就能快速妥善处置,这就意味着,以前皇上只能管到省级大员,由他们代天子牧民,现在朱慈烺已经能操控到州府一级。

别小看这只是向下一级,这就代表着皇权对于关内地区的控制更加牢固了。

朱慈烺能管到州府,那么省级就能管到县城,州府就能管到乡镇,县城就能管到村庄。

这就是通讯便利带来的好处。

以前朱慈烺也以为让皇权下县,只要在基层设置上管理机构就行了。

但是当上皇帝之后才发现,其实不是这样,以前的王朝包括大明朝县以下就没有机构了么?

并不是,甚至小到里正亭长,这不都是基层的机构,既然有为啥大家还都说皇权不下县呢?那就是因为信息不畅,上面光想伸手,就是够不着!

而这种管理控制更加牢固有什么好处呢?那就是上传下达通畅之后,朱慈烺超控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整个大明也能发挥出更大的实力来。

原本在信息不通畅的时候,大明十成的力量,朱慈烺只能调用两成,现在朱慈烺可以调用四成到五成,看着只提高了两成,实际上大明的拳头打出去,那力量可是提高了一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